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黃州城市之根在哪裡?

黃州,歷為“州”、“府”、“縣”駐地,向有“古名勝地,人文藪澤”之稱,是黃岡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今天的黃州城內還保存著3座古城,它們分別是“明清黃州城”、“宋代黃州城”、“東周禹王城”。黃州城市之根究竟在哪裡?

作為黃州城市之根的地方必須同時具備這兩個關鍵因素:一是必須還具有“城”的基本形態,二是要與今天的黃州有著地理和人文的歷史聯繫。兩者缺一不可。我們將黃州城內保存著的3座古城,分別進行分析,來探尋黃州城市之根。

1、明清黃州城

首先從“城”的基本形態上看,明清黃州城絕大部分城牆毀損。明清黃州城遺址位於黃岡市城區中心,主要由城垣和漢川門組成,城址大部分城垣損毀,現存城牆主要集中於勝利南村至黃岡市中心醫院一段,黃州區委院內至龍王山南端一段保存較為完好,城樓保存完好的一段是西城牆上的漢川門,東門早期毀壞無存,僅地名今稱東門。城址平面大體呈長方形,周長約2.5千米,城牆寬約12米,高約5米,總佔地近1500000平方米。整個城牆基本殘毀,現存東城垣和西城垣及漢川門一段,漢川門為黃州古城城門之一,漢川門為城牆附屬建築,整個門樓佔地面積150.4平方米,漢川門是當時黃州古城西面重要的進城通道。城址地處黃州城區中心,絕大部分城牆毀損,大量房屋,街道及居民區分佈於城牆上及周圍,保存較好的一段處於黃岡市中心醫院東面城牆,城牆為夯土牆,長約120米,牆基寬約30米,頂部寬約15米,地表長有梧桐樹及雜草,城垣頂部改造成仿古城垛,綠化美化了城牆。所以明清黃州城不能成為黃州城市之根。

黃州城市之根在哪裡?

明清黃州城

2、宋代黃州城

2011年6月--7月,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朱儁英領隊,聯合黃岡市博物館、黃州區博物館專業人員,對宋代黃州城進行專題考古調查、勘探與試掘,通過此次田野考古工作,確定了宋代黃州城的具體位置,明確了宋代黃州城城牆的四至、範圍等。調查結果得到了由王仁湘、杭侃、王然、孫啟康、朱儁英等考古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論證通過。

根據此次調查結果,“城址的北垣抵八一路,南垣至西湖一路,東垣緊鄰青磚湖路,西垣在沿江路以東,安國寺路以西,緊鄰黃岡中學老校區體育場。”據此,我們可以看出宋代黃州城整座城址都已經完全被現代建築所覆壓,僅有部分城垣可見。宋代黃州城城址的北城垣、南城垣和東城垣地下遺蹟仍在,未見到西城垣遺蹟。宋代黃州城不具備“城”的基本形態,自然也不可能成為黃州城市之根。

黃州城市之根在哪裡?

3、東周禹王城

(1)從“城”的基本形態上看

2015 年3 月始,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朱儁英領隊,聯合黃岡市、區兩級博物館考專業人員組成專題考古隊,對東周禹王城進行全面的田野考古調查、勘探和試掘,並在室內進行了資料整理。通過此次考古工作,明確了東周禹王城城址的結構、佈局,確定了東周禹王城城址的始建、使用、修補和廢棄年代。

黃州城市之根在哪裡?

根據此次考古成果,東周禹王城城址位於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禹王街道辦事處禹王城村,南距黃州城區1.5公里、黃岡市區約5公里,西距長江4公里。中心點地理座標:北緯30°29′04.9″,東經114°52′23.3″海拔高程50米。東周禹王城城址的主體分佈範圍處於禹王街道辦事處王家林村、禹王城村、張灣村三個自然行政村轄區連片內。禹王城城址南北長約1691米、東西寬約654米城址面積約111公頃。城垣周長4700米,目前共發現東、南、西3座城門及1個附屬建築基址,城垣外有北、東、南三面環抱的城壕遺蹟。

黃州城市之根在哪裡?

根據考古勘探所得結論,禹王城城址本體目前發現的遺蹟現象分別有城防體系(城垣、門,環壕)、夯土臺基、道路遺存、排水溝、水井遺存等。目前城垣、環壕和夯土臺基形制最為清晰、能夠對其進行評估判斷。

東周禹王城城址保存狀況較好,表面大多留存一定厚度的擾土層覆蓋,高低起伏的城垣和低窪積水的環壕清晰可辨,至今仍保存著完整的“城”的形態。

黃州城市之根在哪裡?

東周禹王城遺蹟分佈圖

(2)從地理和人文的歷史聯繫上看

東周禹王城與今天的黃州城在地理和人文上聯繫密切。東周禹王城與當今黃州城都具有優越的地理環境,都依託龍王山脈,均位於長江北岸,具有便利的長江水運條件,處於東西向的長江水上航道與南北向的陸上驛道交匯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除東周禹王城城址本體以外,近些年在其周邊也發現有大量的同時期文化遺存,其中城垣東北側發現有2座大型夯土臺基遺存,城址東部發現有城角餘家遺址,城址南、北兩側的汪家衝、張家咀、韋家涼亭等地則發現有大量東周-漢代大型墓葬群,另外、汪家衝等地還發現有大片古井遺蹟。

東周禹王城的考古和文獻研究從未停止,隨著一大批珍貴文物的出土,如青銅器、漆木器、仿銅陶禮器、“鄂東第一竹簡”等,更是反映了黃州楚文化與吳越文化的融合,東周禹王城的神秘面紗也逐步揭開。

綜上所述,“明清黃州城”、“宋代黃州城”由於保存狀況較差,“城”的基本形態都不存在,因此也不可能成為黃州城市之根。而東周禹王城,保存狀況較好,不僅保存著完整的“城”的形態,還與今天的黃州城在地理和人文上聯繫密切。東周禹王城是黃州城市之根。

本人相關文章:淺談湖北黃州古城

本文由“文物考古一席談”原創,歡迎留言轉發,更多內容請搜索“文物考古一席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