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写诗歌怎么才能写出优美的意境?

乡野清风270


这个问题好难啊!

还好小可素以脸皮厚著称,秉承“无知者无畏”的光荣传统,便无耻地回复一下!

我们先说诗词,再说现代诗。

诗词的其它技巧暂且不提,诗词中常常要用到景物描写来进行铺垫或承接,那么要想出写意境,一定要用炼字,就是动词或形容词的精准与生动。

比如楼前载有柳树,还自然生长着一些不知名的白色小花。这应当是最平常最无聊的景色了吧,那么如果写诗词,要如何写出意境呢?

比如我这样写:楼外接青柳,坛边散白花。

可杜甫却是这样写:白花檐外朵,青柳槛前梢。

一个朵字,一个梢字便把这种无聊到底的景色写得鲜活无敌,仔细想一下,情景真的有那么美么?不是,还是杜甫牛叉,化腐朽为神奇,再比如刚才那个普通景色,柳树边上还种了一颗桃树,桃花开了。怎么写出意境来?

比如我这样写:桃花红错落,绿柳浅依稀。

可杜甫却是这样写: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一个“嫩”字,只用了一个“嫩”字,便把这一句平淡如白开水一般的诗句给完全激活了。

再比如说,晚上睡不着觉,想写诗了,特别想写,想到心神不宁。好吧,把这一句写进诗里。

比如我这样写:无眠空对月,剪烛觅诗情。

可李清照却是这样写: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

先给你来了一个比喻,然后又来了一个曹操《短歌行》的典故,再精挑出一个“绕”字,我的天呐,不但丝毫不觉得雕饰和堆砌,偏偏还无比形象,仿佛用手就可以摸得到你想写诗的痴狂一般,一个“绕”字,满血复活!

诗词里动词非常重要,最起码在一开始时非常重要。尤其是写景物描写,你写得越神,所谓意境便不请自来了。

而且景物描写是基本功,标准是你用了这个“字”之后,绝无可能再找出第二个字放进去,才叫过关!炼字只炼一半,不如不炼!

现代诗也是如此。太难的我也不大会,也没细致地整理过,写到哪说到哪吧!

比如我爱上了一个人,我告诉对方,我一定会等你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这算是一个超烂的梗吧?

比如他这样写:我等你到白头

比如我这样写:我等你到青丝如雪

但洛夫是这样写的:水来,我在水里等你,火来,我在灰烬里等你。

灰烬二字,把痴狂,绝望,执念,无悔,生命与灵魂全勾勒了出来,虽然是一个意思,但这就叫做意境。

比如,你陪着对象过元宵节,大半夜的雪刚停就压马路玩,要多冷有多冷,要多惨有多惨,要多傻有多傻。你总得拍马屁吧!好吧,把这个写进诗里。

比如他写的:雪花是你,月亮是你,我也是你

比如我写的:月亮停了,爱情就沿着雪花落在你的眉俏

但余光中是这样写的: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修辞,就是比喻和通感,把名词用其它同感,同类,同型的词替代一下,就可以了。

比如,我走在路上。

完全可以写成,我走在人间烟火里,或者,路走过我的身旁。

比如,树上开满了花

完全可以写成,树上开满了爱情,或者,所有花朵都是玫瑰的红色

海子的诗里,这种替代很多。所有的现代诗里,这种有通感和比喻进行的“替代”是必然过程。

什么是诗的意境?

大道理不讲!

普通话就是,你写的诗句让我没想到可以这样写,眼前一亮,目眩神驰,击节不已!


亦有所思


自己觉得意境不错,贴一下。

匆匆

卢秀辉

人在旅途

偶见风景

那风景中的人啊

似曾相识

我隔窗驻目

风吹起她的裙摆

我在记忆中

试图还原她的模样

车一掠而过

她是否见到我

也在搜寻我的模样

我的心开始了忐忑

还是她没有注意到我

目送的是前行的车

在她的眼中

是另一道风景

我记得

风吹开了她的裙摆

她像一朵花儿

在尽情绽放

于是

我笑了

开心的像孩子一样

笑了

就让你的样子

逐渐模糊吧

那会让我

想起更多的人 事

风掠窗而过

我虽是一瞥

却如阳光

暖透了身心

2019.4.14于1921动车,时靠南京南站


卢秀辉侃侃诗书画印


诗歌要写出优美的意境,应该注意几点。

一忌直白。文似看山不喜平。要想写出优美意境,切记不可平铺直叙,简单直白。美丽的背影比俊俏的脸蛋更有魅力。

写诗不是小年轻谈恋爱,动不动就表白“我爱你”。写诗是讲究情致的,更是需要生动形象。同样的意思,诗是含蓄的,更有些羞羞答答的。



如张枣的诗《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

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和自己钟情的人错失的情景。常人只会说:错过了爱情错过了你。而诗人张枣却说: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把错过爱人和梅花飘落连接起来。梅花飘落,纷纷扬扬,既忧伤又美好。

二要情景交融。不要使用过多的词组、成语,虽然简练了,但也失去了生动形象,显得干瘪,没有血肉。如宋代张孝祥的《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故地重游,肯定很多感慨。张孝祥没有用什么形容词表达,只是一句写景: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这不仅是写景,更是当时一种复杂的情感。



三要有画面感,有联想。诗要具体形象,但又不能呆板,要意犹未尽。如,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路遇佳人,欣喜;佳人不知何往,惆怅。怎么个惆怅呢?“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马上打开人们的联想,三幅画面,三种情感。



所以,诗要写出优美的意境,就需要含蓄,就需要情景交融,就需要用文字画画。意犹未尽,展开人们的想象。


江上弄舟


诗歌是用心来读取世间美好的智慧载体,是人类特有的天赋。有人先天带来,有人后天学来,但大多数人因环境而沉沉睡去。如果能静下心来去读熟《唐诗三百首》,晚年写作也不晚。怎样才能写出优美的诗歌意境呢?我有二三看法,愿和同好漫谈。

一是要善于观查事物,善于发现大多人看不到的内含。李白有云:云想衣裳花想容。他的灵性可和云彩花卉相通,与是乎写出了千古名句。二是要清空世俗尘念,放纵洁静心灵,便可发现人间之美。“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人常建在破旧的山寺中看到了佛的极乐净土。三是关心人生饥苦,看懂生话的酸甜苦咸。"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人用意境描绘出劳动人民的艰难困苦。

任何艺术都要有天赋,但天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有人可能不信,但不幸得这是来实。小时候大家都会唱呀跳呀,但,虽着年龄增长,有人越发活跃,有人随环境而封存,这些人时不时也会闪出一个意念,甚至天才的形容你的所见所闻和所想。如果有心把它记录下来就会写出优美意境。我感武断的说,这种感觉人人都有……





王文曜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写诗歌也像弹琵琶一样,首先作者为物所感,而产生一种急于表达出来的情愫。

这种情愫作者通过诗歌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让人陷入深深思考或联想,就是诗的意境。

诗歌创作要讲究含蓄、凝炼。诗人的抒情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说理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所写的“景”和所咏的“物”就是客观存在的“象”;借景所抒之“情”和托物所言的“志”就是诗人主观所要表达的的“意”。“象”和“意”的完美组合就是诗歌的意象。

诗人在“意”和“象”的有机融合中,重视创造“情中景”和“景中情”的审美意象,使其升华到最高境界,就是“意境”。说白了,还是诗人的真景物、真感情,也就是“真情实感”,这就是诗人的境界,也是诗的意境。

意境分为两类,一类是雄壮阳刚的意境,而雄壮阳刚意境又包括雄奇辽阔,如曹操的《观沧海》;旷达开朗,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苍凉悲壮,如李白《关山月》;深邃沉郁,如杜甫的《秋兴八首》。

另一类意境是内敛阴柔型的,包括浓艳瑰丽,如温庭筠的《菩萨蛮》;淡泊静怡,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清新素雅,如韦庄的《菩萨蛮》。

综上所述,诗歌的优美意境,是由诗人本身的情操、修养决定的,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表露和独白。要想写出诗歌的优美意境,必须从本身的文学修养和道德情操上下功夫。



戈壁滩上的驼铃


写诗歌怎么才能写出优美的意境?

这可是一篇大文章,似我等业余爱好者,怕是难以胜任。不过既然来了邀请,也不妨将自己近来的创作心得与友友们分享一下。

今天仅说绝句。绝句的最低要求,一是要有韵,二是要符合平仄格律要求。能不能称得上是诗,光有这两点是不够的,因而有无意境就是绝句,也是所有诗歌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一把标尺。

现就唐人绝句来一下举例说明。

全诗写景型:白居易

一道残阳入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本诗全为写景,没有一字牵涉其他。但作者通过对大自然的精彩描绘,一幅优美的水墨画面跃然纸上,引人入胜,令人陶醉。我们在获得愉悦的同时,也就很自然的体味到了作者那份充满热爱、饱含深情的心灵和情怀。

首先,作者通过观察残阳入水,捕捉到了一系列精美意象,准确地表达出来,半江瑟瑟跳跃的水花,与半江红霞映入眼帘。随即夜幕降临,路边花草上的露珠,在初月的映衬下,熠熠生辉,能不可爱吗?

大自然中处处是美景,就看你有没有烛到的眼光,将其捕捉,然后迅速勾勒,准确表达,呈现给读者,感动自己,再感动他人,有这种能力,就能成为诗人,否则就只能是一个书记员。

这类绝句又如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以上帝视角,从高空俯瞰洞庭,偌大一个翠绿的君山,不过是白银盘中一小小青螺而已。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听到安史之乱行将结束,一向满眼凄凉的杜甫,眼睛终于放出光彩,一切是那么美好,惊喜地憧憬未来。

借景抒怀型: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种手法很值得初学者借鉴,因为一味写景的话,一般人很难描绘出大诗人那么美妙的画面,自然就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怀。

先平铺直叙,再语出惊人。如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忽见,表示突然心有所动,悟出一番道理。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面三句平淡无奇,最后冰心玉壶名垂千古。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也平淡无奇,读完却感觉充满哲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总之,要想写出好的意境,必须多读前人诗句,并且充分消化,仔细琢磨,借鉴发挥,多动笔,勤动脑,广泛交流,久而久之,终有一得。



云卷飞山


在下不才,略有心得,仅供交流,不喜勿喷!我说一下初学的技巧,以供参考!

一、以景入手,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作为诗的开篇。

古人云: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如:大江东去,浪淘尽……

再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等吧!您多读,多去体会,就能入门。

二、抒发情感,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

如果有景无情,乃是无魂之诗!索然无味!传说中韩复榘写的诗如下:

远看森林大,近看大森林。

果然森林大,真是大森林!

这就是典型的有景无情。还有《乡村爱情》里的王木生写的诗也是,电视剧大家都看过,我就不详细举例了。

三、情景交融

好的诗要由景到情,再由情到景,最后情景交融!

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再如: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等吧!都是最后情景交融!

四、在诗的结尾要有言志或世界观的高度概括,这样可以让诗达到一种境界,一种高度。可以千古流传!

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再如: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下不才,以上是我习作时的一点点感悟,不敢私藏,与君分享。有瑕疵或不当之处,望君海涵


赵宏50


在写诗方面,我是很纠结的。因为我的水平低,底子薄,根本不会几个华丽的词汇,加之平仄字又找不准,有时写两句,就不押韵了。如果把写诗的水平降下来,把随意说得话,也叫诗,那我放个炮也应该是个响诗吧!

实际,就应怨恨盛唐的李白和杜甫啦,他们没事干,竟然这出那么好的诗篇。要是没有诗仙和诗圣的诗在那比着,就连小孩蒙话不也叫好诗啦?

光埋怨还是没有用的,李白、杜甫在大唐盛世,写出好诗篇,流传千古。

当今的太平盛世中,也应给后人留下几首好诗。

首先,要做个好诗人:

应有高峰般的眼界,

应有海洋般的胸膛,

应有美梦般的幻想,

应有火箭般的力量。

要想写好诗,那么,什么叫好诗呢?是李白的诗好还是王安石的诗好?不用说,大家就不言而喻了吧。我认为好诗应该是:

词华丽,好修辞。想像妙,情境至。

华丽的字词,给人靓美的色彩。

修辞的语句,给人舒服的享乐。

丰富的想象,给人幽幻的感觉。

浓厚的情景,给人尚酷的境界。

修辞包括普通文章里的修辞外,应有平仄。不押韵是散文诗。只押韵是打油诗。有平仄才叫对偶。修辞越好,水平越高。

诗应有婴儿的啼律,

诗应有幼儿的天真,

诗应有儿童的义气,

诗应有青春的浪漫,

诗应有成人的勇气,

诗应有老年的精髓,

诗应有帅哥的洒脱,

诗应有靓女的魅力。

只有这样:

诗是石头中的玉,

诗是沙土中的金,

诗是炸药中的核,

诗是生物中的人。

当然了,要想写一首千古绝唱的好诗,是不容易的。

写诗的时候,要本着意境第一,本着与修辞相结合的原则。全面考虑,不可片面。

要学习古人,

仔细琢磨,反复推敲。

长此以往,越写越好。


创新数


诗歌具有美学的典型特征,所谓意境,实际上有意和境两个方面,是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综合体现,与其它文字不同的是:它需要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完美统一,内在要美,外在也要美。高度精炼的语言表达深厚的内涵,真的需要下一番功夫。

至于用词,历来说法不一。有说以曲为美的,有说以直为美的。以诗词盛世唐宋来说,评论家有个典型的说法:唐诗重情辞,故丰腴;宋诗重风骨,故瘦硬。美人千面,悦人为佳。所以说写诗的语言一能准确表达意涵,二要具有一定美感,三要拥有一定的气韵,形成浓厚的语言气场,才会有感染力。

对于诗的意境来说,能够“发现它”、“唤醒它”、“照亮它”的词句,才是最好的。没有意境的“诗”不叫诗。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题材、体裁丰富多彩,涉及领域博大精深,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很多年代还是主要文化形式,不是有人说的它还有没有存在价值的问题,是需不需要发扬光大和如何发扬光大的问题,诗与人间方方面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没有了诗,世界文化就会暗淡无光。仅从审美的角度略作探讨,请批评指正。



听鹂小屋


1、首先要多读多练。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似有神。熟背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以看出,读书的重要性。在读的时候,最好能大声朗读,只有这样,你才能悟出,每一首诗词的抑扬顿拙以及作者赋于这首诗词的感情。

2、熟悉语法、修辞知识。能够对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合理利用。因为,每首律诗中,这些词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例如:唐代诗人贾岛的:

鸟宿池边水;

僧敲(推)月下门。

从这首《题李凝幽居》中,可以领悟到作者为了两个动词的使用,不惜劳费功夫,化费心血。一个敲字能够使一首诗的意境产生高度升华。

3、现代的诗词爱好者,暂时先不要做整首诗,可以先从楹联开始,慢慢领悟律诗中的各种规矩和要领。

4、多观察尘世的万物,用辩证或独特的眼光来发现事物的本质。

5、当然,能够写好诗词的人,感情是最重要的,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感情和意境,那么这首诗词就象一具没有灵魂的动物一样。

唠唠叨叨这么多,也只是写好诗词的最基本的要求,希望能给诗词爱好者一点启发。如若不对,也请斧正。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