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金庸武侠——詹青云

说起今年最火的综艺节目,《奇葩说》绝对得占一个。

《奇葩说》系列里我最喜欢两个人,一个是陈铭,虽然他有些观点我并不完全认同,但不得不说,逻辑强大,人长得也挺斯文。

还有一个就是詹青云,刚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多在意她,辩论给人一种正儿八经的感觉,长相也没那么惊艳。

但听她辩论越多,就越开始欣赏她。

看过她的人生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

大二选择加入辩论队,是因为可以到处打比赛,约等于可以到处旅游。

直到在一场辩论赛中,对方辩友用她从未想过的角度,打败了她。

这才让她彻底改变了对辩论的看法。

翘课也要去辩论。

后来登上了国际华语辩论赛的冠军位。


金庸武侠——詹青云


金庸武侠——詹青云


金庸武侠——詹青云


虽就读于经济系,但她并没有在金融江海里沉浮。

却跟着环境学教授前往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甘南。

当起了一名环境保护志愿者。

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带着同学们回到家乡贵州支教。


学经济是多少人的梦想?但詹青云觉得经济学“无趣”。

金庸武侠——詹青云


从经济系辍学后,她选了直击社会问题的政治学。

为了兴趣从热门专业辍学,她一点不觉得遗憾。


读到博士,算是功德圆满了吧。

但政治学博士的詹青云,她并没有着急用学历变现,过上令人羡慕的好生活。

她选择奔赴哈佛攻读法学博士——不惜背上100万的巨额贷款。

金庸武侠——詹青云


詹青云的人生履历,在学霸的世界里显得格格不入。

她像一位金庸武侠世界里仙风道骨的游侠,不紧不慢地活出自己的节奏。

在《奇葩说》,一场辩论里,詹青云可以引经据典数次。

从国内到国外,从武侠到言情,信手拈来。

一场场辩论看下来,不难看出詹青云身上,理性睿智与细腻悲悯共存,对人性和生命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考。


金庸武侠——詹青云


没有傅首尔那么讨喜,没有肖骁那么戏精上身,综艺舞台上,名校毕业生和辩论赛冠军的身份,综艺感不强,其实并不加分,甚至会扣分。


但她说的话,却也句句“戳心”。


这源自于她对世界的敏锐触感。


有人评价,詹青云温润大气,有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气度胸襟、乔峰般的温暖纯良。


现今,人们已经厌烦了大道理,甚至对于家国情怀的演讲还有些许天然排斥,詹青云在《奇葩说》的走红有些意外。


金庸武侠——詹青云


同一个节目中,高晓松一开口就是“我们人类社会”,蔡康永喜欢温情脉脉地说“跳出来,为自己活一次”。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一句话,“每当你想要用价值判断一个人时,要知道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那些优越的条件。”

好的出身更容易培育出高知高格调的人,因为没有生活的压力,所以有更多的诗与远方;

因为不需要考虑生存成本,所以更有机会拥有。

出身名门世家的高晓松和蔡康永的发言,何尝不是另一种精神意义上的“何不食肉糜”?

同样来自哈佛的另一位学霸——许吉如。


与詹青云相比,又是另一番模样。


不可否认,许吉如是优秀的,清华本科、哈佛硕士,靓丽的外表、数不清的奖项。


金庸武侠——詹青云


她也是显而易见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用薛教授的话来说,她并不是真的热爱辩论或表达,她所做的一切,看起来只是在为自己的简历增光添彩。


站在奇葩说的台上,让自己看起来优秀,以便为她下一步让自己看起来更优秀做准备。

当高颜值的许吉如选择放弃律师、进军娱乐圈时,长相平凡的詹青云却转去选择放弃几十亿官司、为平民发声。

许吉如,给人传递的感觉始终是用精英阶层的眼光,俯瞰芸芸众生。

金庸武侠——詹青云


而詹青云则是处于精英阶层,仍依然让人相信她是真的有“家国情怀”的人。

电影《无问西东》中说,“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无畏,正义,同情。”

中国从来不缺学霸,不缺精英,缺的是有勇气,有真心,有正义感的人。


金庸武侠——詹青云


我们今天不是在替一个年轻人的幸福说话,是一代青年人。

青年人拓宽人生边界的可能是在拓宽这个社会价值判断的可能。

既然这个世界号称它是多元而包容的,我们就应该去试,去让他实现这个诺言。

既然这个社会多元而包容,既然这个世界告诉我们“人不轻狂枉少年”,就没有人应该天然地觉得“轻狂”是一个贬义词。


我们都是年轻人,在我们人生这个阶段,有什么东西是唯一珍贵的。

那个唯一的带不走的就是青春本身。

这份机会,这份可能,年轻人不是替你一个人在谋幸福,不是一个人看开了就可以。

他需要为这个世界拓宽边界,是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把道路越走越宽,是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

——2018华语辩论世界杯决赛詹青云结辩陈词节选


早年辩论时,詹青云对年轻人的价值有自己的看法。

金庸武侠——詹青云


单看这段话,可能我们会觉得,詹青云对年轻人的要求和期待未免太高。

但当我看到詹青云以后,我才知道一个来自山区,出身普通的年轻人,是可以有这样心怀天下的文人风骨的。


金庸先生逝世之时,詹青云感叹:

有的人一直没有被世界改变,他们永远光明坦荡。


金庸武侠——詹青云


或许出于对金庸笔下侠士的喜爱,她的人生从来都是潇洒抉择,坦荡前进,不为旁人所扰。


想起以前她在结辩中引用的一段话:

赵敏向范遥道:“苦大师,人家要对我动手,你帮不帮我?”

范遥眉头一皱,说道:“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强不来了。”

赵敏道:我偏要勉强。

詹青云道: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

金庸武侠——詹青云


有人希望成为“詹青云”,也有人希望自己和“许吉如”一样幸运。

当然,我们没有资格指手画脚,更无法评判谁的人生才是正确的。

重要的是,你得找到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

人的一生,不该是随机游走,也不该是按部就班,而是在确定了坐标的象限内越走越远。

不怕走弯路,只怕走反路。


跟着感觉走,道路即便是曲折的,人终究也是快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