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兄弟間的喋血戰爭——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的真相撲朔迷離,今天我們儘量來還原一下事件的來龍去脈。

唐高祖李淵原為隋朝太原留守,世襲唐國公,後在晉陽起兵反隋,建立唐朝。

兄弟間的喋血戰爭——玄武門之變

晉陽起兵,核心人物有四個:李淵、李世民、劉文靜和裴寂,所以才有了一個說法,說晉陽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而且李淵答應事成後立他為太子,據分析,應該不是事實。李淵登位之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淵卻卻按照傳統禮法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而兩位功臣劉文靜、裴寂和他們的關係也很微妙,裴寂和李淵私交非常好,李淵封他為宰相,甚至有時允許他和自己平起平坐,劉文靜對此非常不滿,於是他被派到了李世民的隊伍中,遠離了核心權力集團。劉文靜並沒有收斂,還是經常有怨言,愈演愈烈,而李世民則傾向於劉文靜一方,李淵更是心有忌憚,之後以謀反罪將劉文靜處死,這是唐朝歷史第一大案,李淵殺劉文靜,實際上是針對李世民,因為他不容許有人挑戰皇帝的權威,於是敲山震虎,以殺立威,這時父子間已經有了裂痕。

兄弟間的喋血戰爭——玄武門之變

當時唐朝大局不穩,各地有割據的勢力,山西的劉武周派部下宋金剛出兵,李淵派裴寂任朝廷的總指揮負責平亂,卻被打得落花流水。李淵發佈命令放棄山西,山西是龍興之地,就是說唐朝的興起就是在山西,李世民看清了父親的激將法,還看到了父親想保護裴寂,可他都裝作沒看見,在大唐政權危難之際,秦王李世民不得不“主動”請纓,大敗宋金剛。

一年後,李世民率部東征,攻打河南王世充,包圍洛陽城半年後,眼看王世充彈盡糧絕,沒想到河北竇建德卻率10萬大軍來援救王世充。李世民的軍隊處於疲憊狀態,腹背受敵,但是他沒有采納撤退的建議,而是兩頭一起打,一邊繼續守洛陽,一邊親率精銳部隊3500人到了軍事要塞虎牢關,3500對十萬,軍事力量相差太過懸殊。李世民一直守關不出兵,直到竇建德已經完全鬆懈的時候,他帶著騎兵衝入敵軍步兵陣營,活捉竇建德,王世充看大勢已去,只得舉城投降。這是唐朝統一全國的決定性戰役,李世民因為功勳卓著,被封為“天策上將”。 李世民在關鍵時刻展現了大將風度和大局意識,解決了朝廷的危機。

戰爭的歷練讓李世民成了真正的領袖,在朝廷中樹立了威望,另外從敵方陣營得來了很多人才,這和他後來成功奪位有著直接的關係。

相比之下,李建成戰績平平,李世民對他形成了極大的威脅。李建成的優勢是有著合法的太子身份,李元吉也站在太子的隊伍裡,是重要的戰略砝碼。但是李元吉身為皇子,也有自己的野心,他站隊是有理由的,他認為李世民強大,站在他那一邊無法彰顯自己,而且彼此也格格不入;李建成比較弱,身為太子,名正言順,兩人先聯合打倒李世民,回頭他再收拾李建成就簡單了。李建成說過,正位之後,立元吉為皇太弟,就是把皇位傳給他,居然李元吉也坦然接受了。這意味著李建成已經看出了李元吉的野心,可以想象如果真的除掉了李世民,他倆也一定反目成仇。所以這是一個臨時的、不穩定的聯盟。

兄弟間的喋血戰爭——玄武門之變

此時,太子黨與秦王黨的矛盾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李世民在這個時候明確了方向,就是要奪取最高權力,因為皇權之爭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涉及跟隨自己的無數人,下面的人會託著他往前走,有時沒有退路也別無選擇。李世民穩住陣角,等待時機。

這一天,機會來了,李淵到仁智宮休息,帶李世民和李元吉一起去的。太子李建成監國,李建成給部下楊文幹送盔甲,這是軍事物資,事實上是需要經過兵部批准的,但是他沒有,沒想到運盔甲的人去向皇帝報告,告楊文乾和太子謀反。仁智宮在山上,李建成上山解釋,激動得都跳起來了,撞到地上,幾乎快斷氣了。李淵也不願相信,就派人召楊文幹上山問話,沒想到楊文幹真起兵謀反了,李建成有口難辯。李淵讓李世民率兵拿下,說回來後立他為太子。叛亂很快平定,因為楊文幹被部下殺了,可是李淵說的話不算數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史料記載極其模糊,我們推測後來被李世民的史官整理過了。其實,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李淵言而無信,出爾反爾,其中定有隱情。

兄弟間的喋血戰爭——玄武門之變

最大的可能就是,事情過後,李淵想明白了,李建成不可能謀反,因為謀反得先控制皇帝,也不可能選在皇帝離宮的時候,另外他本就是皇儲,沒有謀反的必要。所以,在這一事件中,李世民的陣營才是幕後黑手。是秦王黨抓住了運盔甲的人,脅迫他們上山告發,召楊文幹上山的人也很可能刺激了他,才逼他謀反的。所以,李淵就各打五十大板,將雙方涉及這個事件的人分別流放,事情不了了之。可以說這是李世民用和平手段奪取太子地位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經過這次事件,李建成險失太子之位,更是竭盡全力削弱李世民的力量,他拉攏李世民身邊的人,比如尉遲敬德,說要結布衣之交,送一車金銀財寶。尉遲敬德雖說原來是劉武周的人,但是對李世民非常忠心,他沒收金銀,並且馬上告訴了李世民,之後李建成派刺客刺殺尉遲敬德,當然,沒有成功。另外他將秦王府的一些人任命為朝廷的官員,因為朝廷官員是不能和王府有來往的,這一招就是釜底抽薪。他們還抓李世民部下審問,為了找到證據證明李世民有不臣之心,可是什麼都沒問出來,李世民是身先士卒的人物,和部下一起拼殺,生死與共,他的手下從未出過叛將。

之後有李建成李元吉設宴請李世民飲酒,據說李世民回到秦王府吐血數升,應該是酒裡有毒,多虧喝得不多,才沒有丟掉性命。李淵的嬪妃們因為兒子小,便紛紛投靠太子黨,經常進讒言誣陷李世民,裴寂也說李世民多年領兵在外,已經不是從前的皇子了。

此時,突厥進攻烏城,李淵派李元吉出兵,李元吉要求調秦王的主力軍隊,包括尉遲敬德,想調走後將他就地處決,而且想在餞行會上殺掉李世民。沒想到走漏了風聲,因為李世民派到齊王府一個臥底,消息直接就傳過來了。眼看著有滅頂之災,李世民底下的人不幹了,說再不採取行動就不為他效力了,於是李世民決定採取極端措施,就是軍事手段。他讓手下人請朝中大臣房玄齡等人,而且明確交代,來就來,不來就殺掉。

兄弟間的喋血戰爭——玄武門之變

這時候,天有異象,太白經天,就是白天能看見金星,被認為局勢必有大的變動。太史令秘密報告給皇帝,其中有一句話: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也就是說太白星出現在西北秦地,秦王要當政。天文和地理是對應的,這就是一個政治預言,也是極其嚴重的事。李淵把李世民叫來,把這份報告給他看,李世民很悲情地辯解,同時馬上報告說建成元吉勾結嬪妃,違反宮規,對父皇不敬,李世民這樣說就是為了調虎離山,讓建成元吉到宮廷裡來。李淵果然惱羞成怒,兄弟二人第二天要進宮解釋這件事。

齊王覺得事情很蹊蹺,建議按兵不動,想抱病不上朝,太子說沒關係的,因為守衛玄武門也就是皇宮北門的是他的親信常合,他堅持要入朝。第二天早晨,李世民率領100名親將埋伏在玄武門, 在皇帝的保衛系統裡玄武門是最重要的,南邊是官衙,皇帝在北邊,掌控了玄武門等於掌控了皇帝。而這時常合已經被李世民策反了,李建成卻毫不知情。

兄弟間的喋血戰爭——玄武門之變

他倆還沒到玄武門,就感覺到不對勁,因為有殺氣,於是趕緊調轉馬頭,李世民喝令一聲,伏兵全出來了,李元吉拿出弓箭,平時是射箭圍獵的高手,關鍵時刻卻怎麼也發揮不出來,發了三箭,一箭都沒射中。而李世民一箭封喉,李建成當場倒地身亡,他根本沒想到李世民的箭法這麼準,也沒想到李世民的心這麼狠。在混戰中李元吉落馬,這時李世民的馬居然跑到樹林裡,被樹枝掛住了,李世民從馬上掉下來了,這說明他內心有變化,殺了大哥,還是有不忍之心。李元吉正好跑到這,想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尉遲敬德騎馬追上來,射死了李元吉。

隨後,李世民就派尉遲敬德去保護皇帝,其實是去控制皇帝。李淵正在宮內的湖面上乘船,和大臣議論早朝要問的事,尉遲敬德全副武裝進來,這按照唐朝的法律,不帶宣召,攜帶武器衝進來,當場就得處死。李淵問道:“今日作亂的人是誰?愛卿到此做什麼?”尉遲敬德說:“太子和齊王作亂,秦王誅殺了他們。秦王擔心驚動聖駕,故派臣保護皇上。”這哪是保護皇上,這是嚇唬皇上來的。

李淵對大臣說:“不料今天竟然會出現這種事情,你們認為應當怎麼辦呢?”左右一看只能順著說了:“太子與齊王本來就沒有參與反隋的謀略,他們嫉妒秦王功勞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劃奸邪的陰謀。現在,秦王已經聲討並誅殺了他們,天下歸心,陛下當立秦王為太子!”史料上記載李淵說:“好!這正是我素來的心願啊。”這當然不可能是真的,兒子被殺了,他會說這是他希望的?

按理來說,李淵的反應應該是震驚、無奈和悲憤。

兄弟間的喋血戰爭——玄武門之變

當時,幾路勢力交戰還沒有停止,尉遲敬德請求李淵頒佈親筆令,命令各軍一律接受秦王的處置,就是將天下兵馬交給秦王。李淵聽從了他的建議。隨後,李淵詔立李世民為皇太子,下令軍國政事無論大小悉聽皇太子處置。兩個月後李世民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年號貞觀,史稱唐太宗。

李建成的五個兒子、李元吉的五個兒子都被李世民殺害,還在宗室的名冊上刪除了他們的名字。可見這場政變是充滿殺戮的,傳說李世民因此而心虛,派尉遲敬德和秦書寶擔任門前守衛,但後來因兩人年老,只好轉而繪製兩人的畫像掛在門口,成為後世門神的由來。

李淵遜位以後,李世民對他很冷淡,不怎麼去看他,只不過在一些場合,向父親敬敬酒、說兩句冠冕堂皇的話。而且李世民給父親李淵修建的陵墓也很小,規格也不高,所以應該說父子之間的感情很平淡。其實,客觀的說,也是因為李淵的優柔寡斷,才造成兄弟間骨肉相殘。

兄弟間的喋血戰爭——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皇帝的位置,是徹徹底底通過政變搶來的。封建帝制沒法平衡內部的矛盾,奪權是必然要發生的。而唐太宗當上皇帝,或許也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因為他實在太厲害了。玄武門之變是一場慘烈的悲劇,也成了李世民心中永遠解不開的心結,所以他必須更加努力,做出正面的成績來消除負面的影響,他使用權力非常理性,將政治智慧充分發揮出來,成了一代英主,他希望後人慢慢遺忘那曾經驚心動魄的場面,遺忘他製造的血腥慘案。而我們今天也客觀地評價一句:沒有玄武門之變,就不會有後來的貞觀之治。

兄弟間的喋血戰爭——玄武門之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