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打出來”的英格拉姆,是鵜鶘隊的建隊答案?

14場比賽過後,英格拉姆交出了一份場均25.9分7.4籃板4助攻的個人數據,而過去三個賽季他的得分數先後是9.4分、16.1分、18.3分,說英格拉姆在以階梯性成長其實有失偏頗,因為18-19賽季因為詹姆斯的到來英格拉姆進行了一番個人角色的調整,而不是在成長的道路上順暢地疾馳,更像是路過了加油站休息區打了個盹。

在過去三個賽季裡,關於英格拉姆是不是水貨的討論其實一直都沒有停息過,畢竟他是2016年僅次於本-西蒙斯的天才選手,在後者已經披上了全明星戰袍、在季後賽的高水平舞臺上和當季 FMVP 對位過招的情況下,英格拉姆還在自己的打法定位上躊躇……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對一名潛力球員最好的評價是什麼?可能是“打出來”這三個字。

而這三個字現在可以用來形容英格拉姆,他用這三個字為“英格拉姆是不是水貨”的問題編寫了一份還不錯的回答,19-20的英格拉姆總算是兌現了湖人球迷過去三年心心念唸的天賦。

只不過,回答的地點在新奧爾良,豐收的果實在鵜鶘手上……(但是,戴維斯更香呢)

我認為,英格拉姆能夠“打出來”的重要原因是和這賽季的德文-布克一樣,在技術、心態層面都大成的同時,找準了適合自己的位置。

在鵜鶘隊的英格拉姆有很清晰的角色定位,金特里給他的任務就是專注於得分,而其他的事情都是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再去額外發揮。

“先把分拿了,其他日後再說。”

你可以看到英格拉姆的比賽內容很直觀地反映了這一點,這賽季的英格拉姆處理球乾脆利落了一個檔次,毫不拖泥帶水,突破、單打強硬且堅決。同時,投籃技巧的提升讓他的進攻效率也提高了一個級別。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形容,那麼我想說——“現在的英格拉姆正在用最本能的方式打球”。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比起湖人時期在組織前鋒和得分手之間的搖擺不定,鵜鶘時期的英格拉姆才是他最舒適的打法。要不然英格拉姆也不會說,“鵜鶘的環境比湖人要好得多”。

其實不難理解為什麼英格拉姆會說出這番話,我覺得這裡面不止擦鞋的成分,還有一些發自內心的情感表達。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把英格拉姆比作職場實習生,那麼他的職業生涯類似——幹了一年剛熟悉業務,第二年卻因為公司有新的業務需求,讓你調崗重新學習,但給你承諾學成以後管理者的職務;不過,當你第三年在新崗位剛剛略有小成的時候,領導又和你說現在你這個崗位我找了一個大牛來,你跟著他打打下手,多學習。

好吧,你覺得這時候可以跟著大牛大幹一場,積累一下先進的管理經驗,但是這時候公司的收入下滑,而大家都知道這肯定不是業績第一的大牛的問題,那麼老闆就想著——這樣下去不是浪費了大牛的才華嗎?不行,老子要把底下的人都給換成更好的。

然後呢,老闆又挖了另一個大牛過來,在這裡任勞任怨打了三年工的小鶯只能跳槽。

但是小鶯這次跳的雖然是個小公司,不過老闆們都很有才能、知人善用,小鶯雖然沒有立刻讓現單位像前司那樣大富大貴,但還不錯,而且自己也成為了公司的核心員工,估計年底有機會被評選為最有進步員工,明年還能大幅漲薪。

你說小鶯能不高興嗎?哈哈。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沒錯,我們的確可以說英格拉姆在鵜鶘打出來了,​但這還不意味著他是鵜鶘隊尋找的那個“救市主”(真正的“救市主”應該還坐在替補席上)。

英格拉姆所謂的蛻變只是在個人層面上有所突破,而這些個人層面的突破更多是為了英格拉姆的下一份合同服務,並不能讓球隊價值昇華。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當然,英格拉姆打得好意味著鵜鶘隊所持有的資產價值在提高,這毫無疑問。但是呢,這賽季英格拉姆的變好只是在提升鵜鶘隊資產價值的下限,而不是上限。或者說,開季至今,鵜鶘隊只是不虧,還沒有到盈利的時候呢?

那什麼是盈利呢?我可以舉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上賽季頂薪續約的約基奇和西部第二的掘金隊。

不過以上應該是英格拉姆和鵜鶘隊的長期目標,如果只是把目光放到本賽季,那麼我認為英格拉姆接下來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他是否能保證穩定的出勤率?

雖然這賽季的英格拉姆變得更加硬朗,但他的身體狀態是否能支撐後續的64場比賽還是一個疑問,往年的英格拉姆都是在全明星後爆發的同時報銷,出勤介乎50-60場之間......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瓦蘭休納斯:重型中鋒困局

今年夏天灰熊隊和瓦蘭休納斯簽了一份3年4500萬美元的續約合同,實話說,這份合同年薪、年限都比較合理,符合現在市場上瓦蘭這個級別中鋒的身價。

從薪資角度和陣容需求角度分析,用3年4500萬能續約瓦蘭休納斯肯定不會是個昏庸的操作。

但是,這是個能讓灰熊隊獲得額外收益的操作嗎?

為什麼會發出這個疑問?起因是我在看這賽季灰熊隊比賽,在灰熊隊選中莫蘭特終於如願以償轉型快攻球隊時,首發中鋒瓦蘭休納斯在場上打出的比賽內容卻和球隊內核格格不入……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從數據上也能夠多少看出一點瓦蘭休納斯現在的尷尬處境,雖然夏天拿下了一份還不錯的合同,但19-20的瓦藍並沒有在新合同的加持下大展身手,反而出場時間從上賽季後半段來到灰熊隊的27.7分鐘下降到24.2分鐘,數據輸出也隨之降低,得分從19.9分下降到13.1分,籃板、助攻、封蓋也有不同程度的退步。

但有一點不是,那就是瓦蘭本賽季的三分出手、三分命中率刷新了職業生涯新高。

看起來,瓦蘭休納斯正在為融入新帥詹金斯的體系努力。或者說,他正在為融入聯盟的大環境努力(畢竟會投三分球才像是這個時代的中鋒)。而這是他在猛龍隊打球時就已經在不斷嘗試的方向。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不過呢,開發三分球只能讓瓦蘭看起來像而已,瓦蘭本質上還是屬於上個十年吃香的重型中鋒。儘管他是個技術不錯、有中距離、有噸位的高配版重型中鋒,但在這個時代又有多少的加成呢?

未來的發展趨勢我無法判斷,但僅論當前的競技環境,我認為中鋒想要獲得重用,一是每場能扔2個以上三分球,二是就是像餅皇那樣機動性極強,三是能作為球隊進攻的發起者。

但以上的三點,瓦蘭似乎一樣都不佔……

現在的瓦蘭,三分只是勉強能投,有持球技術但機動性不夠,無法從踏入三分線內就具備面筐突破和投籃的威脅。他也不能像小加索爾和約基奇那樣跑到三分線外去像個控衛那樣分配球,只是學了個形,在弧頂過一下手罷了……

很明顯瓦蘭休納斯和小賈倫-傑克遜的雙塔並不是灰熊隊的主要發展思路,不是說雙塔配置在當前環境下行不通,而是瓦藍休納斯不符合現代雙塔的標準。

你看步行者隊也是雙塔首發,但特納是個運動能力強化版的 3B 中鋒,更不用說小薩博尼斯是個機動性極強的四/五號位搖擺人。(這兩人的技術特點契合剛才說的現代中鋒標準)

反倒是,灰熊隊如果用小賈倫-傑克遜和新秀布蘭登-克拉克的內線組合才更迎合現在的潮流,這是灰熊版本的特納+小薩。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說了那麼多顯得瓦蘭特別尷尬,而實際上的確如此,在重型中鋒式微時出道的瓦蘭休納斯處境不上不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沒有趕上好時候,也沒有像德拉蒙德那樣提前嗅到小球浪潮來襲,早做轉型。

儘管他現在剛剛和灰熊隊續約,也是球隊工資最高的內線,但如果他保持現狀,那麼未來勢必會重走被猛龍清理的尷尬老路。現在還在重建的灰熊隊還有多餘的空間給瓦蘭休納斯,但當灰熊隊開始贏球的時候呢?要不就是瓦蘭自降身價打替補,要不然就是再次被打包送走,換來更有利球隊發展的資產。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說點有建設性的,我認為瓦蘭休納斯並不在合適自己的轉型路線上。

三分球並不是必須,現代中鋒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機動性,你看約基奇和德拉蒙德雖然也很高大,但他們有很棒的傳控球球技術,這也是機動性的一種體現,但是瓦蘭不具備這種機動性,所以這也是上賽季猛龍隊下決心送走他的原因。

當時的瓦蘭沒有開始轉型嗎?不是的。17-18的瓦蘭都已經能在三分線外投出40.5%命中率的三分球(雖然18-19低了,但也有30%的命中率),但這有多少價值呢?猛龍也不迫切需要瓦蘭替補上來的那沒有太多破壞力的12.8分,西亞卡姆、倫納德、範弗利特已經夠用了。

和凱西教練一脈相承的納斯要的是瓦蘭做好防守,這才是他是否能留在場上的重要指標。但很明顯,上賽季的瓦蘭沒有達標,所以才讓猛龍隊動了換馬克-加索爾的心思。

更重要的一點是,這賽季的瓦蘭好像也沒有做到,本賽季他防擋拆每回合丟0.976分,全聯盟有67%的人比他效率更高,也就是說,即便來到灰熊隊,他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換言之,他和過去沒有什麼區別……影響他進一步發展的問題仍然存在。

這本質上還是機動性不足的問題,現在的瓦蘭休納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自己能跟上比賽節奏,這是他本賽季和灰熊隊最格格不入的地方。(有一個比賽鏡頭我印象很深刻,莫蘭特和對方後衛連續搶斷、兩隊來回反擊,而當兩隊的攻勢放緩,瓦蘭還在本方禁區)

那麼,瓦蘭休納斯是不是應該減重呢?其實前輩馬克-加索爾已經給瓦蘭做出了很好的示範,雖然他沒有馬克-加索爾那樣的傳球天賦,但以他的內線技巧完全有能力在機動性上來以後,像小薩博尼斯和哈雷爾那樣打球。

作為一個機動性強的內線終結點,這是我認為瓦蘭可以嘗試的一個方向,因為他不需要拋棄過去擅長的內線終結技巧,只是需要改變一點外部條件而已。(但這時候聯盟的風向會不會改變呢?)

又或者說,除非他開發出小加索爾和約基奇那樣的策應能力,我認為這是不受位置和角色定位影響的經久不衰的競爭力。但瓦蘭打了那麼多年,我從未覺得他具備小加和約基奇那樣的大局觀和傳球本能……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班巴:現代魔獸

武切維奇因為腳踝傷勢休戰,魔術隊的兩名替補中鋒,比奇和班巴相應分到了武切維奇的出場時間,其中備受關注的話題必然是班巴能否在武切維奇受傷期間上位。其實說上位也不全然準確,更確切地說是期待班巴能否在武切維奇受傷期間救火,把他作為六號秀的天賦稍微給大家看一看。

雖然比奇才是頂替武切維奇首發的中鋒,但班巴還是能獲得比平時更多的表現機會,11月28日對陣騎士隊完成本賽季首次得分上雙就很能體現問題。

不過呢,想要讓班巴頂替武切維奇,還是太早了點……

班巴雖然經過了一個賽季的試煉,但他本賽季的比賽內容其實沒有太多變化,優勢在,但弱點也沒有改善。

比如力量不足、底盤不穩的問題還是一如既往,本賽季他每場只有1.7次卡位,全隊第五;雖然這有出場時間少的原因,但班巴的確無法在卡位方面佔到什麼好處——在和騎士隊的比賽中就有很直觀的體現,替補出場的班巴在搶籃板的時候完全被小拉里-南斯別住一個身位,甚至德拉維多瓦也能夠穩穩地把班巴卡在遠離籃筐的位置。

這也是為什麼班巴不是首發,而比奇是首發的原因。

雖然比奇不具備武切維奇的創造力,但他至少能像武切維奇那樣給球隊提供紮實的卡位和掩護,像個低配版的武切維奇,而班巴不行。如果讓班巴首發,那麼也意味著魔術隊需要打亂輪換,這樣還不如讓班巴繼續在原來的銜接段出場,不僅可以讓他繼續理解自己這賽季要扮演的角色,同時只要給足出場時間,也能看一看班巴究竟有幾斤幾兩。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那班巴現在有幾斤幾兩?我覺得他目前的狀態是一個新秀版本的波爾津吉斯,但又沒有波爾津吉斯新秀時期那樣出挑的持球技術。

(班巴其實有一定的傳控球能力,但一是魔術隊有戰績需求,沒有給他像波爾津吉斯那樣的容錯率;二是魔術隊有足夠的持球者,不需要班巴去把還不熟練的“半成品”用出來)

如果以季後賽球隊的標準要求,那麼班巴肯定不是一個符合輪換標準的球員,從他場均15分鐘的出場時間也能夠體現這一點;再加上現在的小球風潮,魔術隊完全可以用武切維奇、艾薩克、阿米奴、阿隆-戈登的組合搞定主要的內線輪換搭配。

現在的班巴其實在比賽中的貢獻很有限,甚至說能夠拿到15分鐘的出場時間,很大程度上球隊還是需要讓他練級,眼饞他的天賦……

那班巴要打出怎樣的標準才能符合魔術隊的要求?

我覺得是,在現有做得還不錯的防擋拆基礎上,卡住位置保護好防守籃板,在把空間型內線的屬性提高。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但是,魔術隊對班巴的期待肯定不止是讓他當一個穩定輪換,在武切維奇合同結束後接班,才是魔術隊對班巴的想象。

而現在的班巴和武切維奇打法有本質上的不同,除了掩護的質量和一對一的威懾力,另外就是班巴暫時不具備消化球權的能力,這也是他無法代替武切維奇首發的原因。而且班巴這賽季在處理球方面毫無亮點,而上賽季的他還頗有靈性。(本賽季班巴每回合平均下來觸球時長只有0.5秒……)

當然,班巴的清潔打法肯定有教練組的授意,要知道,班巴不是一個糙哥,他是個有低位也有面框基礎的大個子內線。或者說,魔術隊的教練組認為班巴應該朝著 3D 空間型內線的方向發展,成為運動能力強化版的布魯克-洛佩茲,而不是變成下一個恩比德。

甚至可以說,以班巴的運動能力和身體天賦,他可以成為一個清潔版本的 3D 恩比德,也可以是現代版本的魔獸。


鶯歌蛻變但還不是鵜鶘終極答案?從瓦蘭、班巴看現代中鋒技能...


其實魔術隊對班巴的培養方式可以說通,因為現在的魔術隊有福爾茲和阿隆-戈登兩個大個子持球人,球權的利用率已經足夠了。而且如果班巴的空間感足夠強,那麼讓武切維奇像霍福德那樣打個四號位也不是不行,福爾茲、阿隆-戈登、艾薩克、武切維奇、班巴……也是一個類似76人的五大陣容,這樣的防守質量看起來就很對克利福德的口味。

所以嘛,就算班巴這賽季發揮一般,但他的戰略意義大於實戰意義,這樣一個球隊未來基石般的球員,怎麼會拿來和馬刺隊換用處極其有限的德羅贊呢?你說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