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用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补脾哪个更好呢?

中医杜川


现在很多人注重补肾,却往往忽略了“脾”,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肾为先天之本,而脾为后天之本,如果出现脾虚的问题,就会导致胃部对于食物的运化不良,营养吸收不良,就会导致各种问题出现,现代人,生活条件好,反而饮食不节,整天大鱼大肉,暴饮暴食,熬夜,不运动,长期的这种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了脾胃的运化不良,气血不足,其实比起肾虚来,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所致的脾胃虚弱,气血运化不足的情形,要更多一些,因此,很多时候,“健脾”对于现代人调理身体,改善身体健康状态,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补脾的中成药中,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是常见的两个药物,这两个药物在补脾方面,又有什么异同呢,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补中益气丸

来看一下补中益气丸的组方,方中含有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升麻,柴胡,当归,陈皮,这八味药物,黄芪,人参,白术,甘草是健脾名方“四君子汤”的组方,又加入升麻、柴胡等升阳的药物,补中益气丸的功效,顾名思义,主要是针对于脾部气虚较为严重,引起中气(宗气)下陷的情况的一个药物。

内经中说:“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五谷进入胃内,消化吸收后,会化为宗气,推动人的呼吸,如果脾胃虚弱,就会造成宗气不足,严重的宗气不足,最终导致宗气下陷,同时伴随的就是一些脏器的下陷问题。补中益气丸就是针对宗气下陷的问题的一个药物。

这个药物不应该随便吃,它的提气作用是很强的,黄芪是补气之长,党参也是补气虚的良药,而当归,柴胡也是据升阳提气作用的,升麻同样也是补气虚的药物,这些药物共同作用,具有大补中气的效果,肺气充足了,呼吸就会顺畅,熟悉顺畅了,内脏下垂的问题就会得到改善。

因此,补中益气丸,主要是用于补充中气,改善严重脾虚造成的内脏脱垂问题的药物,适用于长期脾虚所致的疲倦乏力,气短,胸闷,久泄脱肛,子宫下垂等问题的朋友服用。

归脾丸

归脾丸,来自于古方归脾汤,归脾丸的组方中,同样有黄芪,甘草,人参,白术这四味中药,同时还有干姜,大枣,当归,茯神,酸枣仁,远志,木香等药材,这个药物的组方与补中益气丸有类似,但又不同,方中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大枣,补脾益气,当归补血,茯神,酸枣仁,远志安神,木香理气,这个方子主要是用来补脾虚所造成的血虚问题。

如果您的脾虚具有如下症状:体倦乏力,纳差少食,面色萎黄,崩漏便血,健忘失眠等问题,这就是较为明确的由于脾血虚所造成的问题,脾虚导致胃部运化不良,胃部运化不良导致血气不足,血虚导致面色萎黄,失眠健忘,这时候服用归脾丸,健脾养血,就是很适合的。

因此,对比上面两个药物,可以知道,脾气虚弱,严重的中气下陷,可以服用补中益气丸,而脾虚血亏,失眠健忘,可以用归脾丸来调理改善,对于轻度的脾胃虚弱,运化不良,建议服用更为温和的理中丸来调理身体。


李药师谈健康


用归脾丸或者补中益气丸哪个补脾更好一点呢?

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都是有名的健脾胃的中成药,很多脾虚的患者都不知道怎么选择,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是两个功效有所不同的中成药,他们在补脾胃方面有所区别,这里给大家分别介绍一下。

中医里面认为脾是我们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我们的脾气虚弱了,那么气血必然会逐渐虚弱,进而气血不足以濡养心脏了,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就会导致失眠。



我们现代人心脾不足的人不是少数,因为生活压力大,经常劳累劳碌,有些人思虑过度,久而久之就伤到了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进而就会影响到我们的睡眠。


那么因为心脾两虚引起的平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体倦食少,面色无华,气血不足,脾胃功能差就可以用归脾丸。

而补中益气丸主要是补益脾气,没有力气的,容易感冒,容易生病的人就可以用此药补益脾气。

有的患者如果出现久泻不愈,中气下陷的症状,比如肛门坠胀,总想大便,甚至脱肛。这时候就需要益气升阳,服用补中益气丸即可。

归脾丸由十一味中成药组成,能够气血双补,心脾同调。归脾丸可以“补脾之营”。人们忧思过度,平时脑力劳动过度引起的脾虚这时候就适合归脾丸。

而补中益气丸则可以“补脾之气”,平时如果劳碌过度,则容易伤到我们的脾气,主要是脾气不足的症状,则用补中益气丸。要知道区分。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分享养脾干货!


脾胃范儿


您好,作为一个养生少女,想给大家分享一些养生干货~


看似都是补脾虚的药,其实这两个药的侧重点完全不同。补脾哪个好,需要结合您自身的情况。

首先来看归脾丸

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要针对心脾两虚,脾不统血的症状。失眠多梦,面色发黄,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并且崩漏不止。



而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也补脾胃,不过是针对一些慢性胃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脱肛,久泻,内脏下垂等。


简单来说,脾胃虚弱也有分多种情况。体力劳动过度造成脾虚,用补中益气丸。脑力劳动过度引起的脾虚,用归脾丸。


“归脾丸”补脾之营;“补中益气丸”补脾之气。

因此啊!你伤了谁,也不能伤了脾,它才是你最该爱的人,因为它供给主持着你全身营养建造,任何病症和它脱不了干系。伤了脾,引起的血不够用,就用归脾丸,伤了脾,引起的气不够用就用补中益气丸。


希望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欢迎补充!

亲爱的朋友,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点个赞呗~~谢谢您!喜欢中医的可以关注我哦!带你养生~


兽医新同学


补中益气丸具有补益中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归脾丸具有补脾益气、补血养心的作用。以下是他们的成分与功效,可作为参考。


归脾丸

主要成分:党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

药理作用:抗休克,激活胆碱能神经功能低下,改善学习和记忆能力,增强免疫,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强壮,增进造血功能,镇静,降压,改善脂质代谢。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临床应用:神经衰弱,顽固性失眠,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更年期综合征,脑外伤综合征,冠心病,缺铁性贫血。


补中益气丸

主要成分: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药理作用:调节胃肠运动、抗胃溃疡和抗胃黏膜损伤、兴奋子宫、增强心肌收缩力、影响消化液分泌、调节兔疫功能、促进代谢、抗肿瘤、抗突变等。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体倦乏力,内脏下垂。


临床应用:用于脾虚证、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崩漏、泄泻、重症肌无力,低热,慢性肝炎、低血压、失眠症、白细胞减少,慢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心绞痛、放射病等。

★本文由中医药师编写,若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归脾汤(丸)为《济生方》书中收载。由人参、茯苓、白朮、炙甘草、当归、黄芪、木香、桂圆肉、枣仁、远志、生姜、大枣等组成。为补血著名方剂。功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易惊、发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及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者。本方特点所治心悸怔忡等症,乃因心脾不虚,气血不足所致。

补中益气汤(丸)为李东垣首创,方载《脾胃论》。由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黄芪、柴胡、升麻等组成。功能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主治:脾胃气虚。症见身热有汗、头痛恶寒、渴喜热饮、少气懒言、或饮食无味、四肢无力、舌质淡苔白、脉虚软无力、及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久泻久痢等症属中气虚陷者。本方治证特点是因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而致,有补气升阳和甘温补益除热作用。

归脾汤(丸)补血之中 , 长于养心血,并能补气 健睥,善治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并可用于脾虚气弱,气不摄血的崩漏等证;

补中益气汤长于升举阳气,常用于内伤脾胃,气虚发热及中气不足,或气虚下陷的脱肛、子宫脱垂等证。同为补益剂,前者特点补血益心脾;后者特点补气以升举阳气,调补脾胃为主。因此患者应对号入座,不可随意服用,一定要加以鉴别,并非哪种成药更好,哪种更差之分。

明白了吧?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未经许可不得搬运。


一叶轻舟85


这两个方子针对的症状都不一样,没办法比较啊。

归脾丸:治疗心脾血虚,这个血虚,是气虚引起的血虚,中医叫气不统血。阴阳互根,无阴不生,无阳不长。气虚必伤血,血虚必伤气。脾气虚,是以用四君子加黄芪补气,气旺才能生血,血虚,臣以当归龙眼肉远志枣仁养血安神。

补中益气丸:升阳补气,治疗气虚下陷证。

两个药不是补脾的力气谁优谁劣,而是两个针对不同病症的用药,不要乱来。

如果单纯的补脾,补气可以用四君子汤,补阴可以用沙参玉竹石斛之类。


传播农产品真货


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常识。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来看看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的功效与作用。然后再分柝那种补脾更好。


归脾丸的功效是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常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体乏力,食欲不振的治疗。归脾丸为气血双补剂,现在临床用药上,又有了新用途。如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证,治疔绝经前后诸症,治疗子宫功能性出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

补中益气丸的功效是补中益气。常用于体倦乏力,内脏下垂的治疗。补中益气丸为补气剂,传统上主要用于气虚发热,疲倦乏力,食少腹胀,身热有汗,中气下陷的治疗。现在在临床新用途上,也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夜间尿频,对治疗艾滋病也有应用。



从以上各自的疗效加以分析。我们得知,归脾丸属气血双补剂。归脾丸主治脾气虚与脾血虚,善治因脾血虚所致的血不养心的失眠,同时又健脾益气,可治疗脾气虚弱的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而补中益气丸偏重于补脾益气,主要是用于治疗脾气虚所致的内脏下垂之症,属单纯的补气剂。至于那种补脾好,这就应辨证论治。如脾气虚兼血虚,证见体倦乏力,失眠,食欲不振,应首选归脾丸。若身倦乏力,形体瘦弱,内脏下垂,应首选补中益气丸。

以上简答,如有不足,望评论补充。

谢谢阅读!(以上图片,来至网络)


三七8113


说的好


家长147621086


关注妙手小圣医,每日推送养生干货!

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到底哪个补脾更好?

其实都是调理脾胃的药物,但是它们有各自有其特点,具体选择哪一个还是需要看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究竟更适合哪种药。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各自的功效。



第一: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是针对那些容易疲乏,总是有气无力的脾气虚体质,这类人就是经常觉得疲惫,很累;但是又没做什么太多事儿。这类人不仅身体消瘦,长不胖,而且肌肉都无力,不发达。脸色也是苍白甚至有些发黄,气色很差。


以上描述的症状都很适合补中益气丸,尤其是一些体力劳动者,人到中年多少觉得力不从心,这时候就需要适量用一些补中益气丸。

第二:归脾丸

除了归脾丸还有人参归脾丸,其实都是针对脾虚体质。这类脾虚的人多会出现失眠的情况,尤其是一些长期脑力运动者,思虑过度引起的脾虚,除了典型的失眠,睡眠障碍还有就是胃肠功能很弱,没胃口并且也很容易疲劳。


而人参归脾丸比归脾丸更适合脾虚引起的失眠症状,因为其通过人参来补血,使气血充足而改善失眠情况。

通过上述的分析,大家还是能看出来这两种药有所区别,具体怎么使用,还是请根据专门的中医大夫辩证之后再用药哦!

感谢关注!每日为您推送中医养生知识。


用户82314583398


段医生答疑在线🍀聊聊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和归脾丸虽然都能够补脾胃,但侧重点不同,辨证施治,才能发挥药物的最大功效。


补中益气丸是补气药为主,配伍升阳举陷药,所以主要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导致的少气懒言、发热或内脏下垂等症状。

归脾丸是补气药配伍养心安神药,主要是补益心脾,治疗心脾气血两虚导致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以及各种出血症状。

接下来我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一下补中益气丸和归脾丸的区别:

(1)药物组成

①补中益气丸:黄芪、炙甘草、人参、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白术。

②归脾丸:黄芪、炙甘草、人参、白术、当归、茯苓、远志、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生姜、大枣。

(2)君臣佐使,方解有异

①补中益气丸

君药:重用黄芪,升阳固表,补脾肺之气。

臣药:人参、甘草、白术补气健脾,增加黄芪的补气作用。

佐药:气虚则血亏,所以加用当归养血和营,气血双补,温而不燥;加用陈皮理气和胃,使补气而不滞气。

使药:升麻、柴胡升举清阳,协助人参、黄芪升阳举陷、走表固表。


②归脾丸

君药:人参、龙眼补脾、益气、养血,共为君药。

臣药:黄芪、白术增加人参补脾益气之效,当归滋养营血,增加君药中龙眼补血养心的功效。

佐药:茯苓、酸枣仁、远志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木香走窜,使补而不滞。

使药:炙甘草调和诸药、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助气血生化。

(3)药理病机,各有所长

①补中益气丸

主治脾胃气虚:如临床所见的饮食的减少、体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脉大虚软。

气虚下陷:如脱肛、经常腹泻、子宫脱垂等。

气虚造成发热:气虚发热、热势不重,但伴有气短乏力。

所以,补中益气丸是以补脾胃之气为主的补气药。

②归脾丸

心脾气血两虚:临床症状有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盗汗、体倦乏力面色萎黄等气虚、血虚兼证。

脾不统血:中医讲血行脉内,靠脾之统摄,而脾虚统摄力弱,就会血行脉外,出现便血,妇女崩漏,皮肤紫癜等。

所以,归脾丸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并且侧重于补血养心。

特别注意

①以脾气虚造成中气不足为主的我们可以辩证的应用补中益气丸;如果是脾血虚为主,特别是合并了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心气血虚的症状,可以辩证的应用归脾丸。

②用药如用兵,用药有方,才能如有神助,所以需要专业中医医师帮助辩证用药。

③中药成分复杂,对于肝肾功能受损的朋友务必谨慎用药。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