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太和縣戲曲舞臺曾繁榮一時,為何那麼多名家同時聚集在太和縣?

該文由政協安徽省太和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室研究委員會編的《細陽春秋·第1輯》(1984)中節選,原文題目為《抗日時期的太和戲劇舞臺》,作者王船。從文中可以看到豫劇、京劇、評劇、河北梆子名家抗戰時期在安徽太和縣的活動情形,他們精湛的藝術豐富了太和人民的文娛生活,給太和的戲劇舞臺添彩,也在太和播撒下了各劇種的種子。馬金鳳、閻立品、毛蘭花、藍月春、馬最良等,這些戲曲舞臺上耀眼的明珠在太和觀眾的記憶中是什麼樣子呢?

抗日戰爭時期,太和沒有淪陷。敵佔區的商人,紛紛遷到此地經商。境內的界首(當時是太和的34鄉鎮之一)、稅鎮、舊縣、原牆等鄉村集鎮都很快興隆起來。尤其是界首,人口陡增到10餘萬,成為皖北第一重鎮。隨著集鎮人口的大量集中和商業的暫時繁榮,京劇、評劇、豫劇接踵而至,名演員不斷光臨、使太和戲劇舞臺也呈現出一種不尋常的繁榮景象。

太和縣戲曲舞臺曾繁榮一時,為何那麼多名家同時聚集在太和縣?


太和城內、原有城隍廟、山西會館兩座西樓,觀眾都在露天看戲。1941年初,日寇竄擾太和,城隍廟戲樓被火燒,縣城沒有可用的舞臺,到1944年許漢三來任縣長,才在打蛋廠建起一座簡易劇場,從此,才有一些較好的劇團和有名氣的演員來縣城演出。當時原牆有兩個劇場,舊縣、稅鎮各有一個,但都很簡陋,名演員多不肯去演。界首劇場很多,先後建成的有樂天居、第一舞臺、明星舞臺、新舞臺、民眾舞臺、同樂戲院等,但後期只保留住同樂、民眾、明星和新舞臺四個。

整個抗日期間,在太和舞臺上佔絕對優勢的是豫劇。馬金鳳、閻立品、毛鳳麟(毛蘭花)、徐豔琴、田岫玲、王同秀等人,先後來這裡演出,他們在這裡停留的時間很長,少者一兩年,多著四五年。他們當時都很年輕,馬金鳳不到30歲,閻立品還不到20歲。

太和縣戲曲舞臺曾繁榮一時,為何那麼多名家同時聚集在太和縣?


馬金鳳的名氣最大,社會上稱她是“豫劇狀元”。她的戲路寬,常演出的劇目有《秦雪梅弔孝》、《老徵東》(即後來改編的《穆桂英掛帥》)、《三上轎》、《三孃教子》、《三上關》、《對花槍》、《秦香蓮》、《洛陽橋》等。馬金鳳演戲認真,自立門戶,每出戏都有自己的創造。她演的《秦雪梅弔孝》,據說劇本就是她自己編的,其中一段祭文,是在界首請人寫的。這出戏她演了好多年,1948年底,在蚌埠還看到她的 “弔孝”,解放以後,她不再演了,大概與年齡有關。這出戏後來成了閻派的名戲。

當時來太和的名角中,馬金鳳是唯一能夠下鄉為農民演出的演員。他曾在姜樓、白店等黃泛區演過棚戲,觀眾人山人海。

解放以後,筆者又幾次看到她的演出,每次都引起對她青年時代的回憶,認為她在太和時期,已經形成了自己樸素有沒的藝術風格。她的唱腔自然流暢,既無矯揉造作,也無輕狂粗野,平中見勝,雅俗共賞。她在太和時,很多人都學習她的唱腔,很多嗩吶演員,都能吹奏她的《三上轎》。


太和縣戲曲舞臺曾繁榮一時,為何那麼多名家同時聚集在太和縣?

閻立品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享有特殊的聲譽。她的嗓子得天獨厚,本地人都稱她是“奶腔”,她擅長演少婦少女,無論是端莊文雅的大家閨秀,或是天真活潑的小家碧玉,她都能表演的淋漓盡致。《香囊記》中的大姑娘,《凌雲志》中的二小姐、《蝴蝶杯》中的胡鳳蓮、《賣衣收子》中的陳妙善、《西廂記》中的崔鶯鶯、《打金枝》中的李君蕊,都是她常扮的角色。四十年過去了,回想起來,還覺得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她在《香囊記》中的一段坐轎舞蹈,總是贏得觀眾長時間的鼓掌,等她走進下場門,觀眾還用震耳的掌聲,把她又逼回到場上。


1943年冬季(或44年春),閻立品在界首演出時裝戲《冷雪豔》,劇本作者是界首中學以為高姓的教師,內容是寫一個戰士的妻子在家中苦度歲月,忠於愛情,教養兒子,最後戰士勝利歸來,夫妻團圓。當時在界首附近的國民黨愛國將領看了這出戏,表示讚賞,還獎給劇作者500斤小麥。

閻立品德操高尚,廣有傳聞,因此更受人尊敬,一些青年學生為了讓她方駕“豫劇狀元”,暗中都稱她是“豫劇觀音”。

和閻立品同臺演出的毛鳳麟,也是豫劇界的名流,大本腔,豫西調,扮相好,她的拿手戲有《抱琵琶》、《賣衣收子》、《白馬關》等,她在市民中影響很大,可與馬金鳳分庭抗禮。解放後不知此人哪裡去了。

王同秀是男演員,唱老生,人稱他是“銅嗓子”,據說他有鴉片癮,他和閻立品、毛鳳麟在民眾舞臺演出,也到同樂戲院演日場。他常演的角色有《打金枝》中的唐王、《賣衣收子》中的蘇知府、《背靴》中的寇準、《轅門斬子》中的楊延昭、《接駕》中的白士奇等。他的藝術造詣很高,據說能和閻立品、毛鳳麟拿到同樣的戲份。


除豫劇之外,影響較大的是京劇。來過這裡的演員有藍月春、馬最良、金絲猴、尹蟾珠、張車允、俞富英等。馬最良是京劇名流,來這裡演過《甘露寺》,他串喬國老,每一段道白都贏得觀眾的掌聲。金絲猴的真名不知道,他自帶一幫演員,專演猴戲。他的身材瘦小,扮相逼真,動作靈巧,很受觀眾歡迎。尹蟾珠青衣花衫,1945年春來太和,演出有《春秋配》、《投軍別窯》《武家坡》《紡棉花》,還有和金絲猴合演過《三盜芭蕉扇》。

1945年,上海來過一個“紅齡團”,演員都是十多歲的少年,他們演出的節目有《借東風》《周瑜歸天》《失空斬》。

來太和演出的還有徐寶慶、呂雲芳、吳繼剛、王春生。王春生是一個國民黨軍官的小老婆,可能出身就是演員。她演老生,常以票友的身份參加演出,她的主要節目有《追韓信》《四進士》《梅龍鎮》等。吳繼剛是蒙城人,唱黑頭、嗓子好,架子不行,可能是票友出身。他在太和演過《牧虎關》《鍘郭槐》。

太和縣戲曲舞臺曾繁榮一時,為何那麼多名家同時聚集在太和縣?


抗戰時期,評劇也常來演出,主要演員有張少茹,馬鳳蘭,鮮靈芝,他們演出的多是生活愛情戲。還有來過一次河北梆子,主要演員叫萬里雲。

外來劇團和著名演員的大量流入,使太和戲劇舞臺大放異彩,太和人得以大飽眼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