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集美丽和凶残于一身的猫科动物,到底养活了多少生物?

集美丽和凶残于一身的猫科动物,到底养活了多少生物?

在我们的印象中,猫科动物是一类集美丽和凶残于一身的动物。它们拥有一张迷人的面孔,以及一身柔软又好看的皮毛,但同时它们又是优秀的猎手,天生以捕食其他动物为生,很多动物都丧命于它们锋利的爪牙之下。那么,为何说猫科动物又养活了很多生物呢?本文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猫科动物尤其是大型猫科动物的猎杀习性给其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集美丽和凶残于一身的猫科动物,到底养活了多少生物?

比如在非洲,非洲狮喜欢捕杀野牛、斑马、角马甚至大象、河马等大型食草动物。狮子捕杀的猎物常常不能被它们吃完,尤其是在猎物数量众多的月份,被狮子遗弃的食物会更多。但正如动物学家所言:在非洲,没有肉食会被浪费掉,一头野牛,往往是狮子吃了鬣狗吃,鬣狗吃了秃鹫吃,秃鹫吃了蚂蚁吃……

在美洲生活的美洲狮,虽然体型不及狮子的一半,但每个月也能在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200多千克的食物。这些被遗弃的食物,可以帮助安第斯神鹰等众多食腐动物填饱肚子,并且长期地生存下去。

集美丽和凶残于一身的猫科动物,到底养活了多少生物?

可以说,如果没有猫科动物“帮忙”捕猎,很多依靠猫科动物遗弃的食物而生存的动物将面临着巨大的难题,尤其是那些基本没有捕猎能力的食腐动物。

其次,是猫科动物对维护健康的生态系统发挥的作用。

比如在亚洲,处于食物链顶端的老虎常常要捕食野鹿、野猪、野兔等食草动物,对控制这些食草动物的数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森林里没有老虎或者老虎的数量大减,那么这些食草动物就会不受控制地繁殖。随着食草动物数量的剧增,越来越多的植被就会被啃食,接着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动物被饿死,疾病爆发等,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更多生物的生存会受到威胁。


集美丽和凶残于一身的猫科动物,到底养活了多少生物?


在我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地区,由于老虎数量的减少或消失,野猪开始泛滥,它们不仅破坏林木,甚至还到处破坏庄稼,给林业和农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如果被誉为“野猪倌”的老虎健康地生活在森林里,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了。

在亚洲中西部,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雪豹对维护高原生态系统的完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果没有雪豹,食草动物大量繁殖后很快就会对脆弱的高原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在高原上生活的动植物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因为这些原因,雪豹还被人们誉为“健康高原生态系统的指示型物种”。


集美丽和凶残于一身的猫科动物,到底养活了多少生物?


综上,集美丽和凶残于一身的猫科动物,虽然以捕食其他动物为生,但它们却给其他动植物的生存创造了更多的条件,间接地养活了无数的生物。对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