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2歲男童發燒去世:比疾病更可怕的,是錯誤的應對方式!

曾看到過一個令人心痛的新聞:一名2歲的男童因發燒去世了。

消息一出,隨之引發眾多家長的關注與議論。

凌晨3點,家住深圳的孫女士發現,住院的孩子症狀嚴重了。

孫女士急急忙忙的找到夜間值班的護士後,護士表示自己沒有可實行的治療方案,要等到醫生早上8:30分上班查房的時候在看。

心急如焚的家人,度過了漫長的一夜。

好不容易到了早上8:30,依然看不見醫生的影子,直到早上9點多,來了一名護士為孩子輸了營養液。

剛輸上不久,孩子出現了休克的狀態,醫院才開始緊急搶救。在搶救中,孩子再次休克。最終未能保住那個可愛的孩子。

看到新聞真的讓人太痛心了,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沒了。

新聞一出,網友紛紛覺得惋惜。更有網友評論:

看到孩子嚴重了,為什麼一直等,真正害死孩子的不是病,是等。

比起孩子生病發燒,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應對方式。

孩子生病,作為父母的我們難免著急,可是無論多麼著急也不能進入這些誤區——


2歲男童發燒去世:比疾病更可怕的,是錯誤的應對方式!



1

孩子發燒

家長用工業酒精“土法”退燒


來給大家講講是關於家長們都會遇到,感覺自己處理的是正確的,但實際是非常致命的問題。

東莞一名2歲的孩子,由於感冒發燒,父母用老方法給孩子退燒,卻因方法不當而導致孩子去世。

孩子生病發燒後,父母沒有帶孩子去醫院,而是用酒精來幫孩子擦浴降溫。

擦浴後,孩子不僅發燒還昏迷,父母才急忙送孩子去醫院。經檢查,孩子並不是發燒昏迷,而是酒精中毒昏迷。

原來,他們使用了工業酒精,來幫助孩子降溫退燒。


2歲男童發燒去世:比疾病更可怕的,是錯誤的應對方式!



兒科醫生指出,工業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較強的毒性,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影響很大。它經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膚攝入都會產生毒性反應。

急性中毒症狀包括頭疼、噁心、胃痛、疲倦、視力模糊以致失明,繼而引發呼吸困難,最終導致呼吸中樞麻痺而死亡。

除了工業酒精,醫用酒精或白酒也不可取,也會導致孩子中毒。

雖然酒精擦拭降溫是“傳統退燒方法”,但這一方法並不適用於孩子。

因為孩子皮膚嫩且薄,發燒時全身毛細血管擴張,加之腎臟功能發育不全,還有部分孩子有酒精過敏反應。

因此使用酒精降溫極易發生中毒危險,需慎之又慎,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

孩子發燒

家長堅持不用退燒藥


有位媽媽帶孩子來醫院看診,原因是孩子發熱 1 天,一直在 38.5 ℃ 上下波動,孩子狀態還非常差。

經醫生檢查了下孩子,狀態還挺平穩的,體溫是 38.6 ℃,在睡眠中,孩子呼吸平穩,心跳稍微快點。

孩子發燒,很快飆到 38.5 ℃,但她不想給孩子用退熱藥,就給孩子洗溫水澡,擦身體。媽媽拒絕了爸爸讓用酒精退熱的方法。

洗澡時,孩子也非常不配合,還感覺在發抖,但想著為了孩子好,還是忍心繼續做。

等孩子體溫下降到 37.5 ℃ 左右時,停止洗澡,擦乾後哄孩子睡覺。


2歲男童發燒去世:比疾病更可怕的,是錯誤的應對方式!



但是過了1個多小時,孩子的體溫又上升到了38℃以上了,怕體溫升上去,媽媽再次給孩子洗澡。

在孩子睡著的時候,又用溼毛巾幫孩子擦身體,弄得孩子一直哭鬧不停。

這一晚上,基本沒睡覺,就在洗澡、溼毛巾擦身體中度過了。

到現在,孩子體溫都升到 38.6 ℃ 了,同時孩子老想睡覺,精神不好,就來看診了。

幸好沒什麼大問題,目前孩子只是發熱問題。

3

孩子發燒

正確的處理方式很重要


孩子生的每一場生病,不僅對孩子本身是一種考驗,對父母更是一種考驗。

知乎上,關於“孩子感冒發燒應該怎麼辦?”的提問下,有這樣一個高贊回答:

別慌張,彆著急,先看孩子的體溫,再做決定。孩子感冒發燒,其實對父母也是一種考驗。

所以先學會理智,才能清晰分辨,才能用適合的處理方式。

孩子生病發燒,父母著急的心態能夠理解,可是比起著急,學會如何應急處理更重要。

孩子發燒,是否要立即就醫?

引起孩子發燒的原因有很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處理措施也不一樣,參考美國兒科指南:

● 三個月以內的孩子

如果三個月以內,孩子燒到了38°就必須立即去醫院。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發燒大部分是因為感染所致,家長自己在家是無法辨別的。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兒發燒必須住院治療,尤其是出生28天的新生兒,10%以上的發燒是嚴重感染所致。

比如菌血症、腦膜炎、肺炎等,新生兒的免疫系統不完善,容易引起嚴重後果。

● 三個月以上的孩子

三個月以上的孩子,如果發燒,家長可以自己判斷。如果孩子精神狀況好,吃奶、吃輔食正常,不嗜睡,和平時一樣玩耍,可以先觀察,並諮詢醫生。

如果孩子發燒,伴有頭痛、脖子硬、抽搐、喉嚨痛、耳朵痛、身上出了皮疹或瘀斑、反覆嘔吐、腹瀉等伴隨症狀時,應立即去醫院。


2歲男童發燒去世:比疾病更可怕的,是錯誤的應對方式!



孩子發燒,如何正確降溫?

每一個家庭都需要必備溫度計和退燒藥,一旦發現孩子感冒,要隨時給孩子量體溫。

一般而言,判斷孩子是否發燒,主要看:

  • 額頭溫度≥38°C
  • 耳朵溫度≥38°C
  • 口腔溫度≥37.5°C
  • 腋窩溫度≥37.3°C
  • 肛門溫度≥38°C

不同程度發燒的定義主要是(腋溫):

  • 低燒:37.3°C~38°C
  • 中度發燒:38.1°C~39°C
  • 高燒:39.1°C~41°C
  • 超高燒:41°C以上

一旦孩子的體溫超過38.5°,可以先給孩子喝布洛芬來退燒,之後立即帶孩子去醫院。

如果孩子溫度不到38.5°,可以選擇物理降溫,減少孩子穿著的衣服數量,蓋薄被,室內降溫,並用溫水毛巾幫孩子敷額頭,讓孩子多喝水,來降低孩子的體溫。



2歲男童發燒去世:比疾病更可怕的,是錯誤的應對方式!



家長平時可以多學學習一些孩子常見的應對及家庭護理知識,更及時與有效的給孩子做好減緩的效果。

在這裡,小編最想說的是,面對孩子生病的狀況,每一對慌亂、不知所措的父母,其實都包含著對孩子深深的愛與心疼。

怕因為自己的疏忽而耽誤了給孩子最好的治療方式,她們的著急與不安是可以理解的,她們最大的願望是想讓孩子平安健康的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