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中國人的「酒量」為什麼越來越差?

章來源:

隋風短史記(ID: tengxun_lishi)

過去讀古書,看到古人飲酒,總是被他們的酒量嚇到。

比如,名列“竹林七賢”的劉伶,自稱“一飲一斛”;陳叔寶在長安做寓公,和手下親信“日飲一石”;李白立志“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又被杜甫說是“斗酒詩百篇”……以上斛、石、鬥、杯的大小,眾說不一,可無論怎麼算,他們的酒量都很大。

比較上述三個人的酒量,也很有意思。魏晉時期,劉伶一個人能喝10鬥(1斛=1石=10鬥);南北朝結束時,陳叔寶帶著一幫人飲10鬥;到了唐朝,李白一頓才喝1鬥罷了。

所以,問題就來了,中國古人的酒量真有那麼大嗎?從劉伶到李白,又為什麼“一代不如一代”酒量直線變小?

劉伶、李白飲的是什麼酒

人類有著漫長的飲酒史。

先民們在發現釀酒原理之前,偶爾能喝到自然發酵的果酒和穀物酒。

這些酒的酒精含量很低,以現在的標準看,可能只有2度左右。

中国人的「酒量」为什么越来越差?

圖:陝西省白水縣的“杜康墓”,杜康是傳說中酒的發明者

2004年,中美兩國合作,對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的陶器沉澱物進行分析,發現一些陶器碎片上殘留有酒精成分。經過化驗,中美學者確認,這些陶器曾被用來盛裝以稻米、蜂蜜和水果等為原料、混合發酵而成的酒飲料。這一發現後來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將人類釀酒史提早至9000多年前,即公元前7000年左右。①

先秦時期,中國開始在釀酒時使用“酒麴”——富含黴菌的穀物,有助於發酵。西周時代,飲酒在民間變得較為常見,《詩經》中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的句子。

到了漢代,人們能喝到的酒已有多種,如穀物酒、配製酒、果酒、乳酒等。其中,穀物酒的原料有稻米、黍米、粟米等。王莽時期的大司農魯匡,曾建議官府壟斷酒業,他說,“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鬥”。意思是用2斛粗米和1斛酒麴,能釀製6.6斛的酒。現代自制米酒通常在5度以下,西漢米酒的度數不會更高。

中国人的「酒量」为什么越来越差?

圖:2003年,在西安北郊的漢代古墓中,發現一壺糧食酒酒。經測算,這壺酒當年應在4度左右。

漢代有不少名人都是海量。西漢的東郡太守韓延壽離任時,當地百姓敬酒餞行,他一共“飲酒石餘”;當過丞相的於定國更厲害,能“食酒至數石不亂”。

如果這裡說的“石”和稱重糧食的“石”是同一計量單位,那換算一下,漢代1石的容量相當於現在的2升,現在一瓶白酒大都是500毫升——1石是4瓶,數石就在10瓶以上了。也有人說,古人“一爵為升,十爵為鬥,百爵為石”,那飲酒1石也有百杯之多。

韓延壽、於定國能一口氣喝下這麼多酒,不是因為他們酒量大,而是酒的度數低。

最先發現這個秘密的人,很可能是宋代的沈括。他在《夢溪筆談》中解釋說,“漢人有飲酒一石不亂,餘以制酒法較之,每粗米二斛釀成酒六斛六鬥。今酒之至醣者,每秫一斛不過成酒一斛五斗,若如漢法則粗有酒氣而已,能飲者飲多不亂,宜無足怪。”

沈括的意思是說,與宋代所釀的酒相比,漢代的酒不過“粗有酒氣”,至多算是一種含有酒精的飲料罷了,酒量好的人飲一石不醉,不算什麼奇怪的事。

魏晉時期的酒,度數也不比漢代高。劉伶一次飲一斛(石)其實不算什麼,大約同時代的周顗“能飲酒一石”,馮跋“能飲酒一石不亂”,酒量不差於劉伶。

中国人的「酒量」为什么越来越差?

圖:宋徽宗所繪《文會圖》

唐代,酒麴的質量大為提高,除了傳統綠色的酒,還經能釀出琥珀色的酒——近似於現代的黃酒。岑參筆下“玉壺美酒琥珀殷”“甕頭春酒黃花脂”等詩句,說的就是這種新型酒。

當時酒的甜度、濃度都比較高,到了口中,讓人有“半似脂”“甘如飴”之感,這說明其度數不會很高。不過相比於漢代,唐代酒的度數還是有著明顯的提升。

所以,從史書的記載來看,唐人豪飲的單位由“石”退化為了“鬥”。曾任左相的李適之“飲酒一斗不亂”,當過幽州刺史的盧齊卿“飲至鬥餘不亂”。

杜甫的《飲中八仙》寫的較為誇張,說汝陽王李璡“三鬥始朝天”——喝足三斗酒後,才去面見皇帝;李白“斗酒詩百篇”——飲下一斗酒,才思如泉湧;焦遂“五斗方卓然”——要飲下五斗酒,才略有醉意。

唐代1斗大致相當於漢代3鬥,假設李適之、李白、周顗、劉伶4人酒量大致相同,唐代二人組(李適之、李白)只喝了漢代二人組(周顗、劉伶)量的1/3,就喝醉或喝夠了。如此反推,唐代酒的度數大約是漢代的3倍,能達到10~15度。

到了宋代,制曲、選料、降酸等方面都更進一步,釀製出了度數較高,有辛辣味道的酒。宋人陳藻在一首詩中說,他品嚐到一種新酒,“莫嫌傾出清和濁,勝是嘗來辣且濃”。

宋代之前,幾乎沒有人會用“辣”,以及“勁”“烈”等來形容酒味。因此,史書中宋人的酒量“小”了許多,蘇東坡的學生張耒和晁補之對飲,兩人幹掉一斗酒,便都“微醺”了。④

高度蒸餾酒的出現

利用酒麴釀酒,過程中產生的酒精(乙醇)會殺死酵母,使酒停止發酵,所以不管怎麼樣提高酒麴質量、改進釀造方式,發酵酒最多也只有20度。

高度數的中國“白酒”、歐美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等,都是蒸餾酒——相比於水,酒精沸點(78.5℃)低、易揮發,制酒者只要收集加熱後產生的酒氣,並將之冷卻,就能得到高濃度的酒液。

對於蒸餾酒在中國出現的時間,存有一些爭議。目前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漢代說。上海市博物館藏有一件東漢時期的蒸餾器,有學者用它做了4次實驗,包括用發酵糯米酒醅,蒸餾得到20—27度酒;用15.5度酒,蒸餾得到42.5度酒。2015年,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件體積更大的青銅甑 ,有學者認為它也有可能是用於制酒的蒸餾器。⑤

中国人的「酒量」为什么越来越差?

圖:海昏侯墓出土青銅甑的蒸餾原理示意圖(見於來安貴等《海昏侯墓出土蒸餾器與中國白酒的起源》)

唐代說。唐人詩中出現的“燒酒”“白酒”等詞,有人認為即是指蒸餾酒。另外,唐代《本草拾遺》中所記“甄氣水”“以器承取”等製作蒸餾水的辦法,同樣可以蒸餾燒酒。⑥

宋代說。宋人筆記中說,“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滅”,通常而言,能燃燒的酒最有可能是度數較高的蒸餾酒。作為佐證,朱熹書中還有一句“燒酒謂之火酒”,按照清代《證俗文》的解釋,以蒸餾法制酒要用火,故而蒸餾酒又稱“火酒”。⑦

元代說。按照此說法,蒸餾酒技術是在元代,由阿拉伯傳入中國。元人忽思慧《飲膳正要》說,“阿剌吉酒,味甘辣……用好酒蒸熬,取露成‘阿剌吉’”。另一位元人許有壬說,

“世以水火鼎煉酒取露,氣烈而清,秋空沆瀣不過也。雖敗酒亦可為,其法出西域,由尚 方達貴家 , 今汗漫天下矣。譯曰‘阿刺吉’雲。”

按照忽思慧、許有壬所說,“阿剌吉”無疑是一種辛辣的蒸餾酒,它由西域傳入中國,一方面被用作藥材,另一方面成為達官貴人喜愛的新式飲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也同意他們的說法,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 , 蒸令氣上 , 用器承取滴露。”並說,“燒酒,純陽毒物也……與火同性,得火即燃,同乎焰硝。”

中国人的「酒量」为什么越来越差?

圖:江西“李渡無形堂燒酒作坊遺址”,即元代製作蒸餾酒的遺址

綜合而言,說漢、唐已有蒸餾酒,顯然證據不足,掌握蒸餾技術,和利用這項技術制酒之間,沒有什麼必然聯繫。南北朝時期的《齊民要術》,詳細記錄了當時流行的制酒法,其中絲毫沒有涉及到與蒸餾法相關的內容。再結合前文所說,漢代人、唐代人動輒飲酒一石、一斗的“壯舉”,飲的也不可能是蒸餾酒。

至於宋代,從文字資料看,那時的某些酒可以燃燒,說明至少在40度左右,確實有可能是蒸餾酒。奇怪的是,宋代《北山酒經》等制酒著作中,又無一提及蒸餾酒的製法。可能的解釋是,宋代個別人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無意中製作出了蒸餾酒,但是,沒有勾兌的蒸餾酒口味過於辛辣,不適於飲用,加之宋代酒實行官賣,普通人沒機會把發明的新酒推向市場,以至蒸餾酒的早期發明者都沒覺得有必要把製作方法記錄下來。

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厲行禁酒,他們12—13世紀發明蒸餾酒後,主要利用其治病。蒙古西征後,蒸餾酒製法被帶入中國。經學者考證,元代人忽思慧、許有壬等說的“阿剌吉”,最可能是蒙古語araki(一種酒)的音譯,該詞由突厥語arap轉化而來,最初詞源是阿拉伯語arap。由此,蒸餾酒製法源自西域的說法基本得以證實。

學者羅豐還特別注意到,蒸餾酒製法在元代甫一出現(見於《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書中有對“南番燒酒法”的詳細記錄),就極為成熟。這也說明,此項工藝是自外國傳入。⑧

中国人的「酒量」为什么越来越差?

圖:內蒙古巴林左旗出土的銅製釀酒鍋

在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明代,蒸餾酒的製法早已不是秘密,但在民間的流行尚屬有限。有人統計,《金瓶梅》全書共有71處提及酒名,其中僅有11處是燒酒(又稱“燒刀子”,即蒸餾酒),其餘的金華酒、南酒、浙酒等都是被稱為“黃酒”的發酵酒。⑨

得益於勾兌技術的普及,蒸餾酒在清代真正流行起來。史稱,乾隆年間,“通邑大都,車載燒酒販賣者,正不可計數”。鑑於製作蒸餾酒要耗費大量糧食,清代皇帝屢屢下詔禁止制曲、釀酒。此類法令違背常情,自然難以推行,全部以失敗告終。⑩

隨著酒的度數提高,古人使用的酒杯也變得越來越小。任繼愈有個有意思的觀察,

“古代一直到宋,人們用的是大酒杯,現在通行的小酒杯則是從元代開始的。含酒精量少的酒可以用大酒杯。燒酒的濃度高,所以用小酒杯。這可以視為元代始有燒灑的旁證。”

小酒杯未必是元代之後才有,但元代以前,人們多用大杯,則是事實。明清時期,人們在喝蒸餾酒時,才用起今天的所謂“酒盅”。

也就是說,中國人的“酒量”之所以越來越差,與酒的類型變化有直接關係。早期制曲技術不高,酒的度數在5度左右,後來制曲技術進步,發酵酒的度數達到10—15度,直到元代,蒸餾酒普及後,酒的度數一下提高到40度,人們再想“鯨飲”已無可能。

註釋

① 馬利清、楊維娟:《從考古發現看中國古酒的起源及其與農業的關係》,《文博》2012年第4期。

②任玉華:《漢代酒業的發展及其社會功效研究》,吉林大學2012年。

③④ 王賽時:《中國酒史》,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85—103頁、第151—158頁。

⑤來安貴等:《海昏侯墓出土蒸餾器與中國白酒的起源》,《釀酒》2018年第1期。

⑥邢潤川:《論蒸餾酒源出唐代——關於我國蒸餾酒起源年代的再探討》,《釀酒科技》1982年第2期。

⑦李華瑞:《中國燒酒起始探微》,《歷史研究》1993年第5期。

⑧羅豐:《蒙元時期的釀酒鍋與蒸餾乳酒技術》,《考古》2008年第5期。

⑨葉閏桐:《金華酒、燒酒及其他——談中的‘金華酒’及我國燒酒的起源和流行》,《貴州文史叢刊》1992年第4期。

⑩範金民:《清代禁酒禁曲的考察》,《中國經濟史研究》1992年第3期。

(完)

在這個話題無孔不入且熱愛閱讀的新媒體編輯部,我們經常在各種五花八門的公眾號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眾、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鮮玩意兒。

現在,它們都將一一出現在這個欄目裡。

我們也隨時歡迎您的參與,留言向我們推薦您讀到的低調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