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閩清黃氏始祖黃敦公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虎丘指的是閩清黃氏祖先的陵墓。

(今塔莊鎮秀環村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虎丘黃氏始祖黃敦紀念館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虎丘墓下剛好有六丘田,與六葉相呼應。墓左右角各有一灣泉水,稱“虎涎”,據傳喝了能夠一年四季平安。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黃氏是中華名族一大名姓,是黃帝軒轅之苗裔,五千多年來,其世系播遷,枝繁葉茂,遍及全球,其派系錯綜複雜。我們看到的黃氏祠堂牌匾常常會掛上“江夏”二字,其實是對黃氏祖宗的尊稱。江夏是海內外黃姓華人公認的總郡望和發祥地,故有“天下黃姓出江夏,萬派朝宗江夏黃”之說。但虎丘黃氏派系有編纂宗譜,可追根溯源,為海內外宗親尋根問祖提供依據。

六葉同開一樣青,莫因微利便相爭;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此乃虎丘黃氏敦公訓子詩。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虎丘黃氏的來源

入閩始祖黃敦。河南光州固始人,生於唐大中丁卯(公元847年)八月初三子時,卒於後梁乾化卒未(公元911年)九月廿八午時,享壽六十五歲,葬於鳳棲山。虎丘黃氏始祖敦公的墓冢,海拔約200米,與今七疊溫泉景區之玉臺山遙遙相對。

光啟元年(公元885年)黃敦跟王潮、王審知兄弟關係密切。唐朝末年,天下大亂,王氏兄弟在光州固始起兵,他和弟弟黃世銘(黃鷹)起來響應,為王潮、王審知兄弟重要部將之一,王氏義軍一路南下,渡黃河,過長江,所向披靡。王潮最後據有福建,被唐昭宗正式任命為福建觀察使,成為福建的實際統治者。

戰事稍平,黃敦便將在光州固始的家眷接來,作長居福建之想. 王潮死後,其弟王審知繼位,黃敦助他征戰四方,戰功卓著,王審知意欲提升他官職,他婉言辭謝,說,敦不求高官厚祿,只求日後子孫能得安居。他向王審知討安置家眷之地,王審知問他,爾心中可有合意的麼?黃敦據實回答曰:末將於征戰閒暇,踏遍福州近廓山川田野,已相中閩清縣蓋平裡有一背山面野之田疇,山名曰鳳棲山,地也名叫鳳棲地,願得是處搭廬建舍,以供子孫居處。

王審知爽快答應。黃敦便在其上築室建堂,並自號曰“積善堂”,又曰“虎丘鳳棲山”。

. 《入閩譜志》中則有傳奇之說:“初敦公晦德躬耕,登廬後峰覽景,異其形勝,每徘徊其間,餓以壽終,因攢其地。夕有巨虎咆哮,發上培樞,遲明視之,殆若培摟,子孫驚異為神,遂即宅兆,世傳虎葬是也。”此係虎丘之緣由。

它的大意是相傳黃敦公在一個山丘上面中風死掉的。由於事出突然,沒來得及挑選墓地,家人打算第二天就地掩埋。但第二天,那個地方已經變成一個小小丘陵。後來發現是一隻巨虎刨土所為。

祖砒陳氏夫人,生於唐大中十年(公元856年)正月十四日寅時,卒於後唐長興元年(公元930年)八月廿八日卯時,享壽七十五歲。

二世祖昆仲六人:也就是黃敦的六個I兒子,長宗、次禮、三凝、四勃、五啟、六餘,美稱;“六葉傳芳”。公有廳壁訓子詩:“六葉同開一樣青,莫因微利便相爭。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

黃氏宗親本源來自閩清者,皆系六葉親族,六大宗支興旺發達,葉茂枝繁,入閩始祖至今已1120年,凡四十餘世,遍及海內外宗親達200多萬人。

六葉繁榮分支播遷


俗語說:“樹大分丫、子長分家。”隨著虎丘六葉宗族之繁衍發展,家族中一些富有開拓性的子孫便離開家鄉故土另謀新業。

一葉宗公(公元883—943年),敦公長男,其苗裔散居閩清躍山、龍峰、池園、墘土、新下洋、新壺、雲渡、金沙、湯下溪、滬溪、閩縣、州城等地。宋狀元唐、知府庸、院判壯猷、知州萬選、知縣勝章、起宗、光宗、通判延世,一葉有狀元黃唐、黃開繩一家六教授,企業家黃雙安,皆出此派。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二葉禮公(公元886—947年),敦公仲男,生於閩清七都風棲山蓋平裡,後遷永泰東洋。其後子孫散居永泰白雲、南坑、下園、祭尾、閩清洋頭、福州連坂、郡岐、亭江東岐、尤溪黃坂洋等地。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三葉凝公(公元888—964年),敦公三男。苗裔分佈:閩清車墘、洪安、前埔、林洞、安前、三泰、石湖、下林、鶴林、園頭、前坪、土城、前坂、梅埔、上西園、店前、東橋東淮、安嶺、州城西門、石井連桂坊、三明列西、沙縣夏茂、高山、巖前、閩侯縣石、鴻尾、黃善坑、奎石、白沙、唐舉、南嶼後由嶺爾、尤溪東華、德化湯安、永泰重光寺、嵩口、泉州上坊、江蘇鎮江、連江玉沙、定海、福安、霞浦、福鼎、羅源中房、嶺兜、寧德六都、虎貝、石堂(今文峰村)、大嶺頭等地。此係三鼎甲齊全,狀元裳公、榜哏洽公、探花桂公,皆出於此,並有“兩朝雙宰相” 的美譽。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四葉勃公(公元891—958年),敦公四男,生於閩清七都鳳棲山,後遷永福龍井。據傳龜年誕生之時,有吉祥之兆,彩虹出自此井,後將龍井改為虹井,至今猶存。其苗裔:福州義序、福清磨石、一都、永泰埔埕、溪南、閩侯洲頭、輔翼、付竹、南嶼、連江、龍沙、長樂、西浦、羅源長治、溪門、寧德黃家村。九世龜年公在湖南渠陽落籍,生十子五十六孫,發483支,苗裔目前遍及湖南、湖北、貴州、四川、雲南、廣東、廣西、浙江、海南、臺灣等13省,此派有狀元定公、130個市縣、5000多個村,部份播遷海外,總人口達120多萬人。此派人才輩出宋代有興國侯黃龜年,不懼權貴,四上奏章彈劾秦檜,氣壯山河,孝宗帝欽定載入(四庫全書)。宋狀元黃定父子任潮州知府關愛民生、為政清廉,深受百姓愛戴,送他萬民傘。(20年後長子黃自求也任潮州知府繼承乃父之遺風)父子同祀潮州賢守祠。忠壯侯黃復抗元英烈,滁州守城八十餘日,指揮與元兵數百次撕殺,彈盡糧絕、英勇壯烈,被宋理宗皇帝封為忠壯侯。歷史上湧現了文武三狀元,兵部、工部、刑部三尚書、宰相、國公、御史等,登進士148人,貢士、解元、舉人120餘人,京官至地方官700餘人。

五葉啟公(公元894—969年),敦公五男,生於閩清七都鳳棲蓋平裡,後遼至十五都黃石。宗裔分佈:閩清、湖頭、瀝埔、青坑、臺鼎、西洋邊、蘭前、雲渡、雲中、省璜、店前、下碓洋、普賢、可梅、城門、墘面、寶峰、後佳、尤溪湖山、中仙、梅仙、珠建、豪峰、棗坑、莘田、後場、湯川、山兜、徐州、後寮山、閩侯、杉祥、南坑,永泰長慶、東洋、錦安、三峰、長樂金峰、文岑、德化、楊梅、莆田下田、古田雙坑,廣東等地。監察御史保庸公、上柱國稹公、孫中山先生高等顧問乃裳公、民族英雄乃模公均出自此宗支。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六葉餘公(公元896—970年),敦公六男。宗支散居寧德、外渺、初盤、周寧鹹村、八蒲、壽寧、霞浦、福安石後門、百柏溪、浙江樂清蟾嶼、平陽昆明、蒼南後坪、台州、黃岩臨海、永泰後宮等地。戶部尚書餘公、寧遠節度悅公、明五捌元老淮公均是此派風雲於世之人物。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虎虎生威


虎丘黃氏吸鳳棲山鳳凰之靈氣,揚虎丘之虎威,行敦公之坤道文化,虎丘宗系歷代人才輩出,彪炳史冊。有宋宰相黃洽,狀元黃定、黃唐、黃東叔、黃復;蔡國公黃懷吉、崇國公黃康輔,燕國公黃軼、幽國公黃充、魯國公黃洽、成國公黃祖舜。忠壯侯黃復、興國侯黃龜年;上柱國黃稹,七子皆英賢,禮部尚書黃師雍、兵部尚書黃德邵、刑部尚書黃豫、戶部尚書黃淮。黃龜年四劾秦檜奏章光同日月,被收入欽定《四庫全書》。近現代有民主革命先驅、愛國僑領、孫中山先生總統府高等顧問黃乃裳、孫中山先生秘書黃展雲、民族英雄黃乃模、黃建勳,紅軍團長黃琬;人民解放軍大將黃克誠,玻利維亞駐廣州總領事“傳奇夫人”黃依嬌,航天功臣“神舟五號”載人火箭總指揮黃春平,僑領、世界華人、十大財團之一黃雙安,中央衛生部副部長黃開雲,省科學館館長黃開繩等。據統計虎丘歷代登進士者389人,任京官者有四百餘人。主要名譜有《虎丘六葉黃氏總譜》、《義山黃氏世譜》、《麒峰黃氏族譜》等。朱熹、王安石、文天祥、翁正春、曹學銓、黃榦、黃文煥等撰寫譜序,主要名祠有“虎丘黃氏祠堂”(六葉祠),“義序黃氏宗祠”、“永泰黃氏祠堂”等。

據不完全統計,宋、元、明、清,虎丘黃氏後裔狀元、榜眼、探花及第九人,登進士第二百四十五人,入相三人,任京官地方官四百多人。

虎丘六葉各宗支,其後綿綿瓜瓞,生齒繁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在祖家廟有對聯讚頌:“念所生,實出軒轅,業業競競,祖德敬循五千載;溯遷地,首隨忠懿,承承繼繼,閩嶠流衍八萬家。”“遷自唐季,盛始宋時,一代九狀元,榜眼探花後先相映;初隱鳳棲,派遠流長,十閩八萬戶,螽斯麟趾衍慶呈祥。”隨後,黃氏子孫或故居九州,或遠涉重洋,蹤跡遍及全球,尤其是馬來西亞,二十世紀初期追隨港主黃乃裳漂洋過海開闢“新福州”,發展卓著。移居美國、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尼、泰國、文萊、臺灣台北、基隆、臺南、宜蘭等地之宗親亦不計其數。總之,虎丘黃氏子孫嗣遍環宇,人口二百多萬人。

黃氏歷史   福建虎丘黃氏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