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莫名成了公司股東“被當老闆”讓杭州陳女士很苦惱

莫名成了公司股東“被當老闆”讓杭州陳女士很苦惱

陳女士給快報官方微信發來信息:我的名字被人拿去辦公司,我成了股東,我想退出來應該怎麼辦?我一直都在看快報的,該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希望你們能幫助我處理,我擔心公司在我名下,會影響到我生活中的所有事情。

記者祝景寧核實報道:這個天上掉下來的“股東”可不是佔便宜的好事。陳女士帶著孩子在杭州工作,最近十分苦惱,因為想要申請相關補貼,卻發現因為自己是個股東而無法申請。

幾年前,陳女士就發現自己莫名成為了廣東某服裝公司的掛名“股東”,這家公司法人代表是她親人的同事,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用其身份證把她在公司掛名當了“股東”,親人去世後,她才發現這件事,與公司法人代表溝通未果。

陳女士說,“被當老闆”這幾年來,沒有收到任何信息,也沒有獲得公司的利潤或分紅等,如今聯繫到公司法人代表,瞭解到公司雖已經不再營業了,但仍遲遲未註銷。

陳女士擔心這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律師說法

“被當老闆”到底有何風險


“被當老闆”看似風光,其實風險重重。被掛名的風險在於,平時行使權力的人不是你,而履行義務又非找你不可。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法院曾執行過一批相關案例,被執行人陳某經營一家商貿公司,因勞務合同糾紛系列案件欠下債務47066.83元。為逃避債務履行,陳某以每月3000元好處費為誘餌,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大學同學楊某,楊某作為公司新的法定代表人,被法院採取限制高消費等執行措施才恍然大悟被坑了。

我們請律師來了簽約律師、浙江漢鼎律師事務所應潔清律師來分析一下“被當老闆”有何法律風險。

問:成為法人或股東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和法律風險?“掛名法人”也是一樣的嗎?

答: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若公司破產,則股東需承擔其認繳出資額的清算責任。若公司負債,股東需在認繳出資範圍內承擔責任,也就有可能成為被執行對象。相比較而言,法人責任會更大,有債務時,會被列入失信人名單。不存在掛名法人,以工商部門登記的法人為準。

被冒用身份成為股東或法人的,建議第一時間維權。

問:如果被冒用身份成為股東或法人的,應該如何維權?

答:兩個方法,一、主動聯繫企業註冊地市場監督管理局,明確指出當時工商登記中股東登記有誤,這種途徑有可能在市場監督管理局在不主動改正時需要提起行政訴訟。二、要求公司其他股東更正錯誤登記行為或註銷公司。這種途徑在有可能其他股東不作為時,可以向其他股東提起侵權之訴。

根據我國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其中第六十九條 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問:在維權時,如何證明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身份被冒用,需要提供什麼樣的證據?

答:一般在市場監督管理局內會有公司章程或股東會決議或公司註冊申請等,上面均需股東簽字,尤其是法人簽字。若不知情,簽名肯定非本人所籤。若是中介處理,那麼也會有授權委託書,也需委託人簽字。這個是最直接的,其他證據即使有也都是旁證,最終還是要看登記機關的登記材料是否本人辦理。通過查檔得到相關資料,進行筆跡鑑定即可。舉證與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問:如果當事人在註冊時是知情的,但現在反悔不想再擔任法人或股東,對方不願註銷其身份,應該如何處理?

答:那就得看當時雙方的協議來分析了,認可或默許的情形,均要看協議內容或公司章程來分析如何退股等情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