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连载004]理财要日赚斗金 还是小富即安

上一节《国内金融市场产品地图》中为了便于理解,笔者将国内金融市场的产品进行了非常粗略的分类,并且介绍了一些了解各类产品信息的专业网站,但是好像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生活压力那么大,一睁眼睛就有1000万的资金缺口,不赶紧说什么产品应该买,费那么多话做什么?——相信很多朋友都是这么想的。实际上市场上绝大部分的金融销售人员也是迎合着投资者急于求成的心态开展销售工作的。


典型的销售套路可以分为两类:恐怖故事类和童话故事类。讲恐怖故事的销售人员——多为银行从业者和保险从业者,这类故事的基本套路是“外面的世界太危险,还是躲在家里不要出去的好”。讲童话故事的销售人员——多为证券、基金、期货、外汇、贵金属等行业的销售人员,这类故事的基本套路是“外边遍地是黄金,稍不留神就梦想成真了”。落实到金融产品上,讲恐怖故事的销售人员会极力推销一些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这类产品风险较低,亏损的可能性较小,不过收益也很低,比如定期银行存款、银行理财,或者保险理财;讲童话故事的会极力推销一些浮动收益类的产品,这类产品收益可能非常惊人,但是风险也相应很大,比如期货、股票、基金、股权投资等等。在早些年这两类销售人员势同水火、互相诋毁,恐怖故事类的销售会说炒股票、炒基金、期货、外汇如何如何赔钱,童话故事类的销售会说银行给的收益率还不如通货膨胀率高,钱都被银行赚跑了,投资定期存款是免费把钱给银行,让银行赚钱。

那种说得对呢?其实都有一定道理,当然也都有问题。金融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叫做投资组合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茨(Markowitz)1952年首次提出,1990年马克维茨据此获得诺贝经济学奖。投资组合理论认为风险和收益呈现明确的相关关系,风险越大的产品,人们会要求这些产品可以提供更高的收益率,风险越低的产品,人们更愿意忍受更低的收益率。

[连载004]理财要日赚斗金 还是小富即安


很高深不是吗?其实并没有,不懂看下边的故事。

冷饮店和抽奖摊之间的那些事

嘉年华上有一个冷饮店和一个抽奖摊,如果给冷饮店5块钱会得到一瓶汽水,如果给抽奖摊5块钱,大转盘会转动一次,玩家有50%的可能性将获得2瓶汽水,50%的可能性将获得“谢谢惠顾”。如果一个人这个时候很渴,而身上只有5块钱,正常的话这个人都会选择冷饮店,因为如果不小心没有中奖,他只能忍受缺水的感觉。一个数学很好的人也会选择冷饮店,因为他很清楚,如果多次抽奖,他平均每5块钱也只能获得一瓶汽水,没有什么好折腾的,还不如直接在冷饮店买瓶水。大概只有极端喜欢赌博的人,才会选择玩一次大转盘,运气好的话没准真能以5块钱拿到2瓶汽水,不过这种人还是很少的。为了提高销量,抽奖摊的店主改变了游戏规则,玩家有50%的可能性可获得3瓶水,50%的可能性仍将获得 “谢谢惠顾”。那么这个时候,至少数学很好那个人,会考虑选择大转盘,原因是如果他连续玩很多次大转盘,平均每5块钱,可以获得1.5瓶汽水。

资本市场和上面的冷饮店和抽奖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一个企业用一定数额的资产作为担保发行固定收益的债券,通常只要承诺相对较低的利率就可以借到钱;而同样一个企业,以未来的收入为限,发行股票来筹钱,如果市场预期期股票收益率和债券一样,相信就几乎没有人愿意买这个股票。原因和嘉年华上的汽水并没有区别,企业未来的收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反正未来拿到的回报一样多,为什么还要折腾?所以高风险的资产如果希望可以售出,那么一定要提供更高的回报——比如多送几瓶汽水,或者提高一下收益率。

[连载004]理财要日赚斗金 还是小富即安

实际上市场也是这么做的,以2012年10月22日到2013年10月22日股票、债券、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与风险的对比可以看到,风险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在当年收益最高的产品和收益最低的产品之间的差异超过120%,笔者记忆中当年收益最高的产品收益率超过80%,也就是说收益最低的产品亏损接近40%,因此股票型基金给出了更高的平均收益率14.16%;风险较低的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即下降至5.33%;风险更低的货币基金收益率则达到了3.74%,仅略高于零风险的一年期整存整取产品。

从长期来看,市场结果也支持了资产组合关于风险收益正相关的理论。1996年7月31日至2016年7月26日二十年间,上证指数由822.48点上涨至3050.17点,资产复合收益率为年化6.77%。1906年1月12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收盘价100.25点,至2016年1月12日收盘价16516.22点,110年间复合年华增长率为4.75%。相比之下,国内一年期存款收益率近年来很少高于3%,而美国的1年期存款则长期低于1%。

好啦,风险和收益正相关,这么点事情说几句就可以啦!那么话说回来,到底该买什么呢?其实了解了冷饮店和大转盘的故事以后,这个问题已经非常明朗,到底买什么产品不取决于产品是不是有风险,因为从大样本看有风险的产品必然伴随着更高的收益率,

问题的关键取决于你的资金和时间能让你玩多少次大转盘。如果你的资金和时间让你可以玩无数次大转盘,按照有50%的概率可以获得三瓶汽水的条件计算,你平均下来每5块钱可以获得1.5瓶汽水,当然好于在冷饮店5元钱买一瓶汽水。但是如果你只有1次,或者2次机会,你就有可能因为运气不好一瓶汽水也得不到。在投资里面,如果你的钱最近一段时间就要移作他用,比如买房子,这个时候再拿来投资高风险的产品,那么就可能出现要喝水时发现自己一瓶汽水也没有拿到的情况。但是如果为了20年后的投资目标,明明你有足够多的机会去获得平均收益,比如每5块钱买到1.5瓶汽水,却要坚持低风险只要1瓶,显然也没有必要。

这一节里面提到了两个非常关键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在后面要提到的理财规划中非常重要,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在这里重申一下:

  1. 在资本市场中,为了确保有足够多的用户去购买,风险越高的产品需要提供越高的收益率,相反风险低的产品市场不会提供过高的收益率。

  2. 单次的高风险投资,所能得到的收益是高度不确定的,只有多次的高风险投资所得到的平均收益,才是相对确定的可以超过低风险产品的较高收益。

所以,一方面单纯的购买低风险产品,会损失投资的效率,因为高风险产品的平均收益会高于低风险产品;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单次的高风险产品的投资,就获得高于低风险投资的收益率,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只有较少投资机会的时候,应该选择风险更低的产品,以确保资金安全,而在有较多投资机会的时候,则可以利用平均数的原理,获得更高的收益。在理财生活中,衡量投资机会多寡的核心指标是资金的最终使用时间,如果使用时间是在一年之内,一旦高风险产品出现亏损将很难很快回本,所以低风险产品更加适合;如果使用时间是在20年以后,期间将会经历多个经济周期,投资者将有足够多的机会去获得更高的平均收益。

不过需要说一下的是以上的关于风险收益正相关和多次投资可获得平均收益的论述,只在上一篇提到的“借钱类”金融产品中有效,对于“赌博类”的金融产品而言这种关系并不准确,因为二者的功能和原理并不相同,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连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理财秘诀》,作者田立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