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觀音穿的是僧袍還是道服,抑或唐朝女裝?


觀音穿的是僧袍還是道服,抑或唐朝女裝?


有朋友在道觀中看到了觀音,有些困惑,問了標題中這個問題。

觀音的一些混亂疑問

這其中包含了幾個問題:一,觀音到底是佛教還是道教的?這個問題拜《西遊記》的普及,大家普遍都認為觀音大士是佛教的,但是我們經常在道教的廟裡看到觀音,這是為什麼?

歸根結底還是觀音到底是佛教的菩薩還是道教的神仙的問題。至於穿什麼衣服,中國的神仙穿得不都差不多?佛教中的菩薩是穿的僧衣多些,加上古印度琳琅滿目的飾品,盡顯異域風情。但是觀音作為一個女性,儘管是後期變化的,和羅漢一樣袒胸露乳總不大尊重吧。觀音其實穿的應該是某個時期的“漢服”——這個漢服是打引號的,指某個時期中國女性的服飾。

這說明觀音其實是個中國的神,偶爾穿類似於道教神仙的服裝就是個證明。

這裡又涉及到一個問題,觀音到底是男是女?

根據“老子化胡”的基礎理論和《封神榜》的杜撰,闡教十二金仙中懼留孫、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後來投奔了西方教,成為上古佛和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大慈大悲觀音菩薩。


觀音穿的是僧袍還是道服,抑或唐朝女裝?


那如此說來,觀音本是道教中來?

小說演義,本是杜撰,當不得真。

我們從歷史演變,佛教史、道教史的角度來看看觀音的演變,也許更能搞清楚上面幾個問題。但是這種看法也只是相對的,因為大乘佛教的神化同樣當不得真。

觀音是人格化的智慧、慈悲

從佛教的角度來說,並沒有神仙一說。人悟了,便是佛。不但悟了還要開悟世人者,便是菩薩。所以,佛教中的佛、菩薩、羅漢、使者都是人修行到不同階段的稱號,並非神仙。

神仙是道教才有的概念。道教認為世界上除了人類,還有很多有靈性的如同生命的存在,這些存在都是自然界的某種東西感應了靈氣或通過修煉“進階”而成。由於起點不同,首次進階的狀態也不同。這些狀態有仙、神、妖、怪、鬼、魔諸類。

觀音這個詞的梵文意思,就是智慧、慈悲。

最初,和“佛”這個詞作為“聖者”的含義一樣,只是一個抽象的名詞。

在婆羅門教裡,“觀音”被人格化之後,並非以人的形象出現,而是代表著某種神通的神怪。部派佛教講究義理,是以佛教哲學為核心的,信仰者需要較高的文化才能理解,因此在佛教的推廣上,阻力很大,大乘佛教逐漸興起。


觀音穿的是僧袍還是道服,抑或唐朝女裝?


大乘佛教將佛教神聖化、佛教人物神靈化,迎合普通老百姓的口味和理解能力,大批與佛教相關的歷史人物,包括佛祖喬達摩·悉達多,都具有了神通。 這種神說,便於理解,深得老百姓的喜愛,大乘佛教就迅速發展起來了。

在這個神靈化的過程中,觀音這個具體人形就出現了。到了更晚些的《法華經》、《金剛經》裡,觀音就成為地位僅次於佛祖的一個菩薩,其代表的是慈悲、智慧和救助。 甚至有的後期佛經裡,還把觀音的地位加以提高,放到佛祖之前,成為一名古佛。其實這和把一氣化三清的太上老君排到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之後一樣。

可見不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不論是佛是道,念歪經是常有的事。

觀音的性別

南傳佛教是部派佛教,所以裡面沒有觀音;北傳佛教一進來就是大乘佛教,觀音就跟進來了。中國的中原地區首次接觸佛教,就認識了觀音菩薩。

所以對於中國佛教僧眾和信徒來說,觀音就是個人修行成的菩薩,形象自然和其他菩薩類似。在早期中原佛教中,觀音的還留著鬍子呢。


觀音穿的是僧袍還是道服,抑或唐朝女裝?


為什麼又變成了觀音娘娘?

在魏晉南北朝佛教高速發展時期,由於戰亂、瘟疫等原因,人口減少厲害,人們用觀音信仰(智慧、慈悲)來消除內心的恐懼,觀音信仰大為流行。

“南朝四百八十寺”,寺寺有觀音。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唐代。但是我們知道,唐朝是以道教為尊的,直到進入武則天時期,武則天要奪取李唐的天下,在精神控制上就開始崇佛抑道。而民間信仰和佛教為了迎合武則天這位“女皇帝”,不但杜撰了《大雲經》,還逐漸把廣為流傳的觀音形象女性化,最終成為一個女人。

中國的宗教,不過就是政治的附著罷了。

觀音進入道教

《封神榜》中由道入佛是小說家言,而觀音因佛入道卻是宗教史上的事實。

魏晉時期,中國道教參考佛教進行自我改造完善,不僅形式上對佛教借鑑,在內容上也有拿來。

佛教在進入中原,為了迅速打開市場,同樣大量借鑑了儒家思想和道教的一些學說,對不符合中國老百姓的一些佛教內容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是為“三教合流”的第一階段。


觀音穿的是僧袍還是道服,抑或唐朝女裝?


但是,觀音就是道教從佛教拿來的。

道教的觀音有著道教的身世淵源的另一套說辭,他們把觀音塑造為一位公主,和眾多道教的神靈出身一樣,都是身份貴重的人。 所謂的“貴重”,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標準。比如道教早期,大家比較崇尚學問,於是老子、莊子、列子都成為道教的神;後來崇尚官位權力,於是很多死後的官員被封為道教的神;再後來,那些現實生活中神神顛顛的人成為道教的神或仙;再後來,連有錢人也可以名列仙班。

道教引入觀音,純屬蹭熱點。因為佛教的觀音信仰已經很普及,道教也需要這樣一個人物,於是就引進過來,加入了中國人對神仙出世的身份來歷的臆造,對信眾作宣傳。

民間信仰中的觀音

在民間信仰中,普通信眾並不關心觀音屬於哪個教門。

道教和佛教屬於不同的宗教信仰。但老百姓似乎並不介意他們的教義,而只對他們的神通感興趣,尤其關注的是他們的具體“職責”。


觀音穿的是僧袍還是道服,抑或唐朝女裝?


其實這是一種實用的交換思維。

​在道教裡,沒人會供奉“仙”,因為他們只管自己飛昇逍遙,不管事。供奉的大多是有具體職責,能給辦實事兒的“神”,比如“灶王爺”、“財神爺”、“土地公”。除了道士,有誰日常拜“三清四御”?縣官不如現管。

至於佛教中的角色,佛說佛理,菩薩渡人。本來並不負責人間事物,但老百姓硬是讓他們管事兒。觀音就可以送子,是治療不孕不育的專家。

在淳樸的民間信仰裡,觀音是與佛教、道教的觀音功能並不相同的另一種神靈。民間信仰的觀音,那是無所不能的,只要你有事兒,不管哪一方面,都可以求助於觀音。

既然無所謂你是哪個教派,那在給你塑造金身的時候就隨我想象了,穿印度服裝、漢服、僧衣還是道裝,有什麼區別?

觀音穿的是僧袍還是道服,抑或唐朝女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