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華為出新機很容易買到,而小米新機就很難買?

壹念三千


小米手機耍猴,這是很多網友寫段子都會用到的,那就是小米手機難買,為什麼?歡迎關注黑米桃,大家可以一起交流一下。

其實小米手機搶不到很多人都知道了原因,當然小米也是各方均衡希望可以消除這個因素,而同樣的國內銷量最大的華為手機,很少出現手機買不到的現象。同樣的銷量都比大過小米手機的線下手機商OPPO和VIVO都鮮有手機買不到的報道,這想想都不可思議呀,一個以互聯網為基本強調速度更快的互聯網的手機商還戰不過線下長途鋪貨的OV手機?

小編簡單分析一下,大家以及題主作為一下參考項。

第一就是供應鏈的問題,小米手機強調是高性價比,互聯網手機,這對於供應貨來說,一定也是低價供貨的,包括高通處理器在內,小米的定貨量還是比較大的,曾經一度國內排名第一,這個定貨量小米當然可以壓低供貨價,但是對於供應貨來說,小米的高配是有原則的,那就是小米手機一定是高通,而高通對於小米的供貨並不積極,這就是原因之一,小米的供應商並不對小米積極供貨。

第二優先線下大客戶的採購,這也是一個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商人非常的有頭腦,對於供不應求的貨物,他們會加大采購,集貨加價,而它們又是手機商小米的大客戶,當然優先供貨,沒有毛病。而對於互聯網上的散客戶來說,處於最低層,不好意思,請慢慢搶。

第三 缺少備貨,手機發布過早。一般的手機廠,對於一款新手機,都會備了一定數量的貨之後才會開發佈會,然後就可以比較大賣一下,包括蘋果,華為,OPPO等都是這樣的,做好充分的保密工作,工作加班加班會備不少的貨。小米可能備貨不足。

第四,說一下華為,華為有自己的手機工廠,小米沒有細查,之前說讓富士康代工,不知道是不是沒談下來,如果有富士康代工,小米要多少貨有多少貨。這也許是另外一個原因。

以上就出現了怪現象,銷量排後的小米,總是無貨,而銷量巨大的華為OPPO等手機,反而時刻有貨。不過經過2016小米的低谷之後從2017年起,小米已經做了改變,搶手機的現象已經比較少了,最少沒有了加價,官方沒有可以換渠道,一點兒也不難買了。


黑米桃


本專業問題,我來回答。

小米的新機很難買到,是小米的經營模式決定的。

小米有一個天才的經營模式,對現金流的壓力最小的經營模式,是商業推廣模式裡簡直可以去申請專利的模式。

小米從網上接收預定,用定金去向廠家下單,廠家組裝完成後發貨,在這段時間內,小米不必產生任何資金壓力。

售後也是基本外包,不必自己鋪設維修點兒,又節省一大筆費用。

小米的資金可以用於互聯網宣傳,產品設計等方面,可以集中最少的資金辦最大的事兒,這是小米的核心競爭力之處。

小米的銷售模式決定了他可以在生產上賺最小的利潤,其實和房地產一樣,整體利潤率看起來不高,只不過房地產的資金是靠銀行,小米的資金是靠米粉而已。從小米公司投入的成本而言,手機的利潤就非常客觀了。

小米的利潤點在於米粉,所以小米公司和米粉的互動是最多的,米粉的粘滯度也是最高的。

小米也曾經嘗試過大量現貨,結果鉅額虧損,又轉向了網上訂購,所以,小米的出貨量不足不是因為什麼供應鏈,而是資金鍊問題。

雷軍是一個營銷天才,小米的天才營銷手段決定了小米的崛起,但是也是小米的瓶頸所在,生產商要靠小米的預定來決定生產,所以生產量不會象華為那麼大,這就是區別之處。

小米上市了,得到了大量的資金,小米的銷售模式應該有所改變,至少預定接受量會變大,一機難求的狀況在將來一定有所改觀。小米的目前的主要願景是建立一個小米生態圈,做大小米物聯網,這樣就需要大量的小米出貨量支持,在以後,也很可能出現小米賣現貨的局面,不過那時候,小米的利潤就需要靠其他方面的利潤來養小米手機了。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通信一小兵


首先,我並不瞭解小米內部的供應鏈管理是什麼樣子的,畢竟高硬件製造供應鏈管理是核心競爭力,比如蘋果,但是有些廠家的供應鏈管理還是可以用來參考的。

在這裡我不想說蘋果,因為蘋果走的產品路線獨樹一幟,基本上沒有什麼參考價值,我們需要從wintel聯盟中的硬件廠家來對比,畢竟小米是Google的安卓聯盟中的一員。德意志銀行分析師Chris Whitmore在2013年預測當前各大PC廠商的利潤率。其中戴爾公司最高,整體可以維持在7%左右。其中PC部分的利潤率在4%。緊隨其後的是華碩,利潤率近5%。利潤率最低的是宏碁,僅有1%。況且小米在發佈小米6X的時候說硬件綜合利潤率不超過5%,所以我們可以看看Dell在供應鏈模式。

傳統硬件製造業一般有產品設計、原料採購、倉儲運輸、加工製造、訂單處理、批發經營和零售這7各環節才能將產品交付到用戶手中,同時投資人或者企業的成本才能回收,但是每一個環節都會扒一層利潤,同時浪費時間。如何才能提高利潤?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減少其中的某個或幾個環節,Dell的做法是“虛擬工廠”,將上述7個環節減少到了2個。

首先Dell沒有自己的工廠,用的是OEM工廠代工,其次,Dell將產品設計也外包,(智能手機講究公模)。原料採購則是Dell和Intel、AMD等上游廠家談好,直接將貨發至OEM廠,便省去了一半的倉儲運輸成本(成品從OEM廠家到用戶手中的環節尚未省去)。最後Dell在銷售渠道上做文章,堅持直銷,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利潤。

小米相較於Dell則更進一步,比如在小米之家全款預售,還有網上預約預測備貨量。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小米利用了摩爾定律帶來的時間差。小米通過巧妙的利用預訂和交付時間差來賺取利潤,同時也進一步降低了倉儲運輸成本。

明白了上述所說,就會明白為什麼華為手機賣得貴,利潤率反而和小米差不多的原因了。

說句題外話,Dell完成私有化之後其利潤率就不得而知了,不過肯定是少於5%的,所以小米說未來硬件綜合利潤率在5%在未來並不低,只是提前在給自己過冬。


同道眾人


為什麼華為出新機很容易買到,而小米新機就很難買?

雷軍說:小米8這次管夠!800萬的備貨,米粉們都能買的到!然而,我們看到官網的小米8始終處於預約狀態!華為卻鮮有買不到貨,因為它的銷售渠道和銷售策略都和小米迥然不同!

雷軍大大的800萬在哪?

小米8讓很多網友都想死雷軍大大的那句話,價格感人。確實,驍龍845的小米8雖然已經不再是1999元,但是貴了600的它,照樣比同類機型更具性價比!

但是,800萬的存貨,也是更具逗猴的性質,我們從來不把小米的話當做可信度高的語言。那麼,小米為什麼老是處在預約中……


我不認為現在的小米還在靠飢餓營銷來過活!在我看來。小米不能立即放出貨的原因有下面原因:

  • 不做無把握的銷售。小米在預先雖然會對銷售量做評價,但是我覺得它還是會要根據消費者的預約來訂貨銷售,這樣防止資源浪費和庫存!
  • 相關硬件的緊缺!有網友說驍龍處理器會緊缺,這我相信,我也覺得還有就是屏幕或者其他硬件的緊缺都會導致需要預約購買!
  • 引起更多的關注!這一點類似飢餓營銷,但是又不同,因為持續的友商新機的出現。只有保持一定時間的曝光率,才能保證手機的銷售!

華為不缺錢?

華為為什麼可以源源不斷?但是在之前華為也是玩這個飢餓營銷的高手!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 華為有錢了,華為作為在世界五百強的129名(2016年),自然在資金上充足。
  • 海外市場,華為有著固定的海外渠道和市場,對於市場的把握,華為更精準!所以,不怕手機有庫存!
  • 越來越受歡迎的品牌價值,讓它既要保證充足供貨,又要對得起品牌要求!

總結

在我看來華為更精準的銷售方式和銷售渠道,為自己新機的快速銷售奠定了基礎,而小米的積累和銷售方式決定它還需要繼續這種途徑!


LeoGo科技


這和兩者的產能有關。雖然小米每款手機的出貨量都很大,但小米一機難求,主要是貨存和飢餓營銷,而華為有自己的海思麒麟芯片,在生產方面能自給自足,不會受制於人。

回想5年前的小米,在資金不足,淨利潤又少的情況下,無奈地選擇了飢餓營銷。確實,在不花費過多成本的前提下,投放少量產品來試探市場的反應,對當時的小米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到了小米5時代,小米逐漸壯大,資金鍊已經基本完善,但由於芯片供給不足,所以小米手機依舊一機難求,當時還有不少網友調侃雷軍:“社會我雷哥,人狠貨不多”。不過好在雷軍及時意識到這點,目前從小米8的出貨情況來看,基本上不用搶就能買到。



而相比小米而言,華為的實力就要求強得多了。首先,華為有自主研發的海思麒麟芯片,芯片能自己生產,不需要受制於其他芯片廠商。另外,作為中國手機廠商的領軍者,華為手機的生產線也更完善,產能比小米高。所以,華為的新機不需要搶,直接就能買到。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更喜歡小米手機還是華為手機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芯片問題,因為華為出的新機基本上都是使用自己的海思麒麟,而小米新機則都是使用高通驍龍的處理器,但由於兩者的芯片供應量不同就導致了貨少,就比較難買得到!
因為華為的海思麒麟只向自己的手機供應,並且交由臺積電代工,這樣就保證了芯片的供應量,且華為家大業大,在供應鏈方面關係也是非常不錯的,給足利潤給了供應鏈各廠商,自然提供量又快又多,並且華為在發佈前就已經開始大量生產新品手機了,存貨比較多,自然更容易購買,不過給廠商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畢竟存了這麼多貨,賣不出去就要虧本,但是對於資金雄厚的華為來說應該影響不大!


而小米旗艦機則一向都是使用驍龍的高端系列的,然而高通驍龍處理器是美國的一家專門研發芯片的廠商,並不只是向小米一家公司提供芯片而已,而且由於芯片是交由臺積電與三星生產的,所以每次驍龍的高端芯片都由三星首發,貨自然給三星的更多一些,當然剩下的貨給小米更多,畢竟小米與高通的關係那可不是一般的好!但是也要分一部分給其他廠商,就導致本身不多的芯片又變得更少了,受到芯片受制的小米就生產不出那麼多手機。
並且小米的手機也是

眾所周知的具有性價比,在利潤方面並沒有華為那麼高,所以小米不會像華為那樣發佈會前就開始大量存貨,一直都是以著零庫存的方式出售產品的,這也是有很多人即使搶到小米手機了,但是遲遲不發貨的原因,畢竟你的手機還在生產線上呢!不過最近的小米開始轉變這種營業方式,期待小米有一天不用搶購吧!

我是IT極客員,每日為大家帶來有深度的數碼科技問答,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點贊關注我,謝謝!


IT極客員


這顯示了兩家公司的實力差距,相比華為而言,小米還略遜一籌。


小米最近風頭正勁,上市以後股票一路上漲,創業8年也收穫了無數粉絲。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華為早在1987年就成立了,在做手機之前早已是名滿江湖的通信巨;相比之下,創立8年的小米依然是一家初創公司。


接觸過通信行業的人都知道,華為在通信領域的實力超強,具有全球組網的核心能力;而小米1原型機剛剛誕生的時候,只能放在桌子上靜止不動打電話,稍微一碰通話就會斷開。作為通信巨頭的華為在技術上具有先天的優勢,對產品的研發上也更為成熟,更能夠掌握研發和出貨的進度。


更重要的是,華為在通信領域對於供應鏈的把控有很深的沉澱。而2016年小米出現業績大幅下滑就是因為供應鏈出現了問題,很多時候並不是小米故意要搞“飢餓營銷”,而是供應鏈跟不上用戶的訂單。以至於後來雷軍只能親自掛帥管理供應鏈,才度過了這場危機。


所以講到底,華為的手機更容易買到只是一個表現,而背後是兩者綜合實力的差距。



高挺觀點


首先我們要明白,手機市場是一個快速變化發展的行業。尤其對於一家手機公司來說,它的旗艦機更是一年至少出來一款,才能保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被淘汰。

手機的出貨量和更新速度基本上是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供應鏈系統,一是技術生產能力。

在2015年到2016年小米就因為供應鏈系統出現了問題導致出貨量明顯下降,市場銷量明顯下滑。同時因為在手機的硬件和軟件方面,都是依靠高通、聯發科等企業生產的芯片,在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之前,發佈新機的一舉一動都是要受到很大的制約。


華為作為一家從事通信技術30多年的企業,無論是它的供應鏈系統,還是深厚的技術沉澱積累都讓它的生產能力和更新速度有一個穩定的保證,華為更是採用了雙品牌運作模式。華為手機(P系列、Mate系列等)對標蘋果、三星等高端機市場和榮耀手機走主攻互聯網年輕消費者市場。這是對於小米只有幾年公司的企業遠遠跟不上的,也是小米需要花大力氣補課的地方。小米手機能夠如此快速的在互聯網市場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和他的營銷策略有很大的關係。由於供應鏈的不穩定性和技術缺乏導致的生產能力不足,迫使小米手機採用限量發售,搶購的飢餓營銷模式,這就出現了為什麼我們看到華為手機供貨量大容易購買而小米手機很難購買的現象問題所在。從側面也反應出小米的短板所在!


未來小米要想在激烈的手機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除了有優秀的營銷模式,還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否則永遠受制於人,走不長遠。加油吧,小米!


皖南小王


華為和小米新機的區別~

第一、小米芯片受限制

這其實真的是一方面原因,因為你會發現不僅小米旗艦沒有貨,每一代搭載高通頂級芯片的手機廠商都沒有貨,比如一加也是長期沒有貨~但是華為的芯片自主研發想要多少下訂單就好,不用看別人臉色~



第二、小米飢餓營銷

雖然都會搶購,但是小米的搶購要更嚴重,因為小米手機利潤低,雷軍要保持搶購讓京東天貓的店鋪加價賣,增加利潤~


第三、華為各方面不受限制

華為由於自主性較高,所以華為產品並不太受產能限制,而且華為的戰術就是厲害,一款又一款,一款又一款,線上線下,國內國外都拓展,定價也比較合理,利潤也大,有什麼理由沒現貨,部分高端機也需要強,是由於做工難度大~


QX科技


首先,小編KY很高興能參與這個話題的討論

現在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為什麼每次小米的新機尤其是旗艦機每次發佈之後都要很久才能夠從網上搶到,更有甚者兩個月左右都沒有搶到的人也大有人在。

第一就是供應鏈的問題

眾所周知小米是一部性價比非常好的手機,在此以小米8為例吧,小米8搭載芯片驍龍845,高通最新的芯片,而高通的芯片目前大部分都在供給三星使用,國產廠商能夠拿到的貨很少,國產手機現在也不止是小米在拿,所以手機難買跟芯片的供應不足是脫不開關係。



第二就是互聯網模式

小米的發家模式就是互聯網的飢餓營銷,對於這個模式來說雷軍之前在發佈會上也說過小米的這個模式意味著它承擔不起太多庫存的積壓,小米手機的利潤不會超過5%,利潤這麼低的情況下,如果一款產品賣的不好積壓的貨太多,那麼對於這個公司來說是毀滅性打擊。所以,小米不敢且不能大量備貨,這也就導致了小米手機難買的現象。


第三就是客戶問題

小米手機的熱度小編KY就不在這裡過多的強調了,這是一個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正是因為這個熱度,好多大客戶的優先拿貨權,再加上有些黃牛的沒下線,以至於我們這些散戶就成為了弱勢群體,很多的小米線下店裡都需要加錢才能拿到手機。小編最近剛入手小米8,這真是一條崎嶇坎坷路,先是網上搶無果,又是線下店定機加錢(當時小編能怎麼能容忍這種落地起價的行為存在),小編苦苦賺了七八個手機店,終於找到一家手機店不用加錢,激動萬分果斷定黑色,之後的苦不說了都是淚,足足等了20天才到手,還是藍色,好吧不說了,說多了心臟受不了。😂

第四就是生產線問題

小米手機ID和機構硬件是自己公司設計研發,生產是在南京英華達(臺資)工廠和廊坊富士康科技(臺資)工廠代工組裝生產的,這種模式下也是限制了小米手機的產量,畢竟代加工中間的可變係數太大了,代加工工廠的員工問題,設備問題,訂單數量問題都是對手機產量和生產速率的巨大影響,而且這些問題不在小米自己的把控中。


這裡簡單說一下華為,自己投資300多億自己研發的海思芯片,不用擔心缺貨。自己的生產工廠,各方面比較好協調,生產侷限性小可控性高。華為的營銷模式還是線下線上結合銷售,鋪設面比較廣,利潤也高,所以可以大膽備貨。

最後大家都什麼不同見解,歡迎評論交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