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為使綠色染龍門——省林業廳調研組河津調研側記

為使綠色染龍門——省林業廳調研組河津調研側記

閆紅霞

7月28日,省林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雲龍帶領調研組一行,對河津市生態建設工作進行實地調研指導。調研組一行不畏炎熱、不辭勞苦,作報告、下河川、上高速、進溼地,一天時間,行程近500公里,走遍8個鄉鎮(街道),跑了20多處調研點,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為河津市生態建設描繪出一幅宏偉的藍圖。

一份真情 播灑出生態河津的信心決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河津市上下已形成一種共識:從講政治的高度,正確處理好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工業化與城市化,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的關係,用環保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生態、生產、生活融合發展。通過大力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乾果經濟林提質增效、生態修復和森林公園建設等國家和省級工程,強力推進通道綠化、村莊綠化和廠礦區綠化工程建設,科學規劃好精品工程循環圈,建設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樣板工程和示範典型,達到“重點突破出經驗,整體推進見成效”的目的。

運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書記鞠振深有感觸地說:“生態環保是老百姓的生命線,再也不能幹吃祖宗飯、毀生態貌、斷子孫路、富個別人的事情了。寧肯犧牲一些GDP,也要把生態環境搞上去,走出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發展之路,還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為人民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

市長趙建喜說:“狠抓生態文明建設不動搖,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要按照‘一山兩河三峪多點’的生態框架,堅持不懈抓好植樹造林,重點加強北部臺地和汾河沿線綠化,構建城市南北兩道生態走廊。”

河津市實施生態建設的重大舉措,引起了各大網絡和媒體的關注,引起了省林業廳領導的重視,更是牽動著調研組一行的心。他們放棄週末休息時間,週五晚上趕到河津,不顧四個小時行車的疲憊,洗把臉就隨即聽取了分管領導和職能部門的彙報,工作到子夜時分才休息。第二天早上六點就起床,20分鐘匆匆結束自助早餐後,便開始下鄉調研。

一份汗水 浸潤出綠染龍門的理念思路

時值酷暑,炎炎烈日,晉南大地如蒸籠一般。調研組一行每到一個調研點,額頭臉上的汗水如雨,衣服溼的沾在身上,卻一路看點,一路講解,一路分析,講特點,指缺陷,現場剖析,指導設計……

在呂梁山下的僧樓鎮北王村,這裡是核桃、米槐、葡萄等乾果基地,調研組負責人看著蒼翠茂盛的經濟林,十分高興地說:“這就是工業轉型、綠色發展的示範地,工業可以富一個人,但綠色卻可以富一鄉人,黑色變綠色,惡補生態欠賬,讓僧樓鉅變,用合作社帶動老百姓,把工業鄉鎮老百姓已經喪失的勞動思路和勞動能力重新找回來。”

來到209國道小梁鄉路口,調研組負責人看了十字路口東南角的街景綠化後,對小梁鄉鄉長說,這個街景挺不錯,就是位置放在別人家門口了,如果在西北角再打造一塊綠地,才是從河津去小梁的必經之路,才是小梁鄉的臉面,然後再分別作了樹種規劃。經過萬蒼路,來到耿藝月季基地,看了各品種的月季後問:“你們的月季銷往哪裡?”當得知銷往外地的時候說:“河津這麼缺花,怎麼不種在當地呢?當地育苗當地栽植是最合理的綠化模式。以後發展方向是建設月季主題公園,打造木本花卉基地,建立月季文化園、培育園、繁育園,可以通過嫁接讓小花變大花,白花變紅花,出精品,高收益,讓月季基地化、產業化,做月季花化妝品,提升經濟價值。”

來到龍門山口,看到山體破壞十分嚴重,調研組負責人說:“龍門文化這麼悠久,怎麼可以這樣破壞?這既是山西的出省口,又是河津的出市口,一定要把臉洗乾淨,打扮漂亮一點。山體破壞面可以採用立面掛漿的辦法進行修復,沒有破壞的山體栽植連翹、側柏、山桃山杏、黃櫨等荒山造林樹種,在龍門村口布置兩個小節點,增加花色,整個出口的背景是大樹成林,營造森林生態驛站。”

最後來到了溼地自然保護區,沿著保護區的道路,看現狀,聽彙報後,調研組認為:河津溼地保護區的檉柳群落非常漂亮,堪稱全省第一,一定要保護起來,蘆葦群落大多在河壩以東,老百姓破壞比較嚴重,通過退耕還溼工程,恢復蘆葦群落,這樣鳥類就有了覓食和棲息地,生態環境會越來越好,這是大自然賦予你們的美好禮物,最東邊實驗區邊界栽植大樹,營造和保護鳥類活動場所,打造天然動物園,給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創造美好環境。

一天的時間,調研組一行跑了20多處調研點,近500公里路程,車輛顛簸,天氣炎熱,蚊蟲叮咬,種種困難也沒有阻擋住他們對河津生態建設調研的熱情。隨行的工作人員情不自禁地說:“調研組的專家,愛林業愛到了骨子裡頭,為河津生態建設播灑了一份真情。”

一份報告 描繪出綠水青山的宏偉藍圖

短短一天時間下鄉調研,調研組對河津平川的八個鄉鎮(街道)的部分路段和部分合作社、乾果經濟林基地,從規劃到技術,從整地到栽植,從通道綠化到遊園建設,從山上治本到身邊增綠,從整體佈局到重點突破,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提出了方案,繪就了藍圖。

調研組所作的報告,從生態建設任務到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從通過“大討論、大實踐、大學習”活動切入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到昨天、今天、明天河津生態的變化,先讓我們對河津生態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從對河津人生命價值的思考到問計河津,從書記市長的講話中體悟河津,一句句講解,一步步分析,從基層群眾到領導幹部的心理狀態,一一作了認真梳理,苦口婆心,思緒萬千!從自身生態建設專業角度來分析河津,規劃河津,把整體佈局與重點區域有機結合,針對具體問題一個個破解,景觀臉面一個個打造,不同地類不同模式,春夏秋冬景色分明,景觀各異!

對通道綠化提檔升級工程,調研組提出,出省口要以森林景觀為主,達到“森林成就出省口,樹立三晉新形象”的目標;出市口以生態景觀為主,達到“多層次佈局樹種,多色彩引導視線”的效果,實現百花迎春春意濃,綠蔭護夏夏清涼,紅葉映秋秋風爽,松柏伴鼕鼕暖陽;鄉鎮出口以生態驛站為主,達到“生態打造一個園,文化標識一個點”的效果,建成公共汽車停靠站,生態文化宣傳站,生態景觀體驗站,鄉風文明展示站;出村口以景觀帶點為主,達到“一個龍門架 兩個小節點”的效果;通道增色以花冠、花帶、花園、花海為主,實現綠色河津向彩色河津的提升,達到呂梁山上看花冠,果園春天看花海,通道沿線看花帶,村莊綠化看花園。

對生態建設重點工程佈局,調研組提出要建設好“126128”重點工程,即園林綠化一座城,重點打造兩個圈,景觀綠化六個口,提檔升級十二條線以及出省口劣質地類景觀綠化工程、溼地生態修復工程、山區生態經濟型林業示範工程、呂梁山山體破壞面生態修復工程、工業園區生態建設工程、汾河兩岸丘陵地帶生態園示範工程、南部鄉鎮特色經濟林示範工程、東部鄉鎮生態產業示範工程等八大工程。

省林業廳調研組求真務實、飽含深情的調研,時時激勵著龍門兒女邁開生態建設的步伐。我們為這樣的調研點贊,喝彩!為生態河津的美好明天加油、吶喊!

为使绿色染龙门——省林业厅调研组河津调研侧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