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浙江段)作品選登

葉龍虎:河姆渡地名的由來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浙江段)作品選登

浙東運河畔的河姆渡文化遺址,舉世聞名。“河姆渡”一詞源自黃墓渡之訛說,黃墓渡因覆船山(今稱福泉山)上的黃公墓而得名。

延祐《四明志》、至正《四明續志》、成化《寧波郡志》、雍正《寧波府志》、以及天啟、雍正、光緒等《慈谿縣誌》,都有黃墓渡、黃墓市、黃墓山、黃墓坊、黃公祠的記載,唯獨不見有“河姆”兩字。最早用文字記載“河姆”的是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的《蘆山寺志》:“黃墓,俗訛河姆。”但是,此後的文字記載依然沒有出現過“河姆”。如渡北一個渡亭,牆上嵌有一塊《黃墓渡茶亭碑》(此碑今仍在),碑文說,“餘里黃墓渡,寧郡通衢,誠要渡,熙攘攘……”落款日期為乾隆五十年(1785年),落款人是潘欽臣。潘欽臣是附近的潘家人,他在碑文中依然使用黃墓渡。

黃公祠祭祀的黃公,據說是晚年隱居句章的商山四皓之一。有人說商山四皓黃公,姓黃,鄞大里人;也有人說,黃公即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因居夏裡,故號夏黃公。後來的許多地名、建築都與此人有關。因為史家有“黃公”和“夏黃公”之爭,民間自然也會有“黃墓”或“夏墓”的俗稱。當年慈谿的金川鄉、石臺鄉即今天的三七市鎮、丈亭鎮、河姆渡鎮一帶,“夏墓”與“河姆”的方言極為相近,自然會以訛傳訛。以訛傳訛是故意所為嗎?回答是肯定的。因為民間需要避諱。帶“墓”的地名,對於當地居民來說畢竟是不吉利的。據筆者瞭解,避諱並非只有黃墓渡。如光緒《慈谿縣誌》記載半浦有“大墓跟周”,而當地並不知有此村名。村中老者告訴我,老輩人叫“大墓跟”,現如今叫“陀姆跟”了。又如三七市彭王浦東岸“大墳頭”自然村,如今也改作“大門頭”了。顯然,用方言的諧音改地名比比皆是,避諱是人之常情。

最初使用“河姆”僅限於渡南、渡北附近的幾個小村,而且雍正、光緒修志時也未採信。據我市民俗研究者趙偉倫先生考證,民國十九年,甬姚航線的益美汽船局和南海汽船局合併,新組建的寧姚輪船公司擁有鎮新、寧姚、同心、梅浦四艘客輪,每日兩對、甬姚對開。“河姆站”是沿途停靠的14個碼頭之一,位於黃墓渡渡北的東側。從此,“河姆”名稱通過南來北往的旅客得以傳播。共和國成立後,渡北的船伕與附近真武殿、護國庵僧尼及芝林遷入的山民,形成了一個50餘人的村莊,於1950年6月,被慈谿縣人民政府正式定名為“雲山區羅江鄉第六村河姆渡自然村”。渡南的黃墓市則被定名為“陸埠區河姆鄉第一村河姆自然村”。從此,“河姆”或“河姆渡”被官方正式使用。1954年10月,根據寧波地區專員公署發佈的《調整縣界草案》,上述的雲山區、陸埠區劃歸餘姚縣管轄,從此,慈谿的河姆渡成了餘姚的河姆渡。1973年,一個舉世矚目的史前遺址在這裡被發現了,從此“河姆渡”走向了世界,名揚天下。

作者:餘姚市社科院特約研究員 葉龍虎

本文為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我身邊的運河故事"(浙江段)徵集發佈活動來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