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杭州上城區人力社保局黨員爭做“紅雲”播雲手

“特殊時期,我們搞人社工作,首先自己要成為‘雲資源’運用和‘雲保障’服務的行家裡手。高科技真不是說說的,看看的,也只有做起來才知道我們局裡的‘紅雲’系列平臺是為企服務,方便群眾的好幫手。”在人社局工作了三十幾年的老楊感慨地說道。局裡的業務部門也紛紛通過“人社紅雲”——“雲就業、雲引才、雲經辦、雲培訓、雲仲裁”按下企業復工復產加速鍵。

用好“閃聘”做好服務

爭當“雲就業”的橋樑

往年春節後馬上要進行多場大型招聘會,解決用工難和就業難的矛盾,今年怎麼辦?上城區人社局第一時間牽頭成立企業復工復產保障小組, “領導分片包乾、黨員分組服務”,組織工作責任到人,全員下沉。黨員幹部積極籌劃包車組團式回杭,員工全程受控返崗。同時,利用大數據認真做好用工需求和監測工作,聯繫科技企業,推出“上城區2020年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會”——“上城閃聘”無接觸雲端招聘平臺,為企業和求職者搭建人崗信息雙向匹配的“雲端橋樑”,提供專項就業服務。平臺上線僅5天,就有註冊入駐企業111家,發佈崗位473個,求職者投遞簡歷737人。

杭州上城区人力社保局党员争做“红云”播云手

網上(掌上)開展就業服務

杭州上城区人力社保局党员争做“红云”播云手

保障外省回杭復工人員安心出行、順利乘車、安全返崗

引才引智 慧接天下

辦好“雲引才”中的暖心事

小陳是軍轉幹部,部隊裡也做過一些管理工作,但面對疫情背景下的人才引智工作,他還是感到需要有一條體現服務“上城人才高地”的“智慧之鏈”,“引進來的都是高端人才,我們自己不努力成為有用之才,好意思麼?!”所以,他緊扣企業和人才實際需求,潛心用好“雲引才”平臺,實現“線上發佈——諮詢——洽談——簽約”的全鏈化操作,人才引入空中雙選、宣講和麵試。果然,這次杭州市“戰疫引才,杭向未來”的招賢納士一條龍服務引來了數字經濟、生物醫藥、智能製造、金融服務、人力資源等重點高科技企業報名,招聘對象中不乏面向高學歷、高職稱的專業技術和高技能人才的崗位,其中還不少用人單位明確表示優先招聘錄用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這恰似一股春風溫暖了大家的心。

杭州上城区人力社保局党员争做“红云”播云手

網上引才

助跑改革 創優創強

“雲經辦”實現“零次跑”“零接觸”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社保業務“零接觸智能辦”成為黨員幹部工作的重心。“沈阿姨,您好!我是上城區人社局工作人員,這個月退休您不用跑到窗口,我們跟您確認下相關情況直接幫您辦好……”“您別急,醫保延繳可以在手機上操作的,這樣吧,我來指導您怎麼操作,您先打開‘支付寶’APP,點擊‘城市服務’……”一個個這樣暖心電話背後是人社局幹部隊伍素質的顯著改進和能力的極大提高。今年2月份“無感智辦”的雲經辦模式共為150餘名到齡人員辦理了退休手續,確保退休金按時足額髮放;同時網上申辦達8200餘件,群眾“不出門”、“不跑路”就能辦好業務。

杭州上城区人力社保局党员争做“红云”播云手

人社業務“掌上辦”

紓解疫情 暢達溝通

“政策法律”和“公益講堂”培訓是區人社局兩張亮麗的名片,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保障復工復產已經熱火朝天。“人社大講堂”首次通過釘釘平臺向公眾培訓直播“特殊時期勞動關係政策解讀”,回應基層工作者和企業經營者的疑惑,當場就收穫500多次點贊。隨後推出“釘釘直播課堂”,局領導親自掛帥,仲裁、社保、就業等部門的負責人集體亮相,開展復工復產政策線上宣講會,覆蓋轄區內近400家企業,涉及科技、醫藥、人力資源服務、文化等多個行業,直播期間以“實時連麥”形式回答企業關心的問題,收到互動消息828條,點贊850個。同時還聯繫相關機構開設線上公益講堂,發佈線上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申報流程,倡導企業自主開展線上培訓或委託線上培訓平臺開展培訓,提供近距離的專家在線、專場培訓、專業指導,內容涵蓋辦公技能、素養、營銷、管理、法律知識等多個方面,有效紓解疫情給企業帶來培訓不便的問題。

杭州上城区人力社保局党员争做“红云”播云手
杭州上城区人力社保局党员争做“红云”播云手

復工復產政策宣講

隔空連線 網上“包公”

啟用“雲仲裁”裁出新和諧

仲裁員小王和書記員在沒有雙方當事人的仲裁庭,開始了疫情防控期間杭州市首次網絡庭審,身處湖北黃岡、溫州樂清、湖南婁底等六地的9名勞動者以及位於諸暨的法律援助律師參與了網上庭審。疫情防控期間,上城區仲裁院發揮“互聯網+調解仲裁”作用,施行“不見面”辦案,依法及時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網上開庭審理勞動爭議案件11起。

杭州上城区人力社保局党员争做“红云”播云手

線上辦案的庭審模式成為特殊時期的新常態

“黨委研判決策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科技手段和方法的運用,同樣需要合格乃至優秀的幹部。上城區人社局黨委高度重視黨員和幹部隊伍建設,局幹部隊伍在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面對疫情帶來的嚴峻形勢,克服一切困難,運用高科技,解決新問題,打造“人社紅雲”平臺,積極採取一系列措施,深化三聯三領三服務,有效助力轄區企業復工復產,成為民生保障工作的一支生力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