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清水河县采取哪些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清水河县采取哪些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清水河县采取哪些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是实施政策引导,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制定出台了《清水河县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意见》,县委、政府从产业扶贫项目资金中拿出2000多万元专门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并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年度考核体系,鼓励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实施土地流转等方式,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项目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胡油、小杂粮、饲草料加工以及农家乐等产业,

二是盘活现有资产,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在城关镇、宏河镇、喇嘛湾镇等一些城中村、城边村和交通干线村,发挥区位优势,用足用好集体土地,实现土地资产和资本的有效结合,通过兴办社会服务组织、出租商业门脸房等方式,获得稳定的物业租赁收入。兴办商贸、餐饮等集体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三是依托特色资源,发展“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对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充分利用林地、耕地相对较多的优势,特别是自然条件较好、具备一定优势的农产品资源村,依托农业产业化相关政策,采取“支部牵头、能人和党员带头、群众参股、公司运作”等形式,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肉驴、肉牛、肉羊、奶山羊等养殖业;对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的杨家窑、盆地青、北堡川、老牛湾旅游沿线等大力发展自驾游农家乐和特色农产品体验店;同时依托百万亩林果基地建设项目,积极发展林果产业和林下经济项目,不断增强村集体的资源开发收入。

四是挖掘自然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型”集体经济。在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乡土文化浓郁的北堡乡北堡一道川、老牛湾镇旅游沿线和喇嘛湾沿黄一线,积极开发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推动“农家乐”“渔家乐” 发展,形成了红色旅游、生态休闲及旅游配套服务、旅游产品生产等一系列观光农业产业生产链,以村集体经营组织带动农户在发展旅游服务业中受益,实现村集体经济“清零递增”。

清水河县采取哪些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