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基礎理論篇

現有的步伐教學五花八門,讓初學者們眼花繚亂,無從下手,請不要被迷惑,步伐其實可以很簡單主要分為兩大類,這也是整個步伐系統中最基礎的元素:並步和交叉步,而其他步伐都是以此為基礎變化而來,所以可以說只要掌握基礎,其他都不是問題,下面就先來講講基礎步伐。

(注:全文內容以右手持拍為例)

第一部分 步伐的需求

關於這一點我想不用做太多解釋,步伐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空間內移動,所以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步伐的需求。

1)步伐的移動方向和範圍

下圖為湯仙虎羽毛球教學掃描圖,123456分別代表需要移動的6個方向,ABC代表不同距離分別選一步、二步、三步。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2)步伐的方向性

由於擊球發力多由右腳蹬地開始,所以步伐一般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即在移動終點一般右腳在前(移動方向為前方),在大多數情況下,右腳都會有明確的移動目標指向,當你向前場移動時(或者準備向前場移動時),右腳在前,向後場移動時(或者準備向後場移動時),右腳在後,所以初學者練習步伐通常以右腳啟動為宜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第二部分 基礎步伐定義

1)傳統定義:

交叉步:雙腳以交替向前的方式向目標位置移動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並步:雙腳以前後跟隨的方式向目標位置移動

2)基於重心的重新定義:

交叉步:在移動過程中身體重心始終跟隨前腳。

移動的時候身體核心(臀部和腹部)發力(提氣)主動抬高重心並前移,右腳邁出落地時重心應儘快前移至右腳之上,左腳邁出落地時重心應儘快前移至左腳之上,這樣有利於重心快速的前傾以減少自身重量對膝關節的衝擊,千萬不要讓腿拖著身體走,儘量靠核心力量帶動腿部向前移動。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並步:在移動過程中身體重心始終保持在兩腳之間。

此時軀幹的力量主要用於穩定身體重心,移動的力量主要來源於腿部肌肉,由於雙腿與軀幹形成一定角度,重心由雙腿分別分擔,同樣可以減少對膝蓋的衝擊,移動時雙腳儘量保持一定的距離,千萬不要將重心壓在一條腿上。

(注:並步同樣需要臀部和腹肌的力量,只是相對於交叉步來說減少了)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3)步伐的優劣性

根據步伐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到並步與交叉步的優缺點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基於上述的優缺點,並步適用於快速啟動(急停急轉)和短距離快速移動,交叉步適用於控制性啟動(調整體能)和長距離快速移動

兩種快速的特殊步伐:魚躍、蹬跨步,這兩種都是在擊球前瞬間長距離一步到位的步伐。

魚躍:雙腳蹬地後利用軀幹的長度快速達到擊球點,多用於救球(比如接殺、接吊)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蹬跨步:單腳蹬地後利用劈腿的長度快速達到擊球點,多用於追球(比如接網前搓球、被動後場)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第三部分 步伐的應用建議

在全場跑動中不能是單一的步伐系統(一般來說雙打併步多,單打交叉步多),而是根據不同的情況綜合調配而成的組合步伐,所以在實戰中就出現了千變萬化的步伐。

實戰時回中啟動位置通常不在場地正中間,需要根據出球質量和對方的跑位作出相應的調整,這樣整個場地就會出現多個回中啟動位置。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圖中6個點是單打中比較常見的回中啟動位置,當然在雙打或者特殊情況時還會出現更多的點位,以紅點為例分析一下這個位置的步伐組合。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上圖中c點移動距離最短,通常處於主動情況,所以一般多為並步移動(啟動快),b點移動距離最長,通常處於被動情況,所以一般多為交叉步(雖然啟動稍慢但可以節省步數同樣速度較快),ad點移動距離適中,兩種步伐均可。

c點一步蹬跨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d點二步(並步)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a點三步(交叉步)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b點三步(交叉步)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在某些情況下,最遠端b點會以並步作為第一步,就形成了並步+交叉步的組合步伐。下圖第一步為跳轉(有些觀點認為是左腳墊步)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以下紅點為例分析一下這個位置的步伐組合。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上圖中a點移動距離最短,通常處於主動情況,所以一般多為並步移動(啟動快),d點移動距離最長,通常處於被動情況,所以一般多為交叉步(雖然啟動稍慢但可以節省步數同樣速度較快),cb點移動距離適中,兩種步伐均可。

a點一步起跳(並步)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b點二步(並步)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c點二步(交叉步)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d點三步交叉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在某些情況下,最遠端d點會以並步作為第一步,就形成了並步+交叉步的組合步伐。

d點並步+二步交叉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總之基礎步伐的運用需要根據空間(遠和近)和節奏(控制和加速)的變化組合成最合理(走路和跑跳)的移動方式。

回中篇

羽毛球線路多變,合理的回中取位不僅能有效的守護戰區,更能在適當的時候取得先機,給予對方重創,所以回中是羽毛球步伐的關鍵點之一。

1)回中步伐的定義:在對方擊球前移動到最合適的位置(通常是場地中間),並調整好重心準備下一次啟動。

回中步伐與擊球步伐的區別:

回中步伐是在對方移動直至擊球的過程中完成的,需要更多的控制節奏,移動的時候要注意對手速度的變化;

擊球步伐是在羽毛球飛行的過程中完成的,需要更多的控制擊球時間,移動的時候要主動變速

2)回中步伐的特性

回中的時效性

對戰雙方都會盡可能破壞對方的節奏(移動變速、揮拍變速),所以一定要在對方擊球前跳出回中的最後一步

下圖中,戴資穎因發高遠球時間充裕,在原地多跳了一次,目的就是為了踩準對方擊球的節奏。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下圖中李宗偉回中倒腳一方面為了踩準節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擾亂對方的節奏(個人以為李宗偉有點娛樂的意思)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回中的方向性

回中的時候,重心會偏向於移動方向(向前回中,重心向前傾;向後回中重心向後傾),所以回中的時候不光要考慮節奏性,同時也要控制好移動速度(力量),以減少重心的偏向性。

3)回中步伐的應用

回中主要的依據是時間,包括羽毛球的飛行時間和對方的移動時間。

控制多走、進攻少跳

一般來說控制性擊球多以交叉步(走路或跑動)回中場;進攻性擊球(加速)多以並步回中,以便於快速鏈接下一次啟動。

控制性擊球單打居多,球速慢、對方回球落點多,包括高遠球、吊球、過渡球等,回中點位一般偏向於落點一側(以持拍手為基準點)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正手後場回中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頭頂區後場回中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反手後場回中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反手挑球回中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正手挑球回中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大多情況下,控制性回球在正手挑球和正手後場時會先並一步,因為正手挑球回中轉體方向和發力方向相反,故回中選擇撤回持拍腿難度較大。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而正手後場多半沒有跳轉,所以也會先並步調整重心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進攻性擊球雙打居多,球速快、對方回球落點少,包括後場平高球、劈吊、搓勾等,一般只求快速跟進不完全回中場。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劈吊回中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搓放回中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勾對角回中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特殊情況:進攻不回

重殺、劈殺的情況球速很快,一般沒有時間回中,這種情況落地後重心要儘量前傾。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特殊情況:預判跟進

在有預判的情況下,回中需要向預判方向跟進一步,正如上篇中所闡述的,同樣的回中點位,雙腳的位置會有不同,搶網為主的持拍腿在前,後場突擊為主的持拍腿在後。(注:實戰中,持拍腿在前的情況比較多,那樣有利於向各個方向移動)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步伐全篇之基礎理論篇和回中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