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国内国外现在都在组织发射卫星组网?

海风椰影


回答这个问题,先说一个几年前玻利维亚发卫星的小故事,当年其总统埃沃∙莫拉莱斯先生亲自来到国际电信联盟,找到国际电联秘书长哈玛德∙图埃博士,谈了玻利维亚申报对地静止通信卫星的想法,并寻求国际电联的支持。



莫拉莱斯总统表示,建设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的、现代、方便接入和日新月异的电信系统是解决该国所面临的挑战的关键,而且尤其可以使玻利维亚的诸多原住民受益。这种接入可以为原住民提供用以战胜贫 困、支持整合、生产、教育、技术转让和一系 列社会服务的现代化手段。

发射颗卫星,总统拍板儿了不算,还得亲自去找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请示汇报,并求得批准,这就是现行的联合国法定的《无线电规则》。

《无线电规则》的历史源远流长。1906年,29个国家齐集柏林,举行第一届国际无线电报大会,并签署了《国际无线电报公约》,从而确立了海上船舶之间以及海上船舶与海岸电台之间相互通信的强制性原则。

该《公约》包含了最初的无线电报相关规则。历经多届无线电大会的增补和修订形成了如今的《无线电规则》。

对于通信卫星来说,除了频谱外还有一个轨道的问题。射频频谱和围绕地球的对地静止轨道都是有限的资源,但对它们的需求却在迅速增长, 因而必须加以有效利用。而国际电信联盟具有全球唯一的频率和轨道的审批权,这是联合国赋予的使命。

频率和轨道的分配原则有两个分配原则。一是按照实际需要,例如哪个国头顶上的同步卫星轨道,就应该优先给这个国家。二是先占先得。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就是先占先得,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利己性规则,现在目前的在轨工作卫星大约有1800颗,其中有一半是美国的。

等轮到了落后国家有能力发卫星的时候,突然发现头顶上的轨道都被发达国家占用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几年前,欧洲的伽利略卫星打上去后占据了轨道,但不敢开启频谱,原因就是缺钱。而中国的北斗二代卫星打上以后,就马上开启了频谱,原因是不差钱儿,中国后发卫星抢占了频谱,惹得欧美国家非常生气,于是向中国抗议。

但“先占先得”的规则是你们定好的,中国政府表示抗议无效,继续打卫星开频谱。

近年来频谱/轨道的争端愈演愈烈,2012年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局设置了频谱/轨道资源有效利用的议题,公开讨论了这个敏感的国际问题。

主持这个议题的是无线电通信局主任朗西先生,他管理着负责无线电通信行业的组织与协调工作的无线电通信局,该局的目标在于确保无线电频谱和对地静止卫星轨道得到合理、公平、有效与经济的使用。



朗西先生连任了,是现任的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局主任,在五人领导班子中排第三。



现任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是江苏人赵厚麟,他在电联工作二十多年,是个优秀的联合国高级官员,是上届的电联副秘书长,这届扶正了。



赵秘书长非常关心中国的信息化进程,做出过重大贡献。现在中国申请频谱/轨道“朝里有人”,不必像玻利维亚那样靠总统跑事。

为啥很多国家都在搞卫星组网?因为再不抢占,频谱/轨道就被别国占没啦。


奥卡姆剃刀


我的理解是,卫星网吗?一定要形成网,效果才好,不管是服务老百姓还是军事打击,但问题就在这,谁先发射了位置谁就占了,虽然天上的空间很大,但估计最有利的线路也就那么几条,也就是所谓的投入产出比高的。前阵子特斯拉的老总不是说发射完全球就有了无死角的wifi了。我第一反应就是不用,宁愿被中国的人买卖个人信息,也不愿意被别国利用。嘿嘿,纯手打,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