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响鼓重锤再出发 济南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历经2016年“一年有势头”、2017年“两年有看头”、2018年“三年有突破”后,阔步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的山东省会济南,迎来了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2019年。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期、黄金期。

城市作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山东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作为省会城市,济南这个龙头能不能扬起来至关重要。

响鼓重锤再出发  济南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牢记嘱托,走在前列。“济南要成为一座‘听得见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的高质量发展之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专访时这样描绘新时代济南美丽画卷。他表示,要进一步认清济南在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中肩负的重大责任,担当省会使命、发挥省会优势,奋力实现“十个新突破”,当好新时代全省走在前列的排头兵,凝心聚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量质齐升 跑赢时间的速度

2018年,是济南量质齐升、加速发展的一年。日前,中央文明办公布的全国文明城市中的28个省会(首府)、副省级城市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显示,济南市以95.68的分数位列第一。

响鼓重锤再出发  济南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区域性经济中心亮点频现——济南对山东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显著提高,经济增速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连续保持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全省首位,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引爆”开建,济南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第11位。2018年前3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实现了3个“千亿元”目标——浪潮集团销售收入过千亿元、重汽集团销售收入过千亿元、高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元。

区域性金融中心突飞猛进——在济南,中央商务区及辐射区内已引进金融服务机构近70家,汉峪金谷签约大型企业总部机构30多家,山东新金融产业园聚集股权投资机构100余家,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业税收、本外币存款等多项主要金融业指标稳居全省第一,在全国31个金融中心中位列第15名。

区域性物流中心成果丰硕——济南正在规划建设“路港、空港、保税港、信息港”四港合一的国际内陆港中心城市,国家5A级物流企业总数达11家、居全省第一,启运中欧班列、中亚班列、欧亚班列、比利时至济南的山东首条洲际货运航线,济南荣获“改革开放40年城市物流发展成就奖”,济南国际内陆港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智慧物流创新先行区”。

区域性科创中心加快建设——资料显示,济南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558家,众创空间、市级以上孵化器总数达到196家,引进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工程热物理所、朱健康院士团队、意大利国立科学院技术转移中心以及北京中关村(济南)新动能产业基地等国内外大院大所大企业,启动“量子谷”规划建设,宽禁带半导体、脑科学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

城市品质明显改善——通过强力推进城市提升“十大行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拆违拆临、棚改旧改、老旧小区整治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拆除3400多万平方米违建;空气质量大大改善,在169个城市排名中退出后20位;成功摘掉“首堵”帽子,拥堵排名下降到三季度的第19位;“善感知、会喘气、有温度”的智慧之城建设扎实推进。

发展环境大幅优化——深入推进“一次办成”改革,制订35条具体措施,明确1165项“最多跑一次”事项。2018年6月21日至12月27日,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76万户,同比增长123.82%,平均每个工作日新登记市场主体1100多户,呈现井喷态势。首创“拿地即开工”模式,大幅压缩了审批时限,国务院办公厅将济南“拿地即开工”模式经验向全国推广。

动能转换不断提速——十大千亿元级产业加速崛起,全国首个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在济南揭牌,新一代神威E级原型机系统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正式启用,浪潮集团在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不断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对外开放明显扩大——承办举办了儒商大会2018、首届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等30项重大峰会、论坛活动,“双招双引”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引进国内外知名大院大所103家,高层次人才总量显著增长。

民生保障明显增强——18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前3季度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2%;打造医养结合“济南模式”,济南市首批入选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教育亮点频获国家级媒体点赞,“济南的温度”进一步升温。

五个“突出” 狠抓落实的力度

实干才能让梦想照亮现实。

那么,要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大都市,济南在经济、人口、创新能力、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等方面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王忠林看来,“首先,济南将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激活国家中心城市创建‘起搏器’,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响鼓重锤再出发  济南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王忠林接受《中国建设报》专访

“要做到五个‘突出’。”他表示,一是突出“高”,下好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紧跟新发展理念“指挥棒”,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总航标,切实做到只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就坚决干,只要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就坚决改,始终确保省会城市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上。

二是突出“快”,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瞄准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数字经济、机器人、生物技术等世界前沿技术,下大力气做好招引,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劲头抓项目落地,雷厉风行、快干实干,以“济南速度”彰显“济南力度”。

三是突出“优”,当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店小二”。紧紧扭住松开市场主体的“绑”这个“关键”,加快推进行政效能革命,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大力实施市场准入改革,全面落实“零收费”改革和成本洼地改革,确保市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大力营造诗意的人居环境、一流的营商环境,用“店小二”的精神着力打造一个“善感知、会喘气、有温度”的城市。

四是突出“严”,当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挑山工”。抓好通开行政体制的“扣”这个“重点”,紧紧抓住地方机构改革的机遇,加快形成职能优化、协同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一方面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坚持实干实在实绩,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另一方面要严格监督干部履职尽责,切实打造一支“头拱地、嗷嗷叫”的过硬干部队伍。

五是突出“实”,当好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济南过去的成绩,是干出来的,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还是要靠实干,靠各级领导干部发挥领头雁作用。围绕“责任要实、措施要实、成效要实”抓贯彻、抓执行、抓推进、抓见效。围绕解开运行机制的“结”,用市场化思路探索提高服务效能新模式,全面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大强美富通” 中心城市的高度

“2019年的济南将踏上走在前列、扬起经济龙头、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征程,雷厉风行、快干实干,交出新的‘时代答卷’。”王忠林坚定而自信。

响鼓重锤再出发  济南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国家中心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和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当前济南正在加快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奋力扬起山东经济龙头,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可以说,济南迎来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千载难逢的关键期、机遇期、黄金期。”王忠林告诉记者:“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根本在发展、关键靠人才。要发挥省会人才资源优势,激活国家中心城市创建‘动力源’。”

2019年1月31日,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调整完成,济南市所辖面积达到10244平方公里,常驻人口达870万人,人口和产业承载空间明显增大,要素资源更加聚集。

资料显示,目前,济南拥有市级以上科研院所112家,汇聚优秀科技工作者60余万人;建有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创新平台30家,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7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核心区)。

“要下‘三个功夫’。”王忠林表示。具体来说,第一,在全力健全更加开放包容的引才育才机制上下功夫,打造“工作生活在海外、成果贡献在济南”的海外人才“飞地”;围绕十大千亿元级产业发展需求,培养行业领军人才。

第二,在全力健全更高质量的用才兴才机制上下功夫,积极争取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人才改革试验区、国家级引进人才智力试验区,打造产才融合新引擎;规划建设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大科学装置,打造“四不象”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人才发展新平台,释放人才创造新动力。

第三,在全力健全更加暖心的留才助才机制上下功夫,用好“人才新政30条”“高校20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环境,让人才在济南创新创业更加安心、生活更为舒心、发展更有信心。

王忠林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不断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企业创新,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领跑行业,培育更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通过创新多出名品、名牌,在全社会营造聚力创新的浓厚氛围。”

“整个过程必须要有一个规划引领。”他强调表示,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宏观战略为引领,“紧紧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面向‘两个一百年’‘三步走’战略安排, 实现‘一本战略统全局’、‘一个发展思想贯始终’、‘一张蓝图干到底’。”王忠林表示。

“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激活国家中心城市创建‘五指山’”。王忠林说。他介绍道,京津冀与长三角之间尚没有国家中心城市,济南正处于二者之间。济南以“大强美富通”5篇文章,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填补这一战略空白。“具体来说,济南将充分发挥山东作为沿黄省区唯一沿海省份的龙头优势打造黄河经济带,与京津冀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南北呼应,可以构建起我国最为活跃的经济走廊,构筑形成新的战略支点。”

瞄准靶心,才好精准发力。王忠林坚定地说:“在目标定位上,咬住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放松。‘大强美富通’是这个目标的内涵,‘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是主攻方向。”

响鼓重锤再出发  济南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他进一步表示,围绕扎实推进“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主动对标深圳等城市,为此,济南研究制订了由28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逐项对照找差、逐一对标追赶。“具体来说,‘大’就是规模大、总量大、体量大;‘强’就是实力强、质量强、势头强;‘美’就是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富’就是物质富、精神富、市民富;‘通’就是路通、心通、气通。”

王忠林表示,未来,济南将紧跟新发展理念这根“指挥棒”,下好创新发展这个“先手棋”,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抢抓济南莱芜行政区划调整的重大机遇,努力推动济南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