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彝良易迁安置:挪出“穷窝”天地宽

彝良易迁安置:挪出“穷窝”天地宽

彝良县红色文化深厚,是英雄的故乡,也是全市10个贫困县区之一,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彝良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脱贫攻坚思路,结合实际,从群众最急、最难、最需的问题入手,尤其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头号工程,在全县范围内打响了一场“挪穷窝 斩穷根”的易地搬迁硬仗,有效破解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这道历史难题。

彝良易迁安置:挪出“穷窝”天地宽

12月8日一大早,居住在彝良县角奎镇拖脚村的方正才一家,在村两委及县脱贫攻坚下沉人员的协助下,整理家里的东西,准备搬迁到位于县城的发界安置区。

彝良易迁安置:挪出“穷窝”天地宽

方正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不仅聋哑,腿脚也带残疾,全家五口人,两个孩子一个外出务工,一个在四川上学,患有精神疾病的大哥与他们一起居住。多年来,家庭收入主要靠在周围打点零工,生活十分窘迫。

彝良易迁安置:挪出“穷窝”天地宽

 采访中,记者跟随方正才来到了位于发界安置区39幢的易迁安置房。

彝良易迁安置:挪出“穷窝”天地宽

 一进家门,方正才迫不及待地向帮助搬家的工作人员介绍起新居布局,125平米的新家里,摆放了提前购置的沙发、床、电视柜等生活用具,虽说简陋,但也干净清爽。

彝良易迁安置:挪出“穷窝”天地宽

记者了解到,为帮助方正才家早日脱贫,政府给他安排了公益岗位,而且还享受着4个低保名额。2018年,在乡、村干部及驻村人员帮助下,他还栽种了3亩竹子,3年后至少可产生收入1.5万元。谈到未来的生活,方正才信心满满。

彝良易迁安置:挪出“穷窝”天地宽

  搬,才有希望;搬,才能发展。坐落在美丽的洛泽河畔、距城区7公里的发界易迁安置区,建设了安置住宅53栋,搬迁安置5850户26693人,承载了像方正才一样的彝良广大高寒贫困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梦。

彝良易迁安置:挪出“穷窝”天地宽


潘丙辉是两河乡白米村人,老家交通不便,因患病常年奔波在家与医院之间,大笔的医疗费用及额外支出,早早地拖垮了这个家庭。

彝良易迁安置:挪出“穷窝”天地宽

新房修好后,潘丙辉家首批搬进新房,并对未来做了规划。他告诉记者,现在政策好、条件好,迁入新居后一定要经营好老家的竹产业,空闲时间打打工,早日脱贫致富。

彝良易迁安置:挪出“穷窝”天地宽

彝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家强介绍:彝良县发界安置区不仅仅是一个安置点,而是按一个美丽新县城的标准规划建设,建设完成后,彝良县将形成一南一北,新老县城相互依托、相互辉映的新格局。

彝良易迁安置:挪出“穷窝”天地宽

昭通台 孙贵波 彝良台 宋丹 王申胤 赵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