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东北真有“油炸冰溜子”这道菜吗?

邓衍强


这道菜确实有,虽然我没有去过东北但我在央视二台《消费主张》里面看过这道菜。也讲解了这道菜的制作过程。油炸冰溜子现在用的并非房檐上的冰溜子,而是为了满足节目组现冻的冰溜子。



《消费主张》记者问了好多家餐厅都没有的,后来终于找到了一家,但这道菜不是马上就能做的菜,厨师告诉他们做法,也通知他们第二天来吃。

1、冰溜子要先裹满面粉,最外面化开一点点水出来裹上面粉。然后要放到冰箱在冻一晚上。

2、鸡蛋打散,搅拌均匀,冰溜子裹上蛋液。

3、用蛋白和红薯淀粉调成一个浆糊,把裹好蛋液的冰溜子在裹上一层浆糊放到油锅里炸。

表面是酥脆的,里面是微微化开的冰溜子,至于口感怎么样,也许只吃过的人知道了。


娱乐说评


来答一下。 曾经出现在《闯关东》的剧情真的没有瞎编。有人问,这一冰一热两个极端,竟能同时存在,还能做成美食?借用小沈阳的一句话,这个可以有,而且还有一个传说。不过现在能做这个菜饭店非常少,至少在吉林长春我还没有吃过,在其他的东北城市据说也不多。

南方的小伙伴可以有些晕,冰溜子是什么东西,它是北国冬天的一道风景。冰溜子是房檐上的积雪融化后,滴水再冻形成的上面大下面尖的冰柱。冰溜子闪着晶莹的光泽,那是生命短暂的水晶。那么油炸冰溜子到底是什么味道呢?据说口感非常的提神。金黄的油炸冰溜子,外部那层面糊酥脆又焦香可口,冰块咬起来嘎嘣脆,入腹后让你一激灵,让人大呼过瘾!

这菜其实要的就是一个火候,是个厨师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过操作起来还是有点难度。冰溜子上糊前一定要在表面刚融化时快速拍干粉,然后迅速入冰箱备用。

舀出面粉加上鸡蛋和水,在盆里和成了面糊。然后把冰溜子放进面糊里翻滚,等它穿上了一层薄薄的“面衣”,就放在沸油里去炸,马上捞出来,这时冰溜子尚没有融化

(xtm)


新文化报


我就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绝对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先说说有没有这道菜“油炸冰溜子”?还真有,但是做这道菜的地方多吗?真的不多。那么,还会有小伙伴问了,究竟什么是油炸冰溜子呢?这冰还能用炸的?请听四海君慢慢给您道来。

首先,冰溜子涨啥样?

就是图片中这样,是屋檐上的水滴落然后一点点冻住后形成的,去过东北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东西在东北很常见,小时候我还掰这玩意用舌头舔呢,冰冰凉凉的(现在大家就不要学四海君了,冰溜子在外面冻这么长时间了也不干净)。

接下来,四海君给大家介绍下油炸冰溜子这道菜怎么做。我们采用“上等”冰溜子,用冰箱冻的,外面的不干净。将冰溜子用面粉裹住,然后在外面用面粉、泡打粉所制成的糊状物也裹上一层,喜欢稍微甜一点的也可以加点糖。然后直接进油锅炸吧,炸完之后是这样婶儿的。

外皮金黄酥脆,里面冰冰凉凉,这道菜的技巧就在于火候的掌控,不能太大让里面的冰全化了,也不能太小炸不透。

相比于油炸冰溜子,四海君就强烈给你们推荐油炸冰棍(也叫油炸雪糕)了,冰溜子一般是没味道的,但是冰棍就不同了,里面的冰棍是有味道的,有奶香的、有香芋的、香蕉的,想吃什么味就放什么味道的雪糕进去。

制作方法也和油炸冰溜子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冰棍比冰溜子容易化,所以在油炸之前要在冰棍外面包一层可使用的糯米纸用来隔热。炸好的冰棍也是外酥里嫩,外热内冷,非常的好吃,让人享受到冰火两重天的美味。

油炸冰溜子和油炸冰棍就给大家说到这了,小伙伴们是不是有点馋了呢?其实你们也可以自己在家尝试着做一下。请给四海君点个赞吧,码字不易,谢谢啦!


嘴大吃四海


还是我这个东北人来回答一下吧。但是,所谓的“冰溜子”可不是题主贴的那种,只是一个菜的“花名”而已,如果真是这种“冰溜子”先不说为不卫生的问题,起码按照这道菜的做法做出来你是咬不动的。

先来听个关于“油炸冰溜子”的典故,在我们东北开饭馆是有说法的,具体是真是假我这个东北人也不知道了。话说在东北开饭馆有个“潜规则”,就是你饭馆的师父有多厉害,会什么花样就在门口挂几个幌子,最少一个,最多四个;

从前,东北的饭馆挂几个幌很有说道,一般是一到四个幌子。挂一个幌是罗圈小幌,表示只能做民间日常饭食;挂两个幌是能做地方上的各道妙菜;挂三个幌是南北大菜都会做,至于挂四个幌可就了不得了,客人点啥做啥。传说有一个老汉开了一个饭店,把他的一个侄子找来当跑堂的。老汉的这个侄子对挂几个幌子毫不知情,有一天趁老汉不在家,把四个幌子都挂了出去。不一会儿,一个看上去足有90多岁,穿得又破又烂的老人走了进来,跑堂的根本没有理会。老人说:“你们卖不卖饭了?”跑堂的说:“卖,你能吃得起吗?”这时,门突然开了,走进来一个穿着皮大氅的富贵人家的公子哥。跑堂的立刻迎上去,围着人家连连地问:“您吃啥?喝啥?”公子哥说:“你挂几个幌?”“四个。”“那就是要啥有啥啰?”“当然。”“好。给我来个‘油——炸——冰——溜——子——!’”

什么?这跑堂的连听都没听过这道菜,立时傻了眼。公子哥一见,手一挥,招来几个随从,说:“把幌子和这店堂都给我砸了!”这些人刚要动手,就听有人大喝了一声:“慢!”大伙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位身穿破长衫的老汉。公子哥问:“你为啥不让砸,难道你会做油炸冰溜子?”“不会做就不敢挂四个幌子。”“这么说,你是这饭店的后台老掌柜的啦?”“正是。”“好!那就上这道菜!”
老汉对愣在一旁的小跑堂的喝道:“还站着干什么?去,给我拿一个盆来!”小跑堂的这时才像如梦初醒,急忙取来一个铜盆递给老汉,老汉接过盆推门走了出去。这时,外面冰天雪地,饭店的房檐下,一排排的冰溜子,长短不一地挂在那里,这就是北方常见的“冰溜子”,掰下后端到后厨调味、裹面,入滚热的油锅一炸,就端到了公子哥面前。
这时,饭店掌柜的回来了,小跑堂的把事情前后经过一说,老掌柜心里很是感激,说:“快去找那老者!”小跑堂的跑出去,在茫茫的风雪中,那老汉早已不知去向。从此,“油炸冰溜子”这道菜在东北民间流传了下来。

所谓的东北名菜“油炸冰溜子”,其实就是雪糕裹上一层淀粉或面粉然后过油,有的类似脆皮雪糕,只不过外面的那层脆皮换成了油炸淀粉或面粉而已。不过这种也算是东北特色了,除了三叫菜、杀生鱼、地三鲜之外又多了这么个菜。在小编看来这个菜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在老家的时候我老妈也能做至于做法,我就不献丑了,百度有的是教的。


实体店老王


“油炸冰溜子”出资电视剧《闯关东》,朱开山加开饭店,有人去捣乱,刁难性的点了这道菜,没想到这朱开山还真给做出来了,先说说这“冰溜子”,南方小伙伴很少有知道这个名词的,由于东北气候环境特殊,冬天房上的积雪很多,到了将近开春的时候,雪融化成水低落下来,傍晚温度下降,水结成冰柱,就是所谓的“冰溜子”。

其实这道菜,讲究的就是一个火候问题,将冰箱冷冻出的冰溜子逐根埋在面粉中,均匀的包裹上面粉,再次冷冻。随后用面粉、淀粉和泡打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起糊,不断搅拌,直到表面形成金黄色。面糊调制好后同时将再次冷冻的冰溜子拿出来,此时的面粉已经被冻在冰溜子表面,形成了一层面粉包衣,再将冰溜子放入调好的面糊中,使面糊完全包裹住冰溜子,此时形成第二层面糊包衣。随着面糊包衣的快速成形,准备开始油炸。)火力至关重要,太旺冰溜子易化,太小,外面的包衣不酥脆,当冰溜子从油锅里飘起,包衣泛着金黄色,迅速将冰溜子捞出,装盘。油炸后的包衣表皮焦酥,口感清爽,外皮酥脆的油炸冰溜子制作完成。

外酥里脆,外热内冷,可以说是黑龙江冰雪文化的一个极致表现。


长春那些事


说实话从小到大油炸冰溜子我是真没见过!其实经常就会有很多关于东北这边的一些小说法,比如说东北的铁大门舔一口是甜的,东北人冬天都不怕冷等。要说舔铁大门呢我从小到大活了二十多年也没有人叫我去舔,更没有跟我说那个东西冬天时候舔一口是甜的;然后就是东北人也是人,我们冬天不怕冷是因为我们室内有供暖系统。零上二十六七摄氏度呢,所以穿短袖还是吃雪糕都是正常事。至于有人说东北油炸冰溜子这道菜,我觉得是因为一些电影电视剧作品中艺术的创作让人产生了混淆。跟这道菜差不多做法的倒是有,比如说油炸冰淇淋,不过不是我们东北特色菜而是这几年才开始在东北小吃街跟也是上才看到的,外面被烤的焦黄冒热气的棉花糖,里面则是还带着凉度没有融化的冰淇淋,咬上一口就是名副其实的冰火两重天。


吉林新鲜事


油炸冰溜子这道菜有没有其实还真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道菜绝对是可以做的。

多年以前和同学在饭店喝酒的时候,图新鲜,点了个油炸冰淇淋,其实大家都没见过,就想尝尝鲜而已。

端上来之后才发现这个东西真的有,只不过不是把冰淇淋直接炸了而已。冰淇淋外面包上一层皮,炸的是外面的皮,而里面的冰淇淋也尚未融化,感觉很神奇吧。

据说这个油炸冰淇淋并不是东北特色,而是一种西式吃法。最初是用面包将冰淇淋裹住,然后放入冰箱内冰冻了,然后放入锅中炸。看起来很是个技术活,一不小心,冰淇淋就化了。

至于油炸冰溜子,以前有就有了,现在就算有,也算了。天然的冰溜子自己是不太想吃,毕竟冬天的空气质量着实一般。而冰溜子从最初的形态到变成很长的时候,已经在外面的空气中挂了很久了,里面的脏东西肯定很多。而最主要的一个区别是,冰溜子没什么味道,而冰淇淋好吃啊。


军武文斋


东北的"油炸冰溜子"真的有,那就是把冰块用淀粉和鸡蛋活成的浆裹起来,再沾上干面粉炸起来。

不过这道菜可是听说没看过。我吃过挂浆冰棍可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做的,不过不同的是把冰棍炸好后,再熬好糖色挂上浆。这菜外酥里凉,味美,真是一道美丽的菜品。


我看过一个民间小故事,说东北那时没有几星级饭店的区分,有也就是看外面挂几个幌,一般店二个,好的四个,据说挂八个是顶级,只有给公孙王爷做饭的才给挂呢,一天一家饭馆真请来位高手,据说是京城里的高手。这家在东北还就挂了八个幌。那生意可是真火。有一天,来个其貌不扬的老人,点了个菜,这厨师做不出来,老人做出来以后,厨师认栽了。啥菜,空心嘎达汤。
这厨师蒙了,不会做呀,怎么做呀,要知道当时挂八个幌那可是点啥做啥的,没办法请老人来吧,认家老人不紧不慢拿出冰溜子一拍,无数个小冰块,这时老人用面用手把冰包住。等嘎达汤好时,一咬真空的。至此东北再也沒有挂八个幌的饭店了。这就是东北吃的文化上的博大精深吧!


伊春美食美客


这件事我听说过,确有其事。

这件事发生在长春大饭店,故事背景与电视剧大致相同,不过人家当时点的是油炸冰棍,不是油炸冰溜子,冰棍就是雪糕,也有叫冰淇淋或冷饮的,各地习惯不同,只要大家知道是那种带木棍的冰淇淋就好了。长春大饭店的大厨就真给他做出了这么一道菜,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现在在东北有很多卖炸串的小摊贩会做一种像大蒸饺一样的油炸食品,名字叫做油炸冰淇淋,事实上就是这种东西,一般推车的走商不会做,多数是那种有固定摊位的小贩,因为做这种食品需要冰柜。这些年不多见了,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一到夏天就会有人骑个三轮车卖冰棍,他们的喇叭里喊的就是“长春饭店小奶油雪糕!”


起名太难随便叫吧


看到这个问题,就知道悟空之中有吃货!但我根本没有吃过。

这个油炸冰溜子,我第一次见,是电视剧《闯关东》中。混混为难饭店,要吃这个,不然,拆招牌。结果,老店主就来了一个油炸冰溜子,混混知难而退。

这个故事的情节,有点象百货商店名字的来历。说古代有一个大杂货铺,经营品种上万,所以起名叫万货全。被微服的皇帝看到,心生不悦,就向店主要买黄金的粪叉子。店主因为没有,只好换了招牌为百货全。因此,有现在的百货商店之说。

所以我猜想,这个油炸冰溜子应该是导演根据油炸冰激凌设计的,故事情节纯粹杜撰。

在解放前,冰可是稀罕物。冬天除外,一般人家,根本消费不起冰。当然,中国饮食中,冬天不吃冰的。夏天消费冰来解暑的,也必然是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

我在东北生活过,不说吃遍东北吧,东北菜还是了解的,根本就没有什么没炸冰溜子。在东北,冬天气温零下接近40。在城市,冬天一出门,再厚的衣服都冻的慌。刚进饭店,还没有暖和起来,吃一个油炸冰溜子,彻底冻透,多遭罪啊!又油又冷,不怕跑肚,送了小命吗?

其实,东北菜真心不错,耳熟能详的:饺子,酸菜白肉,酸菜炖骨头,酸菜血肠,蒜泥白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杂汇鱼,猪肚闷子,地三鲜,红烧狗肉,油爆茧蛹,老虎菜,大丰收。这些都是家常菜。看这名,都觉着吃着过瘾。

油炸冰溜子,没吃过,也不想吃,想吃在东北没见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