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孙二娘穿的“主腰”,是古代女性的束胸内衣吗?

Adoptionist


主腰即是古人内穿的肚兜,原本是男女不限皆可穿着,但作为女性的贴身内衣描写出来更能引起人的遐思,所以文艺作品中多有形容女性“主腰”的描述。

如,元末明初杂剧作家贾仲名的《对玉梳》中第四折:“到晚来贴主腰儿紧搂在胸前。”

又如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七回:“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

再如明末清初西周生的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四钱八分银买了一疋平机白布,做了一件主腰,一件背搭,夹袄夹袴从新拆洗,絮了棉套,制做停当。”

再再如兰陵笑笑生所写的《金瓶梅》一书中的第二回,“玲珑坠儿最堪夸,露来酥玉胸无价。香袋儿身边低挂,抹胸儿重重钮扣香喉下。"

以上描述皆是主腰,其中以笑笑生写的最为香艳动人。但若仅是男子穿着,便用不着如此描写了,不就是一件贴身的背心么。

关于主腰的叫法其实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秦汉时它被叫做“亵衣”,而到了唐宋时“诃子”或“抹胸”即是它了,明代的作者们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在当时它一般就被称作“主腰”,清代“肚兜”的叫法便更为普遍了。

“主腰”的功能其实就是一件遮体的内衣。制作的形式较为一致,其外观多为方形或菱形较多,也有讲究美学的在下摆处设计成半圆形的样子。其顶端一般用布带系在脖颈上,左右两边也有带子可系于腰间。制作材料在先秦时代估计也就是棉麻而已,唐宋及其之后时期就以丝绸为多了,毕竟丝绸贴身爽滑。当然,庶民人等无论在哪个朝代,粗布制成的也就凑合了。

关于此物的诞生也多有说法,比如在神话传说中,便是女娲和伏羲发明了它,目的是用来遮掩人体之羞——毕竟原始的蛮荒时代,大树叶子胸前一围它就被发明了。

而《事物纪源》中载:“贵妃私安禄山,指爪伤胸乳之间,遂作诃子饰之。”这便是说杨玉环因为安禄山之爪而制成了诃子。

总之主腰也好诃子或肚兜也罢,贴身内穿是它最主腰的属性。古代男女授受不亲,能看到贴身的内衣那是何等匪夷所思之事。而水浒中孙二娘“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可真是能让寻常的古人淌下鼻血,估计这也是她作为黑店老板娘的一种手段,蒙汗药麻不翻你,就用贴身内衣晃晕你。


言小羽


稍微查了下资料。“主腰”确实是古代女性所穿的一种内衣。它由“抹胸”演变而来,有所不同的是,“抹胸”仅有前面的方尺之布,用来裹束前胸,而“主腰”则发展到了有一块后布,这块布可以用来覆盖腰部。所以“主腰”的“主”是“系扣”的意思,这一块布既可以自后向前围束,,也可以围系裙腰。便称作“主腰”。


百听听书


百度百科以及汉服等资料中解释不完全对,至少不符合水浒中所说。因为主腰并非只有女性能穿,男性也可以穿,最重要的是,主腰不是束胸的内衣。

首先,男人也可以穿主腰

主腰,最早出现于元代资料中。如马致远《寿阳曲·洞庭秋月》中提到过“害时节有谁曾来见,瞒不过主腰胸带”;贾仲名的《对玉梳》第四折中,也提到了“到晚来贴主腰儿紧搂在胸前”。不过,这两则资料中,主腰都是女性所穿。

但在《水浒传》中,提到过几次男人穿主腰的情况。

看那任原时,怎生打扮:头绾一窝穿心红角子,腰系一条绛罗翠袖三串带儿……主腰上排数对金鸳鸯踅褶衬。

怎生结束?有《西江月》为证:一个皮主腰,乾红簇就……上手是铁臂膊蔡福,下手是一枝花蔡庆。

任原号称擎天柱,是相扑高手,后来被燕青打败;蔡福和蔡庆是兄弟二人,原是北京大名府的刽子手,他们都是男人。显然,主腰并不是只有女性能穿。另外,明清时期的《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等小说中,也提到过男性穿主腰的情况。

既然男人也可以穿,那就足以说明,主腰不可能是专指女性束胸的内衣,至少在宋代不是。

既然主腰不是专门用来束胸的,那么其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这从名称就能看出来。中国古代的内衣有很多种,其作用常表现在名称上,或者更准确地说,名称是因衣服的作用而来。

比如汉代的“帕腹”,汉代刘熙在《释名》就说“帕腹,横帕其腹也”,说明帕腹就是用来裹在腹部,保护小肚子的内衣;比如“抱腹”,就是因为其“上下有带,抱裹其腹”,像是抱住腹部一样;还有“裲裆”(也可以写作两裆),因为其既可以挡着前胸,也可以挡着后背,所以也叫“两当”“两挡”等;以及“裹肚”,不管是作为保护腹部不受寒凉的内衣,还是作为防止铠甲划伤手部的袍肚,裹肚都要裹在肚子部位(做内衣时,穿在里面;做袍肚时,裹在铠甲外面),所以叫“裹肚”。

主腰也是如此,其作用和腰部有关。

主腰也可以称为“拄腰子”及“柱腰子”,显然和腰部有关系。事实上,男性穿主腰时,主要是用来紧身,而且是穿在外面,这样在做事的时候,紧身的装束会比长袍大袖更利索。

比如水浒中,任原之所以穿主腰,是因为他要相扑。实际上,相扑时要脱去衣服,燕青就脱得只剩一个“水裈儿”,但任原却穿着主腰,而且有护膝、铁片等防护性装备;至于蔡福,他之所以穿主腰,也是则因为在战场上。

不过,宋元明时期,主腰多是作为女性内衣。对于女性来说,穿主腰不仅是为了保护胸部,也是为了束腰。这一点,明朝女性的主腰表现得很透彻。

明朝的主腰,其外形与背心相似,但是两襟、肩部、腰侧都有带子,将所有带子系紧后,就能形成明显的收腰效果。腰部收紧,不但显着腰细,更能显得身材凹凸有致。这说明,在明代时,女性已经深谙塑形之道。

虽然主腰是内衣,但当时的女性却敢坦然露出,这表现了当时女性对理学禁欲主义的冲击。

综合而言,主腰有两点作用。对于男性而言,主腰就是紧身衣;对于女性而言,主要则是塑身内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