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不識字農民不做苦力工,回家靠一田雙用種養殖,年入十幾萬

不識字農民不做苦力工,回家靠一田雙用種養殖,年入十幾萬

海鮮相信有不少的朋友和我一樣都喜歡吃,海鮮的品種成千上萬種,其中蝦的品種也比較多,有雞尾蝦、小龍蝦、琵琶龍蝦等。不過在這些品種之中,小龍蝦是最常見的,也是最常吃,也是比較出名的。在宵夜攤、燒烤攤、小吃攤都能買到小龍蝦,其中的口味蝦、香辣蝦等都是用小龍蝦做的。不過小龍蝦也有分海里的和淡水的,在秀山村這裡,有一位不識字的農民,李大哥靠養殖淡水小龍蝦,年入十幾萬而出名的。

不識字農民不做苦力工,回家靠一田雙用種養殖,年入十幾萬

李大哥在多年前也是打工族中的一員,因為以前生活艱苦沒上過學,沒有知識文憑不識字,人又比較老實,所以只能待在本地的市區裡做苦力工。而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體力活也沒那麼好乾了,於是李大哥想起有一次工頭請客吃宵夜時,李大哥在他的人生中第一次吃到了小龍蝦,覺得味道比較好吃。就想到了要回家養殖小龍蝦,雖說沒有文化,但畢竟靠做苦工賺錢不是一輩子的事。

不識字農民不做苦力工,回家靠一田雙用種養殖,年入十幾萬

於是李大哥就回家利用自家的稻田養殖起小龍蝦來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養殖技術,不識字的他還讓他的侄子幫忙查詢,養殖小龍蝦的方法告訴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養與摸索,皇天不負有心人,李大哥養殖成功了。就這樣養殖兩年後,一個同行告訴他,在種植稻穀的同時也可以套養小龍蝦,於是在2016李大哥就真的一邊種植稻穀一邊養殖小龍蝦,沒想到小龍蝦長得也大個,稻穀也長得好,一田雙用種養殖,充分的利益稻田空間,有效的提高了經濟收入。

不識字農民不做苦力工,回家靠一田雙用種養殖,年入十幾萬

李大哥從2016年起,一直都是種養殖一起,小龍蝦長得快40天就可出售,種植一季稻穀可養殖幾回小龍蝦,不但沒有降低產量,反而給他帶來了不少收益。每年都是先賣小龍蝦,後收稻穀,畝產3000多斤小龍蝦,一般都是收購價8元每斤,供應給當地市區的宵夜攤,和飯店,畝產值24000元 ,一年下來靠一田雙用種養殖年入十幾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