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有所不知的职场潜规则

这个世界是懒人创造的,而不是勤奋的人创造的。比如人们不想走楼梯,于是发明了电梯,电梯的效率更高。人们懒得走路,于是发明了汽车、火车和飞机。

做的更少,但效率更高,工作也是这个道理。

01

如果你价值一万块,就不要做一百块钱的事,哪怕你有空

朋友是浙江人,浙江人有一种本能的操劳命。所谓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做事情亲力亲为,从大局到细节,都很投入,恨不得要感动中国了。

随着业务越来越多,而他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明明在扩招新员工呀,怎么还是这么忙这么累呢。

这不科学呀!

然后请了一位公司战略顾问,他在做公司制度和设计顶层架构上很有一套,看了公司的项目制度,他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你们公司是怎么招人的?”

“额,就是项目需要人,而我们人手不够用的时候,就去招人呀。”。

“不对。”他摇摇头说,“招人不是因为现在员工工作量饱和了才想到招人,而是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工资水平,来量化TA的价值,从而做价值与能力对等的工作。

你不能让一个月薪一万五的员工,做月薪三千的前台端茶倒水的工作。就算她此时很空,这事也不应该让她来做,宁可让她空着,让她去思考更重要的事情,或者安排其它更符合她薪水标准的事情去给她做。”

“就比如你。”他继续说,“去年你们公司收入一千多万,公司是你的,对吧,你是创始人,董事长,一年365天,你的成本是平均三万一天呀。通俗点说,你一天的时间价值是三万,那你就要做最匹配你时间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事情呀。

而你还在花时间管一个设计师做的500块钱的海报好不好,一个员工的合同细节对不对这种小事。

有所不知的职场潜规则


你看似很忙碌很勤奋,但实质上。你在严重浪费你的时间。

你应该做的是写内容,做产品,然后每天思考公司未来的战略。招到好的人并用到最恰当的地方去,这些才是你作为公司创始人最要思考的事情。至于其它的事情,即使有时间,你都不要管,让你的下属去做,让管理层去管,你负责考核和激励就好,要不然你招这些人干嘛来的。

人尽其用的含义,不是说把这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榨干,而是要让他做最擅长的事,让他的价值最大化。

你想任何事情都你来操心,你来说了算,结果就是你不仅把自己搞得很累,而且你还剥夺了下属们的成就感,导致他们不需要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因为反正最后都是你说了算。”

这个观念还是很有冲击的,一直觉得自己在努力做事情,都差点感动自己了,但其实很多事情不仅无效,甚至是错的,浪费的。

这个道理吧,真正想明白了不难,真正实践起来,真不容易。

02

努力不是美德,

是最后一刻才需要拿出来的救命稻草

其实刚才这个例子,折射出来另一个话题,就是我们的所谓勤奋和努力,可能是自导自演的无效自嗨。

前几天和某大佬一起吃饭,我信誓旦旦的说,2018年了,我要更加努力,把公司业绩做得更好。

“把公司做得更好,你想到的为什么是勤奋努力?”她问。

我当时一懵逼——难道不是吗,努力才能做得更好呀。

“不是这样的。”她叹了口气说。

“你的思维方式是错的。努力是最后不得已才用的策略,而不是一开始就想到用努力来解决问题。比如你用一百分的努力把公司做成了现在这样,那要是竞争环境更加恶劣了,但此时你的努力已经全部用完了,你该怎么办,公司不就完蛋了么?”

我觉得她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所以你想要公司上一个层次,”她放下筷子,接着说,“首先要想的,不是应该更加努力,而是要想着如何不努力也能让公司提升业绩,等你把不努力也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琢磨出来了,比如招聘更优秀的人,优化公司员工工作效率等等,最后的最后,才想着的是你自己要更加努力。

不然的话,如果你想着凭努力做好公司,你的公司是没有潜力的,会过早得到了天花板,但不会有更大的发展,甚至会死得更快。”

擦,我居然被说服了。

有所不知的职场潜规则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一千公里以外的终点,我们不应该想着如何提高自己跑步的速度,而是想着如何造一辆车,让自己根本不用跑,反而更快地到达终点。

就像聪明的人,赚钱都不会太辛苦;太辛苦的人,一般都赚不到钱。

不要想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想法感动自己;这个现实的社会,没有功劳,你的苦劳也是一文不值。

2018年,希望我们都能用更聪明的方式,做更有价值的事,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