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古代將軍造反時,為何大多數士兵都會聽將軍的,而不是想著效忠皇帝呢?

大牛無形


這個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封建社會的皇帝,貴為天子,高高在上,一點都不親民。而且當時的傳播手段非常原始,普通百姓和普通將士根本就沒見過皇帝的尊容,沒有聽過皇帝的聲音,皇帝的旨令都是通過將軍一層層傳達下來,底層的將士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旨令是真是假。

比如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十月底,安祿山率領十五萬大軍在范陽反叛,事先只有幾個最核心的親信知道安祿山這次是要搞叛亂。事先,安祿山偽造了唐玄宗的一道旨令,召集將領們宣佈說:“有密旨,令祿山將兵入朝討楊國忠,諸君宜即從軍。”

當時大家的反應是“愕然相顧,莫敢異言”,有人可能有些疑惑,但沒有人敢於站出來質疑,因為這等於是挑戰安祿山的權威。而且,安祿山一向是皇帝的寵臣,萬一這道密旨是真的呢?自己豈不是找死?

這種命令的真實性在短時間之內根本是難以驗證的,大家別無選擇,只能聽令。

但是,如果將士們能夠當面聽到皇帝的命令,大家在皇帝和將軍之間還是會選擇皇帝的。當然,這種局面極為罕見,但歷史上確實有過。

神龍三年七月,皇太子李重俊和親信李多祚、左羽林將軍李思衝等人發動政變,率領三百多名羽林軍殺死了武三思、武崇訓父子,然後一起衝向皇宮,準備一口氣誅殺韋皇后、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等人。

李重俊一時衝動,選擇了錯誤的行動次序,錯過了最佳的時機,沒能控制住唐中宗。皇宮中得到消息之後,立刻緊閉宮門,加強了守衛。韋皇后、安樂公主等人簇擁著唐中宗登上玄武門去躲避。

李重俊、李多祚等人無法攻入皇宮,只能在宮門之外乾著急。唐中宗從城樓上俯下身子,對李多祚手下的將士們說:“汝輩皆朕宿衛之士,何為從多祚反?苟能斬反者,勿患不富貴。”

意思是說,你們都是我的衛士,幹嘛跟著李多祚謀反?你們要是能殺了李多祚,我一定有重賞。

在皇帝和主將之間,大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皇帝,於是轉過頭來殺死主將李多祚等人,政變徹底失敗。

總之,古代的普通將士在信息上是非常閉塞的,人也比較愚昧,只知道盲從將軍的命令。不過,如果有機會當面見到皇帝,他們還是會選擇聽從皇帝的命令。


於左


這裡面涉及一個邏輯的問題:歷史上造反的將軍,之所以有底氣敢同皇帝叫板,主要是因為手下有一批擁護自己的士兵;而如果帳下的軍士皆效忠於皇帝,那麼這樣的將自然也不敢與朝廷分庭抗禮。

在人類戰爭的最初時期,是談不上皇帝、將軍和士兵的,原始社會時各部落間的衝突,多半是氏族成員的集體行為,多在頭目的帶領下彼此征戰。及至奴隸社會時,戰爭的規模不斷擴大,才逐漸在王之下出現了各級軍事長官,以便更好地組織和戰鬥。

漸入東周以後,戰爭規模進一步擴大,而不少卿大夫和將領也逐漸成為各政權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有時甚至會進行譁變。春秋時被弒的國君,僅見於史乘者便有三十餘人,故被史家稱為“禮崩樂壞”。

自秦始皇橫掃六國,實現大一統後,以始皇帝自稱,由此才涉及到了“皇帝”與“將軍”之間的正式博弈。那麼,在君主專制的情況下,古代為何會出現士兵聽從將軍指揮,而不是始終效忠皇帝呢?

其實,這個問題蠻複雜的,還需要分幾個階段來看:

從軍事史的角度來看,如果不做特別詳細的區分(當然,限於篇幅,也不可能太過追求細節),以唐朝募兵制的推行為分界,儘管糧餉是朝廷發放的,或者說士兵吃的是皇帝的軍餉,但因將軍與士兵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更容易出現士兵效忠於軍事領導的情況。

募兵制雖讓國家有了穩定的兵源,有利於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但也有一個頗為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就是一方將領常年統帥部隊,容易形成森嚴的上下級關係。在這樣的形勢下,一旦手握重兵的將軍圖謀不軌,很容易編造藉口,煽動部下造反。

而在募兵制推行之前,曾一度盛行過一段時間的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府兵制,多是遇到戰事後臨時徵召壯丁參軍,且要自備口糧和武器。府兵制相對於募兵制而言,士兵因獲得國家分配的土地而承擔兵役,更像是一種契約。

在這種情況下,政權穩定、君主開明,則軍隊更願意效忠皇帝,而如果將領個人魅力突出,且皇帝不足以獲得擁護,士兵反而更願意追隨主將。

當然,再往前推,秦統一後,曾沿襲戰國時期的郡縣徵兵制,兩漢時期則有數次調整,但秦漢時期的總體情況是,君主尤為注重把控軍隊,用盡一切辦法控制將領。當然,即便如此,也難以避免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總得來說,皇帝之所以需要將軍,主要是依靠他們領兵打仗,而與士兵聯繫最緊密的軍事領導,如果富有卓越的軍事指揮能力和人格魅力,則更容易獲得部將們的擁戴。這種情況,是很難調和的,直至近代才被基本解決。


史海爛柯人


將軍造反,大多數士兵都會聽將軍的,這其實是人們的一種錯覺。因為,如果造反真的這樣容易,那終身制和世襲制早就已經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事實上,一個將軍在造反時,大多數士兵都願意跟著他,通常情況下,是因為他們本事也有造反的意圖,在這種背景下,將軍振臂一呼,他們才會集體跟著將軍一起造反。否則,將軍前腳剛造反,後腳就有被人把他的腦袋砍下來獲取榮華富貴。

說得具體點,在一支正常的軍隊裡面,通常除了負責指揮作戰的將軍之外,還會有和他權力相當的監軍和參謀官;同時下面還有師長、副師長、旅長、團長等,而且每個級別都對應有響應級別的監軍和參謀官。換句話說,在軍隊裡面,通常都存在這樣兩條相互制約的系統,也就是所謂的文職系統和武職系統。

在這種背景下,某個將軍想要造反,首先得把軍隊內部從上到下的文職系統給兼併掉,否則就憑他區區有限的指揮權,拿什麼來造反?



退一萬步說,就算他能搞定內部的文職系統,問題是,他如果想要造皇帝的反,還得必須有人事權才行啊?

換句話說,他想讓誰當師長,誰就能當師長,他想殺哪個師長,就殺哪個師長?否則,他下面的師長、副師長、旅長等,憑什麼跟著他造反?而通常情況下,皇帝不會授予將軍這種權力的,即便皇帝對某個將軍特別信任,授予他這種權力,比如讓他假節鉞,但將領通常也不會隨便去行使這種權力。

因為,隨便行使這種權力,那就是典型的找死。最簡單而言,曹操曾授予于禁假節鉞的權力,劉備也授予過關羽假節鉞的權力,那他們卻很少用來誅殺自己下面的將領。當然,即便你能把下面的師長、副師長、旅長等都搞定,問題是,你還有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後勤。

通常情況下,軍隊的後勤都是統一由中央政府相關的系統官員來調配和負責,軍隊裡面的將領是無法插手管理的。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將領想造反,皇帝馬上就可以斷了你的後勤,接下來你手下的這麼多人,拿什麼吃飯?



雖然,將領造反後,可以通過佔領部分地盤,然後構建自己的後勤系統,問題是,這需要足夠的時間,面對皇帝派來圍剿的軍隊,你恐怕很難支撐到哪個時候?

從這層意義上說,通常情況下能夠造反的將領,已經不再是將領,而是蛻變稱軍閥,或者在軍閥的路上,也就是他們地盤內的軍政財和人事都開始變得由他們自己來負責。

在這種背景下,這支軍隊相當於變成一個獨立的利益集團,其內部成員不會再去考慮皇帝的利益,他們只會考慮自己的利益和前途。如果皇帝的某些行為損害到他們集團的利益,或者他們覺得自己的集團有機會更上一層樓,他們就會積極支持或慫恿將軍帶領大家起來造反。

如果這個時候,將軍畏縮不敢造反,或者各種扭扭咧咧,大家就會集體跪在地上請求他,甚至還會直接把黃袍披在他身上,又或者拿刀逼著他造反;如果再不行,大家甚至還會當場把他給砍掉,然後再推舉一位新的將軍帶著大家造反。

想當年,連軍閥都還夠不上的安祿山都這樣罵他手下人,總而言之,老子當年不想造反,你們都勸我造反,還說造反之後,就能如何如何,現在倒好,老子被你們忽悠死了。所以,只要我們明白這點,就會知道,士兵們願意跟著將軍造反,主要是因為大家都傾向於造反,或是想造反。


我是趙帥鍋


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在古代大多數的人朝代,將軍都對國家軍隊有著絕對的控制權。從徵兵,到訓練,再到統軍作戰將軍可以說是一條龍的在掌控著軍隊。雖然名義上封建王朝的軍隊都屬於君王所有。但事實上君王需要很多的將軍去替他掌控軍隊。這也就意味著有任何一個手握重兵的將軍造反,對於國家來說都是一個災難。而古代皇帝控制將軍造反的主要方式就是控制其家人,或者兵符調兵之類的。但多數時候如果一個將軍鐵了心的要造反,皇帝依舊是沒有任何辦法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古代歷朝歷代,皇帝對於那些手握重兵的將軍都十分的優待,甚至還會下嫁公主以籠絡他們。其目的就是要收穫他們的效忠。

對於普通士兵來說呢?雖然他們表面上都是效忠於君王的。但君王畢竟離他們太遠了,高高在上的讓他們可望而不可及。所以從親近程度上來看,士兵更加親近於可以看得見摸的著的最高統帥,也就是將軍。再加上皇帝的命令絕大多數時期都是由將軍向士兵傳達。這就導致時間一長士兵都認為將軍的命令就是皇帝的命令。即使是造反他們也不會懷疑。畢竟古代時期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造反的將軍也不在少數。為什麼美國總統既是總統又是美國的三軍總司令呢?就是這個道理。兵權永遠決定了政權。

既然將軍掌權會有這麼大的安全隱患,那麼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沒有想過去改變這一切嗎?也不盡然,但絕大多數的皇帝對於軍事的改革都是治標不治本。他們只會從如何更加完善的掌控將軍這一方面來進行約束。但不會去思想如何改革軍事。畢竟這兩者的難度差距實在太大了。而且古代交通以及通訊都不發達,想要絕對的把軍權集中在中央絕對是痴人說夢。在古代兵不識將,將不知兵是大忌。所以他們沒有好的改革軍隊的辦法,就只能按照老套路,以兵符,監軍,以及領軍將軍的家眷來作為震懾和威脅。從而達成掌控軍隊的目的。

歷史上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對軍事制度作出過翻天覆地的改革。比如趙匡胤解除禁軍將領兵權,並調往外地充當節度使。繼而削弱節度使實權,使其徒有虛名。之後把禁軍的統領權一分為三,都直接對皇帝負責。設立樞密院,樞密院有調兵權但不直接統領軍隊。而統軍的將帥卻沒有調兵權,使其互相牽制。實行更戍法。實行“守內虛外”、“內外相制”政策。宋朝初期所有的軍隊招募士卒全部在京城進行訓練。小說《水滸傳》中林沖所謂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實際上就是新兵的訓練教官。

雖然趙匡胤的軍事改革加強了中央權力。但禁軍統帥並不隨地易防,從而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將不得專其兵”的局面。而且宋朝初期軍隊對外征戰,直接由皇帝親自制定作戰方略,將領不得擅改。這就導致軍事作戰太過於死板,非常的固化。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死板的教條規定顯然是不適應戰場的。趙匡胤時期,皇帝一直都隨軍出戰,所以可以隨時更改計劃,但趙匡胤之後的皇帝除趙光義之外,在很少有皇帝親征。這就導致宋朝軍隊在作戰中只能按照計劃不能因地制宜隨時隨地的根據實際情況修改作戰方案。所以宋朝的軍事改革可以說是一個完全失敗的案例。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先問是不是,再看對不對。

看到這個問題,先想到的是《雍正王朝》裡著名的“卸甲事件”。





在這個案例裡,相比於皇帝的命令,年羹堯的部下明顯更服從於將軍的軍令。年羹堯也樂得以此作為向雍正皇帝討價還價的本錢,而這一“當眾打臉”的事件成為雍正皇帝下決心除掉年羹堯的一個導火索。

設想一下,如果年羹堯真的有謀反之意,屬下的官兵會跟著他起兵造反呢?還是選擇效忠皇帝呢?

我們再看整個古代歷史,什麼情況下,士兵會跟著將軍造反(或者說是不聽命於中央)?

這一問題實質上反映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軍事集團的控制關係。

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由於地理和信息條件的極端落後,皇帝對於普通的士兵,以及大部分中下級軍官來說,都是一個遙遠的概念,古代軍隊並沒有“為何而戰?”的概念,沒有思想政治理念的灌輸,當兵的目的不過是“吃糧拿餉”,更高的理想也不過是個“封妻廕子”。保證軍隊戰鬥力,增強軍隊凝聚力,必然要使士兵聽命於將軍個人,家丁制、私軍化的發展必然出現地方軍事集團。

保證中央政府對於地方軍事集團有強控制力的根子在哪?

一個是“糧”,一個是“錢”。


情況一

在封建王朝早期,國家財政、經濟治理體系良好的情況下,中央政府從後勤、財政、人事等各方面對於地方軍事集團都有較好的控制。宋太祖趙匡胤是陳橋兵變由部下擁立,“黃袍加身”當了皇帝,設計了一套複雜的輪換調動機制,矯枉過正,使得“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明代由文官統帥軍事,我們熟悉的文官統帥薊遼督師袁崇煥、孫承宗、盧象升,還有太監作為監軍。


情況二

到封建王朝的中晚期,在經歷大的內亂或自然災害後,當封建王朝治理體系運轉失靈,中央財政無法供養軍隊,也不能從後勤等方面對軍事集團形成牽制時,地方軍事集團依靠自身的武力實現自我發展(自行徵稅或劫掠),一步一步將地方的政治、經濟、軍事、財政等權力攫取到自己手裡時,成為封閉獨立的系統。

一個我們熟悉的名詞——“軍閥”就此誕生了。

大大小小的軍閥各自割據發展,成為帝國肌體上的腫瘤。

典型的是在安史之亂、流寇、太平天國等內亂之下,唐代的藩鎮、明末的遼東軍事集團。清晚期到民國,則有湘淮軍集團、北洋集團。

只有新中國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和政權,才從根子上剷除了軍閥形成的土壤。

另外想說一句,軍閥不過是對內野蠻強橫,永遠成不了真正的強軍。

所謂“關寧鐵騎”遇上滿洲八旗兵就望風而降,土崩瓦解。彭總麾下志願軍來自各大野戰軍,依然如臂指使,在朝鮮打出赫赫戰功。

再回頭來看年羹堯,當年大將軍還在跟蒙古王爺喝酒撩妹時,屬下已被換了個遍,一個聖旨,嶽鍾琪就瞬間上位。任你是多威風八面的大將軍,降十幾級,直到貶為杭州城門守門的小兵再賜死,你連半點浪也翻不出。

不過一百多年以後,風水輪流轉,武昌城新軍一聲槍響,袁大帥稱病不出,監國攝政王急得乾瞪眼,半點法子也沒有,這其中根由,就很清楚了。


【北溟說傳奇】讀一讀古代小說,品一品生活五味,歡迎對號入座。


北溟四海


導讀:在我國古代,武將造反的例子數不勝數,失敗的很多,成功的也不少,如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不管是成功或是失敗,都有許多士兵跟隨,而這一切都是利益引起的。

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資本論》——馬克思。


士兵的問題

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皇權的需要,古代的兵役制度大致分為兵民合一制、義務兵、職業兵、僱傭兵這四種,但無論兵役制度怎麼變,皇帝都沒有考慮過士兵的待遇問題,義務兵和民兵合一是沒有錢的,職業兵和僱傭兵的收益也很低,當兵能出頭的鳳毛麟角,沒有收益的士兵自然沒有忠誠度可言,一般皇城的士兵忠誠度稍高一些,因為皇城士兵的待遇是全國最高的。所以說士兵的忠誠度和收益成正比,基本沒有忠誠度。

職業兵還有一些收入來源,但由於古代交通的問題,士兵不可能大規模跨地域換防,軍籍都是歸屬於地方,除了都城,其他地方皇帝都難以監控。縣官不如現管,何況是遠在都城的皇帝,發多少錢,怎麼發,由地方說了算,到了軍隊裡,將軍說了算,對於士兵來說,錢從哪裡來的沒有意義,都是將軍發的。而在軍隊裡面想監督將軍,那是不可能的。而且由於軍隊的特殊性,死人是很正常的事情,無可指責,錢糧和身家性命都操控於將軍之手,士兵肯定要聽將軍的多一些。


俗話說,法不責眾,士兵只是嘍嘍,而且數量龐大,這就導致士兵參與造反的成本非常低,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被清算的只是有官職在身的人,而參與造反之前,將軍會發錢給好處,成功了好處更多,甚至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一本萬利,造反有何不可。

皇帝和軍隊的問題

皇帝為了穩固統治,只會打壓軍隊,而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底層的士兵,自始至終,皇帝在制定策略的時候,士兵永遠是最微不足道的。即使皇帝有想要軍隊,也只會自己訓練一支親軍,其他的皇帝顧不上,也沒時間顧得上。


軍隊只有在戰時才有存在感,平時是沒有的,皇帝和臣子更多的時候是在管理治下百姓的問題,而且軍隊有時效性和地域性,一隻能征善戰的軍隊要培養起來太困難,只有在邊疆才有可能,而都城不會在邊疆,邊疆太大太多了,培養的代價大,又不一定是皇帝自己的,而且古代一直軍隊的戰鬥力不可能存在十年以上,故此,皇帝首先放棄的就是考慮士兵的待遇和感受,這種情況下,士兵參與造反,內心毫無壓力。

總結:古代士兵參與皇帝的造反是因為封建時代的制約性。從精神到物質的匱乏,是士兵參與造反的根本原因。


達達說歷史


這個主要還是一個軍隊控制的問題,古代的帝王很少有直接控制軍隊的。

其大都是通過命令將領來達到控制軍隊的效果。換句話說,將領才是軍隊的直接領導人,而士兵只需要做到一點,那就是“馬首是瞻”。

所以古代皇帝們搞出了虎符這樣的東西,來限制武將。但是縱觀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武將篡逆奪權的情況屢見不鮮。

具體來講,就三點:

不明白情況就被捲了進去

既然是謀反行為,所以策劃的將軍們必然不會太過“招搖”。

在起兵之前需要進行很多的準備工作,這個準備過程分為眾多方面,將軍的下屬們每個人只會負責其中的一部分,而大多數人分到的任務都看不出有任何謀反嫌疑。

只有負責屯糧和打造兵器的將領才能看出端倪,不過這兩個工作都是由謀反“合夥人”來籌備。

況且在這個過程中將領們對朝廷仍然是非常恭敬,和平時的態度沒什麼區別,就算是某個小兵看出了一些問題,那他也不敢私自報告中央,畢竟事情得不到確定之前,他的行為就相當於誣陷將軍謀逆,這也是一個殺頭之罪。

這樣一來,大部分人都只能在發兵之前得知自己是“叛軍”的消息,這個時候就算是想回頭都沒有機會了。

而且更多的時候,普通的士兵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反。因為那些將軍們會打大義的旗號,什麼“清君側”、“誅奸臣”|“勤王之師”等等。讓這些士兵,沒有了心理負擔!

思想教育不夠以及利益的誘惑。

雖然說古代時期的人們非常注重“忠君”行為,但是這也是相對於有文化的人來說,文人多經歷了“忠君”理論的洗禮,在自己的思想深處就培養出了忠君的觀念。

可軍營中為伍的軍士就不是這樣了,古時有很多罪犯會被髮配邊疆以充軍,所以軍隊的整體思想覺悟是遠遠不夠的,可軍營之中又沒有開設什麼“思想教育”課程,導致這些士兵心中無君主(就算是有也沒有特別強烈)。

這樣一來,他們跟著自己的將軍舉兵之時並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一旦成功奪權還能分到很多的好處,這樣實實在在的利益在士兵們看來,遠遠要比忠於一個跟自己沒多大相關的人“實在”的多。

皇帝控制力度弱,軍營基本被將軍把控

雖然說整個國家都是君主的,但是每個地區都會存在一個“土皇帝”,中央憑藉官員系統會對地方政權產生影響,但是這個影響的限度就非常有限了。

尤其是在軍營之中,君主常年不“露面”,沒有特殊的功勞也不會對士兵們進行獎賞,所以士兵們心中就像從來沒有過君主。

將軍每天不僅和士兵們生活在一起,各種訓練也會經常視察,而且糧餉物資也都會由將軍統一分配,時間長了以後,基本上所有的士兵都把將軍當做了實際的“君主”,中央的地位在軍營裡是沒法比得過“發工資”的人的。

況且一旦士兵犯了錯誤,將軍不用上報就有生殺大權,普通士兵的小命都被將軍拿在手裡,這樣一來士兵們根本沒有其他的選擇,將軍讓他們幹什麼他們就會跟著幹什麼,雖然謀反是不忠行為。

但是歷史只會記載領兵的將領,普通的士兵是否參與謀反都不會對自己的名聲有什麼影響,所以他們跟隨自己的將軍之時是沒什麼顧慮的。

從多個層面來看,士兵跟隨將軍謀反一是有利益趨勢,二是沒有選擇的餘地,將軍在地區穩固了自己的勢力以後,“遠在天邊”的中央政權確實防不勝防。


白話歷史君


這就要看誰控制著軍隊了。

如果中央的皇權足夠強大,親自掌握著數量龐大足以壓倒任何一支地方軍隊的禁軍時,那麼將軍基本是不敢造反的。又或者是採用以文制武的手段,同時使兵將互相不知,對將軍多加限制,那麼也不會有什麼士兵會忠於將軍的現象。

一般出現這種士兵跟著將軍一起造反的現象,多半是因為將軍掌控的權力太大了,強大到完全控制了這支軍隊的一切。

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例子。比如趙匡胤,作為掌控後周禁軍的藩鎮大將,柴榮對趙匡胤是信任有加,在臨終之前,為了限制住其他藩鎮對小皇帝的威脅,柴榮給予了趙匡胤和很大的權力,整個禁軍基本上都被他所掌控,派系下的其他將軍也是和趙匡胤交情頗深,並且有著直接的利益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下,趙匡胤想要發動陳橋兵變,簡直易如反掌。



再就是兵油子類型的左良玉,明末之際,朝廷給武官放權太多,以文制武的政策崩潰,就出現了類似於唐末藩鎮割據的潛在局面,像左良玉,就是典型的不聽話的兵痞。他手底下的軍隊,已經不是簡單的朝廷指派的募兵了,大多數都是左良玉自行招募,還有不少的農民軍成分。朝廷分下來的糧餉,也是由左良玉分發給下屬,對於這麼一幫當兵的土包子而言,他們只知道錢是左良玉給的,對他們好的也是左良玉,至於皇帝,見都沒見過,又談何忠誠。雖然左良玉沒有造反,但他已經很明顯的不停皇帝的話了。



這就和唐朝的藩鎮一般德行,士兵和統兵大將長期待在一起,早已經成了一個從屬性的利益圈,藩鎮將軍掌控了士兵的一切,同時也就換來了士兵的忠心。


火器工坊


第一,文化水準的限定。

普通士兵的文化水準大多不算高,因此受儒家思想中忠君理念的影響也就不深。指望一群沒有崇高信仰的士兵在局勢變換的生命危機前堅守對皇帝的忠誠,實在是太困難了。



因此,教育很重要,後世蘇聯的政委制度,還有希特勒千方百計發展黨衛軍,將納粹思想宣傳骨幹分配到軍隊中就是如此道理。

古代而言,很多士兵都有軍餉剋扣,戰爭對生命的威脅等問題。對很多士兵而言,活過一天是一天,因此是不會選擇逆勢而為不跟著自己將軍混的。

第二,縣官不如現管,部隊將軍與士兵在情感維繫,現實利益聯繫上比起士兵與皇帝來更密切。

以安史之亂為例,藩鎮節度使們控制著士兵的升遷體系,獎罰制度,和節度使把關係打好可以混進節度使的私人衛隊吃香的喝辣的,和節度使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而皇帝就是很遙遠模糊的一個印象了。

而且士兵們對於長期和他們相處的將軍也抱有更多的敬愛之情,但凡能夠造反的,都是懂得如何拉攏人心的人精。

第三,信息來源的有限。

古代士兵位於通訊系統的基層,在兵變之時對於政局缺乏一個清晰可靠的認識。將軍說帶他們去清君側,誅奸臣他們也只能相信了。


普魯士之魂


題目是一個偽命題。

封建社會皇權高於一切,可能影視作品你看多了,導致出此題目。

古書有云:“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亡子不得不亡”,社會階層清晰明瞭,將軍權力再大也是皇權授予你的。

翻看中國歷史,又有哪位將軍成功推翻皇權?

歷史上造反又被滅掉的將軍,多了去了。鰲拜算再牛,不一樣死在十四歲的小孩子手裡,這個反不是那麼好造的。

將軍如果造反,初期肯定是暗中密謀,不可能大張旗鼓的宣傳,普通士兵也無從得知,將軍起兵打仗是為了什麼?有士兵響應,也是被蠱惑而已。

軍隊講求的是令行禁止,普通士兵更加不可能去質疑將軍的決定,只要領頭造反的將軍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和軍事才能,能掌控好自己的軍隊,揮軍所向士兵當然會響應。

即使是起事之後,有一些懷疑的士兵,但已經踏上了造反之路,開弓沒有回頭箭。反對皇權可是人神共憤的事,誅滅九族。

最後說一句,手握重兵的將軍又有幾個能善始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