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美国发生独立战争,因为英国对殖民地横征暴敛?教科书说法不全面

一般的教科书把美国独立战争,归因于英国对于殖民地的横征暴敛。这只是外因之一。殖民地上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本土上的同族一样,都有着强悍和狡黠的本性。他们早就受着宗主国的盘剥,为什么没有及早独立?这是因为领导着殖民地的那些头面人物,都是一些有战略头脑的人,他们不是不想自立门户,而是要等待时机。

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后,法国在海上败于英国,不得不将其在北美和印度的大片殖民地割让给英国,英国自此成为日不落帝国。英国虽然打赢了这场殖民战争,但元气大伤,于是加大对殖民地的征税。

美国发生独立战争,因为英国对殖民地横征暴敛?教科书说法不全面

早已潜伏着的独立的心理准备;山高皇帝远的天然优势;宗主国的虚弱、税负骤然加重激起的民愤,这一切综合在一起,成为美国革命的成因。

1775年4月19日清晨,列克星敦上空枪声响起,美国独立战争开始了。

美国独立是英国作为全球帝国衰落的开始。从世界民族史的角度看,美国和英国是直系血缘关系,其殖民地和宗主国的战争,本质上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内战。最后的结果是海外的打败了本土的,美国独立于英国,儿子独立于老子,仅此而已。这个历史也解释了今天英国和美国的关系:英国老了,它要靠着美国儿子来养老,否则它会被欧洲“街坊”们群殴,就像以往的拿破仑和希特勒对英国做的那样。

看到北美殖民和英国大打出手,欲报一箭之仇的法国,立即介入,支持美国反对英国。但是,在帮助美国独立后,法国也很快表现出不支持美国在美洲扩大势力范围的做法,这又激怒了刚独立的美国人。于是,本来对法国特别友好的美国革命领导人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法国盟友,转而寻求英国支持。英国立即表明支持美国的态度。双方于是重归于好。刚刚独立,美国就天然地具备熟练的左右逢源、以夷制夷的能力。正是这一能力,和另一种天生的扩张意识、野蛮性格的结合,日后孕育了一个世界帝国的诞生。

美国发生独立战争,因为英国对殖民地横征暴敛?教科书说法不全面

1776年7月4日美国宣布独立时,组成其版图的13个州总面积只有80万平方公里。到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在巴黎签订《巴黎和约》时,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大片土地已经属于美国,美国的总面积已经达到230万平方公里。

美国人以鹰为图腾,美国人的雄心也的确像鹰一样。这只鹰还在幼雏阶段,就心在天际。独立之初,杰弗逊就想象着有一天“我们要大到即便不能覆盖南美,也要覆盖整个北美”。亚当斯对他的想法表示赞成。他说,“神圣的上天似乎注定要让北美由一个国家的人居住。”

美国最初的精英阶层,认为美国的独立是“整个人类从此开始了新的历史”,战略家则提出“美国人必须创立一个两边都是海的大陆国家”。

再小的狮子也是狮子。美洲大陆、西半球和随后的全世界,都在这只小雄狮的觊觎之下。

抓住拿破仑征服欧洲力不从心的时机,买下“另一个美国”

在扩充版图的渴望下,美国人又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杰弗逊任上,美国人以平均每英亩不足3美分的价格,买到了路易斯安那。

路易斯安那最初的意思是“献给路易的土地”,这是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在美洲的殖民地杰作。后来,法国在七年战争中战败,此地先后归属英国和西班牙。1800年,拿破仑呼啸欧洲,又把它从西班牙人手里夺回来。

美国发生独立战争,因为英国对殖民地横征暴敛?教科书说法不全面

路易斯安那在当时对于美国差不多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美国向欧洲出口的货物要通过密西西比河运到新奥尔良港,中间必须经过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杰弗逊认为美国的贸易交通干线掌握在法国人手里,是致命威胁。于是,1802年杰弗逊派门罗前去欧洲,与拿破仑谈判买下新奥尔良港。让门罗和杰弗逊喜出望外的是,拿破仑建议让美国把整个路易斯安那都买下来。

这是一笔对于双方都特别划算的买卖,美国买下路易斯安那 214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使当时美国的面积增加一倍。更加重要的是,靠着这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资源,及其所处的战略地位,美国事实上奠定了在短时间内称霸西半球的基础。门罗总统后来之所以使自己的主张成为“主义”,靠的就是这一笔买卖。

对于拿破仑,出售路易斯安那纯属赚一笔意外之财。拿破仑的着眼点始终是征服欧洲,而他的对手结成联盟屡败屡战。拿破仑虽然取得一个又一个战役的胜利,但也打光了法国的财政,使整个战争面临失败的危险。一方面他需要钱,另一方面他此时也没有军力照管北美的殖民地。如果不趁早把这块土地变成钱,早晚还是英国的,甚至也可能被美国夺去,因为英国的舰队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堵海上的铜墙铁壁,而美国从陆地进军易如反掌,他则鞭长莫及。事实证明了拿破仑的高瞻远瞩,如果不是这笔钱,他可能很早就失败了,而即使有了这笔钱,他最后还是败在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手里了。

美国发生独立战争,因为英国对殖民地横征暴敛?教科书说法不全面

美国总共交给拿破仑2700多万美元,这相当于美国政府好几年的财政预算。美国政府当时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便到伦敦市场上去发高息国债,英国人纷纷抢购。美国筹到了英国人的钱后交付法国,而法国人则用这些钱购置武器,再去打英国人。今天看来,路易斯安那的国土买卖,不仅是国际战略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也是国际金融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它说明:金融的跨国界流动,遮盖了许多地缘政治秘密。在盲目追逐金钱利益的同时,也可能会为敌人送上杀死自己的枪炮。

买下路易斯安那,杰弗逊踌躇满志地说:“我们的乘积效应很快要占领整个北美大陆,甚至南美。”

美国不在乎形式,如果可能,它们可以使用金钱;如果需要,它们也毫不犹豫地准备使用暴力。在买下路易斯安那之后,美国人又立即拿起了武器,准备伺机对欧洲在北美的殖民地下手。

美国发生独立战争,因为英国对殖民地横征暴敛?教科书说法不全面

戴旭,国防大学教授,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大校。代表作有《C形包围》《盛世狼烟》等。首次提出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和对华战略围堵战略;首次提出中国需要新型军队,中国新型军队要奉行鹰击战略,树立蓝色国防观;首次提出中国军队要有八千里外拦截战争的能力。近年来,参与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连续发表《中国政治安全与美国第五纵队》《美国中情局是如何在全球操纵颜色革命的》《互联网+战争催生第七代战争》等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