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揭開“AI攝影”神祕面紗,稱霸票圈不是夢!

手機攝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平時一個手機在手,走到哪拍到哪,隨時隨地記錄生活。也因此,手機攝影成了手機品牌們力打的招牌之一。

到了今年,大多數手機廠家都在主打“AI攝影”的招牌,坊間甚至有“AI攝影將令攝影師失業”的傳言。

那麼“AI”攝影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真的很厲害嗎?

傳說中的AI攝影

“AI攝影”(AI Camera)即會思考的攝影術,通俗來講,就是會自動幫你拍出一張好照片的攝影技術

喜歡拍照的人都知道,要拍出一張好照片,背後可能要考慮銳度、曝光、白平衡、飽和度、對比度等等一系列專業的攝影參數,拿單反來說,其之所以深受攝影大神的追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單反可以通過調節參數來拍出攝者想要的照片。

但並不是人人都是攝影大神,專業知識不夠充分的人或者是“手殘黨”們想拍出一張好照片,難道就難如登天?

揭開“AI攝影”神秘面紗,稱霸票圈不是夢!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AI攝影”的可貴之處啦!“AI攝影”功能能通過攝像頭進光,對被攝物光線場景進行人工智能分析計算後,自動匹配拍照模式。

簡而言之就是對取景框內的物體進行分析,並根據物體及場景特性進行自動調節,這種“傻瓜式拍照”應對生活中的拍攝理論上講是完全夠用的。

AI攝影的種類

瞭解了“AI攝影”是個神馬東西之後,問題又來了:市面上的“AI攝影”都是一樣的技術嗎?

Nonono!當然不是啦~

市面上手機的“AI攝影技術”一般分為三大派:芯片派、AI攝像頭派和APP派。

  • 第一派:芯片派——用芯片提供AI攝影通用加速

使用芯片技術的品牌一般是從底層芯片

開始做AI處理能力,此舉有兩個目的,一是在硬件裡完成終端AI計算,可以保證攝像任務的實時性和安全性。但是由於攝影任務上傳到雲端計算有卡頓可能,斷網後無法工作,圖片上傳服務器面臨的數據危險也是顯而易見的。

揭開“AI攝影”神秘面紗,稱霸票圈不是夢!

另一方面,便是在於對AI攝影任務進行通用加速。現今手機攝影玩法多了,基本的圖像處理且不說,像什麼人臉識別、動作捕捉、AR等,如果把這些全擠在CPU、GPU上,手機馬上會進入龜速狀態,用雲處理無法支持不說,更喪失了實時體驗。

基於此來看只有在終端有AI處理單元才能滿足這些“未知需求”。

當然,這個技術也是有優點的,就是用戶可以體驗到AI的多樣化和增長性,AI體驗不再一成不變,而是可以隨著生態和技術的發展不斷進化升級。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該技術的門檻很高,需要研發的巨大投入和長達幾年的等待週期。

  • 第二派:AI攝像頭派——在攝像頭上賦能AI

此類技術運用的最成功的當屬谷歌旗下Pixel系列機型。去年發佈的Pixel 2手機給出了一個非常特別的AI攝影模式,該模式在攝像頭區域裡藏了一顆專用圖像處理協處理器,即ImageProcessing Unit (IPU),專門用來結合雲計算與算法集群處理AI拍照與視頻任務,用以取代專屬的AI芯片。

如此一來,利用算法和AI圖像處理單元,動態模糊攝影等攝影能力得到補償。甚至可以供給算法端實現對景深、空間感的AI計算。

揭開“AI攝影”神秘面紗,稱霸票圈不是夢!

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繞開了開發芯片的難度,彌補了谷歌硬件上的弱勢,但也極大程度依賴雲計算,缺點也隨之暴露:除了強大的谷歌,想必也沒幾家廠商敢嘗試。

  • 第三派:APP派——加入AI算法的APP

所謂APP派就很好理解啦,就是加入AI算法的APP,這種在市面上非常常見,具體可以參照我們手機裡的各種美顏拍照相機、美顏應用等等,這些要達到更好的效果,基本都要用到AI算法來實現。

比如美圖秀秀旗下的美圖相機,就是在APP裡集成了機器學習算法,用來識別拍攝人像和背景、光源間的關係,從而把人像分離出來,達成美顏效果。

這類算法缺點在於芯片和攝像頭中缺乏專項處理AI任務的單元,一旦運行高負載的AI任務就需要呼喚雲端。而一旦雲端的響應速度不夠,就可能導致AI攝影的識別率和準確率下降。

揭開“AI攝影”神秘面紗,稱霸票圈不是夢!

這種情況在拍夜景時尤為明顯,由於負載較大,手機會出現半天無法對焦的情況,拍照之後又要上傳到雲端進行很長時間“處理”,精準度和體驗都很差。

揭開“AI攝影”神秘面紗,稱霸票圈不是夢!

說到這裡小夥伴們是不是發現“AI攝影”並沒有那麼神秘呢?哈哈,真正神秘的是它AI攝影大師,每一拍都是大片有了它,稱霸票圈不是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