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代銷的理財產品都是安全的嗎?

頭條金融


不管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還是代銷的理財產品,都不一定是安全的。判斷一款產品安不安全,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底層資產是什麼,也就是我們的錢流到哪裡去了。


銀行自營理財產品的風險


相對於代銷理財產品來說,銀行自營理財產品的安全性稍微高一點,但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很安全。


銀行理財分為5個風險等級,其中PR1級多數是保本的,不過根據資管新規,保本理財要逐漸退出;PR2級及以上級別產品都不保本,但PR2級產品本金虧損概率極低,過去幾乎沒有虧損的情況發生過;PR3級產品屬於中等風險,但虧損的情況也極少,風險可控;PR4級、PR5級產品風險就很高了,本金虧損概率較大,但這兩類產品的發行比例很少,普通投資者也買不到。


根據底層資產,銀行理財分為固收類、混合類、權益類,其中固收類比較安全,混合類處在中間,權益類產品的風險會稍微高一點。如果投資對象都是存款、債券,那就是固收類產品,安全性較高,如果投資對象中包含股票、金融衍生品,那風險就要高很多。


以後銀行理財要向淨值化轉型,打破剛性兌付,投資者要自負盈虧,保本的時代要結束了。


銀行代銷理財產品的風險


銀行代銷的最多的兩類理財產品,一個是基金,一個是保險。


基金分為貨幣型、債券型、混合型、指數型、股票型,風險依次遞增。貨幣基金非常安全,接近於保本;債券型基金虧損的概率也不高,尤其是純債基金,只要不踩雷,虧損的概率很低;混合型基金要看債券和股票的配置比例分別是多少,股票佔比高,那風險就高;指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完全要看市場走,風險很高,可能賺很多,也可能虧很多。


基金公司不會跑路,所以購買基金最大的風險就是虧損部分本金。


銀行賣的理財型保險很多,現在以長期的年金險為主,期限在5年以上,最長可以有終身的。保險的最大缺點是,流動性太差了,期限太長,如果提前贖回的話,本金可能會虧很多。


比如你購買了一份20年的年金險,第一年交了2萬元,如果這個時候退保,可能會虧1萬元,是不是很坑?因為保險銷售的提成很高,有很多錢直接落入到銷售員的口袋了。不過持有時間越長、退保損失越低。保險可以抵押貸款,但是隻能貸出一部分,比如70%的本金。


閉眼買理財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不管購買什麼產品,大家都要提升自己的風險意識,除了國債和存款之外,其它產品都不能保本保息。


小斯筆記


在我看來,無論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還是代為運營的理財產品都是有一定風險的,接下來我就針對這一問題來說一說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投資理財這種東西沒有100%的,你可能覺得銀行存款比較安全,但只是相對於一些投資而言是比較安全的但在銀行存款或者是在銀行理財照樣都是有一定風險的,這一點大家也應該有所瞭解,並不是100%的所以即使你想在銀行買理財,或者是存款,你也必須具備有這方面損失的準備。

其次,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或者是代為運營的理財產品,相對來說比較安全,是因為銀行本身就是一個較大的機構,在司機週轉方面可能更為靈活一些,所以銀行具備的實力更大一些,它倒閉的可能性更小一些,再加上銀行會對他代為運營的理財產品去進行多方面考慮,在綜合分析之後才確定是否代為運營這樣也能估計一步保障它的安全係數。

關於這一問題的介紹,就先到這裡了,希望大家在這裡都有所收穫,也希望大家能夠以此為結尾。



多空之恆


現在很多銀行的理財都是外包給各種保險公司的銀保部門負責,基本上這些保險公司都是特別有名的。首先,由理財部提供優質的客戶名單,讓保險公司來進行對接向客戶進行邀約,使用固定的話術對客戶的資質進行一定的肯定,或者直接以銀行的名義邀請客戶來到現場參加宣講會,有專門的講師負責,成功的保費還需要與銀行的理財經理進行分成,每家的給經理的提成都不一樣,銀行經理自然會把更加優質的名單給分成更高的公司。所以在銀行買保險性質的理財產品時,大家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被華麗的辭藻矇蔽了頭腦,而且現在許多保險公司還好在現場安排自己的親朋好友做內應,打扮的西裝革履談吐不凡還會進行提問最後帶頭進行申購,會激發人們的從眾心理。但是,即使衝動消費也不要緊張,現在的保險都有15天的反悔期間,可以撤銷購買申請。如果非要在銀行內部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反覆閱讀條款。保險型的投資者可以購買國債,或者銀行自營產品,激進型的投資者可以購買這些保險公司的銀保產品。最後老生常談的一句話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任晨愛生活


無論銀行自營產品還是銀行代銷產品,在去年資管新規出臺後,都不允許保本保息。

很多人有這麼一種思維誤區:認為銀行自營產品一定是安全的,銀行代銷產品不一定安全。現在除了存款以外,銀行裡所銷售的理財產品都是一種淨值的方式呈現。這也是監管的要求,銀行理財產品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實行的是賣者盡責,買者自負。

我們在買理財產品的時候,無論是自營還是代銷產品,合同上都有風險提示內容,這讓投資者清晰地認識風險,明白買理財產品不是包賺的。


為什麼不能進行保本保息?


過去我們投資者買理財一味地依賴銀行會剛性兌付,確實在特定時期,無論是自營還是代銷產品,銀行為了自身聲譽同時也為了吸引更多投資者繼續投資,在產品出現風險時,會選擇兜底。

但慢慢地監管層開始意識到兜底是有風險的。比如一個銀行理財產品出現風險,選擇剛性兌付,銀行可以承受的。如果同時有十幾只理財產品甚至更多出現風險,銀行再實行兜底,很容易形成系統性風險,一旦有系統性風險不可逆的。

而且還有一種情況,以往不管是銀行自營理財還是代銷理財,為了尋找安全收益又高的投資途徑,很多理財資金都投向了房地產,容易造成房地產泡沫,社會的發展不能只靠房地產,還有實體經濟等其他領域。

況且一旦經濟下行,房價下跌,房子滯銷,這又會反過來造成銀行理財的違約風險。因而打破剛性兌付的呼聲越來越大,監管層頒佈了資管新規,規範了銀行理財一系列問題,比如不能設立資金池,比如不能短債長投等等。

因而投資者在買理財時應該樹立風險意識,充分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投資。



財思思


朋友們好,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受多種因素影響,風險高低不盡相同,有一點,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或代銷的理財產品都是正規的,適當的分散組合,更安全。

首先,來了解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分類,以及適配的人群,更有助於選擇產品:
如上圖,銀行理財產品風險分級,以及不同等級,適配的投資人群

可以看出總共分為5級,一級至5級風險不斷上升。銀行的自營理財產品,多以一級和二級為主,適合大眾化穩健理財。而代銷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更豐富。

其次,來了解銀行自營和代銷的主要產品以及安全性:

1,銀行自營的活期,定期理財。這些是由銀行,自行開發管理銷售運營的理財產品,主要以中低風險為主,適合大眾投資,相安全性相對較高。

2,基金類。銀行自營的基金,通常以貨幣基金,主要以貨幣和低風險債券基金為主,多為中低風險。代理的一些基金,例如股票,指數,混合型基金等,往往是中高風險。

3,國債。國債是國家發行的債券,安全性相對較高,有國家信譽擔保,是中老年理財朋友們的最愛。

4,特殊類。合作的銀保理財。這類產品受保險法保護,除個別品種外,大多數現金價值的安全性較高,但收益和分紅等是浮動的。


小結:銀行自營和代銷的理財產品正規可信,但,風險高低,還需要視具體的產品而定。

最後,來總結分析:

銀行自營和代銷的理財產品正規可信。但不同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不同,安全性自然不盡相同。因此需要結合具體的產品來分析。

同時,適當的分散投資,利用不同產品進行理財組合,更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整體理財的安全性。


理財迦


要說這自營理財產品和代銷理財產品是否安全,那就得先對這個“安全”二字下個定義,什麼叫安全?保本保息叫安全?那銀行自營理財現在也做不到。不被客戶經理“飛單”算安全,那兩種理財都挺安全的。我來定義安全的話就是:儘可能保障本金的安全,利息儘可能不要太低就算安全。

如果按照我的定義來的話,那麼自營理財產品就是相對安全的。

自營理財產品種類較少,基本都是風險等級為PR3級以下,以PR2級居多的理財產品。代銷理財產品種類就非常多了,有基金、貴金屬、保險等等,它們的風險等級參差不齊。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從PR1-PR5級,PR1是保本理財,PR2級以上是非保本理財。PR2級雖然有損失本金的可能,但可能性極低。風險等級再往上本金的保障就越來越低了。

代銷理財也有風險等級,但是他們的風險等級就太多了,對於一般人來說,很難區分出這當中有什麼不同,很少有人會去研讀產品說明書,看運作模式,投資標的,利率計算等內容。

銀行理財產品的利率及風險高低靠的是銀行的投研能力,代銷理財產品利率及風險高低靠的是發行機構的投研能力。對於投資者來說,銀行的投研能力可以單純的從銀行的規模大小來粗暴的評判,可是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則不能用這樣的方式來評判。

總結:

銀行自營理財的不確定性相對較少,代銷理財則有較強的選擇成本。如果單純從安全上來說,我建議還是購買銀行自營理財比較好。


銀行研究僧


用是代銷還是自營的來判斷風險,確實比較省事,方便,不過卻很難從根本上把握問題關鍵。只能大體上說,自營的風險會更低一些。

我們還是要學會從根本上判斷一個理財產品的風險,就是要看產品的投資標的,銀行的理財產品好的一點就是道德風險很低,就是基本不會出現銀行欺詐問題,但是要防止遇到不規範操作的人為風險。因為道德風險是第一大風險。以前也不是沒遇到過某銀行經理私自銷售其他公司理財飛單的情況。

如何預防道德風險,首先要在銀行正規簽單區操作,然後注意所籤的合同是否有銀行的協議等保證。保證這是跟銀行之間的協議。

然後才是看具體的產品投資標的,定期類,投資於國債,銀行間拆借等產品基本都沒風險,缺點就是收益低。投資於優先級收益項目,雙A級以上企業債,政府債券的,風險也比較低,投資於結構化產品(比如劣後等)風險相對較高,慎重一些。

最後,買符合自己風險偏好的產品就好,不要為了買收益高的產品故意不按照自己實際情況填寫風險問卷。希望對大家有用。



天祥的顧問視角


理財產品是投資,不是存款,絕對的安全是沒有的。無論自營、代銷,都是如此。核心在於判斷投資標的是什麼,底層資產是啥。如果直接判斷這個有困難,就要看發行產品者的投資能力,你是否信任它。再就是看發行產品者、銷售產品者的管理、服務、口碑等綜合能力,是否值得信任。當然,你自己作為投資者,要有承擔相應風險的能力,就是要能賠得起,從金融機構而言,要把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人,這就是很重要的金融消保適當性原則。


金融人手記


不划算,現在市場上的第三方會計公司幫忙代理會計業務的非常多,小公司沒有必要單獨開財務部門

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好多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是很不錯的,服務也挺好收益率也可以,不過代收理財的需要注意哦,很多有陷阱的!

不過大家要明白,理財不是存款!!! 理財有虧損的可能,存款沒有!


致金金服


過去我們購買理財產品,銀行會剛性兌付。

去年監管有新規,金融理財產品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實行賣者盡責,買者自負。

我們買理財產品,無論自營還是代銷產品,合同上都有風險提示,就是讓投資者清晰認識風險,明白買理財產品不是穩賺不賠。

之前為了尋找高收益投資,太多理財資金都投向某一個領域。

一旦該領域出現風險,還去承諾剛兌,這樣大量壞死資金可能引發銀行系統風險。

現在的資管新規規範了銀行理財一系列投資禁地,比如不能設立資金池,不能短債長投。

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應該樹立風險意識,充分了解自己風險偏好,再決定投資方向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