08.14 云南砚山斗南村:党建激活扶贫“一盘棋”

通讯员 李兴伟

砚山县阿舍乡斗南村,辖6个村小组, 农户363户1570人,耕地面积1323亩,人均耕地仅有0.79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258人。由于山高地陡,人多地少,水利条件缺乏,大多数村民的生活都依靠种植传统的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村里的经济条件很差。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斗南村党委牢牢把握斗南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扶贫政策机遇,坚持既富口袋、也富生态、更富“脑袋”,以村党总支为核心主动担当。短短几年时间,小小的村庄华丽转身成为了阿舍乡远近闻名的生态特色农业产业村。

斗南村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前是典型的“空壳村”,如何帮助村民“富起来”是斗南村党组织一直思考的“靶心”问题。“我们根据斗南村里的实际,首先要发展,我们还是要把我们党员的先锋作用发挥出来,所以我们通过几次学习,组织党员来学习以后,把我们党员的这个思想和决心统一起来,把我们党员的心凝结起来了”,斗南村党支部书记王自福告诉记者。2016年,斗南村党总支通过积极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种植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引进金边玫瑰种植产业,发展金边玫瑰800亩,组建了砚山县通源现代食用玫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新建了1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全村6个村小组均与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合作协议,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土地和资金入股等渠道,加入到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大户带动、股份入股等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余元,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

斗南村65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春发在村委干部的带动下,2017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栽种了3亩金边玫瑰,没想到一年下来收入了1万余元。“第一年刚栽的时候党员干部都是带头栽的,党员干部入户宣传,我们感觉还是有点担心,就怕亏钱,后来看到他们赚到钱我们就大胆的栽了。”

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多年来斗南村群众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大片土地撂荒,村委干部不甘心,四处招商引资,并鼓励引导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流转出去的土地上务工,增加劳务收入。斗南村党总支书记王自福说,“近年来,斗南村党支部都是围绕产业发展来做,根据每个村寨的实际,党员干部挂钩到户,责任到户,通过党员的带动,对斗南村的脱贫攻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像产业方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都入在了合作社里面,在产业发展方面都有了保障。”通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作用,内引外联、蓄能聚力,帮助贫困户争取支持、协调贷款,多渠道筹措资金,在产业扶贫上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彰显斗南村特色的新路子。如今的斗南村已引进发展了万寿菊、玫瑰、花椒、美人橘等产业,多产业因地制宜全面促进了全村群众增收致富,全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1000余元提升到了2017 年的人均收入2860元。目前,斗南村的特色农业产业已初具规模。

与此同时,斗南村党总支还通过不断夯实贫困村建设和民生保障基础:完善贫困村道路建设、水利建设、农电保障、危房改造、通讯网络和环境整治,包括拓宽农村道路、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改造贫困户危房等;加快贫困村就学、就医、低保等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包括确保贫困学生不因贫困失学辍学、促进贫困村规范化卫生室全覆盖、为贫困群众提供低保等社会保障。

28岁的斗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美平家曾经是全斗南村最贫困的家庭,由于爷爷和父亲长年患病,每年都需要几万的医疗费,沉重的家庭负担让黄美平一度感觉脱贫无望消极度日。在村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一遍又一遍的耐心开导下,黄美平树立了脱贫的信心,并通过技能培训学到了建筑技术,夫妻俩外出打短工后,家里不仅盖上了新房,每年还能存上两三万元钱。

如今的斗南村,道路修平硬化,垃圾及时清运,绿树成荫整齐成行,老百姓看见村里大变样,幸福感倍增,直夸党和国家的政策好。 “下一步,我们还将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不断引进扶贫项目,真正让群众富起来。像现在我们的金边玫瑰,我们的柑橘,我们的小龙虾养殖,这些产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这一系列的特色产业发展下来,现在老百姓还是对我们村委会,村党组织的这些工作都很认可,就也让老百姓在脱贫的路上觉得很有希望。”阿舍乡党委组织委员叶骄介绍,下一步,斗南村还将认真开展决战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工作,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退出水平,决战脱贫攻坚,抓实产业发展,夯实扶贫基础,推进“五个一批”工作落实,确保斗南村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