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武松为什么能知道孙二娘的酒里有药?

醉墨客


文|三点文墨

先来说说武松

武松首次出场时在小旋风柴进的庄子上和宋江相见,

柴进指着道:“这人是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今在此间一年矣。”宋江道:“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可见武二郎也是行走江湖响当当的人物,而且在柴进庄上一年多,柴进收留的都是些江湖好汉,干的都是杀人放火的勾当,想来交流下来对这些江湖套路也是多有了解。

另外武松在三碗不过岗饮酒的时候和酒家有过以下交谈

酒家道:“客官休只管要饮,这酒端的要醉倒人,没药医。”武松道:“休得胡鸟说!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子。”

可见武松心中对酒中下药深有了解,并且早有提防

说完了武二郎,再来说说武松和孙二娘见面的场景。

1、荒岭见面生提防

武松和两个公差下了山岭,就看到这山岭之下有个酒家,武松拉着樵夫问路

樵夫道:“这岭是孟州道。岭前面大树林边,便是有名的十字坡。”

来到酒家见到孙二娘,孙二娘什么扮相呢?

“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鬓边插着些野花;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

看看,荒郊野岭穿个带一排金扣的红肚兜、外面罩着一件绿色的汗衫,而且这汗衫敞开胸怀。武松一看,这娘们儿不像个好人呐,这时候就已经心中提防了。

2、言语试探起疑心

坐下之后,酒过三巡。老板娘提了一笼包子放在桌上,武松开始拿言语试探孙二娘:“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孙二娘这时候确是不露声色只是搪塞的说武松这话是自己捏造的。

3、设计谋耍弄二娘

这时候的武松已经是疑心大盛,开始设计用言语撩拨孙二娘之后,开始主动引诱孙二娘上钩:武松又道:“大娘子,你家这酒,好生淡薄。别有甚好的,请我们吃几碗。”那妇人道:“有些十分香美的好酒,只是浑些。”武松道:“最好,越浑越好吃。”

这武松为什么要说酒越浑越好呢?开头也说了武松对酒中下药也是深有了解,酒色浑浊,蒙汗药下在里面不容易被发现。而且酒上来之后武松还要求孙二娘把酒热一热;热过之后的酒里面药效发挥的更快,这下正中孙二娘的下怀。孙二娘只以为手到擒来。

4、将计就计擒夜叉

通过之前的一番言语交谈试探和设下圈套给孙二娘制造机会之后,看孙二娘的反应和作态,武松已经能确定酒里面已经被下了蒙汗药了。这会儿,武松开始支开孙二娘,借口不喝寡酒,让孙二娘去切肉;那妇人一转身,武松就把酒泼在暗处,口中还叫道:“好酒,还是这酒冲得人动!”这时候孙二娘转身回返,两个公差是扑倒在地,武松也佯装倒地。之后趁着孙二娘来提人的时候,就势抱住,反手就擒住了这位母夜叉。

由此事结合之前处理武大郎的后事来看,武松是一位有勇有谋有心计的人物,并不是一介莽夫。

凭借江湖经验以及江湖传闻,武松通过言语试探、挑拨之后制造机会主动让孙二娘在酒里下药,所以才能占得先机。


倘若一见面孙二娘就在酒里面下了蒙汗药,那么武松会不会知道酒里面有药呢?

我想是应该知道的

蒙汗药是有味道的,武松可以闻得出来;

蒙汗药要放在浑酒里面,清澈的酒下药武松看的出来;

若是孙二娘一见面就在酒中下药,想必起了疑心的武松是绝对不会喝的。


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胸怀三点墨,著述一纸文;我是三点文墨,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点赞关注。个人浅见欢迎指正批判,谢谢!


三点文墨


武松一直是在江湖上摸爬滚打的,打虎之前完全就是个混混,打虎之后成了都头,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了解了江湖的各种情况,在江湖险恶中练就了一身求生的本领。这也是他能够识破孙二娘的酒里有蒙汗药的先决条件,那么武松具体是怎么发现的酒里有药呢?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这一套放在江湖上也同样管用,我们就用这望闻问切来说一下武松是怎么发现酒里有药的。

一、望

两个官差押送这武松前往孟州,路过十字坡,准备歇歇脚。武松先是看着就觉得不太对。

  • 1、一般酒店都是开在比较繁华的街市,这荒郊野外的,开酒店的可着实不多。若是某个地方容易有强盗出没,常在江湖上走动的人都能看的出来。就好比经常出来洗脚的小伙伴们,有些经验丰富的一看到店面灯箱招牌,就能知道这家店里接不接大活儿。孙二娘的这个酒店开在这个人烟稀少之地,像武松这样的江湖老手能感觉到不正常也是很正常的。

  • 2、再来看孙二娘的打扮:头上黄灿灿的插着一头钗环,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膛,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瞅瞅这打扮,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年妇女,浓妆艳抹,脸上擦的像死人一样。外衣敞开着,露出里边的桃红色胸罩,胸罩上是一排金纽扣。这样的打扮,一看就知道不正常。而且,书中还描写孙二娘眉横杀气,目露凶光。好像是夜叉成精。这长相,更是让人不舒服。


成吉思汗说过:“小心谨慎,一千次也不打紧,莽撞送死,有一次就够了。”有俗话也说:“小心使得万年船。”武松这样常年走江湖的人,感觉到危险,自认会提高警惕。

二、闻

武松他们进去酒店之前,先打听了一下,原来这里就是有名的十字坡。

这就是江湖老手和新手的区别了,老手们通常都会非常留意江湖消息,哪怕是传闻,也会记记在心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救命。新手则很少会这么做。武松原本在江湖上闯荡的时候听到过大树十字坡的传闻,只是不知道传闻的真假。但是当他把江湖传闻和眼前的地方印证之后,已经有了防备之心。

三、问

走进酒店,武松要了酒肉之后,先问了孙二娘几个问题:

这馒头是人肉的?狗肉的?

我从来走江湖,从来听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哪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我见这馒头陷肉有几根毛,像是人小便处的毛一般。

这是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去撩拨孙二娘。其实她回答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表现。一般像是正常的酒店,你如果敢这样问,店里老板绝对会情绪十分激动的找你理论,甚至会请你在他店里到处查看一番,借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是,孙二娘的表现实在是太镇定了,一直是笑嘻嘻的回答武松的问题的,而且是对答如流,就怕客人生气走了。武松此时已经基本可以确定,江湖上的传闻绝对是真的。

四、切

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在最后的时候细心观察,留意一切细节,然后进行合理的操作。武松在“问”的同时,已经对所处的环境和酒肉吃食,以及孙二娘的表现做了观察。当两个官差吃喝的时候,武松并没有跟着吃喝,他先是拍开一个馒头查看,而后又借故把孙二娘支开,把一碗酒泼在了暗地里。等两个官差晕倒后,武松也假装晕倒,看孙二娘下一步的动作。这一系列的操作,让武松成功的避开了孙二娘的蒙汗药。若是有一点差池,恐怕武松也已经被剁成馒头肉馅了。



酒瓶里的烟头


一哥“俗人读水浒”之――

“细心”男巧遇“犹豫”女

话说武松发配孟州路上在孟州道十字坡“农家院”歇脚,孙二娘谋害武松未成反被奚落、险些挨重打,原来武二一见孙二娘长像“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坌腰肢,棒锤似粗莽手脚”,就不是什么好鸟。二见孙二娘穿着暴露亦非良家女子。三是对于武松近乎下流直白的挑逗,孙二娘“嘻嘻”笑对。这武二不仅力能伏虎,也心细得很,相比杨志丢了生辰纲千里送贿一无失处,相比鲁智深被这个女人黑了,真是个“细心”男。

其实另一方面是孙二娘对这单生意也持犹豫态度,本来与老公为酒店立有生意“三不做”的规矩——游方僧侣不做、流放犯人不做、歌伎小姐不做,武松三人初进酒店孙二娘并未立即动手,这才给了武松警觉的机会,如若不然,恐早作鲁智深第二矣。当然,幕后的导演张清恐怕也会及时出现的,孙二娘挨揍之时老张不是正巧归来吗。

其实,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啊。





一哥于一


武松是一个从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好汉,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心思缜密。又经过长时间的历练闯荡,积累了丰富的江湖经验和见识,对于江湖上的一些旁门左道之术都门清,当然也知道十字坡的猫腻。


这一点,也是他和鲁智深不同的一个地方。

鲁智深是粗犷豪放型的好汉,但他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在军队任职,等于处于主流社会,加上他又是粗枝大叶的性格。所以,他对于底层社会的生存状态并不十分理了解,更甭说这里面的一些道道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渭州的时候,郑屠就长期在他眼皮子底下胡作非为,他竟然一点儿也不知情。

所以,他也会在十字坡着了孙二娘的道。

可对武松而言,十字坡是黑店,酒里面有蒙汗药,老板娘母夜叉卖人肉包子的情况他早就知道,这个信息在他们这个圈子里等于是个公开的秘密。

并不是他到了十字坡,看到孙二娘举止异常后才发现酒里有蒙汗药的。

不然,他也不会当着孙二娘的面,大剌剌地说出: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这不是公然揭人老底,上门挑衅吗?

只能说明,他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那么,他为什么在明明知道这是家黑店,酒里下有蒙汗药的情况下,不选择避开,而是主动跳进来呢?

他就是想着要为民除害吗?

我觉得不是。

他是想借此机会发泄一下这段时间积压的压抑情绪。

武松景阳冈打虎后,荣升为阳谷县的都头,万人敬仰,和哥哥武大团聚,算是达到了人生的一个小高潮。

可是,这种日子没过了几天,武松就发现新过门儿的这个嫂嫂潘金莲太不让人省心了。先是勾搭自己,被严词拒绝后,还恼羞成怒,一副死不悔改的样子。

而这种事,他又不能对哥哥武大点明,说得太透。只好选择眼不见心不烦,离紫石街越远越好。但内心中,他一直不踏实,他认为迟早会出事。

果不其然,等他从东京出差回来,哥哥武大遭遇不测。

武松紧绷起神经,一连串的神操作,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对奸夫淫妇,为哥哥报了仇。自己还得到了从轻发落,算是老天开眼。

但他的压抑的情绪还没有得到彻底的释放,直到路过十字坡,见到了浓妆艳抹俗不可耐是孙二娘。

他突然心血来潮,想搞个恶作剧,戏弄一下这个家伙,放松一下心情。

所以,他才故意装作一个愣头青,疯言疯语的调戏孙二娘,在孙二娘以为又一头肥猪拱门的时候,自己突然反制于她。

然后看着孙二娘一脸懵逼的状态,哈哈大笑,郁闷的情绪一扫而光。



当然,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也是武松一来艺高人胆大,二来对这一切早已了然于胸,才能做到如此收放自如,信手拈来。如果换做旁人,可能只会落得“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成为第二天新鲜出炉的大包子中的肉馅。


田获三狐


《水浒传》中武松为什么知道孙二娘的酒里有药?他是根据行走江湖的经验,并依据对十字坡酒店的所见所闻,一步步猜测、试探、验证,最后确定孙二娘的酒有药的。

细节且听麓风轩一一道来——

01
武松行走江湖,对十字坡酒店早有所闻

话说那打虎英雄武松,三拳两腿杀死西门庆、潘金莲之后,依法刺配孟州,走了不知多少路,路过十字坡。

对于十字坡,行走江湖的武松早有耳闻,从他后面跟孙二娘的对话中可以证实——

武松道:“我从来走江湖,多听人说:‘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武松和公差三人正在十字路大树下休息。这时从旁边出来一个挑着菜的汉子,武松便问何处有酒家,那汉子说不远处就有,但是十字坡下面的那家千万不能去,那酒家是家黑店,说完便走了。

从这两个情节来看,武松心理早有了防备。

02
武松凭自己的经验和感觉,还没进店就猜测到了几分

走到那十字坡,便看见一家酒楼,此情此景——

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

一般来说,店小二都是男人,手里提着茶壶,肩上搭着抹布,随时迎接客人。而孙二娘则是穿得袒胸露乳,坐在那里倒更像是一位东莞站街的“技师”,见有客人经过,就眼送秋波、言语发嗲。

从这一细节,武松就猜到里面必有文章。进门以后,仍然不见男主人,所以,武松后来就问:“娘子,你家丈夫却怎地不见?”

——这一问话,说明武松心里早已起了疑心。

03
为了摸清实情,武松进行一系列言语和动作试探

有一个细节,更让武松心生疑虑——从武松进门时,孙二娘便盯着武松的包袱。于是武松便开始言语和动作试探——

  • 武松取(馒头)拍开看了,叫道:“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狗肉的?”那妇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哪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
  • 武松又说自己就听过十字坡专卖人肉包子,妇人连忙陪笑,笑称是武松自己编的。武松道:“我见这馒头馅内有几根毛——一像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
  • 妇人便道:“客官,休要取笑;再吃几碗了,去后面树下乘凉。要歇,便在我家安歇不妨。”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武松没有再问下去——心里基本上有底了。便对那妇人说这酒劲太小,有没有劲大一点的,妇人说有是有,但是有点浑浊,武松大笑道,越浑越好喝,只管上来。

——武松要劲大的酒,越浑越好,并大笑说只管上来,其目的就是要逼孙二娘“放马过来”!

04
两个公差衙役被迷倒,验证了武松的猜测

孙二娘便取了一些酒,武松一尝,感叹道好酒好酒,又让妇人去切一些牛肉来,下酒吃,只见那妇人转过头去,说了倒倒倒,武松等人便都倒了下去。

那两个公差自然是被麻翻了,而武松却悄悄把酒倒了装晕,引诱对方出手——这个时候完全验证了武松的猜测——这就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黑店。

于是在两个店小二来抬他的时候,施展本领让人抬不动他。待孙二娘亲自动手时,这才将孙二娘一举拿下。书中写道——

只见那妇人脱了外套,便要来抬武松,这时武松一个顺势,把妇人抱住,用腿把妇人夹住,那妇人便杀猪般的叫了起来,正在这时门口来了一个人,便是开始提醒武松不要来这里的那个挑菜的,那人说道好汉饶命......

根据行走江湖的经验,并依据对十字坡酒店的所见所闻,一步步猜测、试探、验证,最后确定孙二娘的酒有药的,是他的机智和细心让自己躲过一劫。正所谓——

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要想不挨刀,还得武艺高!

江湖自古多险恶,你要是没有个十八般武艺,又不多留个心眼,怎能在江湖中混下去呢?


麓风轩


在《水浒传》中武松和孙二娘酒店相遇,当时武松被两个解差押解到孟州,他们在孙二娘开的酒馆休息,跑堂拿来好酒好菜,两个解差喝了带有蒙汗药的酒,而武松却没有喝那碗酒。

那么武松是怎么知道孙二娘的酒里有蒙汗药的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1、武松对这家酒店早有耳闻。

武松在阳谷县当督头的时候结交了很多江湖义士,同时也接触到大大小小很多人命官司,他早就听说过孟州道十里坡那个地方有黑店,那些黑店干的是杀人越货的勾当,很多行人被杀之后被包成人肉包子,正是因为武松听到这些传闻才对孙二娘的这家店格外小心。

2、武松在这家店发现了异常。

武松第一次看到孙二娘时她的装扮就引起了武松的注意,孙二娘不像寻常妇女朴素的打扮,她穿的花枝招展,居然连内衣都露出来了,这样的女人绝对不是好人。

另外,在原著中有这样一段话,书中说武松进店后发现墙上挂着几张人皮,梁上吊着几条人腿,试想一下但凡有点江湖常识的人看到这样的场面必定对这家店产生防范心,更何况行走江湖那么多年的武松,他对进口的事物和酒就会更加在意了。

武松他们进店后对孙二娘一阵调侃,问她开的是不是黑点,卖的包子是不是人肉包子就是最好的佐证。正是因为武松对此有防范,所以他处处留心,那碗酒他没有喝下去。

3、那碗酒里有情况。

武松看到那碗酒时酒里有些发浑,行走江湖那么多年武松知道这样的就八九不离十都会加了蒙汗药,这样酒绝对不能喝,喝了之后轻则丢财,重则丢命,因此那碗酒他一定不能喝。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武松才没有喝下那碗加了蒙汗药的酒,不然的话他早就成了孙二娘的刀下鬼,哪里还会有后面的精彩故事呢?


杜远山


武松生活的北宋时期,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人在江湖飘,怎能不知药?

这个药就是“蒙汗药”。

武松是一个发配充军的罪人,怎么知道孙二娘的酒里有药?

武松与孙二娘的见面十分有意思、充满了江湖的意味。

武松带着刑枷,带上两个公人,离开东平府、找条路向孟州投奔。

武松虽是犯人,但他不会半路脱逃的,他会规规矩矩走路,与其公人押送他,真不如说他带领公人前进。

武松不缺钱,做都头的时候 领有俸禄,现在是单身,外出了会把所有家业都带在身上;上路之前,好友也相赠一些金银。

一路上,都是武松掏钱招待公差。

走了30多天,三人来到荒山野岭,因为天气炎热,武松提议找一家酒店,歇下来吃肉喝酒。

武松站到岭上,看见土坡下有几间草房,在小溪边柳树上挑出一个酒帘儿,就是找到酒店了。

这样一处荒芜之地,武松询问樵夫,知道此地是孟州道十字坡。

樵夫说了一句:有名的十字坡。

长期在江湖之上的武松,当然听说过孟州道十字坡的种种传说。

武松他们来到酒店门前,看见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

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

这个主妇就是孙二娘。

公人都会做人情的,他们把武松身上的刑枷取下来,放到桌子底下。

解放的武松,不断找话题逗引孙二娘。

武松光讲话不喝酒,是在等待两位公人药性发作,自己就可以躲开毒药了。

吃喝了一段时间,两个公人还是正常,武松便引诱孙二娘下猛药,让公人尽快倒下。

当孙二娘把好酒、浑酒、烫热了端上来,给三个人每人斟上一碗,武松判断,酒中下了猛药。

所以武松要用计支开孙二娘,武松说:“娘子,我从来吃不得寡酒,你再切些肉来与我过口。”

看见那妇人转身进到里面去了,武松把酒泼在僻暗处,一点没有喝,但却故意伸出自己的舌头不停咂嘴,一个劲说:“好酒!还是这个酒冲得人动!”

孙二娘更不是善茬,她根本没去切肉,只是转了一趟就返回来了。

她预计三人把浑酒喝下去,酒劲应该上来了,便出来拍手叫道:“倒也!倒也!”果然不错,那两个公人只见天旋地转,噤了口,望后扑地便倒。

见此情景,武松也双眼紧闭,扑地仰倒在凳边,假装被蒙药毒到了。

武松乘孙二娘上来提将自己的机会,一招制服孙二娘。

武松对孙二娘在酒中放药,判断非常准确。武松凭什么能做到这么准确呢?

第一、武松向来警惕性很高

当年武松在景阳冈山下酒店喝酒之后,店家劝他喝酒后不要上山,山上有老虎。

武松就说了一句话:“莫不是留我在店里,乘夜间害了我?”

可以看出来,常在江湖行走的武松,向来就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就是在十字坡的孙二娘酒店中,吃包子的时候,两个公人拿起来就吃,武松却是先把一个包子拍开,看看是不是人肉。

第二、险恶之处往往藏有凶险

武松从小就在江湖上行走,对社会凶险有充分的认识。

北宋时期,在险山恶水之处,经常发生利用蒙汗药麻醉人、抢劫杀人的事情。

杨志为梁中书押送生辰纲的时候,晁盖等一群人就在黄泥岗上,将杨志以及一队人员全部麻翻,然后抢劫了生辰纲。

现在,孙二娘的酒店正处在荒岗野岭之上、麻翻路人、做成人肉包子,没有人知道。

第三、孙二娘的装束打扮表明她不是一个善茬

孙二娘的内衣都露出来了,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

这一身打扮在这山岭之上,非同寻常。

山中村妇多是淳朴的、朴素的,不会花枝招展。

头上那么多钗环想必不是买的,要么抢来的、要么偷来的、要么麻翻人后掠夺来的。

再看孙二娘: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

这分明就是一个屠妇形象。

武松认为,山中女人如此打扮,一副杀人形象,只能靠麻药把人先麻翻了,然后才能杀死,因为女人力量毕竟单薄。

第四、江湖上关于十字坡的传说,武松早有耳闻

孙二娘解释说酒店中的肉是牛肉,武松便说道:

“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这一串很顺口、很流畅的话语,凭武松的文化水平是编不出来的,只能是切切实实从江湖上听来的。

江湖上流传的东西,很多都是有根有据的。

当樵夫告诉武松,这是“孟州道十字坡”的时候,武松心中已经了然:这里有个孙二娘,喜欢在酒中放进蒙汗药。


岳飞的飞


十字坡当时就有传说"大树十字坡,客人不敢过,肥的做馒头,瘦的填水沟",这是行走江湖的人都知道的,武松怎么会不知道呢?

武松及公差经十字坡时,早己知道此传说,及至门口,发现孙二娘正在打烊,而大白天的早早关门必有原因,武松也听说过十字坡三不杀中就有公差,所以他们三人进店,孙二娘就关门了。

而那 两位不知死活的公差看见孙二娘便挪不动了脚步,眼直钩钩的盯着人家就要吃馒头,气的孙二娘说"饿疯了,老娘的馒头也敢吃!"孙二娘何许人也,早己看岀二位公差押的人英武俊俏,必定不是一般人,问武松何许人时,二位公差想说被武松挡了回去,孙二娘也已看岀了武松脸上的金印,俗话说"进了门,使眼人"双方心里都有了底。

其实孙二娘也不想害他们,无奈两位公差听说孙二娘丈夫外岀,便肆无忌惮的跌起了二话,还动手动脚的,武松也净找茬,如果武松不知道十字坡包子店来历,也不会刁难孙二娘,还会劝阻公差的不轨行为,这样孙二娘才动了杀机。

武孙也抱着这传说中的"母夜叉"到底有多坏的态度,及力挑逗孙二娘,无奈之下,孙二娘将计就计拿来了蒙汗酒,武松听说过"母夜叉"的技俩,嫌酒浑叫拿好的时倒在了地上,孙二娘岀来,看见全都昏了过去,嚷到"多亏你们眼力小,喝了老娘的洗脚水",吩咐下人将两公差做馒头,把武松做包子馅,没想两公差硬是拉不动,孙二娘来抱他,却让武松压下面,羞愤难当,挣脱打将了起来。

其实武松还是让着她的,直打到孙二娘气喘吁吁,香汗如雨时才将他制服,这一打,打岀了他们英雄见了英雄爱,虎豹见了虎豹亲的情谊,从此他们心里互相爱慕着。

因此,武松才做岀了不合常规的言行举止,上演了十字坡爱恨交织的喜剧。


木火燊辉


俗话说“常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但是在《水浒传》当中的武松却轻易的躲过了孙二娘的“蒙汗药”。为何一个被发配充军的罪人会有这样的见识呢?

人们都说了行走江湖一定要小心谨慎,毕竟古代的江湖并非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处处是大侠,遍地是侠女,大家都是在刀口上讨生活,人命可以说最不值钱的东西。

而在《水浒传》中更是如此,在武松没有打虎之前,就已经江湖上闯荡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对于江湖上面的各种计量相当的门清。

并且自己给武大郎报仇之后,对于所谓的女性更是带有百分之一百的不信任。

当年自己回到家的时候,看到了自家的大哥已经成亲,并且还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本以为这就是所谓的最幸福的时光。

可是随后潘金莲居然开始勾引起了武松,这就已经让武松对于女性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之后更是因为潘金莲的原因,从而让自己的哥哥武大郎死与非命。

从这一刻起,武松看到漂亮的女人,就会本身的怀疑有鬼。

而孙二娘的出现,直接让众人眼前一亮,虽说孙二娘并非数一数二的大美女,但是在这深山老林当中,也算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要知道一个女人,尤其是有点姿色的女子,在江湖上可以安稳的活下来,一定有着自己的手段,不然的话早就被人吃干抹净了。

所以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漂亮女人,在一个深山老林开店,并且看起来生意还相当的不错,可以说这一切看起来如此的不真实。

在这一刻武松就想到了某些江湖传闻,比如说有名的十字坡,如果是一般人或许还不明白十字坡是什么意思,但是对于这些老江湖来说,十字坡所代表可是一条条人命。

不知道有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莫名其妙的倒在了十字坡,所以说此时的武松不留个心眼是不可能了。

自己虽说犯了事,被发配充军,但是并不代表武松这一辈子都要当一个罪犯,自己将来还是有机会立功的,也有机会重新当一个好人。

所以自家的性命还是很重要的,很多事情当你产生了怀疑的时候,看到的任何动作,都带着巨大的怀疑。

身为一个江湖人被人下药,无非就是酒与菜,而此时桌上这两样东西可以说已经放全了,也就是说所谓的蒙汗药已经出现了。

只是武松多少也算是一个江湖人,尤其是现在的自己更是待罪之身,也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再加武松的性格也是后发制人,所以才会跟着孙二娘一起演戏,表面上装着自己喝了酒,实际上却是借着孙二娘回头拿肉的时候,偷偷将自己的酒倒掉了而已。

所以当孙二娘笑眯眯的说倒下的时候,武松就借机一起跟着两位官差一起倒了下去。

毕竟此时的店里只有孙二娘,谁知道后面会不会埋伏着多少人马,为何张青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当武松将孙二娘打倒后,才会出现。

就是打算在背后下黑手而已,只是没想到遇到了武松这样的硬茬子而已,如果当时的武松疏忽大意,或许张青就不会出面了,也许当时的武松也成为了众多的肉包子当中的一个而已。

只能说原本武松就是一个在江湖上面闯荡了很久的老油子,在经过自己的哥哥事件后,更是对于所谓的女人提高了无数倍的警惕心。

而孙二娘这种在深山老林的酒店头从到尾都透露着各种的古怪,于是武松才会将计就计,直接装晕然后一举将孙二娘给拿下了。


虎头山小妖


这一情节发生在《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武松的江湖经验是丰富的,少年时期,他在清河县杀过人,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逃到沧州柴进的府下,接触的人,多是江湖上的三教九流,英雄与狗熊皆有之,与这些人交往,武松了解江湖之事。

他回家探望武大郎的路上,打死老虎为民除害,成了英雄,而且因此在衙门当差,当差的日子中,武松更加了解江湖。

为了替武大郎报仇,武松杀死奸夫淫妇潘金莲、西门庆,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将武松刺配孟州。



武松在孟州十字坡,凭江湖经验,识破孙二娘的酒有药。

武松与公差进到孙二娘的黑店,孙二娘见武松长得牛高马大的,是做人肉包子的好食材,于是充分施展女人的魅力,脱去外衣露出来她性感的身材,声音似个铃铛,非常狂浪的笑容可掬与武松打招呼。

面对孙二娘这浪荡架势,武松才懒得动心,想当初他嫂子潘金莲都不知道比孙二娘漂亮多少倍,潘金莲非常“专业”的风情万种勾引武松,武松如柳下惠坐怀不乱,心不为所动,相比之下,这孙二娘的容貌与“非专业”勾引风情,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武松江湖经验丰富,顺水推舟与孙二娘打情骂俏起来,故作色咪咪的配合孙二娘,先是要酒要馒头,这孙二娘嘛,自然笑嘻嘻扭着水桶腰拿酒拿馒头。

馒头一拿到手,武松拍开馒头开始找茬,他问孙二娘说:“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



这黑店的勾当哪能直接暴露的,所以孙二娘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哪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

武松见孙二娘睁眼说瞎话,便也不客气地半正经半玩笑地说出实情:

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由此可见,武松的江湖经验丰富,早已知道孙二娘开的是黑店,只是此时半调侃的姿态与孙二娘周旋一番。

武松为了给孙二娘梯子下,以免造成紧张气氛,继续指着馒头“我见这馒头馅内有几根毛,像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

接着武松话题一转,继续调情,问孙二娘的老公哪里去了啦?孙二娘说他到外面干活去了,武松继续调侃,那你此时岂不是寂寞难耐?



二娘压住心火准备对武松下手,武松亦打算“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她!”,武松继续向孙二娘要酒,而且是烫的,孙二娘正中下杯,在酒中下药,烫的酒,药性发作更快。

武松知道酒有药,将酒喝在口中,趁孙二娘转身的时候,又偷偷地吐掉,并且故作非常享受的赞叹这是好酒哇。



与武松一起的两位公差,喝了这酒自然倒下,孙二娘笑咪咪的说着倒也倒也,武松演戏演全套,也故作酒中的药性发作,倒在地上。

孙二娘露出黑店本色,叽叽喳喳评价武松的肉质不错,可以充当黄牛肉,武松心里暗暗偷笑。孙二娘拖着武松进厨房准备剁了做包子时,武松再一次调戏孙二娘,他猛地窜起来,用双手从后面抱到孙二娘的胸前,并且将她按倒在地上,再用剪刀脚挟住她的下半身,孙二娘猝不及防,疼得像杀猪似的嗷嗷叫起来。

而这时,孙二娘的老公张青像电视剧情节安排好了般,他及时出现化解了武松与孙二娘的尴尬姿势,三人相互问了姓名,讲了来历,然后又是《水浒传》的固定模式,英雄之间惺惺相惜,斩鸡、烧纸、上香,拜为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