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卧虎藏龙》:说到底,修不掉“淫欲”的李慕白终究是侠不是仙

唐代以后的武侠小说里,剑仙是最高级的侠客。一些仙侠小说里的“剑客”,并不只是用剑的侠客,而是会道家剑术的半仙。


《卧虎藏龙》让李安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但是国内无论是影评还是票房,都不太高。中国人着实不懂,一个明显脱离地心引力、飞来飞去、看起来更像是MV的武打片,何以能在好莱坞得此殊荣。


武侠世界里卧虎藏龙的高手,历来是中国人无比欣羨、可以恣意地路见不平、快意恩仇的偶像。但这部电影恰恰不是展现侠之大义,而是情欲面前的侠之纠结。

李慕白是武当大侠,武当大侠的功业在于修道,修道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成仙。修炼的途径是“性命双修”,既修活也修死。修性就是去除贪欲,明本心,见真性,让精神纯粹不杂,静一不变;命功修炼是炼化精气神以结丹成仙,内丹修命就是凭借精神的控制。

修炼主张先性后命,七分性功,三分命功,首先要降伏心意、明心见性,其次才辅之以命功的修炼。李慕白的思想根源和行为举止的本源就在此,他的生死罩门也在此。

一心退隐江湖、潜心修道的李慕白,因为自己那把丢失的青冥剑,引出了渴望江湖自由的玉娇龙。他就这样一路追随玉娇龙,终于找到了命运之所在。

《卧虎藏龙》:说到底,修不掉“淫欲”的李慕白终究是侠不是仙

01、李慕白的青冥剑和玄牝剑法:人之大欲

青冥剑是宝物,又是不祥之物。按武侠小说中的解释,这种剑“采取五金之精,炼成龙虎灵丹”,是用道家法力像炼丹一样铸合而成的。“青冥”隐藏着一种神秘难测的力量,是归阴,是回归至大自然,最终就是死亡。

李慕白所练的“玄牝剑法”,取名于《道德经》“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牝是雌,玄之又玄,是最母性的东西。

按照阴阳循环的道理,男性的终极追求是女性,反之亦然。其实男人只是外相是男人,内中是女性,是外阳内阴。女人则是外阴内阳,女人外形是阴,内里纯阳。最纯阳的东西最后能否解脱,关键即在于阴,女人练形则正好相反。

《道德经》言:“阴,是万物滋生之所在,众妙之门。”

从来修道唯有“色”字难断,所谓“断却淫根即是仙”,男人顺着自己的性情就是子孙延绵,但要追求精神的永恒,就得逆着自己的欲望。欲望这个东西,有了不容易戒除,没了又难以修道成仙。此“生我之门,死我之户”,所以不经此关,还难以修成。

李慕白的难处,就是这个“人之大欲”。

《卧虎藏龙》:说到底,修不掉“淫欲”的李慕白终究是侠不是仙

02、李慕白对俞秀莲:宁做野鬼不做孤魂

在道门看来,性与命,是不能分割的,修行不能离开修命,因为心神与身形,这是不可分离的整体,所以修身养性必须从整体上把握,这就是性命双修的最基本意义。 在中国文化史上,“性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

李慕白提早破戒出关,他告诉俞秀莲是因为出了定没办法再继续,他有些事需要再想想。俞秀莲问什么事,他说是一些心里放不下的事。这些事一是他放不下师仇未报,二是他放不下俞秀莲。

“淫”字难断,修道之人如果心不死于淫,死后不过就是一灵鬼。电影中李慕白中了碧眼狐狸的毒针,临死前和俞秀莲有一场对话。

李:生命已经到了尽头,我只有一息尚存。

俞:用这口气练神还虚吧,解脱得道,元寂永恒。一直是武当修炼的愿望的。提着这一口气,到达你这一生追求的境地,别放下,浪费在我身上。

李:我已经浪费了这一生,我要用这口气对你说,我一直深爱着你。我宁愿游荡在你身边,做七天的野鬼,跟随你,就算落进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远的孤魂。

若是李慕白要追求永恒,他就把那口气提上去,超脱升华而成为一缕孤魂。但超脱后的魂是孤独的、平静的、永恒的,也与俞秀莲再无瓜葛。鬼则是飘逸不定的、短暂的,不久又要去投胎,跟人间拉拉扯扯地有所牵挂。

李慕白临死舍了修道、舍了神仙都不做,也要给俞秀莲一个承诺。只剩下一口气就升华了,但他拼着这口气不修上去,把这部分放下来给俞秀莲,宁愿做几天的野鬼,也不愿做永恒的孤魂。他用放弃他的修炼、给出他的所有,来表示他的心意,最终呈现出的是他的人格风范。

《卧虎藏龙》:说到底,修不掉“淫欲”的李慕白终究是侠不是仙

03、李慕白对玉娇龙:意乱情迷欲心未死

道教认为“性靠自悟,命靠师传”,性兼具生理与心理双重属性,既是生之本,又具仁义礼智四德,因此,性不可见。而“命”指的是“炁”与形。

李慕白要收玉娇龙为徒,玉娇龙一句反问:“那你凭什么做女人的师父?”道教里讲究“女子练形,男子练气”,体验虚无。男人女人修炼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是玉娇龙质疑的理由。

道教里男人练”炁(qi)”,“炁”字是上面一个“无”下面一个“火”,男人以火炼无,再把炁练上去,到达无欲。女人则是练形,将女性特征练到无,即可得道。

武术非常讲究“师徒相传,理路不能走歪”。武侠世界里有门派、师承、辈分、规矩,是将技艺与人格一并传承陶冶给弟子的一种教育方式,具有一种神秘性。师父挑选弟子特别严格,除了悟性之外,人品、心术端正与否也很重要。

俞秀莲质疑李慕白收徒的动机,一再提醒玉娇龙不是江湖中人且是女性。但李慕白执意不改,甚至要破例收她,理由就是她的“心性需要约束”。看起来李慕白对玉娇龙有一种传承的责任感。

但是,他的师傅死于碧眼狐狸手中,其实也是败在了女色,这是他的心病,他是想超越师傅的,他想通过玉娇龙去修炼自己的心性,玉娇龙是对他修道的考验。

竹林里和玉娇龙那场惊天对决,有点儿类似男女情爱的翻江倒海、翻云覆雨,又像是性爱的极致交融,是忘我的无人之境。

玉娇龙,是对李慕白这种大侠的伦理挑战。

《卧虎藏龙》:说到底,修不掉“淫欲”的李慕白终究是侠不是仙

04、李慕白之死:终究是放不下俗世的欲念

贝勒爷说:”面对情字,再大的英雄也是无可奈何呀!”

玉娇龙一再痛骂李慕白:“不到了庙里就说和尚的话!”“想当我师傅,谁知道你是不是浪得虚名?”“你为什么非要缠着我?”

李慕白不顾责骂依旧追寻玉娇龙,其实是那个内在的欲念引导他走向终极的命运。他走进了窑洞,这个形如子宫般孕育万物的所在,生与死,都在这里。阴之极处,最富生气,里面又杵着个被迷倒、手持青冥剑的玉娇龙。这是欲望之所,这是考验的终极之处。

李慕白想通过交出青冥剑,来了断尘世的凡俗,本质却是他放不下尘世的凡俗,所以想通过放弃青冥剑,在形式上和自己的欲望作一个切断,但断的不过是个形,最终让他了断的,是玉娇龙对他的拒绝。

李慕白用一指点在玉娇龙的额头上,试图点化玉娇龙,为伊解惑,期望两人自此声气相通,心心相印……他失策了。

他的欲无法在玉娇龙这样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身上求得,转而还是要回到那个一直守望他的俞秀莲,这样也就成就了俗世最大的一个品行:重情重义,侠之风范。他用放不下的欲,成就了一个名。

李慕白告诉玉娇龙:“李慕白就是虚名,宗派是虚名,剑法也是虚名,这把青冥剑还是虚名,一切都是人心的作用。”可见李慕白并不追求这个虚妄的“名”,他真正放不下,修不了的,是他身体的本能欲念。

性修死,命修活。死,指的是凡心死、欲心死,心死神活,就找到了那个“道”。民间常说降龙伏虎,龙即指性,虎即指命,心定龙归海,情忘虎隐山。心神修定,性的欲念就不再控制人的情感,没了情的牵绊,命自然也就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所谓卧虎藏龙,其实也就是这个深意。只可惜,李慕白没做到,他只能用死亡和自己的欲念告别。

《卧虎藏龙》:说到底,修不掉“淫欲”的李慕白终究是侠不是仙

结语

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仗剑天涯的武侠梦。侠是操守和血性的融合,武是力量和境界的合一,刀光剑影、勇武率性、快意恩仇,武侠小说里的情节,往往寄托太多读者的遐想。

李慕白不过是俗世之中的一个凡人,他试图用断除欲念来实现“得道”的永恒,但终究是失败了。不过作为一个“侠”,他用死对俗世恩怨情仇做了断,是合格的。

李慕白,终究是“侠”不是“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