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018年小麥多少錢一斤,農民收益怎麼樣?

響水大米


現在是2018年7月12日,全國小麥購銷進入平靜期,各產區新麥價格也沒有不久前的熱鬧,變得冷卻了不少。據筆者瞭解,各地新麥價格多在2300—2500元每噸之間,而且優糧優價,劣糧低價的態勢表現的尤為明顯。

普麥價格高於往年,優糧優價態勢明顯!

眾所周知,由於天氣原因,今年的新麥市場走勢呈現出和往年截然不同的態勢,就價格來看,只要是國標三等以上的新麥,其價格在6月初就呈現了大幅度的上漲,部分產區新麥價格在半個月時間裡上漲了10%左右,這個往年是截然不同了。要知道,在以前,一般新麥上市後價格都是比較平穩,到春節前後才會迎來價格高峰。

當前,我國各大小麥主產區中,符合質量要求的普通小麥價格為2300—2600元/噸,地區不同,價格差異也比較明顯,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很多地區的小麥市場價格已普遍高於國家最低收購價2300元每噸這個標準了。

而優質新麥更是一麥難求,備受企業是市場的“寵愛”!

據筆者瞭解,目前山東、河南與河北地區的優質小麥進廠價多在2600—2660元每噸之間,較去年同期高出30—50元/噸不等,較其所在地的普麥價格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產量質量雙降,農民收益不及往年。

至於說農民收益,肯定是不及往年,由於今年新麥產量遠不及往年,且品質也有所降低,所以,2018年多數農民朋友都遇到了這樣的情況,甚至一些受災比較嚴重的地區,甚至出現了收麥賠錢的場景。

目前,安徽、河南與湖北部分地區的等外麥市場收購價高低不等,有的在2000元每噸以上,有的地區只有1500元每噸左右,差距還會挺大的。

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受災地區小麥種植戶的收益大大降低!

希望今年的小麥種植者補貼能夠儘早落實,彌補大家的損失。


糧油市場報


2018年小麥多少錢一斤,農民收益怎麼樣?

俺是鄉下人這些天專門諮詢了一些外地的朋友,發現今年的行情還是不錯的,儘管部分地區的行情確實不好,比如我的老家,由於受到一些自然災害的影響,產量和質量都沒上去,但是價格依然不錯,價格維持在1元左右了,部分質量好的小麥達到了1.1元左右。

今年的小麥有的地區地方達到了1.2元,1.3元甚至部分地區達到了1.4元每市斤,這幾乎刷新了這些年的最高點,價格上漲的原因還是由於減產的問題,很多地方的農民一畝地從原來的畝產900斤左右,一下子降到了700斤左右,價格提高一點是很正常的事情。

以我們老家為例,俺是鄉下人家裡種了8畝小麥,然而畝產平均只有750斤左右,也就是比往年幾乎少了150斤,按照1塊錢一斤,已經少了150塊錢,這些錢不多,可關鍵是一畝地也賣不了幾個錢啊,直接減產百分之20。

老百姓收益如何呢?

只能說有人歡喜有人憂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些天從讀者反饋回的數據顯示,有的地方,河北和山東的某些地區,糧食幾乎沒有減產,價格卻被其他減產地區帶上去了,所有他們比平時多賺了大概100塊左右,而有些地方,河南某些地區,減產比較厲害,雖然價格上去了,但是整體上還是不如去年賺的多,但整天上無論哪個省份,一畝地的收益在400元以內,你想想好幾個月的時間,一畝地賺了400塊錢,看著寒心呢,可能都不夠某些人一天賺的多。

總結:價格比較好,但收益並不是很高。


俺是鄉下人


今年我國的小麥最低收購為1.15元/斤,是我國首次下調小麥最低收購價。今年我國冬小麥受到了極端天氣的影響,出現大量減產現象。導致小麥總產量較去年下降。部分地區小麥收購價達到了1.2~1.3/斤。



今年的小麥多災多難,小麥減產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加上國家叫停臨儲糧的收購,使小麥供不應求,小麥價格有所上漲。


近年來,小麥價格偏低,種植小麥利潤小農戶種植積極性不高,不少農戶放棄小麥種植,小麥種植面積減少,使小麥的供應量減少,刺激了價格的上漲。

今年小麥價格較去年有所上漲,但是今年產量偏低,總體來說農民的收益並沒有增加。要增加農民的收益不光要提高小麥的價格,提高小麥的產量,減少小麥的病蟲災害才是前提。


今年小麥價格的上漲一定程度上會刺激物價的上漲,這對農民來說不是什麼好事,加快土地流轉,走現代化農業發展道路,實現規模化經營才是農村的出路。同時農村還可以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實現農村多元化發展。少量的土地目前不能滿足農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希望政府可以正視農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帶領農民脫貧致富。

你們那裡的小麥今年受災了嗎?歡迎留言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