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没有美国参战,二战中英国和苏联谁先倒下?

生活360x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假设美国在二战中没有按照史实那样在1941年12月直接参战,而是推迟几年参战(不参战是不可能的,美国人发够战争财后必然会趁机获取政治上的更高利益,参见一战),笔者以为英国和苏联两个大国谁都不会在德国的进攻下崩溃,至多在欧洲战场上持续更长的僵持状态,并等待美国参战彻底打破僵局,战争的结局与史实不会有改变,只不过战争的时间会持续更长一些罢了。

德国在战争前期在陆军和空军方面享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赢得一场短期欧洲战争的胜利,但不足以在一场长期全球战争中取胜,尤其是在除意大利和日本外所有大国强国都与之为敌的情况下。


首先谈谈英国,不要看在1939到1940年的欧洲战局中,英国和法国一样被打得灰头土脸,在敦刻尔克丢盔卸甲,但从整体上看英国根本没有伤筋动骨啊!大英帝国的国本根基何在?是纵横四海的皇家海军和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记得在古希腊时代的第二次希波战争中,雅典城邦已经被波斯军占领,雅典舰队退到萨拉米斯岛,在战前希腊联军进行讨论时,主和派讽刺主战的雅典连国土都丢失了,雅典领袖提米斯托克利宣称:“只要雅典舰队还在,它就是一个城邦。”最终雅典领导希腊联军在萨拉米斯海战中击败波斯军,取得战争胜利。这个典故用在二战时期的英国身上同样合适,只要皇家海军还在,大英帝国就会屹立不倒。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的实力差距悬殊,唯一能够对英国构成威胁的就是无限制潜艇战,但实际上邓尼茨从未获得过能够真正切断英国海上交通线的能力,仅靠潜艇是无法战胜英国海军的,而资源匮乏的德国也没有可能在短时间里打造一支能够压制英国海上优势的远洋舰队。没有海军力量的支撑,德国人连英吉利海峡都跨不过去,更不用说去占领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了。在二战时期,对英国至关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几乎都远在德国的攻击范围之外。所以,凭借海军和殖民地的支撑,英国绝对可以与德国周旋到底。

对于德国人而言,英国皇家海军是无法战胜的对手。


其次谈谈苏联,如果把英国形容为一只触须遍布世界的大章鱼,那么苏联就是一只皮糙肉厚、身躯庞大的北极熊,广袤的国土赋予了苏联深厚的战略纵深和进行长期战争的资源储备,苏联高度控制的国家体制和战斗民族的顽强韧性又使苏联对于战争损失有着超常的承受能力,同时又有着超常的动员能力,集中所有力量打赢战争。丘吉尔曾经说过:苏联的社会体制是最适于战争的体制,这一论断是极为正确的。除了苏联、中国以外,没有任何一个陆地国家能在战争第一年损失百万大军和工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后仍能坚持抗争直到胜利。面对这个有着庞大体量和巨大潜力的对手,德国唯一击败苏联的机会就是在战争初期捣毁其神经中枢,占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从根本上打击苏联国家政权的威信,削弱其动员能力。能够迫使苏联退缩到乌拉尔山以东,完全占领苏联的欧洲部分,这已经是德国能够达到的最好的对苏战略目标,即便如此,苏联政权依然会在其亚洲国土上积蓄力量,继续战斗,等待反攻。

1941年11月7日,在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的危急情况下,苏联领导人仍坚持举行十月革命阅兵,受阅部队直接从红场开赴前线,顽强的意志力和战斗精神是苏联抗争到底的力量源泉。


最后,美国即使不参战,同样会继续向英国和苏联提供大量军事援助,《租借法案》的实施本身就已经证明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立场,美国就算不直接参战也是与英国、苏联站在一条战线上的,有美国在背后的输血,苏联和英国自然更加不会轻易认输投降。换而言之,在二战战场上,德国是在与资源、体量远强于自己的对手交战,它能够取得暂时的优势,但终究会败下阵来。

罗斯福总统签署《租借法案》,他落笔的那一刻,德国及其盟友的失败就注定了。


崎峻战史


这个题目已经预设了前提,即把美国的参战看作英国和苏联获胜的前提条件。如果用这种视角分析,显得有些片面。美国给苏联与英国的援助,主要还是战略物资。然而,在真实的战争中,最佳的援助方案是派出军队参战,这可以直接扭转战局。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结束了东线战场,正要磨刀霍霍,杀向西线。恰巧在此时,美国远征军杀入了欧洲大陆,这让协约国彻底翻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至少在1944年6月之前,美国军队在海外的战斗,主要还是发生在太平洋战场。在盟军进攻意大利的战役期间,美军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与太平洋战场相比,意大利战役更像是陪衬。再者说,即使意大利战役没有美军参与,以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因此,在1939-1944年期间,美军的援助只能算是创造了物质基础(这主要是相对于英国来讲,苏联自身的物质基础也很丰厚)。在战场环境中,无论是西线的不列颠战役,还是东线的钢铁洪流大对决,美军的参与度实在有限。当然了,在不列颠战役期间,美国也有很多志愿者参加,可是否对战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恐怕英国人不会这么认为。

希特勒拿不下英国,主要原因在于无法消灭英国海军,而英国海军的优势,并不来源于美国。准确的说,英国人的本钱,就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海军。在当时,英国号称“第一海军强国”,而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不在一个层次,致使陆地上的百万大军只能处于放置状态。这也就是说,只有消灭了英国海军,德国陆军才有登陆不列颠的可能。在不列颠战役期间,希特勒曾把宝押给了空军,可德国空军是在英国领空作战,虽然也经历了血战,最终却是事倍功半。

日本把美国拉入战争后,德国也趁机向美国宣战。在此时,希特勒是否还把英国当回事?这个不好判断,但德军在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就是入侵苏联,入侵英国反倒成了次要目标。再加上英国有了美国的保护,德国人再去打英国也显得不太划算。因此,英国可以看作是躺赢了,但在1939-1942年期间,英国人确实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苏联的战场环境非常恶劣,需要正面应对德国的百万大军,苏德战争的惨烈程度,远不是1944年的西线战场可以相比。因此,如果没有苏联在东线打垮了德军,美国人也难以在西线登陆。德军的主力,确实是折在了东线,假如美国也派出军队投入东线战场,所付出的代价就不是几十万人的伤亡了。事实上,我们没必要纠结美国的贡献,因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同盟国阵营共同努力的成果,并不是美国一家的功劳。


图维坦


肯定是英国先倒下,当时海军元帅邓尼茨利用潜艇封锁英国运输船及商船,如果当时美国相助英国,英国本土资源又很匮乏,大多数依赖进口以及殖民掠夺,一旦被封锁之后,英国会出现资源紧缺的问题,而本身英国凭借本身力量是无法反攻回欧洲大陆的。所以德国甚至不用登陆就之前派飞机炸炸港口,潜艇袭击一下商船,英国就会被活活耗死,相反的苏联由于地大物博,就算德军入侵到莫斯科的时候,在西伯利亚仍然有大量的远东集团军,而且苏联东部地势是属于山地,不利于德军大规模机械化部队推进,更何况还有寒冷的冬季,德军的补给要从遥远的西欧运输,后勤补给线很长,就算美国不参战,德军攻陷苏联的可能也不大,最好的办法就是占领了莫斯科之后跟苏联签订条约


rlkmds


应该是英国吧,当时英国只有600架作战飞机,而德国用在西线的作战飞机就有2000架,当英国“死扛”到空军完蛋时,希特勒制定的“海狮计划”(登陆英伦三岛)就会付诸实施,英国铁定完蛋。


照影吹笙


苏联不会倒下。

强大的工业基础,巨大的战略纵深,雄厚的兵源以及高涨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苏联在1941年虽然遭受数次严重打击,损失巨大,但还能集结庞大的武装力量反抗法西斯德国的进攻,并于1941年12月举行莫斯科反攻。

在苏联遭到压力巨大的1941年后半年,美国正盛行孤立主义,罗斯福还不能说服国民,将国家动员起来,投入战备。这一转折发生在1941年12月7日,即苏联发动反攻后的第二天,日本人袭击了美国珍珠港。这可帮了罗斯福的大门,顺利将国家动员起来,投入战备生产。美国战时生产的高潮在1942年。

就在1942年春,苏联的弹药供应仍十分缺乏,据朱可夫回忆,有时候有的炮只剩下一至五发炮弹。可想而知物资供应如何艰难。美国的援助仍不见踪影。1942年,苏联全力恢复战时生产,到1942年11月19曰,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反攻时,靠的还是国内的生产与战备积累。1943年时,美国的援助才大批而至。到返时,苏联的战时生产已经进入高潮。

可以说,苏联急需援助时,美援不见踪影,紧急状况缓解时,大批援助来了。

所以说,没有美援,苏联也能打败德国。只能说战争进行的更艰难些。

相反,如果专等美援打仗,有时候会尽吃亏。

致于英国,更不会亡国。一方面是英国有强大的海军保护,另一方面是,当苏德开战,德国的大部分军力用于东方战场,英国的压力很快减轻。在苏德胜负末决之时,英国人应当没事。

所以说,苏,英国谁都不会灭亡。


阳城导航


没有美国参战,苏联也不会倒下。珍珠港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同年的12月5日苏联红军在莫斯科城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将德军赶退了几百公里。可以说苏军巳经能够顶得住德军的"闪电战"并且挫败它。英国就难说了,一场不列颠空战就把它打得喘不气了,如果德国人坚持耗下去,并施以军事压力的话,丘吉尔恐怕得流亡海外了。


东方敏鑫


我认为谁也不用倒下,首先德国根本无心打败英国的,在实施巴巴罗萨计划时就已经宣布海狮计划的破产,而当时美国尚未参战,也就是不用美国参战英国还能勉强保全自己。其二,莫斯战役的失利也宣布闪电战的破灭,战争逐渐演变成拉锯战,库尔斯克战役后苏军已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此时美国虽已参战,也参加北非和西西里岛战役,但对苏联却没多大的帮助。


沙漠之弧一隆美尔


不要说没有美国参战,即便没有美国的武器供应(26亿美元的坦克、飞机、大炮),苏联也早就被灭了。而英国倒问题不大,德国空军只比英空强一点点,受制于英吉利海峡,双方半斤八两,而海军是英国的强项,德国只有潜艇还有点威胁。同样英吉利海峡使得强大的德国陆军无用无之地


静一境478


无论美国是否参战,倒下的都只会是德国,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结果已经预示着德国必败无疑,而那时候美英可并未开始大规模援助苏联,德国在纠集了如此多的仆从国和盟国群殴且是突袭刚经历大清洗的苏联也只不过达到这种程度,说明苏德两国国力并不在一个档次,德国战败只是时间问题,美国即使不参战,苏联无非就是多花一些时间收拾德国而已,没有本质的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