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歸去來》被吐槽不接地氣 導演劉江接受專訪迴應質疑

“我只有在現場拍戲的時候是有樂趣的。怎麼說呢,就是我非常幸福,拍戲讓我的注意力更在當下,我的心可能更平靜一些,現場是我一個快樂的地方。”

歷時六個多月,在北京盛夏六月開機,於寒冬拍攝結束,輾轉中、美、柬埔寨三個國家,幾乎每天都紮在片場的導演劉江,以一部講述青年成長奮鬥、抉擇重生的《歸去來》,宣告了自己的歸來。繼2015年《咱們結婚吧》之後,劉江已有近三年沒再體驗過天天扎身片場的生活,直到遇見《歸去來》。

今日,劉江接受了成都商報客戶端的獨家專訪,面對記者對劇作慢熱、主角戲份少、人物理想化、臺詞“硬”等質疑,劉江並不迴避。他分別從劇作結構模式、敘述方式等角度一一解釋作答。“這是一個有思想性的故事,它節奏就不宜太快。就像你不能用《變形金剛》的節奏去要求李安的電影,每一種節奏要符合一種風格的故事要求。”

《归去来》被吐槽不接地气 导演刘江接受专访回应质疑

談劇作:“這個作品可能比較慢熱,後半截會比前半截精彩”

七年前,一部《媳婦的美好時代》火遍內地,並被翻譯成斯瓦西里語,一路火到了非洲;之後的《咱們結婚吧》《咱們相愛吧》再度觸及社會情感痛點。從金鷹獎到白玉蘭,再到飛天獎、華鼎獎,電視屆的頭號獎項,被導演劉江悉數收至囊中。對於《歸去來》,“題材新、立意新、結構新、有一定的實驗性”是劉江眼中創作的新突破。《歸去來》是一部群像戲,並非市面上層出不窮的“大男主戲”或“大女主戲”,“這個作品可能比較慢熱,是它是一個螺旋上升的結構,後半截會比前半截精彩很多。”

劉江不希望觀眾把《歸去來》當作一個快餐品,只侷限於自己的“偶像”而忽視劇作的嚴肅性和立意。在他的概念裡,“歸去來”除了地理上的出走與迴歸,更深層次的還是“內心”與“價值觀”的歸來。“就像書澈這個人物,所謂‘大隱於朝,小隱於野’,他經歷了從美國、柬埔寨歸來,其實最後是他內心的歸來。面對苦難之後,從逃避到用價值觀戰勝小我,使自己可以正視一切事情”。

《歸去來》是近幾年少見的關於留學生的故事,然而,劉江卻在採訪中反覆強調,留學生只是身份載體,真正展現的是“人”:“表面上是不是留學生其實並不重要,他們只是一群精彩的人。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情感,他們情感中的大開大合,這個才是重要的。並不是說因為是留學生才具有了獨特性,而是說他們反映的是人的共性。”既有年輕人明亮的青春成長線,也有父輩間利益糾葛的殘酷與矛盾,兩代人的衝突與碰撞,構成了《歸去來》厚重的情感基調,“這個故事後面是大悲劇,父輩的東西,親情的衝突,會讓這些年輕人的撕裂更加尖銳,但恰恰是這種撕裂會給大家帶來一種思考。”劉江說。

《归去来》被吐槽不接地气 导演刘江接受专访回应质疑

網友吐槽劇情與留學生實際生活不相符

劉江這樣回應

法官之女蕭清(唐嫣 飾),市長之子書澈(羅晉 飾),富商之女繆盈(許齡月 飾)、草根出身的寧鳴(於濟瑋)等,這些人物的身份看似極具特殊性,實則是劉江現實手法最直觀的展現——塑造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學霸、富二代這並不是標籤化,還是要看塑造的功底,就是說這是典型化的問題,你塑造的不夠豐富就會是標籤,塑造豐富就是典型人物,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

在開拍之前,高璇、任寶茹兩位編劇曾數次赴美採風,採訪了大量留學生。在取得第一手素材後,她們又耗費近三年時間精心打磨劇本,這才誕生了六位極富代表性的新時代青年形象。劉江直言,“這是我出道以來最沉甸甸的劇本”。

《归去来》被吐槽不接地气 导演刘江接受专访回应质疑

導演劉江

《歸去來》播出至今,有網友留言稱劇作中的留學生活與實際並不相符,劉江耐心回應道,“這種聲音我留意到了,但我們這不是紀錄片,我們的志趣不是在表現留學生的生活面貌,而是為了展現這樣一群具有代表性的年輕人。”

《歸去來》足足拍了180天,劉江告訴記者,之所以耗費了如此長的週期,除了跨越三個國家轉場耗時,主要還是“拍得精細”:“這次確實拍得細,慢工出細活。”在《歸去來》第一集中,曾出現了一個令觀眾驚豔的長鏡頭,而單單是這一個鏡頭,就至少拍攝了五天以上。

《歸去來》有80%的劇情在美國展開,為還原最真實的留美生活,劉江攜劇組六十餘人,在洛杉磯最為炎熱的八月,展開了為期兩個多月的拍攝。提起這段赴美拍攝經歷,劉江笑言還是國內“拍得順溜、舒服”。由於美國當地法規規定別墅區晚上9點後不得大聲喧譁,整個攝製組每天到了9點基本都靠眼神交流溝通,每天都“繃著根弦生怕接到罰單”。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邱峻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