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世界级”灾备中心,“兰州新区制造”准备好了吗?

新冠疫情造成举国危机,在严重的疫情和隔离之下,应急?灾备?呼叫?各类商业机构和政府机构的业务连续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亟待改变!

此刻有一个区域,却让人心底安宁,集感染人数少、死亡人数少、治愈率高的三大特点于一身。

何处有净土?地处西北的兰州新区甚至没有出现一例疫情,早早在2月2日已经开始全面复工。

医用口罩将实现“新区造”

大年初五,佛慈制药启动了筹建口罩生产线和设备的采购工作,大年初六派出第一批人员赴广东做市场调研,与厂家进行衔接。随后,又先后派出三批人员到现场进行设备安装和技术培训。目前,口罩生产线净化车间已经建成,力争3月20日口罩投产上市,日产量能达到60万只。

针对市场上口罩紧缺的现状,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和盛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面对设备原辅料抢手、价格上涨、供货周期长等诸多困难,派出采购人员前往广东等地考察采购生产设备,安排工作人员在原辅料生产厂家现场蹲点办公,第一时间签订供应合同,加快推动口罩生产线顺利建成投产。

“世界级”灾备中心,“兰州新区制造”准备好了吗?

兰州和盛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计划筹建年产3600万只医用口罩生产线,近日设备将到场安装调试,预计4月份建成投产。同时,公司复产后快速调配资源,调整生产计划,全力生产具有抗病毒、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产品,向市场供应金参润喉合剂、小儿咳喘灵颗粒、复方咳喘胶囊、参苓白术胶囊、小柴胡颗粒等药品7吨,75%医用酒精日产5000升,有力保证了市场需求,这也为企业实现升级转型奠定了基础。

“世界级”灾备中心,“兰州新区制造”准备好了吗?

据悉,两家企业口罩生产线建成后能够全面满足我省医用口罩供应需求。


防疫消杀物资有保障

“疫情发生后,中川园区主动对接、全力保障,指导辖区内有条件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复工复产,及时引进调整生产线,调动一切资源生产防疫物资,为全省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川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蒋斌说。甘肃兰药药业有限公司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取得甘肃省首家75%乙醇消毒液临时生产许可,利用企业现有生产条件及库存乙醇储备,立即组织采购包装材料,1月28日连夜组织生产,1月29日即向市场批量供应75%乙醇消毒液1092桶。截至目前,累计向市场供应97吨,及时解决了防疫一线消毒液紧缺的燃眉之急。

“世界级”灾备中心,“兰州新区制造”准备好了吗?

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积极衔接省卫健委、省工信厅办理75%乙醇消毒液生产许可,克服公路管制、物流停运、原辅料供应紧张等诸多困难,采取专人蹲点联系的方式,从全国各地采购酒精原料和包装材料,累计生产75%乙醇消毒液940.8吨,产量占甘肃省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些“新区造”防疫消杀物资全面保障了全省消杀产品市场需求。


专业配送确保物资及时到位

兰州九州通医药公司作为“甘肃省药品储备中心”,拥有上游合作企业3200余家,下游客户达11000余家,建成有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医药物流中心,可支撑48亿元/年分销能力。

“世界级”灾备中心,“兰州新区制造”准备好了吗?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九州通医药公司充分利用25个市州的办事处、82个区县中转配送站,调用企业专业配送车辆40余台,累计为全省各地调拨口罩、额温枪、防护服、消毒剂、药品等防疫物资共计38批次,储备84消毒液、75%乙醇、瑞克安灭菌粉(过氧乙酸溶液)等消杀类产品,及时供应社会各行业领域、企事业单位,为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接诊医院提供了物资保障,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世界级”灾备中心,“兰州新区制造”准备好了吗?


外包企业“内外兼修”,一方面自己的业务能得到增长,另一方面可以把国外企业先进的制造业经验引入国内,帮助兰州新区的企业尽快成长。

在发展服务外包上兰州新区有大量符合条件的人才,完全可以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互相合作、联动发展,共同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实现飞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