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南京:告別"蘇小三",在"強省會"時代能否大放異彩?

文丨王鴨梨

字數丨2000字,閱讀約3分鐘

2014年,GDP超過無錫;2017年,GDP首次過萬億。2019年上半年,與杭州差距進一步縮小。南京,這座曾經的"蘇小三",被低估的城市,2019年是否可以超過杭州呢?
是的,如今告別了"蘇小三"的南京,儘管GDP依然遜於蘇州,但在"強省會"時代,南京的眼光已經不再看得上和省內的蘇州、無錫等比上比下,而是放眼全國,與杭州、成都、武漢等一比高下,這座六朝古都,正在奮馬揚鞭,不斷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只爭朝夕、擊鼓奮進,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疊加交匯的重大機遇。
南京:告別

01. 被“蘇南三霸”蓋過風頭的省會城市

南京的落寞應該很久了。

身為六朝古都、省內政治中心,一直被蘇州、無錫奪去光環,常年GDP屈居省內第三,雖名義上是老大哥,但卻被戲稱為"蘇小三"。

蘇南三個城市蘇州、無錫、常州,是傳統的吳語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提前一步,鄉鎮經濟發展得非常迅猛,一舉成為全國最牛的三個城市,被譽為"蘇錫常"、"蘇南三霸"。在改革開放以後,蘇州無錫也因為地理位置靠近上海,及時搶抓機遇承接了上海的產業轉移。它們藉助的是上海的資源輻射。

而南京,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不僅要靠自己,還要努力把自己發展好了,帶領鎮江、揚州以及部分安徽城市,它要往外輻射。南京還有一個外號叫"徽京",確實,南京的語言、菜系、風俗等方面與蘇南都有差別,蘇南和上海更接近,南京則更接近江淮地區。因此,南京一直以來輻射的是也是蘇北和安徽地區,就連在南京工作的外來商販,也是好多安徽人,出差去南京,出租車司機、餐館老闆,都是安徽人,一時間讓你有一種錯覺,是到了安徽的"地盤"。

南京:告別

02. 強省會時代,快馬揚鞭的南京

2014年,對南京來說一定是一個難忘的年份。這一年,南京的GDP首次超過了無錫。乘勝追擊,2016年,南京首次GDP過萬億,以10450萬億的好成績,正式躋身GDP萬億俱樂部,成為全國第11個踏入這個行列的城市。

"蘇小三"的帽子終於摘掉了。但現在南京又多了新的稱呼,和蘇州又被民間稱為江蘇省內的"雙子星"。

雖然經濟上依然被蘇州壓著,但是在強省會時代,南京大有可為,完全不必擔心,從多個維度上,都可以看到南京理直氣壯的省內首位度。

南京的政治地位決定了,高校資源、交通資源、財政資源都會向盛會靠攏。南京現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河海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交通資源方面,2017年,江蘇省宣佈,改變原本省內的高鐵"井字形"佈局,重新規劃以南京為中心的"米字型"高鐵佈局。米字型就意味著,南京是中心。在交通對城市的推動作用如此明顯的今天,高鐵佈局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的未來經濟發展。

南京:告別

在完善省會功能上,目前江蘇省正積極爭取南京都市圈納入國家佈局,深入推進寧鎮揚同城化發展,提升南京在蘇皖兩省都市圈城市中的輻射度。

南京還實施全球創新資源集聚計劃,精心舉辦南京創新周活動,加快使南京直通全球創新最活躍的地區。加快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推動西門子、中興通訊、LG三元鋰電池、長安新能源汽車等一批百億級項目建設,推動FMC智能電動汽車等一批龍頭項目順利投產。加快江北新區建設,全力打造江北新主城。有了國家和省全力支持,南京正快馬加鞭,爭做長三角龍頭。

03.南京躋身新一線城市

如果說蘇州強在工業、經濟硬指標,那麼南京則是綜合性的門戶,勝在軟實力。蘇州強在於縣市強。反觀南京,強在市區,縣域經濟一般。

2018年11月,《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將上海、蘇州、無錫、南通、嘉興、寧波、舟山、湖州等"1+7"市定為上海大都市圈,也就是說,蘇州是圍繞著上海為中心轉的,而2005年出爐的南京都市圈,則是以南京為核心,將周邊的鎮江、揚州、淮安、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等城市聚合起來。

也就是說,南京是一個自己擁有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而蘇州則是上海都市圈的次中心城市。

事實上,這十年來,南京的GDP趕超的同時,已經與武漢、成都在同一個競爭梯度。

新一線城市是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依據品牌商業數據、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及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排名而出。2013年評選以來,南京與杭州、武漢和成都、重慶、天津看齊。

南京:告別

2016年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中,長三角城市群中,上海被列為唯一的超大城市,南京成為唯一的特大城市。

可見,南京已經被委以省內首位度、國家特大城市的歷史重任。

在一系列指向未來的新經濟指標中,南京也嶄露頭角,呈現出更大的潛力。比如,在上市公司市值和獨角獸企業的發展狀況上,南京就明顯優於蘇州。

南京:告別

來源:胡潤研究院《2018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

江蘇省社科院專家表示,現在南京在江蘇的地位正在提升,從過去的政治中心、科教中心轉向經濟中心,並以經濟輻射周邊。這幾年,外向型經濟受阻,產業轉型成為國家戰略,早早定位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南京已得天時。

已經度過了最好十年的南京,未來十年,一定會大放異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