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气温骤降、心梗猝死高发,冬天预防心梗需注意什么?

养生晓助手


你好,首先你已经看到重点了,冬天室内外的温差大,所以平时需要做的保护工作,现在更要注意一点。

下面是我的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1、早上不要太早晨练,早上晨练是很对人的习惯,这里建议大家天蒙蒙亮的时候,最好还是等一等,上午8、9点至后再出门遛弯。

2、脖颈、脚踝等部位需要保暖,大衣不要敞开。

3、避免暴饮暴食,如果一下子摄入过多的高油脂高热量食物,很容易造成血液的浓稠度增加,增加心梗发生的可能。

4、作息规律,熬夜抛弃睡眠是不可取的,一定要养成到点睡觉的好习惯。晚上十一点是身体排毒的好时间。





白博士聊慢病


气温骤降、心梗猝死高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管腔因硬化等原因较狭窄,天一变冷,血管更容易收缩或者痉挛,使血管变得更细,造成心脏供血不足而发病。70%-80%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

1、天气原因

冬季的寒冷刺激使人体血管收缩,动脉平均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有时仅仅是脚底受凉,也会因反射区末梢血管收缩,引起一次性的冠状动脉血管痉挛。

2、睡眠影响

寒冷还会影响睡眠,造成焦虑,又能使体内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物质升高,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寒冷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肌梗死。

3、抵抗力降低

冬天由于气温突变,人体抵抗力薄弱,尤其老年人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等病症,而这些感染性疾病又极易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

4、其他疾病影响

突然降温容易使人出现鼻塞、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呼吸道疾病和肺部感染通常是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因此,为减轻呼吸道刺激,在大风降温天气出门时最好戴口罩。

心梗出现有什么预兆吗?

70%-80%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

心肌梗死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有濒死感,少数患者无疼痛。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患者疼痛放射至下腭、颈部、背部上方,被误认为骨关节痛。

如果患者认识到上面的这些先兆并及时处理,有的患者可以免于急性心肌梗死;即使发生心肌梗死,梗死的生理范围也较小,症状较轻并发症少,比较容易康复,存活率也明显提高。而如果不重视这些信号,抢救不及时,甚至有猝死的可能性。

冬天预防心梗需注意什么?

1、饮食注意

冬天人们为了抵御寒冷,更偏爱高脂食物,而运动又减少。所以更需保持低盐,低热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严格控制热量,脂肪的摄入,以防身体发胖及血脂升高。

2、多喝水,常饮茶

人,是生命之源,研究表明,每天喝6~7杯水,比喝2~3杯水,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更低。

在寒冷的冬季,保护心脏健康,宜选择温开水和淡茶水。

温开水,35-40℃之间为宜,不要太热,也不要喝冷水。淡茶水可以选择含硒量高的紫阳富硒茶,对预防心梗有积极的作用。

硒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在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上起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抗氧化和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来维持心血管细胞的正常功能。适当补硒,可以有效预防脑梗,心梗,冠心病等疾病。

而但我国70%的人都属于缺硒人群,所以日常补硒还是很有必要的。紫阳富硒茶产自“中国硒谷”之称的陕西紫阳县硒谷生态区,每一公斤茶叶中富含150ug硒元素,是一般绿茶的6倍还多,每天冲泡1-2倍,人体可有效吸收茶叶中的天然硒元素,养护血管,预防心梗的发生。

3、适当的锻炼身体

适当的从事体力活动,比如慢跑,打太极拳等,

可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恢复体力,改善心功能。

但不能够剧烈运动,因为运动过快,

有些会导致出现心跳加快,胸闷,同时也避免清晨因为冷空气刺激物也会导致出现这种现象。

4、保持大便通畅

保持大便通畅,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便秘患者在用力排便时,腹腔内压力会突然升高,

这可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诱发心肌梗塞。


养生小事


大雪要防心、脑病

这是因为,冬天气温陡降,冠状动脉在“寒冷”的刺激下,易痉挛收缩,并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就很大。气温越低,急性心肌梗死与脑卒中的发病率就越高。尤其在下雪、化雪的时候,天气格外寒冷,心脑血管病人应减少外出。

大雪养生围绕“藏”,大雪要藏“形与神”

中医讲养生,形神共养是最高境界。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形意动,要运动,但不能过劳,没必要每天非得跑一万步。一个是神欲静,最重要的是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质量的好坏决定养神的程度。

除了睡眠,还包括三个方面:清心寡欲养神、怡情养性安神、修身养德宁神。一个品德高尚、修养良好的人,自然会保持心境的宁静,从而保持身心健康而延年益寿,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寿”。如何做到形神共养,总结有三个方面:首先养形,其次养神,最后是形神共养。

养形包括饮食调养、中药调理和形体锻炼。在饮食调养上,中医强调饮食要多样化,要有节制,黄帝内经:“谨和五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不能偏食,五味都不能太过。中药调理是中医养神的核心方法,把握起来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调理阴阳脏腑的失调;另一个就是扶正祛邪。

一般来说,女性过了35岁、男性过了40岁,肾气自然衰退,就需要注重养生了,要做到顺应四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等,以调节阴阳的偏颇。形体锻炼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形神合一的运动,这是运动的最高境界,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游泳等。

中医养生认为,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但要因人、因时、因地进补。说到进补,不能不提参。那我们药食同源话“参类”。

冬天进补话参类

中医认为,参类是大补元气的最好的中药。心主血脉,血脉要靠气的推动,因此,补气是首选。药食同源说人参:人参味甘微苦、性温,是“补气之圣药,活人之灵苗”。野生者为“山参”,大补元气,为参中之上品,但资源少,价值昂贵。

栽培者为“园参”,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其性较平和,不温不燥,既可补气,又可生津,适用于扶正祛邪,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园参蒸制后,干燥,称“红参”。红参具有温补的作用,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长于振奋阳气,适用于急救回阳。还有一种人参叫高丽参,出产于朝鲜半岛,其参味较一般人参要浓,气香浓郁。

总的来说,人参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益血、安神增智之功效。

运动养生要分人,体育锻炼要因人而异

散步:每日慢步,讲规律,讲持久,民谚曰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持之以恒,方可见功,适合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跑步:提倡以适当的速度跑适当的距离,太短、太慢难于起到健身作用,太快、太长则以竞赛为目的而非健身了,须量力而行,要持之以恒,一般人选择跑步距离在800~3000米之间较为好,适宜年轻人或体质好的人士。

健身操和健美操:徒手操如早操、工间操、课间操,均属健身操类,目的在于全民健身,人人可行。

年青人还可进行打球、跑步等,在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防意外受伤。做到三十岁之前走路上班、不坐电梯,四十岁后做电梯,每天散步一小时或走10000步。年纪大的可选择打太极拳、散步等,要注意保暖。中医认为,冬季对应人体的肾脏,所以,养肾保肾非常重要,在此季节房事不可过频。

总之,“大雪”节气养生要动静结合、形神共养,进补因人而异。

食疗:栗子人参炖母鸡

【制法】板栗去外壳;葱、姜洗净,姜拍破,葱打结;鸡去内脏,洗净切块。将锅置火上,加清水,放入鸡烧沸,撇净浮沫,加生晒参30克、绍酒、姜块、葱结、板栗,炖至板栗、鸡肉熟透,加精盐调味。

【功效】该菜补益气血,强壮身体,健脑益智,适用于身弱乏力、记忆力不佳者及脑力劳动者。

总结:大雪节气到,冬藏别忘了,形神要共养,药食同补到。


艾灸仪艾灸床


心梗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急剧,致死率高,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诱因。对于心梗高危人群而言,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以防心梗发生。

气温骤降、心梗猝死高发,冬天预防心梗需注意什么?

冬天是心血管事件高发季,这是因为冬天气温下降,使得血压容易失控,加之人们冬天一些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饮食热量超标,久坐不动,饮酒吸烟等,这些也会导血脂异常,血液粘稠等,还会加重心脏负荷,而以上因素都是诱发急性心梗的高危因素。

1、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冬天最直观和最大的变化就是气温下降,而温度的变化不只是给人们带来寒意,还会让机体因为寒冷刺激而出现异常表现,如血压升高,血液粘稠等等。如果是本身就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冬天的时候必然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比如血压急剧升高就会导致斑块破裂,而诱发心梗。因此,对于中老年人群,三高症患者以及冠心病患者等,必须做好保暖,同时注意室内外温差,出门戴好帽子、围巾等,保护好头部、颈部、手脚等部位,温度极低的时候,最好不要出门。

2、冬天一定要健康生活:在寒冷的冬天里,人们为了御寒抗寒,饮食和生活方式也会有所变化,比如喜欢吃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不喜欢出门,在家一呆呆一天;喜欢喝点酒御寒等,而这些不良习惯的养成对于健康的管理也是不利的。

因此,在冬天,人们也需管理好个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注意节制饮食,少吃肉食、油炸食物、动物脂肪等高热量食物,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饮食过饱等不良习惯;加强锻炼,避免久坐不动,但要注意避免晨练,在太阳升起时,出去多活动活动,在家里时也可进行室内活动,或是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戒烟限酒,尽量戒酒;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不可有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不可有过激的情绪等。

3、冬天一定要管理好健康指标: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如高血压患者,冬天血压会有所升高,患者应该注意定期监测血压,若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并需警惕任何的身体异常表现。而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在坚持规律用药的同时,需要提防身体异常症状发生,若有持续发生的心绞痛,胸闷等,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以防心梗发生。


盐酸索他洛尔


11月6日有媒体报道,曾饰演《小鱼儿与花无缺》中恶人李大嘴、《水浒传》中朱富等形象的演员程思寒,因心梗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心梗」这种高危疾病再次引发关注。在此之前,侯耀文、马季、高秀敏等名人都是被它夺走了生命。

入冬后天气变化多端,早晚温差较大,很多疾病也趁着这股冬日寒流大步而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心肌梗死,昼夜、室内外温差大很容易使人体内环境失去平衡。寒冷会使人体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液粘稠度加大,并且寒冷还会使外周血管进行收缩,加剧心脏负担。

冬天预防心梗需要注意什么?

1,注意保暖,预防感染

秋冬季本是容易感冒或者被感染的季节,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暖。心脏病患者冬天外出前,一定要穿上暖和的外套,可以穿件马甲护好胸口,系围巾、戴帽子和手套,以防热量从领口、袖口跑掉。空气污染严重的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外出应戴上防霾口罩。

2,患者晨练应该注意

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剧烈运动,要适当合理安排运动的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出来后再去锻炼,此时可以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的刺激诱发疾病。

3,选择性饮食

饮食对于健康的心血管系统至关重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预防高血压、降低脑卒中风险。提倡多食用谷类食物、粗杂粮,限制糖和脂肪的摄入。

4,定期体检

入冬后建议老年朋友每年做一次体检,并对血压、血脂等进行监测。因为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脂类、糖类的代谢紊乱易形成血栓,故要定期检查,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温馨提示:可能成为心梗“候选人”的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不仅要预防三高的出现,还应加强身体锻炼,提高疾病免疫力,给“心脏”一个安全的未来。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罗民教授


天气寒冷会使人体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液粘稠度加大,并且寒冷还会使外周血管进行收缩,加剧心脏负担。与此同时,在寒冷天气的刺激下,体内分泌儿茶酚胺增多,容易引起血小板聚集、血管痉挛、血栓等。所以在冬季更要提防心梗的发生。

早期识别和急救很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引起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导致局部供血区发生心肌细胞坏死的疾病,是最严重的冠心病之一,除了具有病情危重、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还具有慢性迁延性和高复发性特点,所以发病前的预防和发病后的康复非常重要。

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这些症状,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1、 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性疼痛(通常超过 10 ~20 分钟),可向左上臂、下颌、颈部、背或肩部放射;

2、 常伴有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大汗、恐惧、呼吸困难或有濒死感等;

3、 含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

4、 约有1/3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前没有先兆,所以应注意不典型疼痛部位及无痛性心肌梗死(特别是女性、老年人、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少数无疼痛患者,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容易被误诊为急腹症。

二、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应如何急救

自救:立即拨打120,保持手机畅通,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可以先深呼吸,然后用力咳嗽。

他救:一旦发现有人突发心梗,在拨打120的同时,应该让患者就地卧下,不要贸然搬动,如条件允许,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作的时候可以让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如果患者出现胸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也是可供选择的药物)。如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发心脏骤停,需要在2-4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心梗康复·防复发

急性心肌梗死紧急处理技术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患者病死率,缩短了住院时间,也为二级预防提出了新的问题,心脏康复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越来越重要。大量研究表明,心脏康复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后全因死亡率,改善心力衰竭症状,降低急性缺血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

心梗后的心脏康复治疗是“私人订制服务”

为什么说是“私人订制”呢?因为每位病人心梗程度不同,所处的康复阶段也有差异,需要对心梗患者的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生活质量、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专业而全面的评估,然后对危险进行分层,制定相应的心脏康复方案。康复评估是安全、有效开展心脏康复的基础,也是制定个体化心脏康复处方的必要条件。并且,在开展康复治疗前和治疗中都要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以便实时掌握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心脏康复的实施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脏康复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干预方法,在此期间应注重用药规范化、个体化、合理性、安全性以及依从性,并关注不同药物对运动耐量的影响。

运动疗法

心脏康复中的运动疗法可以改善冠状动脉扩张能力, 增加储备;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有利于保持冠脉的通畅,改善冠脉再通;引起冠脉调节能力的适应性变化,降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是心梗患者的康复训练应保证安全,降低运动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

心脏康复的分期训练

第1期

病情稳定后24小时内开始或根据病情酌情开始,需在心电监护下,循序渐进的开展。

目的:减缓病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可开展的训练:被动运动、床边站立、行走、病房内步行、固定脚踏车训练等。

第2期

出院后1~6个月内进行,建议在门诊心电监护下开展。

目的:改善心脏功能,控制危险因素,纠正不良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可开展的训练:有氧运动(步行、慢跑、爬楼梯等)、抗阻训练(站姿提踵训练、臀桥等)、柔韧性训练(建议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第3期

心梗后6个月到1年内开始,中高危患者仍需医学监护。

目的:维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

健康生活方式:

1、 戒烟限酒

2、 控制体重

3、 调节血脂

4、 控制血糖

5、 注意营养均衡,限高盐高糖

6、 坚持运动

7、 保持精神放松,心情愉悦

你会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看似很简单,但是长久的坚持下来却很难,这不仅是每一位心梗患者预防复发的基础,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健康生活的开始。健康生活,远离心梗~


小柏家护官方号


健康生活方式:

1、 戒烟限酒

2、 控制体重

3、 调节血脂

4、 控制血糖

5、 注意营养均衡,限高盐高糖

6、 坚持运动

7、 保持精神放松,心情愉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