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300多種戲曲種類是怎麼誕生的?

我國的戲曲種類眾多,根據1982年統計,全國共有317個戲曲劇種,但是近些年有些劇種遭到市場的淘汰,如今已經失傳,現如今,大概只有270多個劇種。那麼這麼多的劇種是怎麼產生的呢?

中國300多種戲曲種類是怎麼誕生的?

中國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國家,雖然自古以來,文字都是一樣的,但是各地語言卻有很大的區別。再加上少數民族的文化差異,形成了非常複雜的多語種系。

比如南方的粵語和閩南話,北方的東北話和河北話,甚至兩個城市非常相近的北京和天津,其語言也有明顯的區別。

其實,我國一開始的戲曲種類並不多,之所以後來出現了這麼多戲曲種類,是因為這些戲曲在流傳到不同的地方,與當地的方言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新的劇種。

雖然現在的戲曲種類眾多,但它們主要是由戲曲界的四大聲腔作為基礎唱腔,這四大聲腔分別是高腔、崑腔、梆子腔、皮黃腔。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劇種。比如白族的白劇、傣族的傣劇、藏族的藏劇、朝鮮族的唱劇等。

地方戲形成後,由於戲班和藝人的流動,人口的遷徙,軍隊的駐守,戰亂與逃荒,商賈的貿易,官員的調動,帝王的出巡等等,又造成了地方戲的相互交流與融合。

明末李自成義軍的征戰就為秦腔在西北、華北的傳播與繁衍創造了條件,如梆子腔到河南形成了豫劇(河南梆子),到山東形成了山東梆子,到河北形成了河北梆子,到徐州形成了徐州梆子等。

中國300多種戲曲種類是怎麼誕生的?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也為揚州的戲曲繁榮,以及徽班進京和京劇的形成帶來了契機;再如“商路即戲路”的說法也說明了商貿促進了戲曲的交流。所以單聲腔的地方戲又發展成多聲腔劇種。

比如川劇就由昆路、高腔、皮黃、梆子、燈戲五種聲腔組成;京劇就成了微、漢、昆、秦等劇種匯合的產物;而山西省分佈了晉劇、北路、蒲劇、上黨等四大梆子。

另外,由於城鄉差異和觀眾不同的欣賞習慣,同為湖廣語音就有專演三小戲的楚劇和擅長袍帶戲的漢劇。甚至有的戲在不同的地方,會採取不同的唱法。也正是這些原因,才形成了戲曲的多樣性和劇種的不同風格。

那麼,在眾多的戲曲種類中京劇是如何脫穎而出成為國粹的呢?

上文提到,京劇是由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帶來的契機形成的劇種,歷經了嘉慶到道光年間,京劇雖然已經成型,但是地位一直沒有得到提升。直到往後一百多年京劇傳播歷史,京劇才經歷了兩次興旺的巔峰,這兩次高潮恰巧與兩個女性有極大的關係。

這頭一個就是慈禧,可以說是京劇第一次大繁榮的關鍵人物。

中國300多種戲曲種類是怎麼誕生的?

《菊部叢譚》載“孝欽後(慈禧)酷嗜歌劇,晚年尤甚”。1883年,慈禧五十大壽,指定張淇林、楊隆壽、鮑福山、彩福祿、嚴福喜等十八位名角入宮當差,不僅演唱,而且要當京劇教習,向太監們傳授技藝。

如果某個太監有超群的絕藝,就會得到慈禧的賞識,因而也就飛黃騰達。當時清宮太監張蘭德(小德張)就是由於在昇平署唱戲,才藝雙絕而得到慈禧的賞識,提升為昇平署戲班提調,最後爬到了總管太監的地位。

據說,按捺不住的慈禧也曾在太監宮女的喝彩聲中親自登臺演唱。自此,京劇入宮唱戲成了“定例”,一直到清朝滅亡。

清宮掌管演出事務的機構“昇平署”,每年均選著名藝人進宮當差,譚鑫培、楊月樓、孫菊仙、陳德霖、王楞仙、楊小樓、餘玉琴、朱文英、王瑤卿、龔雲甫、穆鳳山、錢金福等各行當名家一百五十餘人均曾入宮演出。

中國300多種戲曲種類是怎麼誕生的?

權傾朝野的慈禧其個人嗜好可不是簡單的個人問題,各級大小官員無不視其為貼近宮廷核心的最高時尚,競相效仿。看戲、唱戲、學戲之風,由官員而士紳,由士紳而市民。京劇通過出入宮廷和達官貴人的私人庭院,用“御賞”和“堂會”這種特殊方式,完成了不可思議的自上而下的柔性權力傳播與普及過程。

這在世界戲劇傳播發展史來看,也是十分罕見的。正是慈禧個人的喜好,促成了京劇由民間藝術走向廟堂。要說京劇是“國粹”,那最大的功勞一定是歸於慈禧。

第二個讓京劇在現代大放異彩的女性則是江青。

中國300多種戲曲種類是怎麼誕生的?

如果說慈禧是用了柔性權力促成了京劇的獨領風騷;江青則是用硬性的權力開道,打造了京劇的現代畸形繁榮。對於江青與樣板戲的關係,一種說法認為這是她實現政治陰謀的工具,一種說法認為樣板戲是藝術工作者的集體創作,與她沒有什麼關係,她只是“竊取”了果實。

“不論是‘竊取論’還是‘剝離論’,其實都無法忽略一個基本事實,即江青與‘樣板戲’經典化打造的內在聯繫。”在近十年的“文革”時間裡,中國舞臺上只剩下了八個“樣板戲”,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民不僅無從選擇,而且不看不行,不聽不行。

那時的國務院文化組為了在全國範圍內普及“樣板戲”,採取了一系列全民學唱“樣板戲”的具體措施。

一是“樣板戲”劇本一經定稿,當即在《紅旗》雜誌和《人民日報》及省市報紙上全文發表,並配發社論和評論文章;

二是“樣板戲”到各地作巡迴演出,以擴大影響;

三是各地報紙,大量刊載有關“樣板戲”的文章,廣播部門以“樣板戲”為主要節目內容,連續不斷向群眾播放;

四是“樣板戲”彩色電影和電視紀錄片常年在各地城鄉放映;

五是出版部門大量出版發行“樣板戲”的劇本、曲譜、掛圖、年曆、字帖、畫片、明信片等有關“樣板戲”的書籍宣傳品和實用品;

六是灌製大批量成套的“樣板戲”唱片,供全國各地播放;

七是中小學語文課本里選用若干段“樣板戲”唱詞……

中國300多種戲曲種類是怎麼誕生的?

江青和樣板戲

中國的三級京劇團之所以被保留下來戴罪立功(很多地方還因此新建或擴張了京劇團),就是因為要演樣板戲。作為政治任務,他們馬不停蹄地到部隊、工廠、農村、學校巡迴演出。而看樣板戲也是單位“革委會”規定的政治任務,通知一下,人人到場,不管你已經看過幾遍了,這是樣板戲傳播的第一招。

第二招是將欽定的版本拍成電影,到處播放。那時的電影放映隊也是極具中國特色的傳播隊伍,他們經常到基層放電影,甚至可以覆蓋到中國絕大部分鄉村。

最狠的還是第三招,那就是遍佈中國城鄉的“大喇叭”。這種高音喇叭在街道、學校和有電的鄉村,天剛亮,就以“東方紅”開始,中午還要加播,晚上八點以後,才以“國際歌”結束。除了“文革”話語宣傳,文藝部分只有革命歌曲和樣板戲。音量之大,堵耳朵也沒用,讓你不聽也得聽。在此背景下,凡公開的單位與民間的娛樂活動,大家只能以學唱樣板戲的方式自娛自樂。

這種無法逃避的長期的每日灌輸,終於打造成功了中國歷史上最龐大的京劇接受群體。中國所有的“60後”及其之前出生的,都屬於這一範圍。2008年,教育部遴選的“京劇進課堂”的十五首曲目,就有九首來自樣板戲,弄得主張復古的倡議者大呼“違背初衷”,京劇名宿梅葆久也因此出面反對。教育部的回答非常實在:這是廣泛徵求社會意見的結果。這從另一面反映出樣板戲的巨大影響力。其實答案很清楚:現在的學生家長都是樣板戲“哺育”過的一代。

中國300多種戲曲種類是怎麼誕生的?

樣板戲《智取威虎山》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樣板戲”接受年齡段恰好涵蓋了今天在崗或退休的中國中高級領導幹部。我們知道,許多高層領導幹部是京劇戲迷,甚至是“票友”,這是不是京劇成為頭號“國粹”的另一個隱因呢?

大凡權力媒體高調拉抬某個對象,一般就是其日子不好過的時候來了。當“文革”的特殊時期過後,京劇一方面自身迅速轉向復古;另一方面傳播是地區急劇收縮,受眾急劇萎縮。

現在的京劇市場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幾個大都市,南方廣大地區京劇氣韻稀薄;“80後”群體離京劇越來越遠。這與“國粹”的承擔極不匹配,難怪2003年全國政協委員孫萍“京劇進課堂”的“兩會”提案,會成為新聞一時的關注焦點。

教育部在許多重大改革問題上動作遲緩,為此飽受民眾和輿論詬病;但在京劇進課堂這點上卻反應異常迅速。在2008年即開始京劇進中小學課堂的試點工作,在北京、天津、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廣東、甘肅作為試點省(直轄市),各選十所試點(中小)學校。這可以在另一個層面上驗證京劇被政府國粹的定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