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当今出土的古代简帛是在什么环境下保存到现在的?

ELdeClio


曾经,我们对古代历史的影响一直来源于传世文献中经史子集的记载,历史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过去完成时。然而,今天考古发现中出土的简帛文书让我们重新了解到了不一样的历史。比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中就记在了既不见于《史记》,也不见于《战国策》的十六章内容,为我们重新认识历史奠定了基础。这些距今两千年之久的简帛为何可以保存至今呢?



图/战国纵横家书


西北简帛

在中国西北部地区,古代埋葬环境干燥,从而使得植物纤维不易腐烂分解,同时,墓葬的密闭条件也较为良好,丝织品与竹木制品并不会因为与外界的气体或者液体发生大规模的物质交换。在这样的环境下,简帛便基本保持古代原貌。另外,干燥的环境使得简帛之间的较少出现黏连或者粘合状况,十分便于提取,从而清晰地保留了文字原貌。



图/居延汉简


另外,西北地区的简牍多为木质,木材在被制作成简牍之前,本身的水分已经基本蒸发殆尽,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经历了一个自然脱水的过程,再加上这些简牍一股都与灰烬、沙土等自然干燥剂一并埋藏,使得这种干燥高温的环境一直延续,自然就能长久保存下来。此外,西北地区恶劣自然环境使得微生物和一些小动物尢法生存,对简牍也无法施加影响。


两湖简帛

两湖地区的简帛保存情况同样具有很强的地区特点。以湖南马王堆汉墓为例,简帛大多放置与竹子器具中。另外,在棺椁设计方面,吸湿性很强的木炭与黏性和致密性很强的白膏泥把椁室紧紧填实,使椁室与外界隔绝,近于真空状态。这样的墓葬结构,不仅完全消除了外界光线对葬具以及各种随葬品的损害,而且构成了一个高标准的恒温、恒湿、缺氧的条件,使整个墓室处于一个固定的环境之中,从而使简牍、帛书以及其他随葬物品得以保存完好。



图/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


简帛在西北与两湖地区的大量保存得益于当地特殊的气候环境与埋葬方式。这种特殊情况造成的保存状态使我们可以一窥古代简帛的真容。


参考文献:1.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社会科学专辑 1 考古调查与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2013.


历史研习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