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社交電商平臺頻頻爆雷,合規才能長遠發展


社交電商平臺頻頻爆雷,合規才能長遠發展

社交電商進入洗牌下半場

2019年年末,社交電商平臺接連“暴雷”。未來集市持續遭困,涉嫌傳銷問題仍在解決,又因違法採集個人信息被通報下架整改;12月9日,註冊用戶過億的社交電商淘集集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由於資金未能如期到賬,不得不宣佈淘集集本輪併購重組失敗,接下來公司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

一、社交電商發展拉開洗牌序幕

淘集集的失敗,實質上就是社交電商那些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的矛盾和問題集中爆發所導致的;

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入局、微信的高壓管制、資本的收手、加上國家監管政策的收緊以及公眾迴歸理性,社交電商在經歷野蠻發展後,開始吹響了洗牌的集結號。

在未來幾年,社交電商可能還會熱下去,但也會有許多平臺將淘汰;那些看似很熱門,但未能採用合法合規運營方式的平臺,其實已經在無形之中,給自己埋藏了“定時炸彈”。

二、社交電商已經過了只管賺錢,不顧合規的年代

做社交電商不外乎兩件事,第一賺錢,第二分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除了要關注賺錢問題,更要關注運營、分錢是否合格、安全。

社交電商早已過了只顧悶頭往前跑,不顧路上有沒有坑,不顧能不能活下去的年代。

目前,很多社交電商平臺都有自己獨立的APP或者小程序,捆綁微信的企業商戶;為了方便結算,平臺會直接在程序上接入分賬系統,通過分賬系統把屬於供貨商以及推廣者的錢給分出去。

分賬系統原本是為了結算方便的程序,卻被部分平臺用成了避稅工具!

三社交電商平臺存在的錯誤認知

1、平臺收入納稅問題

對於分賬系統的運營,很多社交電商平臺會存在錯誤認知:認為只有進到自己賬戶的收入,才需要交稅;分出去的屬於別人,大家各交各稅!平臺只用交進了自己口袋這部分的稅就可以。

2、推廣者佣金結算問題

在社交電商多級分銷模式下,用戶既是消費者又是推廣者。平臺根據推廣效果結算佣金給到推廣者,但推廣者多為個人,很多社交電商平臺通過分賬直接結算佣金給個人,但未履行監督義務,為個人推廣者申報完稅。

總結如下:

1、懷抱僥倖心理,以為別人看不見自己,誰不知道國家已經牽頭把所有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全部收編了,金融數據和稅務已經打通;

2、認為一旦企業做合規了,平臺就沒錢賺了,這是對合規一個很大的誤解;

3、不屬於自己的收入,為什麼還要管他交不交稅?但實際上社交電商平臺還需承擔社會責任,需要履行平臺監管義務。

四、社交電商平臺合規建議

1、靈活用工:解決平臺與個人佣金合規結算問題

月收入如何做到10w以下,僅交0.6%個稅?

改變用工屬性:將原來的與自由職業者直接結算服務費的模式,轉變為與合規寶落地服務公司結算項目總包服務費,由合規寶落地服務公司與自由職業者個人結算個人報酬,相關納稅義務全部由合規寶落地服務公司承擔;全部納稅成本包含在支付給合規寶落地服務公司的服務費中,間接享受部分地區獨有的稅收優惠政策!

合規籌劃:根據平臺實際情況定製合規解決方案

首先,平臺是沒有一套統一的合規解決方案的!可能市面上社交電商平臺給了大家很多借鑑,因此有些人會說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實際對於平臺來說,不同平臺對於自己的用戶類別分法,玩法規則,獎勵機制都不盡相同,那做合規方案的時候就要基於商業模式、企業規模、資質等等結合分析,去做到合法合規。

合規寶:作為國內第一家專注於微商、社交電商財稅合規的服務平臺。可為微商、社交電商平臺、網紅主播等提供稅務籌劃、佣金結算、核定徵收等全套財稅合規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