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四川袍哥被禁止入川,還被官軍當成叛匪,老大:你要做撒子嘛?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十三)李特

四川這個地方,對做皇帝的來說,風水不好。儘管蜀地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可誰要想在這裡當土皇帝,卻實在有些困難。

四川袍哥被禁止入川,還被官軍當成叛匪,老大:你要做撒子嘛?

自從秦統一天下後,每當天下大亂的時候,都有人趁亂割據蜀地,自稱為王甚至是皇帝。然而無論是一代目公孫述,還是後面的劉璋、劉備、譙蜀、前蜀、後蜀,都沒有一個建號為帝的政權能在這裡撐過兩代人。

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李特和李雄,以及他們建立的政權——成漢,也是如此。

四川袍哥被禁止入川,還被官軍當成叛匪,老大:你要做撒子嘛?

李特的民族成分比較複雜,先秦時期屬於巴人,居住在如今重慶附近一帶,被稱之為巴氐人。建安年間,李特的祖先流浪到了漢中一帶,成了打家劫舍的土匪,後來被曹操收服,成為了這些巴人的頭領,並被拜為將軍。

又過了八十年,這些巴人已經逐漸融入當地,李家的當家人也已經變成了李特。他的日子還不錯,還在晉朝地方政府裡混了個公務員的編制。只不過,這一切隨著氐人齊萬年的叛亂和大災荒變成泡影,李特也被迫帶著數萬巴人從劍閣回到四川。

在路過劍閣的時候,李特發出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

“劉禪有如此之地而面縛於人,豈非庸才邪!”

這一句話,至少反映了李特兩個特點——一,他志氣不小,敢於嘲諷蜀漢皇帝、西晉的公爵;二、他歷史學的不好,不知道蜀漢是因為鄧艾帶奇兵突破防線奇襲成都才滅亡的。

四川袍哥被禁止入川,還被官軍當成叛匪,老大:你要做撒子嘛?

不過,儘管李特敢在劍閣嘲諷劉禪,咱們還是得說句公道話,他能在益州割據,不全是他自己的能力有多強,更多的是因為益州自己內亂才給了他可乘之機的。

西晉滅蜀漢以後,實行“蜀人治蜀”政策,這一舉措獲得了益州當地士族的熱烈歡迎。然而,這種讓本地人做本地官的做法,卻被事實證明是一個極大的敗筆,這也為李特的成功埋下了伏筆。

永康元年,益州刺史趙廞被徵兆入朝做官,其職務由成都內史(相當於成都市長)接任。然而,這位即將成為京官的趙大人卻特別不願意走,原因也很簡單——自己苦心經營益州好幾年,就白白便宜一個成都內史?再者說,此時八王之亂正如火如荼,去京城就是送死!

四川袍哥被禁止入川,還被官軍當成叛匪,老大:你要做撒子嘛?

最關鍵的是,趙廞作為一個蜀人,早就有了效法劉備割據自立的意思。而他所借重的,正是李特帶來的數萬流民兵。

說起來,這些流民也真該感謝這位趙刺史。一開始,朝廷是有命令不允許大批流民湧入四川的,然而在流民們湊了一筆錢給來調研的御史以後,朝廷反倒批准了。而作為接待方的趙廞,也沒有為難他們,反而把他們中的精壯編成軍隊,好吃好喝的供起來了。

趙廞不是慈善家,他養這些流民軍就是為了自己有天能關起門來當土皇帝。果然,那個倒黴的內史剛帶著人進了州衙,趙廞就命人把他包圍並誅殺,隨後自號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開始做起皇帝夢了。

但是趙廞沒想明白一個問題——他把李特和他的流民兄弟當成外來戶,可人家世世代代都住在益州,這次不過是重歸故鄉;他把李特他們當成給自己打工的,可李特他們把他這小子當成阻礙自己當家的障礙。

四川袍哥被禁止入川,還被官軍當成叛匪,老大:你要做撒子嘛?

當然,趙廞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要制衡流民們,為此他找了個藉口就殺掉了李特的弟弟李庠。結果這一下子更激起了李特的反抗,他迅速控訴趙廞叛亂自立,帶著手下又幹掉了這個做了皇帝夢沒幾天的益州牧。

結果,這麼幹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意外收穫——晉朝朝廷絲毫不覺得李特他們是別有用心,反而認為他們及時撥亂反正,是忠於朝廷的好人,居然還派御史來宣慰李特他們。而好巧不巧的是,這位御史,正是當年收受李特他們賄賂的那位。

這麼算起來,就是老熟人見面了。只不過,熟人見面的把酒言歡以後,雙方卻是各懷鬼胎。

李特這邊,殺掉趙廞以後已經是頗有自立之心了;而御史老爺背後則是梁州刺史羅尚,一個和趙廞其實沒啥區別,都想割據益州自立為王的傢伙。

雙方這樣的心思,那結果自然就是再次開打。最後的結果,是羅尚勢力被趕出益州,李特也被打死。

四川袍哥被禁止入川,還被官軍當成叛匪,老大:你要做撒子嘛?

但是李特的死卻並不意味著巴氐人就這樣服了軟認了慫。李特死後,他的弟弟李流和兒子李雄接過了他的大旗,繼續反抗晉朝。而羅尚敗走以後不久,主政的成都王司馬穎也被殺,益州這裡就徹底變成無主之地,已經風雨飄搖的晉朝中央政府,也就默許了益州的“自治”。

於是,在劉淵自稱漢王的同一年,李雄也自立為成都王,並在兩年後稱帝,國號大成。

說實話,對於劉淵之流,筆者沒什麼好感,因為他們本是在草原上混不下去內附進來的匈奴,漢人給了他們生存空間,他們卻在漢人內鬥的時候自立為王,甚至還血腥地屠戮漢人;而對於李特和他的部眾,筆者的內心卻是比較的複雜。

四川袍哥被禁止入川,還被官軍當成叛匪,老大:你要做撒子嘛?

巴人其實可以算作漢人,他們的祖先曾經建立過巴國,被秦滅後卻被視作夷狄。此後,他們被無數次強制搬家,使得明明是故土的蜀地,卻成了別人嚴禁他們進入的禁臠!李特的自立,更像是一個被壓制了無數年的民眾團體對政府的反抗而已。

而李特等人之所以能成功割據,也離不開晉朝的神助攻。正是因為晉朝自己的內鬥不休,才使得他們根本無暇西顧,甚至連主政的成都王的老巢都被端了,也實在沒什麼辦法處理,只能坐視益州最後成為一個割據王國。

就這樣,在263年蜀漢滅亡以後僅僅四十年,益州再次分裂。魏晉南北朝時期,益州這塊土地的離心離德可見一斑。

平心而論,李雄自立以後,對蜀地的政策還是比較好的。他在治理成漢的三十年間,蜀地的生產獲得了極大的恢復,而他寬厚的性格也使得許多避難者們紛紛西逃到益州。四川也在劉璋父子後一百年,再次成為了北地人避難的樂土。

不過,在李雄去世以後不到十五年,成漢就被滅國了。滅亡它的,正是那個被尊為正統王朝的東晉,而滅國軍隊的率領者,是名氣更大的桓溫。

是的,西晉滅亡以後,我們還沒來得及講講它的繼承者——東晉。這是一個士族全盛的時代,也是一個名人輩出的時代。而這個時代的締造者,卻並不是司馬炎的後人,甚至他都被懷疑不是司馬家的人,其身份之謎甚至成為了中國曆代皇帝中最著名的疑案之一,他就是司馬睿。

那麼,司馬睿的身世到底是如何呢?他和他的東晉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咱們明天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