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新四军首战,歼日军25人,无一伤亡,蒋氏发电:殊堪嘉慰

1938年5月12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9团在蒋家河口一带,全歼自巢城下乡“扫荡”的25名日军,自身零伤亡。

此战不仅得到了新四军的肯定,甚至还引起重庆蒋氏的注意。一向自恃清高的蒋氏,亲自给新四军拍了一封电报:“蒋家河口出奇挫敌,殊堪嘉慰。”

那么,为何一场消灭2个班的战斗,会引起蒋的注意,甚至后来这里还成为当地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场出奇制胜的作战,又是谁指挥的呢?

新四军首战,歼日军25人,无一伤亡,蒋氏发电:殊堪嘉慰

蒋氏所书电报

这场规模不大的小胜,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这是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战区打响的第一枪,更是新四军东进敌后对日作战的第一仗。此战的指挥者,是一位新四军团长——顾士多。

顾士多是河南罗山人。早年参加红军,历任班长、分队长等职,他还是一个出色的射手。在鄂东、豫南一带的游击作战中,面对蒋氏大军的围追堵截,他带着独立团屡屡跳出敌人包围,在深山中翻山越岭,东游西击。

1938年,顾士多就任新四军第4支队第9团团长。当年3月,他奉命率部东进抗日。第9团驻地位于安徽舒城盛家桥一带,在此期间,顾团长广泛发动当地民众,多次率部打击为非作歹的土匪武装,赢得民众好评。

当年5月的蒋家河口之战,顾团长创造了一个传奇。

新四军首战,歼日军25人,无一伤亡,蒋氏发电:殊堪嘉慰

新四军第4支队第9团在蒋家河作战前的留影

发源于银屏山北麓的蒋家河,经裕溪河一并注入长江,并与该河在巢城东南5公里处交汇,形成“蒋家河口”。

1938年5月12日清晨8时,巢县方向的河面隐隐传来汽艇发动机的轰鸣声,原来是日军板井支队一部20余人下乡“扫荡”。然而这帮日军不知道的是,河口两岸的圩堤梗下,已埋伏新四军第9团侦察连与第4连1排的战士。

两艘汽艇逐渐逼近,按照团长命令,战士们耐心等待日军靠近。过了一会,日军汽艇靠岸。毫无防备的日军,挎着步枪,戴着钢盔,大摇大摆地上了岸。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新四军的机枪开火。与此同时,数十支步枪加入了这场“交响乐”中。伴随着手榴弹的轰鸣声,原本安静的水道,一时间变成了日军的坟场。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日军慌乱不堪。其所乘坐的汽艇也被枪弹打成了筛子,失去了控制。有一名日军跳入水中,企图逃命。一名高个子的新四军战士见此,顺着潜逃的方向看到了露头的日本兵。

他跳入水中,迅速游过去,死死地掐住日军的脖子,并将他摁入水里。一番搏斗后,这个日本兵便动弹不得,死了。

新四军首战,歼日军25人,无一伤亡,蒋氏发电:殊堪嘉慰

乘坐缴获汽艇凯旋的新四军第4支队第9团战士


新四军首战,歼日军25人,无一伤亡,蒋氏发电:殊堪嘉慰

蒋家河口一战,新四军做到了出其不意、干净利落,仅用20分钟,便将这股日军全歼,缴枪15支,汽艇2艘,己方无一伤亡!这场小胜,在《新华日报》头版作了报道。

1938年10月,第4支队第9团编入第7团序列,顾士多成为该团副团长。他与第2营的指战员一道活动于舒城与桐城公路一带,对日军的运输线构成了不小威胁。棋盘岭一战,他率部歼敌小队长以下70余人,俘敌4人,摧毁50多辆卡车;大小关一战,他指挥第7团迎战日军一个中队,摧毁军车17辆,重挫日军气焰。

1940年夏,这位“打响新四军抗战第一枪”的团长被调往江北游击纵队,在无为县一带继续抗日。

8月中旬,顾士多率一个连的战士,自无为西乡大仁家山出发,行军至东乡麻承坝邹家列时,突遭日伪军“扫荡”。顾团长临危不乱,命一个班掩护无为县的干部撤退,自己带主力埋伏村头,当日伪军进入射程后,他手持驳壳枪一跃而起,带头冲锋。不幸的是,这位身经百战的优秀战将,被一发子弹击中了胸部,壮烈牺牲,时年26岁。

新四军首战,歼日军25人,无一伤亡,蒋氏发电:殊堪嘉慰

蒋家河口战斗遗址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