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见皇帝不跪拜,皇帝下召他不从,周亚夫究竟牛在哪里?

周勃的第二个儿子叫做周亚夫,当时是汉文帝时期。在汉文帝查视营帐,来到细柳营的时候,周亚夫说甲胄在身,拿这个作为理由,不向汉文帝跪拜。后来到了汉景帝的时候,周亚夫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那个时期还出现了七国之乱,并且梁王数次向周亚夫求救,而汉景帝也亲自下诏,不过周亚夫还是坚持按兵不动,这一下子可是彻底得罪梁王了。

见皇帝不跪拜,皇帝下召他不从,周亚夫究竟牛在哪里?

周亚夫和汉景帝之间的关系弄得非常的僵,梁王也趁机找机会煽风点火,而在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汉景帝将地方上的最高的司法权力全部收归到中央,罢免了地方上的御史中丞,让统治基础进一步得到了扩大。

就连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成为官员,并不是只有那些功臣的后代,或者是地方的大家族,他们才能够做官,可以说后来汉武帝能够这么轻松的完成中央集权的任务,这个时期奠定基础的功劳不可谓不小。

见皇帝不跪拜,皇帝下召他不从,周亚夫究竟牛在哪里?

这就使得那些功臣对于皇上的权力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小,后来文帝和景帝都开始进行中央集权,一直到汉武帝时期,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内朝官。这和由丞相带领的外朝官相互对立,将丞相的职权分离出来,并且将这份权力转移到了大将军和大司马的手中。

在这个时候,那些手里面掌控着权力的臣子,对于皇帝的权力的威胁才减弱了一些,只不过对于西汉来说,整个国家的主题一直都是皇权和这些权臣之间的斗争,这一份斗争从来都没有消失过。所以对于一位有着显赫功劳的臣子来说,在西汉时期可以说是危险很大。

见皇帝不跪拜,皇帝下召他不从,周亚夫究竟牛在哪里?

而作为官二代其中的代表人物,周亚夫最大的作用就是和皇权相互制衡,维持整个军功子弟集团在文武百官之中的地位。其实汉景帝和周亚夫之间的矛盾,从来就不是个人矛盾,准确一点来说,这是在汉初时期留下的军功集团和汉室皇权之间的固有矛盾。

而周亚夫这个人的性格还非常刚毅,所以在汉景帝把他的丞相之位罢免了之后,还想着试探试探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故意让人没拿周亚夫的筷子,而结果自然就是他很不高兴,所以汉景帝还是觉得周亚夫不能够辅佐少主。

见皇帝不跪拜,皇帝下召他不从,周亚夫究竟牛在哪里?

虽然说周亚夫是不甘心自己一直受到牢狱之灾被气死的,但对于周亚夫来说,作为功臣却直接被下狱调查,实在是有些憋屈。而那个时期的功臣还不能够和后世的臣子一样看待,因为周亚夫可是平定了七国之乱,他的地位能够和诸侯相比肩了。

所以汉景帝非要杀死周亚夫,也没有什么别的原因,本质上和当初康熙为什么要干掉鳌拜一般。你的功劳太大,你的资历太高,影响了我对于这个国家的统治,那么就必须要死,这就是政治斗争的代价,没有什么其他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