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你瞭解杜丹吊蘭嗎?你知道怎麼栽培嗎?
牡丹吊蘭是番杏科露草屬植物,又稱花蔓草、露花、羊角吊蘭。其原產地是南非,多年生長,是綠肉質草本植物,擁有25 cm 葉長,相對較長,肉質較為肥厚,顏色青翠鮮 亮。
植物有稜角狀枝條,呈半匍匐狀態,開花位置在頂端,顏色為紅色,中心顏色是淡黃色,形態與菊花相似。植物開花有光澤,通常早上開放、夜晚閉合。這種顏色碧綠、葉片肉乎乎的植物,菜販稱之為"田七菜"。說是"田七",但與"田七牙膏"廣告中的中藥田七形態並不相同。實際上,這種植物就是牡丹吊蘭。還有一些人將其稱為穿心蓮,但其與穿心蓮相比,形態也並不相同。所以,稱之為牡丹吊蘭,名字與植物本身十分相配。
一些人喜歡將這種植物做成菜餚食用,味道可口,且食用後不會對人造成不良反應,證明該植物無毒無害,可以食用。
牡丹吊蘭喜歡通風良好、光照充足、乾燥的環境,但不能有強光直射,也不能在溼度大、溫度高的環境下生長。對土壤和沙質的要求為排水性好、疏鬆透氣,耐寒能力較強。其生長的最佳溫度為15 ~ 25 ℃,不可低於 5 ℃或高於35 ℃。
植物高度在10 ~ 15 cm,有稜角狀枝條,長度在 25 cm左右,狀態為半匍匐狀。枝葉相對較長,顏色青綠鮮亮,肉質肥厚,全緣且有柄,葉片形狀為心狀卵形,顏色為鮮綠色。開花位置在枝條頂端,顏色為桃紅至深紅色,中心呈淡黃色,與菊花相似,開花季節為春季到秋季。牡丹吊蘭對繁殖要求不高,種子、壓條、分株、扦插
均能夠成活。春季開始進行籽播,使用無病蟲害、顏色鮮豔、形狀飽滿的種子,使用52 ℃溫水浸泡20 min,然後再用5 倍種子量的清水浸泡4 ~ 5 h。取出後用溼布包裹,在28 ~ 30 ℃條件下催芽,或是使用細沙在瓦盆中進行催芽。壓條、扦插繁殖應在春季進行。選擇秋季剪取的當年生枝條,將下部兩三對葉片去除,在適當容器中裝水插入。初時應每日換水,7 d 後每週換2次水即可,通常15 ~ 20 d 就能夠長出新的幼根。此時可以將植株向花盆當中移植,在陰涼處進行常規繁殖管理即可。
在陽光並不強烈的時候,可以將牡丹吊蘭直接放置於光照充足的位置,在冬季應保證適宜的溫度,並確保植物得到充足的光照。如果光照不足,植物葉片可能顏色淺淡,生氣不足,甚至發生掉落的情況。植物在接受充足光照的情況下,花朵會盛開,顏色十分鮮豔,葉片長勢也較為良好。
在牡丹吊蘭的生長過程中,應維持15 ~ 25 ℃的溫度條件,如果溫度過低,會使葉片凍傷掉落;如果溫度過高,則會使葉片停止生長,甚至整株植物都將進入半休眠狀態。所以,在植物栽培過程中,要確保適宜的溫度。在夏季光照強烈的時候,要將植物移至陰涼處,避免受到強烈光照直射。
在冬季,保證5 ℃以上的溫度條件,能夠使植物三季開花;如果將溫度保持在20 ℃以上,並確保充足的光照,則能夠使植物四季開花,提升植物的觀賞性。
在牡丹吊蘭的栽培過程中,不能使用溼度過大的土壤,也不能過度乾燥。如果土壤較為乾燥,會導致植物葉片發黃變小,生長緩慢,枝葉乾枯。如果土壤溼度過大,會造成根莖腐爛,枝條脆弱,無法正常生葉開花。在夏季溫度較高的情況下,適當增加澆水量,同時避免花盆土壤積水過多。在澆水時,要等盆土幹了之後再澆透水。
土壤狀態要保持微溼略幹,有利於植物的良好生長和生葉開花,同時能夠保證植物良好的營養供給,形成美觀的冠形在每年的 3-9 月,牡丹吊蘭處於生長旺盛期,夏季高溫時期,對水的需求甚多,同時還要注意盆內不能有積水,要做到見幹見溼。如果澆水過多,會造成植物根莖腐爛甚至死亡。此外,牡丹吊蘭對於施肥沒有太多的要求,正常間隔 15 d澆一次餅肥水即可。
牡丹吊蘭喜肥,但不宜單施氮肥,因為氮肥過多容易造成植株葉片過大,節間變長,很少甚至不能形成花芽,使植株變為單一的觀葉植物。春季至初夏每 15 d 追施一次複合肥,促使枝葉生長,使植株多生花。秋季至初冬隔 15 d增施磷肥和鉀肥,利於延長花期,並使枝條充實,為入室越冬打下基礎。盛夏不宜施肥,嚴冬必須停肥。
牡丹吊蘭病蟲害少,蟲害主要是紅蜘蛛和蛞蝓。紅蜘蛛危害枝葉,可用克蟎特、殺蟎醇及吡蟲啉等殺蟲劑800倍液噴灑防治。
由此可見,牡丹吊蘭是草科植物,瞭解它的生長習性、形態特點、繁殖、栽培管理、防治病蟲就可以有效的栽培。
閱讀更多 芭比聊農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