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WeHome 宏觀觀察週報 July 27th, 2018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聽證會內容簡析

2018年7月14日,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作證國會聽證會接受參議院詢問。

發表了對美國經濟前景和下一步美聯儲計劃的看法。

在國會聽證會中,

鮑威爾再一次強調漸進式加息是最佳途徑,

美聯儲依然走在加息按部就班的道路上,

當前利率和金融條件有利於經濟增長,

美國減稅政策和聯邦的開支都將會支持下一步的經濟擴張,

其所有的觀點都和上任以來的主張無太大出入。

鮑威爾在作證中一再強調,

加息是移除寬鬆政策,

而不是步入緊縮政策的計劃。

而市場預計在今年結束以前,

美聯儲還會有兩次加息。

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為了防止進一步崩潰,

美聯儲利率一度將至歷史低位,

並通過了史無前例體量的寬鬆政策以刺激經濟,

當前美聯儲目標在於迴歸中性利率,

以給傳統金融調控手段更多的空間。

在市場憂慮的泡沫問題上,

鮑威爾表示在股市,

債市資產價格水平都居高的情況下,

大銀行都通過了壓力測試,

目前金融穩定性還不是問題,

也沒有看到金融泡沫。

當前銀行業的主要風險還是網絡安全。

但是在重申經濟利好的主張下,

鮑威爾也回答了貿易保護主義的相關主題,

鮑威爾表示長期的貿易壁壘最終還是會傷害美國的經濟,

保護主義不是美國想要取得的成果,

政策的風險和外界的反應會對沖掉財政政策刺激產生的動能,

如果通脹被關稅推高,

則貿易風險會成為主要難題。

但是鮑威爾也強調了貿易政策是美國國會的工作範疇,

不會就這一話題過多評價。

同時在實體經濟之外,

鮑威爾表示數字貨幣不具備貨幣職能,

並沒有內生價值和保值儲藏價值。

這一舉措可以理解為美聯儲的態度和各國政府看法一致,

認為數字貨幣更多具備投機價值,

並不認為數字貨幣可以成為高科技時代抵抗市場風險的高科技黃金。

在聽證會之後,

美國總統特朗普意外沒有重申對美聯儲決策聲明的支持,

一反常態地表示利率的上升和美元地位的強勢會讓美國處於劣勢,

這一表態下挫了原本在鮑威爾作證後上漲的資產價格,

一度因為鮑威爾證詞升高的美元指數回吐漲幅。

隨後白宮聲明總統特朗普無意干預美聯儲獨立性,

不會干預貨幣政策決定。

但是從鮑威爾和特朗普的態度來看,

對外政策的風險和美聯儲預期的平穩增長期待二者向左。

從結果看來,

鮑威爾的證詞和美聯儲長期的判斷並無出入,

對勞動力市場和通脹的樂觀提升了市場對年內完成四次加息目標的信心。

結合上週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來看,

美聯儲排除了會有預期外加息的計劃並堅持在當前工資的漲勢下加息依然是合理的判斷。

當前美國經濟包含四方面維度——消費商業情緒,

家庭財富,

海外經濟體狀況,

和金融狀況寬鬆度。

在美聯儲的預期中,

此四項當前都處於樂觀狀態,

尤其是佔據了美國經濟體量2/3的消費項。

而在勞動力市場方面,

就業率數據持續保持良好態勢,

但是在非農業薪資漲幅上不如市場預期,

因此增長相對平穩,

而非絕對樂觀。

在金融市場上,

根據鮑威爾的證詞和美聯儲預期來看,

金融領域槓桿率穩健,

內生的系統性風險還不在需要擔憂的範疇。

主要壓力還是來自美國以外地區的政治不確定性和貿易摩擦風險。

在七月初時候,

鮑威爾曾表示如果貿易風險提升經濟脆弱性,

放慢加息步伐甚至降息依然會作為美聯儲的未來選擇。

對於美國財政政策而言,

持續加息確實也並非當下特朗普政府所希望的。

一方面在當前的貿易爭端中,

加息提升市場對美元信心,

會持續推高美元對主要經濟體匯率,

和特朗普所希望的減少貿易赤字目標背道而馳。

另一方面則是特朗普政府經歷第一輪減稅之後,

正在計劃第二輪減稅政策的實施,

本身在一輪減稅過後國家財政就面臨更高的債務壓力,

加息勢必二次重擊當前的未清債務。

而在美聯儲的預期中,

資產負債表還需要至少3-4年的時間重返常態。

在美國退出超量寬鬆的時間點,

美國以外的主要經濟體則在謹慎推進財政的寬鬆——英國央行表示在加息之前不會縮減量化寬鬆,

而如果通脹壓力在縮減量化寬鬆後走軟,

降息還會成為英國央行的選擇。

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內容簡析

在中國方面,

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

確定鬆緊適度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服務於實體經濟。

同日中國央行進行了5020億大額的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

可以解讀為對市場長期流動性的關注,

在穩步去槓桿的大方向中給予了充分的緩衝空間。

在這一輪政策信號和貨幣寬鬆的影響下,

離岸人民幣對美元跌破6.84。

短期內對美國方面激烈的貿易措施是更大的壓力。

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

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

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

定向調控,

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

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

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明確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

穩健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

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出資到位和減少無效資金佔用四點要求。

會議目的並非是大規模放水,

而是解決的信用局面問題,

後續措施對風險性投資和信用債務利好,

有希望緩解市場對企業信用風險的擔憂,

在中長期階段推動權益投資性價比超過債券。

同時會議也指向了積極財政政策和上半年的增長有利於減稅,

下一步會進一步擴大製造業和基建投資,

沒有走過去泡沫化房地產的寬鬆措施。

在外匯方面,

貨幣政策邊際放鬆,

加之全球貿易關係風險,

短期內人民幣還存在貶值壓力。

然而中長期貨幣信心依舊建立在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上,

如果後續財政政策推進順利穩定落實,

市場信心足夠,

貨幣匯率不會成為經濟主要的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