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挑选指数基金要看哪些?

petetr100967281


挑选指数基金,首先是要先确定自己的投资时限、投资板块,之后再去选择相关的指数基金。

投长期?投短期?

如果你选择长期投,应该选择偏稳定、盘子大、具有较大代表性的指数来进行投资,比如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标普500指数、日经指数225等这些指数来进行投资。

而如果你想投短期,可以选择行业较为细分的指数:比如5G行业指数、军工指数、大消费指数等等。

有看好的行业?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看好近期猪肉上涨,想要短期投一下农业,特别是生猪养殖相关的行业,那么就可以投相关农业指数、或者是消费行业指数等这些符合你投资预期的行业。又或者你看好5G行业的发展,那么可以选相关的指数进行投资。如果你看好的是股票市场的长期受益,那么就应该选择大盘指数相关的基金。

再进一步

好了,通过上面的步骤,你已经有了大致的投资目标跟想法了,接下来我们来进一步筛选指数基金。

首先,投资动机是什么,是偏好风险还是厌恶?如果喜欢风险,可以选择分级基金,特别是B级基金,作为短线利器,分级基金作为指数基金的一种,为短线投资者提供了很好的选择,并且由于它自带杠杆,涨得快跌的快,还有上下折等规则,适合一些较为专业的交易型投资者。

如果厌恶风险,可以选择分级基金的A类基金,这类基金的特点是,约定了年化收益,只要长期持有,到期赎回,就可以获得年化收益。

另外如果想风险较低,也可以选择指数基金进行定投,这样可以强迫自己存点钱并规避系统风险。

指数基金作为一种被动基金,只要它的指数标的没有选错,一般来讲不会大幅偏离对应指数的涨跌幅,算是一种省心省力的投资方式了。

对于喜欢交易的投资者来说

对喜欢交易的投资者来说,还建议可以考虑ETF基金,具体相关的内容可以参考本人的另一篇相关的文章。


确定好门类,还有很多只怎么选?

好了,决定好了指数、决定好了类型、也决定了投资期限跟金额,然后发现,筛选完之后还剩几只,除了基金公司不同之外,名字没有任何区别,到这一步之后又该如何选择呢?

好了,这一部分很关键,首先基金公司名称跟基金经理这两个部分并没用,再好的基金经理、再好的基金公司,由于指数基金是被动型的基金,其走势紧跟挂钩标的,跟这两者的关联性其实并不大,并且不少基金公司的指数型基金都是新人基金经理来主理的,因此靠这个来识别,效果不大。

那么最主要的就是看规模,规模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基金规模大,说明可以容下的资金量大,另外也说明市场认可这个产品的人多。也就是说其业绩相对稳定,同样的优势就在于你去申购这种规模大的基金的时候,份额不太容易被稀释,比较适合资金较大,或者比较着急买入的朋友们。

但是相对的,由于规模太大,也会导致涨幅缓慢,这主要是因为资金太多的话,进出相对没那么频繁,而且不太好全投进去,仓位占比往往相对较低。所以如果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话,建议买盘子小的基金。

此外不要看净值,而要看累计净值,累计净值告诉了你从它建立开始到现在为止的收益情况,更能客观真实的反应出这只基金到底能赚多少钱。另外累计净值也要参考这只产品到底存续了多少年,一般来说年限越长,累计净值也会越多,通过净值的对比,选出业绩相对优秀的基金即可。

除此之外,还要研究一些差异的地方,比如是前端收费还是后端、股票仓位范围是怎么样的、能否场内交易、赎回费怎么计算等等,通过这几个方面的考察,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下手,就可以了。


金声缭绕


基金小白投什么?指数基金。那么,指数基金怎么选,要看哪几个方面,我觉得这应该是每个投资者最关心的。

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能称得上太难去解释,我希望大家也不要把选择指数基金这件事想象的过于复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

选择行业指数还是宽基指数

一般来讲,宽基指数是投资时较为常见的类型,比如沪深300指数基金、中证500指数基金等等,这类基金的整体收益是较为中庸的,不能算最好,但也不是最差,基本上属于中位线。

而行业指数的话要求就投资门槛相对高一些,但是有些行业的收益率确实会相对好很多,至少在中位数以上,从历史的收益率总结看来,医药、必需消费、可选消费这三个领域是收益率最高的,因此我们在选行业类基金的时候,可以更大程度地从这些行业的基金考虑下手。

选择费用低的一定没错

对于指数基金来讲,无论是管理费还是申购费都是非常低的,我们在选取指数基金时候,就要从中挑选费率低的品种进行投资。这样一来长期定投将会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了解收益较好的基金品种

红利类基金,指的是高股息率的基金品种。股息率是说一只股票从自己的盈利当中拿出一部分现金,然后以现金分红形式分给投资者。

基金市场中高股息率的品种,如果能够长期稳定输出分红,说明了企业自身的现金流和财务情况都是稳定的,这是红利类品种的重要特点。

还有一类价值类基金,这个品种的基金主要是代表了被低估的股票所组成的基金,这一类基金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以上就是我对挑选指数基金的一些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及更多的人。点赞和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我是杜耶说理财,价值投资的布道者。


杜耶说理财


概念

先说人话:

举例,上证50指数,是选定的上海交易所里前50家最大的公司股票,算出来的指数。那么,上证50指数基金,就是拿大家的钱,投资这50只股票,这50家的涨跌影响基金涨跌。

优秀的指数基金是追求基金的涨跌与指数一致。

再看定义:

指数基金(Index Fund),顾名思义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上证50、中证500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分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通常而言,指数基金以减小跟踪误差为目的,使投资组合的变动趋势与标的指数相一致,以取得与标的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下图是上证50指数和他的50支成分股票。



对应的指数基金有多支,目前以易方达上证50指数基金为例。

投资方法

投资指数基金需要注意的主要是如何获取信息,因为,同类型的指数基金收益差别不大,并不是特别注意那支基金,考验的是你对大行情的判断,而非短期投资。

例如,2017年,蓝筹股持续上涨,那么上证50里的都是蓝筹股,上证50指数基金自然涨。

看下图中上证50指数从2017年涨到2018年初。

同样以易方达上证50指数基金为例,收益如下


渠six


在我和投资者们的沟通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朋友对于指数基金(ETF)非常感兴趣。因此他们十分希望我可以分享一些在国内可以投资的ETF。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截止2016年12月30号,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共有140个(含货币基金ETF)。其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92个,交易代码都以51开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共有48个,交易代码都以15开头。以2016年年底的价格估算,所有的ETF所占的市值大约为3400亿人民币左右。如果去除货币基金,剩下的ETF总共大约为120个,市值总和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

从ETF的数量分布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绝大部分ETF都是股票型ETF,占到所有ETF的80%左右。在余下的20%的ETF中,主要由货币基金,债券ETF和大宗商品ETF组成。

如果以市值作为衡量标准,在上证和深证上市的ETF主要以股票型ETF和货币基金ETF为主。大宗商品类和债券类ETF占有的市值都非常小,低于5%。

货币基金型ETF属于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因为有一些规模非常大的货币基金(比如天弘的余额宝)并没有被归类为ETF,但它提供的投资功能和货币基金型ETF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因此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主要针对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ETF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国内股票ETF

截止2016年年底,管理规模超过100亿人民币的股票ETF共有7个。

如上图所示,目前规模最大的股票型ETF是华夏上证50ETF(510050),管理规模(截止2016年年底)接近300亿人民币。其他一些规模比较大的股票型ETF有沪深300ETF,上证180ETF和中证500ETF。所有这些ETF(除510810以外)的管理费为每年0.5%,外加0.1%的托管费,其总费率为0.6%。一般来说,ETF没有认购费。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这些不同的指数之间有什么区别?买哪个指数ETF更好?在这里稍微向大家做一下知识普及。

上表显示的是中国股市中最常见的几个指数。指数的名称中含有该指数包含的成员的数量。比如上证50指数,选取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值和交易量最大的50支股票。而上证180指数,则是上证50指数的扩大版:将50支股票的范围扩大到了180支股票。

沪深300指数涵盖的范围更广,同时包括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300支市值和交易量最大的股票。中证500指数选取的则是排名介于301-800之间的A股股票(排名的规则有些小复杂,包括市值,流动性等一系列考量)。如果将沪深300指数加上中证500指数,我们就可以得到中证800指数。

由于这些指数选取的成员不同,因此其代表的主要行业也有很大不同。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上证50指数主要是金融指数,其中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企业的市值占到65%左右。相对来讲,沪深300指数的行业分布更广。而由于中证500指数选取的是中小盘股,因此其行业分布更加偏向于医药生物,房地产,计算机等,而不像前面提到的那几个集中于金融行业的大指数。

既然这些指数涵盖的投资范围都不太相同,那么我们应该选取哪个指数ETF作为我们投资的对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考虑。

首先,尽管这几个指数都不太相同,但由于他们都是市值加权型股票指数,其回报的相关程度是很高的。

上表显示的是这四大指数在过去十年中日回报之间的相关系数。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指数中的前三大(上证50,上证180和沪深300)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高,非常接近1。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三大指数涵盖的股票都是沪深两市上市值最大的那些公司,指数间的涵盖面高度重合,因此价格波动幅度十分接近。

和三大指数回报有显著差别的是中证500指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该指数选取的是中型规模的股票,因此和前三大股票指数没有重合面。如果投资者想要较全面地覆盖中国股市,比较好的选择是购买一个沪深300指数ETF+一个中证500指数ETF。这种组合可以覆盖几乎所有的大公司和中型公司。当然,如果想要再进一步的延伸去包括小型股票,那么也可以考虑加入中小板ETF和创业板ETF。

下图显示的是四大指数在过去十年的历史回报(不包括红利)表现。

以过去十年的历史来看,代表中型股票的中证500指数波动率最大,回报最好。代表蓝筹股的上证50指数回报最低。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上证50,上证180和沪深300这三大指数的回报情况非常接近,区别不大。但是中证500指数(上图紫线)从2009年开始经历了一拨非常明显的触底反弹,在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中表现十分抢眼。

纵观过去十年,中证500指数的年回报为12%左右,是四大指数中最好的。其他三个指数的年回报在2%-4%左右。

从理论上来说,股票的市值越小,其风险就越高。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风险和回报成正比,因此坚持投资小股票就能够获得超额回报。这也是为什么小型因子(Small Minus Big)在法码和弗兰奇教授提出的三因子模型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小规模带来的超额回报,指的只是长期投资维度下的平均回报。如果我们把长期的投资维度切割成不同的时段,就会发现在不同时期,风水轮流转,小型股票和大型股票的表现各领风骚。在某一阶段小型股票的表现更好,而在另一个阶段则相反。过去十年中国的中型和小型股票表现更好,并不能代表未来十年投资这些股票能够继续获得更好的回报。

这些指数的回报表现相差这么大,也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即当我们在衡量一个股票基金的表现时,需要首先选对基准。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股票基金经理选取的股票都是中型,甚至是小型股票,那么他/她管理的基金战胜沪深300指数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对于这位基金经理来说,一个更合适的基准可能是中证500指数,或者中小板指数(如果他选取的股票来自中小板)。只有用合适的指数去衡量一个基金经理的历史表现,才可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现在回到本章的中心,股票型ETF。在我看来,普通投资者只需要在上面的几个ETF中选取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就足够了。在大股票领域,159919和510330都可以考虑。如果想要覆盖中型股票,那么可以加上510500。有些投资者可能还想涵盖更多的小股票,那么也可以考虑159902和159915。值得一提的是,小股票由于市值小,流动性差,因此买进卖出的交易成本也会比较高。追踪小股票的中小板ETF和创业板ETF的市值都要远远小于主板ETF,也就是说投资这些ETF带有更高的投资风险。

海外股票ETF

在股票型ETF中,有一些ETF追踪的指数是海外的股票指数,比如美国纳斯达克指数,香港恒生指数等等。对于海外市场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这些ETF。

在国内上市的海外股票指数ETF不多,主要集中于美国和香港股市指数。

上表列举了一些在国内上市的比较主要的海外市场ETF。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只有510900的规模还可以(95亿左右)。两支追踪港股恒生指数的ETF(159920和513660)的规模也还不错(20亿左右),剩下的几个美股和德国股票ETF的规模就非常小了。

海外市场ETF不受国内投资者待见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所谓的“主场效应(home bias)”。国内投资者对于海外市场不太熟悉,因此在投资海外股票前肯定会缩手缩脚。其次,这些ETF和海外可以购买的ETF相比,费率相差太大。举个例子来说,追踪纳斯达克指数的159941的年费率为0.8%(管理费)+0.25%(托管费),总共1.05%。而同样追踪纳斯达克指数的QQQ,其每年的费率为0.2%,并且其流动性要高得多(市值大约为430亿美元)。同样一个指数产品,中国ETF的费率为美国ETF的5倍多。它不受投资者欢迎也算情理之中。

其他股票ETF

除了上面两种“宽基”ETF之外,国内上市的ETF还有一些其他类型,包括:风格ETF(比如成长ETF,价值ETF等),行业ETF(比如消费类ETF,金融地产类ETF等),主题ETF(比如治理ETF,龙头ETF等),策略ETF(比如基本面ETF,等权重ETF等)。由于这些ETF非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我就不再展开了。对于普通大众投资者而言,上文提到的“宽基”ETF应该足够了。

债券型ETF

说完了股票型ETF,下面再来说说债券型ETF。

在国内上市的债券ETF非常少,主要就是上面表中的四个ETF。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是511220(60亿左右),其他三个债券ETF的规模都很小,不到10亿。这四支ETF中,两支追踪国债指数(511010和159926),另外两支追踪企业债指数(511220和511210)。

规模最大的511220追踪的指数是上证可质押城投债指数,简称沪质城投。该指数的样本由沪市剩余期限1年以上、债项评级为投资级以上、符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对可质押债券要求的城投类债券样本组成,为债券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由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主体发行的企业债,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

上证企债30指数是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挑选30只质地好、规模大、流动性强的企业债券组成样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房地产公司的企业债(比如恒大,万达等)。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收益超过国债利息回报的企业债投资标的。

511010和159926追踪的都是剩余期限4到7年的国债,区别在于511010的样本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国债。

总体来说,目前中国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债券ETF非常有限。相对于公募债券基金来说,债券ETF有一定的费率优势(大约比公募债券基金每年的费率便宜0.2%-0.4%左右),但是选择面要狭窄很多,流动性也不够好(因为规模不够大)。眺望未来,在债券ETF这个市场,产品供应商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大宗商品ETF

最后和大家讲讲国内的大宗商品ETF。

目前上市的大宗商品ETF主要有四支,都是黄金ETF(如上图所示)。四支ETF的费率一样,追踪的指数都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现货价格。从规模来看,518880的规模最大(65亿左右),因此流动性也最好。如果投资者对于投资黄金感兴趣,可以考虑购买这支ETF。

总结

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ETF是一个比较新的投资品种。ETF的好处是它能够像股票那样被随时买卖,同时可以帮助投资者以比较低廉的价格达到多元分散的指数投资目的。随着国内投资者的金融教育程度的提高,国内的ETF市场也会遵循国外市场的规律,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

要想把涉及到ETF的所有问题在一篇文章中讲清楚是不现实的。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对金融小白做一些科普性质的资料介绍。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伍治坚


指数基金是股神巴菲特唯一在公开场合多次推荐的基金,通过投资指数基金,就算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也可以获得10%的年华收益。 那么什么是指数基金,投资指数基金有哪些注意事项?

什么是指数基金

如果有基金公司开发一个产品,就按照这个指数的成分股比例去买入一篮子的股票,并且完全复制指数的走势,那就是指数基金

比如沪深300指数,就是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挑选的300只具有代表性的中大型企业股票构成。

选者指数基金需要注意什么 ?

一、对于基金小白来说最好选择宽指基金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宽指基金有: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等,每一个指数代表了不同市场的情况。 且在低估值的时候买入,比如沪深300的低估值就是0-13.37这个时候可以买入。

二、尽量不买主题基金

主题基金也就是行业基金,比如白酒行业、地产行业、消费行业。 因为这种行业基金需要很强的市场判断能力,不适合小白。

三、坚持定投

指数基金获利高的制胜法宝就是定投,定投不但起投门槛低,而且还能摊薄成本,不用耗尽脑细胞思考什么时候买入最好,就算啥啥定投,也能得到市场平均10%的收益。


定投虽好,切勿贪杯,虽然它不需要止损,但一定要适当止盈。

比如说,某基民在股市3000点开始定投,定投了整整3年,等到股市6000点的时候还舍不得卖出,不巧股灾来了,半年时间不到,股市一路下跌到2000点,这个时候在忍痛赎回已回天乏术。结果就是苦苦定投了3年,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还亏了老本


有句话说的好:“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所以不要小瞧了指数基金,用心投资,将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


怡心寻财


指数基金,也叫被动型股票基金,它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按照其跟踪的指数买股票,而不是依据基金经理的个人判断来买股票。

挑选指数基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成本。

虽然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用比其他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费用低,但是不同公司发行的基金管理费用还是有差别的;再加上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等等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能低就低。

第二,规模。

指数基金,建议挑选大规模的而不是小规模的。大规模的指数基金一般流动性比较好,买进来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也不用害怕被清盘。同时规模越大的基金,它的操作受基金购买者日常卖出买进的影响比较小,指数跟踪的误差也会比较小。

第三,新老基金。

指数基金建议购买老基金,不建议买新基金。指数基金跟股票不一样,不存在打新的问题。买新基金,会有一个建仓的过程,在建仓未完成就购买了这只基金,就会出现比较大的跟踪误差。

第四,跟踪误差。

指数基金的业绩主要是由指数的涨跌或者说是股票市场的水平来决定的。所以,一只指数基金好不好,跟踪误差的表现很重要。

在指数基金相关网站上可以看到跟踪误差的指标,一般日跟踪误差都在0.5%以内,优秀的甚至在0.1%左右;年度的跟踪误差,一般会在1.5%以内,当然误差越小就越好。

所以,假如指数跌了15%,而你手里的指数基金只跌了10%,不要庆幸自己跌的少亏的少,因为你买的基金,跟踪误差太大了。等将来指数涨了10%,你手里的指数基金有可能只涨4%。

这就是挑选指数基金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指数基金非常适合定投,所以在购买指数基金的时候,可以采用定投的策略,省事还容易赚到钱。

最后提醒大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滔滔很浪


买指数基金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指数基金分为场内和场外的,他们的区别是场内的是可以像股票一样灵活交易,而且管理费用低,但是需要有股票交易账号,场外的管理费用高,当天三点之前申购按照当天净值买入,三点以后买入按照第二天,不需要特别的账号。

选择指数基金的几个点

1 看公司,一定要选大的基金公司,比如易方达,华夏,华泰等知名公司的

2 看规模 规模小,风险高,流动差

3 最重要的看他跟踪基准指数的准确度

4 看管理费用,一般超过年1%的管理费都算高的啦,因为折算下来,差不多你挣的30%多都属于基金公司,但是他不承担风险,划不来

5 其实指数基金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没啥,因为指数不需要基金经理选股,只需要跟着基准指数调仓就行

6 看估值 各大基金APP都有指数估值,在指数低估时买入 然后就是将PE倒数与无风险利率进行比较,大于2倍以上


差不多就是以上六点,其中第三点和刘点最重要 风险就是你每次在高估买入导致亏本 买指数基金的要点就是逢低估进行定投,越跌越买,平衡买入成本。等到牛市丰收


小强走天涯


指数基金作为深受广大基金投资爱好者的一种投资标的,具有成本低廉、有效分散风险、被动投资的优点。定投指数基金也是巴菲特极力向普通投资者推荐的一种投资方式。那么,如何去挑选指数基金?很简单,两步到位。

第一步:挑选合适的指数

指数基金是一种跟踪指数来确定投资范围的基金种类,所以挑选到好的指数是事半功倍的。那么,如何挑选指数?

  • 挑选宽基指数

宽基指数指成分股覆盖范围广,风险分散程度比窄基指数高。比如,市面上常见的上证50、沪深300、中证100等等都是宽基指数。(窄基指数专指某一行业的指数,指投资某一领域,风险分散程度小。消费指数、红利指数都是窄基指数)

挑选宽基指数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而窄基指数周期性强,易受影响。

  • 挑选被低估的指数

在指数被市场低估的时候买进,相当于买了一个打折的东西,是很划算的。判断指数是否被低估,可以看指数历史的PE值,在历史PE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中位以下区域开始指数基金定投。

注意:选择低估值的指数基金,也许要经受一段时间的低估期,投资者要做好心理准备。一旦选择了,就要沉得住气。

第二步:挑选合适的基金

  • 挑选费用低的

挑选一个申购费、托管费等等费用低的基金,长期在复利的作用下可以节省一大比钱。比较指数基金最好定投,而定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挑选跟踪误差小的

指数基金跟踪指数来投资,其间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个跟踪误差。误差越少,说明基金越好,还有,跟踪误差最好不要超过4%。(具体数据可以在天天基金网上查询)

挑选长期以来基金业绩好的

看基金长期的投资回报率和走势图,长期的时间断最少3年。一个基金好不好在其往年的业绩上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来。

总结:挑选指数基金,先挑选指数,新手小白最好选择宽基指数;再挑选基金,比较基金的跟踪误差,业绩如何,选择跟踪误差越小的,业绩越好的。


一心理财


挑选指数基金要看哪些?


三思君觉得,买指数基金要注意的地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基金费率

虽然指数基金的费率相对主动型基金而言,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不同的指数基金之前还是有差异的。秉承“省到就是赚到”的原则,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肯定是首选费率低的指数基金。


比如以沪深300指数为例。


在所有普通型的46只沪深300指数基金中,其综合费率(管理费+托管费)最高的基金达到了1.22%,而其综合费率最低的基金仅为0.3%。


大家可别小看,每年节省下来的0.9%。


假设这两只沪深300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都一样,都达到了年均10%,那么15年下来,综合费率1.22%的基金投资回报率是253%,而综合费率0.3%的基金投资回报是301%,前后相差了48个百分点。


2.跟踪误差

我们都知道,指数基金是完全按照指数的成分股和权重进行投资的。所以挑选指数基金的重要标准就是看跟踪误差。


虽然一般情况下,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都很小,但是不排除有些个别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会很大。比如华安德国30(DAX)ETF基金(513030)。


依据该基金的2018年中报显示:

从2014年8月8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跟踪误差达到了20.51%。最近一年的跟踪误差也还有3.56%。



这样的跟踪误差,对于指数基金而言,显然是不合格的。所以大家在挑选指数基金的时候,还是要稍微看下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


3.基金规模

除了费率、跟踪误差以外,还需要注意基金的规模。因为不同类型的指数基金适度的规模,是不一样的,所以下面就分开来讲。


3.1 普通型的指数基金

一般来讲,普通型的指数基金的规模是越大越好。因为规模越大,当遇到大额申购或赎回时,对跟踪误差的影响越小。同时,对于在场内交易的指数基金而言,规模越大,流动性也越好。


3.2 增强型的指数基金

对于增强型的指数基金而言,由于有基金管理人主动管理的成分,所以规模适中就好。因为如果增强型指数基金的规模太大,那么会加大基金经理的管理难度,进而影响到基金的业绩。


最后提醒一点,不管是普通型的指数基金还是增强型的指数基金,其规模都不能太小。因为规模太小,是有清盘风险的。一般而言,规模在2亿以下的,都要谨慎投资。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


三思投顾


  指数基金是跟踪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等)为标的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如这只天弘上证50指数A,跟上证50指数走势可以说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该基金是购买的上证50的50只股票的全部(或部分),该50只股票集体上涨或集体下跌,那么该基金就跟着涨,或跟着跌,不具备有人为因素,也可以说基金经理形同虚设,没有操作的权利。

  既然基金经理是形同虚设,那么指数基金相应的费用相对于其他基金会较低,比如管理费。

  那全部指数基金都一样,都不具有人为因素吗?不是的。指数基金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就像上面的天弘上证50指数A,力求按照基准指数的成分和权重进行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小跟踪误差为目标。

  第二类是增强型指数,在将大部分资产按照基准指数权重配置的基础上,也用一部分资产进行积极的投资。其目标为在紧密跟踪基准指数的同时获得高于基准指数的收益。

  第三类基本面指数,如嘉实基本面50指数(图片审核不通过),以股票公司的净资产、现金流等基本面财务数据进行样本股的选样和指数加权计算,打破了样本股价格与其权重之间的联系,使得基本面经济规模大的股票获得较高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估股票在组合中权重过高的现象。

  那么我们在投资指数型基金的时候,选择哪一种类比较好呢?首先你要有明确的目标,例如你要跟踪的指数是哪一个指数,是上证50指数,还是中证500,亦或是沪深300等等。

  每个指数的成分股是不一样的,这就要看你看好哪一板块市场了,像上证50可以说是我国市值最大盈利最好的50只股票,但其属于传统行业,如果你看好未来产业如创业板块的话就不要选上证50作为投资标的了。

  指数型基金较适合定投,不适合一次买入,因为未来是根本无法估测的,像上证50它是50只股票,不是单只股票。

  定投的话需要长期持有,例如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因为上市公司可以说是我国最好的公司,那么其盈利就多,市值也就不断的变大,指数总体就往上走了,但短期怎么走无法预测。

  再选好指数类型,做好长期定投打算后,有以下建议,选择有实力的基金公司,选择费率较低的基金,选择资金进出较便利的基金。

  在这里有问题了,如该指数基金有如上三只类型指数选哪一类呢?笔者个人建议,再次强调一下,仅是个人建议:首先选的是基本面指数,其次是复制型指数,最后才是增强型(排列出自安全与稳定考虑)。

  讲了这么多,可能还是一头雾水,那就直接选一只沪深300ETF吧,上面都可以忘掉了。跟踪指数相差不会太远的,只要坚持定投就可以了。如果投资平台有如支付宝的慧定投的话,选择慧定投,相对而言收益较高。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聚众。你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笔者码字的动力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