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粤菜师傅”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广东“美食+”新模式获央媒点赞


“粤菜师傅”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广东“美食+”新模式获央媒点赞


2018年

省人社厅立足新起点

有效推进各项工作

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

近日,中国青年报、央广网、新华网、中国报道网等中央媒体纷纷报道我省“粤菜师傅”工程推进成果,中国青年报发文称:广东“美食+”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粤菜师傅”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广东“美食+”新模式获央媒点赞


“粤菜师傅”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广东“美食+”新模式获央媒点赞


“粤菜师傅”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广东“美食+”新模式获央媒点赞



上一期的年度盘点

“促进就业九条”☞链接

这一期

我们来看看

“粤菜师傅”工程

如何助推乡村振兴?

“粤菜师傅”工程是2018年广东省倡导部署的乡村惠民项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制定《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案》,并在全省范围内推行。

“粤菜师傅”工程实施半年来,全省各地结合各自特点,将“粤菜师傅”工程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相结合,促进城乡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1

强化“粤菜师傅”政策扶持


“粤菜师傅”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广东“美食+”新模式获央媒点赞



热油、下菜、颠锅、起锅……在潮州市饶平县潮州菜培训基地里,张少海和其他29名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积极参与到潮州菜的培训之中。“学习后,准备去开一家农家乐。”张少海说。

而帮助张少海即将圆上“厨师梦”的是广东正在实施的“粤菜师傅”工程。

“粤菜师傅”工程源于去年4月的广东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的倡导并部署。之后,作为助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实施的一项举措,这一工程在广东全省被推开。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杨红山介绍,截止目前,广东有147所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了粤菜相关专业,建成了3个粤菜烹饪类的省级重点和特色专业,在校学生超过5.6万人。

与此同时,围绕“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还加快了“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建设,建成了广东粤菜研究院、广东粤菜学院,通过首创的“新型学徒+行业研发”双轨并行培养模式,成为集实训、研发、交流于一体的“粤菜师傅”培养平台。“短短四个多月,全省培训的‘粤菜师傅’就达5100多人次

。”杨红山说。

此外,广东还健全了“粤菜师傅”培训培养、考核评价、就业创业、使用激励、职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强化“粤菜师傅”的培育、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目前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都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粤菜师傅”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围绕“广府菜”“客家菜”“潮州菜”等粤菜全面铺开实施了各具特色的“粤菜师傅”工程。

2

打造“粤菜师傅”文化名片


“粤菜师傅”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广东“美食+”新模式获央媒点赞



经过实操模式的学习,张少海学到了生炒鱼片等潮州菜的做法,还熟悉了潮州菜原料的选择、材料的搭配。

事实上,不只是张少海得益于这一工程,大埔县西河镇内六村的赖迎新在参加了当地“大埔小吃”的培训后,已经在深州市龙岗区开出了自己的“迎记面店”,还带动了9个人的就业。

根据前不久出台的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案,到2022年,广东将培训“粤菜师傅”5万人次以上,并将以“粤菜师傅”为引领,打造1000个乡村粤菜美食旅游点,建设100条乡村旅游美食精品线路,带动30万人的就业创业。“目标是要让‘粤菜师傅’品牌,成为弘扬岭南饮食文化的国际名片。”

为此,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还推出了“粤菜师傅”培育行动、“粤菜师傅”就业创业行动和“粤菜师傅”职业发展行动三大行动计划。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认为,粤菜是广东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承载了许多人对广东的独特记忆,它涉及品牌培育、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用“粤菜师傅”工程开启舌尖上的乡村振兴之路,不仅可以擦亮岭南饮食文化的招牌,进一步提升岭南饮食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同时,通过与精准扶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的结合,加快群众致富、带动农村发展。

3

推动“粤菜师傅”产业融合


“粤菜师傅”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广东“美食+”新模式获央媒点赞



在“粤菜师傅”工程实施中,许多地方都着眼于城乡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和农民的就业、增收,把培养专业粤菜烹饪人才作为精准扶贫、教育脱贫的举措。

  • 在一些地方,以乡土人才培养工程为切入点,聘请一批名师、名厨,建立“名村带名厨,名厨带名徒,名徒成名厨”模式的人才培养。


  • 而随着“粤菜师傅”工程的推进与实施,不少地方还依托现有蔬菜、畜禽、海产品的种养基础,结合“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深挖传统乡村粤菜美食,研发、推广乡村本土特色菜品,让美食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 也有以“粤菜师傅”工作室为平台,通过构建“客家菜师傅培养、绿色农家乐旅游、特色产品产销”的产业链,提升区域餐饮业服务,让美食成为激发当地文旅业态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潜能。


  • 还有通过“粤菜师傅+旅游”模式,打造精品乡村文化美食旅游线路,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乡村振兴发展的后劲。


目前,广东已建起了饶平“永善古村落农家美食”、河源万绿湖景区、清远“清城白切鸡”、梅州南口及松口等63个乡村粤菜美食旅游景点。打造了河源“万绿湖湖鲜”、东莞“休闲农家体验”、清远“安庆兴农乐”、茂名“滨海度假”、湛江“螺岗小镇摘果登高”、勒流“乡村餐饮文旅小镇”等39条乡村粤菜美食旅游精品线路。

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鱼塘众多、盛产淡水鱼,借助“粤菜师傅”工程,潮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专门为狮峰村设计了酸甜松子鱼、荔枝烩虾仁等菜品,并帮助村里培养“潮州菜师傅”,为有意愿的村民提供专业培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